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

时间:2023-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从生物遗传因子的作用到个体自我心理冲突、不良人格特征,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题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等。(二)社会因素1. 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因素往往是通过个体所处的团体而发生作用的。因此,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第三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从生物遗传因子的作用到个体自我心理冲突、不良人格特征,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题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等。

一、生物、心理、社会三因素观点

(一)生物遗传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但是,一个人作为整体(包括其身心两个方面)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却是十分密切的。生物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的表现。

1. 精神病的家族遗传史:统计调查数据及临床观察经验都表明,在精神病患者家族中确实有一定的成员患有神经精神病或有某些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如抽风发作、精神发育不全、脑神经萎缩、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

2. 气质及人格基础: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主要特征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而个体一定的气质类型及其在此基础上经后天的性格刻画混合而成的人格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则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这是因为人们总是依其人格特征来体验各种致病性因素,并建立对紧张性刺激的反应形式。因而,特殊的人格特征往往成为导致某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内在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可以出现非常不同的结果,而同样的疾病发生在不同人格特征的人身上,其病情表现、病程长短和转归结果又都可以非常不同。研究资料表明,各种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功能症往往都有相应的特殊人格特征为其发病基础。例如强迫性神经症,其相应的特殊人格特征称为强迫性人格,其具体表现是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拘谨呆板、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容易后悔、责任心过重和苛求自己等。又如,与癔病相联系的特殊人格特征是富于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耽于幻想、自我中心和爱自我表现等。此外,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与孤僻离群、多疑敏感、情感内向、胆小怯懦、较爱幻想等特殊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二)社会因素

1. 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因素往往是通过个体所处的团体而发生作用的。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家庭的影响又是起主要作用的。因此,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对个体早期发展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其心理发展将受到阻碍,并且会抑制他们的潜能的发展,例如,对婴儿和动物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接受丰富的刺激、受到良好照顾的个体在许许多多的测验中将渐渐成为佼佼者。相反,一个人如果在刺激贫乏的环境中成长,由往往会对其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很多在成人期表现为能力不足的个体往往是来自这样的早期环境。

另外,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对儿童的态度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种早期母婴关系乃至稍后的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对个体以后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有着很大的影响,儿童如果能够在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其以后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儿童在早期不能建立这种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或者早期与父母的分离等都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也会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例如,国外很多学者对恐惧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神经症个体早期家庭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其父母与正常个体的父母相比,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者较多的过度保护。

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保证了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而儿童早期的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儿童的发展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难于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同时,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和过分严厉,也同样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信心的发展。这样的个体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会增加他们的压力,出现过分的依赖或过分的自我谴责。这些特点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青春期前持续的爱的缺乏和丧失与成年期的抑郁有着密切的联系。

除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态度以外,不同的家庭类型也容易产生不同的问题。

2. 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如结婚、升学、亲人亡故等。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个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例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应激事件,如果它们连续发生,它们对个体抵抗力的影响就可以累加,因而也是很严重的,由于生活事件的增加而产生的应激体验与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障碍有着明显的关系,例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胃肠溃疡、癌症、神经症、事故、体育活动中的损伤以及学习成绩的下降等等都与生活事件的明显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不同的生活事件对个体生活的影响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应付不同的生活事件时所需的改变和适应是不同的。当个体在某段时间内遭遇很多生活事件时,生活事件对个体的作用就会累加,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水平

除生活事件的影响外,个体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虽然环境变迁也可以算作是生活事件的一部分,但这种变化对个体适应的影响将更加突出。例如,移民研究的结果表明,新到一地的移民与当地居民以及他们原来所在地的居民相比,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躯体或精神的异常。很多刚入学的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由于入学前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在适应新的环境时容易出现各种困难。

(三)心理冲突

生活是由一系列的机会组成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机会。但很多情况下人们面临的机会或选择却不止一个,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很多的选择。当做出选择的时候,却往往会面临冲突的情境,即做出某一选择,同时又要丢掉另一个选择(或机会)。换言之,做出选择既意味着选择什么,同时又必须要丢掉什么。这就使得很多情况下做出选择是很困难的。

心理冲突的产生往往发生于难于做出选择的情境。这种冲突情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躯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人对某人很不满,但又不想得罪对方,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时就处于一种心理冲突状态。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攻击情绪,就会对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至于心理冲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就是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会增加个体适应环境的困难,对生活和工作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这种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危害将是很大的。

当然,冲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据冲突的性质则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双趋式”冲突:个体面临两种选择,而这两种选择都能给个体带来好处,并且个体也想得到这两种选择的所有好处。但个体又必须从中做出选择。正所谓“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但又“不可得兼”的情境。例如有些大学毕业生既想当研究生继续深造,同时又想早点找个好工作以增加收入,这时就面临一种“双趋式”冲突。

2. “双避式”冲突:与上一种情况相反,个体面临两种选择,而且每一种选择都会为个体带来不利的后果,但又必须接受其中之一。例如在考试时如果没有复习好,要么考不及格,要么作弊但很容易被发现。这两种选择都会带来不利后果,但又必须从中选择一种。

3. “趋—避式”冲突:即某一目标既能为个体带来好处,同时又伴随不良的影响。个体只想取其好处,而不想要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有个别学生在咨询中提到对学生工作的困惑:既想能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又不愿为此耽误学习时间,真“难以取舍”。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趋避式”冲突的影响。

4. “双趋—双避式”冲突:这是最常见的冲突形式。这时个体面临两种或更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能为个体带来某些好处,但同时又都伴有不利的影响。例如,人们在择业时就常常面临这样的冲突。

当个体处于心理冲突时,很多情况下都能很快得到解决。但当个体的选择对自己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而自己又缺乏主见时,要做出选择就相当困难,甚而会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躯体和心理问题,影响到心理健康。

二、现代社会变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得我国年青一代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消极的一面来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业压力

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较为沉重,学生们大多面临无形而又紧张的学习、考试、升学的压力。结果导致大量“学业不良”学生的产生,很多学生厌学、畏学,并产生种种不良的情绪与心理困扰。

(二)独生子女问题

独生子女的政策是我国实现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但不可否认的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存在教育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隐患,使得他们易于出现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等人格缺陷。

(三)不利的家庭环境

社会的变动加速了家庭的分化,并导致形形色色不同形态的家庭产生,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是离异家庭及贫困与富裕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1. 离异家庭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30年间,我国的婚姻基本上处于“超稳定”状态,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家庭离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80年为4.7%,1990年为8.4%,1995年增加至23.8%,到2010年6月,离婚率将近46%。家庭离婚率的上升当然是基于社会变化的各种因素,但基本上可以说人们择偶成婚和维系取舍婚姻关系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增加,外在的强制因素减少;夫妻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轴心,夫妻双方的心理、情感、文化、道德等因素对于婚姻的存在和家庭的兴衰有决定性作用。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种家庭生活的变故,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与刺激,尤其是幼小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活的阅历还相当贫乏,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自我调整能力较差,心灵更容易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突然离婚,以及父母离婚后家庭结构的变化,势必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离异家庭子女之所以容易表现出固执、多疑、情绪不稳、孤僻、胆怯、悲观和怪癖,常常是无法适应父母离异这一突然的生活事故,引起剧烈的心理冲突而形成的。

2. 贫困与富裕家庭

这些年来,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从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的角度看,过于贫困与过于富裕家庭都可能是不利条件。家庭经济的贫困,除了显然会影响到孩子继续升学或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外,更潜在的影响则可能会使孩子感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低微,而产生自卑、狭隘等不健康心理。而在富裕家庭,孩子尽管在生活上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更可能感到孤独,易产生一些情感性的问题。

三、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观点

多元化乃至相互矛盾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会加剧儿童、青少年即职业人的心理冲突及不安定感,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

四、压力产生心理问题观点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同健康的影响因素一样,有来自生理、心理和社会诸方面的因素。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心理健康的预防与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此处引入台湾心理学家柯永河教授提出的一个心理卫生公式来阐明这些因素:

B=P/E

B 症状出现率 P 内外压力总和 E 自我强度

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强度有关,根据上述公式可见,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呈正比,与内外压力呈反比

(一)外压力

外压力是指外界环境中存在着不良的应激源,形成一种压力,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它包括生理性、心理性以及社会性的应激源。生理性应激源有生活环境中不适当的温度、湿度、照明空间和噪音等刺激,长期作用,会导致人的生理上难以忍受,并影响到情绪和行为。调查表明,长期高强度的噪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失调,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功能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嗜睡、乏力、智力下降等症状;在生活空间小的环境中人的侵犯性行为增多,焦虑水平高;室内气温过高,会使人头痛、恶心、多汗、视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心理性应激源中,不良的人际交往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不协调,会导致人的心理不平衡,当遭受他人冷落和讥笑时,心理压力加剧,如果对方也性格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更会使应激源的强度增加;社会性应激源中,社会文化背景的不良或变化过分强烈,会形成巨大的压力,使人难以适应社会环境,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社会性应激源有很多,如家庭的突然变故,亲人的去世,父母的离异与再组,经济状况的改变,住房迁移,制度变更等等

(二)内压力

内压力是指人的身心需要未能满足,产生了挫折感,形成一种内部压力,影响到情绪和行为人的身心需要。包括很多方面,在生理需要上,需要一定时间的睡眠和休息,需要合理营养,需要适当的运动,需要漂亮的着装;在心理需要上,需要一定的安全感和受到保护,需要情爱,需要自尊,需要公正与合理的评价并被他人所接受,需要独立,需要自己去解决生活问题,需要成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成为一名成功者。这些身心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行为的动机不能实现,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内压力加大,最后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自我强度

自我强度是指个体应对内外压力的能力,这种能力与人的身心素质有关。由于遗传和环境条件的不同,人的身心素质在个体间差异很大,如躯体健康者能正确感知和判断外界刺激,做出恰当反应;而患病者体质虚弱,精神委靡,感知与判断力下降,对环境不适应。个性中的气质特征对自我强度有明显影响,如有的人灵活,行动迅速果断,对周围环境刺激敏感,很快做出反应;而另一些人行动迟缓,反应慢,沉默寡言,或是注意广度和持久性低,反应强烈,手脚不停,易分心,也难适应环境。另外,性格、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都对自我强度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