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悖论
我们通常总是尽可能地赞扬拥有很多选择的社会,认为自主并自由地选择对于我们的福祉和成功非常关键。可是,虽然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享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自主权,我们却未必从中得利。太多选择也可以是一件坏事,它会让人难以决定,造成决策瘫痪,幸福感减少。这一现象就是大家所知道的“选择的悖论”。
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雪娜·艾杨格(Sheena S.Iyengar)博士和马克·莱佩尔(Mark R.Lepper)博士作了一项实验。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高档商场里设置了一个品尝区,其中一段时间,他们摆放了6种果酱,在其他时间,他们摆放了24种。虽然品种更多时吸引到的顾客也更多,但在品种较少时,购买的顾客更多。这似乎证明选择越多,作决定就越困难。
这就是我们现代人陷入的困境。我们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每天都要无穷无尽地为世俗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选择作决定。我们站在超市货架前看着各种各样的早餐,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玉米片和麦片摆了一个货架又一个货架,只要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摆满了。要上网时,有上百万个不同的网址可供浏览。年轻男女们在结婚面前,越来越难以作出最终决定,因为总有其他东西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朋友怎么办,事业怎么办,我还想看《我为喜剧狂》,还有好多人我还没有约会过呢。我们的祖父只有几个电视频道可选,可我们有几百个。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不一直疑惑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才怪。
关键是选择总是和损失相关。当你选择一个方向时,你就失去了另一个机会。经济学家称之为“机会成本”,这个术语用来描述当一个人选择了A而没有选择B时,B就是这个人错过的机会成本。如此看来,我们面临的选择越多,机会成本就越高,我们潜在地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开心、越来越不安。有时,为了避免选择带来的机会成本,我们就只是待着,什么选择也不做。我们想要选择,却不愿失去另一个选择,我们的人生在果酱展台上卡住了,被我们自己的惰性麻醉了。这种情况不是只有购物时才发生,它在我们做更重要的事情时也会发生,比如选择一个职业方向。
有句老话说:“如果你想拿下这个岛,就烧掉你的船。”只是要现代人烧掉自己的船,只向一个方向进发,变得比以往更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