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专家的专家
有趣的是,这个理论得到了科学界的大力支持,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很多研究者都一直致力于解释高绩效的原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科学家是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他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作为一名年轻的科学家,艾瑞克森选择了一个艰难的课题:什么是才能?那些最成功的人和其他人到底有什么不同?高成就从何而来?艾瑞克森是研究专家的专家,对很多有成就的专家级人物进行了访谈和分析,包括体操选手、国际象棋选手和小提琴家。
20世纪90年代,艾瑞克森和一群科学家在西柏林的一家音乐学院内对那些精英音乐家进行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对造就高水平表现的最基本原因提出了挑战。这家音乐学院在西柏林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它很善于培养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这里的大多数学生日后都加入了世界上最有名的交响乐团,或者成为演奏家而登上了国际舞台。在学院老师和教授的帮助下,艾瑞克森和他的研究团队将学院里的小提琴演奏者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是即将成为国际演奏家的明星组;第二组是水平一流,很有前途,但跟第一组人还尚且不在一个等级上的学员;第三组人不可能登上国际舞台,但也可以靠音乐维生,比如当老师。具体来说,艾瑞克森博士的工作就是要弄清造成这三组人之间水平差异的原因,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表现得更好?
研究表明,所有的小提琴演奏者开始练琴的年龄都差不多,大概在8岁左右。七年后,在他们15岁时,也都决定要将音乐作为他们的毕生事业。几乎所有人都有同样的老师,每个星期都得到同样数量的指导。似乎一切都在说明,一定是自然条件让第一组的小提琴手优于第三组。
研究的一个项目是要求学生们评估,什么活动对于提高他们的琴技至关重要。所有人都认为自我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他们在定期指导之外自己做的练习。而且,他们都认为,自我训练不仅是最有效的训练形式,也是最需要毅力的,因为它非常枯燥。
有趣的是,虽然所有的同学都知道练习的重要性,而且都有时间去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真正去做了。第一组和第二组学员每周自己练习的时间是24小时,而第三组人大概只花了9小时自己练习。简单一算便可知道,每年他们在练习时间上要相差780小时。
这个结果为第一、二组人和第三组人的不同表现提供了有力解释,但它依然不能解释第一组为何优于第二组。如果练习时间是成为一流高手的关键因素,为什么第一组没有比第二组人练习更长时间呢?艾瑞克森和他的团队通过仔细查阅学生们的训练史找到了答案。每个学生都被要求估算一下,从他们开始拉小提琴起,这么多年来,他们每个星期在这上面花了多少时间。当研究者对比这些数据时,他们发现了一个重要信息:以18岁的学生来看,第一组的平均练习时间为7410小时,第二组为5320小时,而第三组为3420小时。也就是说,第一组的学生不是只练习得更多、更努力,而是相对于二、三组,他们练习得非常非常多、非常非常努力。
对柏林小提琴手的研究震惊了音乐界,因为在这之前,人人都以为那里是天才小提琴手的故乡。有人可以说是音盲,有人却能演奏得出神入化,这也确实是有原因的。只是,艾瑞克森和他的团队没有发现哪个天才能够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就成为最好的琴手。而且,也没有哪个琴手每次练习得都比别人多,却不能成为最优秀的。所以,练习时间几乎是决定性的因素。
艾瑞克森认为:“如果音乐家们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足够让他们跻身精英行列(再次强调,你必须要‘足够好’),那么他们目前的练习时间和过去曾经用于练习的时间,就是谁能成为第一的关键因素,同样它也是区分二流和三流乐手的决定因素。没有其他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