应对八种“难办型”考官的战术
黄朝红: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毕业生
在不少人眼里,我是个不折不扣的“面霸”(面试霸主),而且是超大“分量”的那种。我拿到的offer不算太多,却全是精品:两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一家欧洲咨询公司,甚至还被一家500强老牌企业相中,让我参加财务领导人培训计划——那个长期培训计划可是全球闻名的“CEO摇篮”!此外,我还冲进了一家顶级咨询公司的最后一轮面试,虽然最后惜败,候补名单上我的大名却也赫然在目。
大家看来早就该收手的我却马不停蹄,又参加了另一家外资银行的面试。在旁人复杂的目光中,我最终拒绝了几个非常优秀的公司邀请,跳槽去了那家不向本科生提供培训计划的银行。对视“搏”金饭碗如探囊取物的我来说,最后一次面试最让我难忘。
我经历过的最难的一次面试,就是这家银行的第二轮。第一轮是和部门经理面谈,用上海话聊了些“你的职业发展目标”之类的大致问题。第二轮的考官换成了银行的副总裁。
面试前5分钟,部门经理笑眯眯地踱到我面前,善意提醒:“小心哦,这次面试会非常难——你预想不到的那种难……”我笑笑,不要说是这个时刻,就算是提前一天告诉我,我也没法准备。
那个荷兰副总裁才30岁出头,很帅气,态度和蔼得挑不出一点毛病。面试结束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这个总裁是以极难过关出名的,10个接受面试的人里他会拒掉9个,而且当面直说,从不考虑给你面子。
他先问我,既然拿到了咨询公司的offer,为什么还想到银行来?这可难不倒我,就是说一下银行和咨询公司在工作性质上有什么差别嘛:“银行的工作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咨询公司更强调短期的效果,而就我的个性而言……”
谈了5分钟,他甩出个非常专业的问题——这么难的问题,我还是头一回遭遇到:“你是非银行专业的学生,我们银行的先进管理和其他银行相比,你怎么能区别?”我怎么区别?我还没进银行,连这家银行怎么管理都不清楚,何况其他银行?
我深吸一口气,沉默了10秒钟,决定和他“捣捣浆糊”,应付过去——哪怕是负隅顽抗,也要比直截了当说“我不知道”好。既然我对具体情况一窍不通,不如讲些大道理搪塞:“第一,贵银行有顶级的商誉;第二,贵银行有国际背景支持……”其实我只是把这家银行网站上的一些说明照搬了一通,等于什么也没说,可这么说永远不会错。
一口气说完,年轻的老板微微一笑,未置可否。他应该也知道,这个问题我很难给出专业的回答,这么问纯粹是看我的思路清不清楚吧。
如果想要进咨询公司,案例面试(Case Interview)是肯定不会少的拦路虎。要是不好好准备,到面试时难保不吃瘪。我在面试前一天晚上,总会把早已烂熟于胸的公司管理流程再默默回想一遍——“战略—市场—营销—财务”……一遍下来,在找到感觉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信心。
其实不论什么案例,都有一个“命门”:逻辑。考官并不在乎你的结果,他要的只是你的思路。只要你找准一个“死穴”,再从这里下手层层剥进去,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比如我遇到过的一个简单案例:“假设你在飞机上,旁边正好坐着一个高尔夫球商,他问你中国一年需要多少个高尔夫球,你如何回答?”这就像“一架飞机机舱里能放下多少个乒乓球”“上海延安中路口每年开过多少辆车”“中国一年要消耗多少张复印纸”一样,如果你绞尽脑汁想要估计答案,那可就钻牛角尖了——很可能考官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你只要给出计算的办法就行了。
当时,我很干脆地回答:“第一步,统计中国有多少个球场;第二步,统计平均每天有多少位顾客;第三步,统计平均每个顾客每天消耗掉多少个高尔夫球。”很简单吧?平时多给自己出出这种怪题,多练练就好了。
不过在那家顶级咨询公司遇到的案例题还是很难,其中有一个题目是这样的:“某公司旗下有几十个子公司,请你集成它们的信息、管理系统。”就这么一句话,其他什么条件也没有说明,我当即傻了眼。
考官笃悠悠地盯着我,我细想了一会,还是摸不着头脑,索性开口直说:“对不起,可以给一点提示吗?”这种题,就算找个名牌大学的MBA来操作,也未必能拎得清爽,何况我一个学会计的本科生——案例面试时,遇到困难可以但说无妨,必要时还可以要求考官给你一两分钟理理思路。
果然,考官毫不犹豫,马上甩给我一句:“比方说,你可以把物流系统集成,把轮胎厂、底盘厂等等集中在一块区域,节省零件运输费用。”我恍然大悟,马上顺竿往上爬:“还可以把人力管理系统集成,分厂只有技术工人,管理人员集中在总厂;把库存信息系统集成,相关产业的零件归为一个系统管理……”
总结我的面试经历,我遇到过各种性格特征的面试考官。为了在面试中脱颖而出,你必须学会快速观察考官,了解其说话方式、思维方式,以便应对各类问题。为了给大家提供经验借鉴,我总结了八种类型的面试官,以及相应的应对战术,希望正在求职的朋友们能从我的分析中有所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