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时间:2023-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2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有“两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有“三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有“四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或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之一。培养途径要素人才培养途径即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渠道与方式。

1.2.2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有“两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有“三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有“四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或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其他还有“五要素说”、“六要素说”。这里的分歧主要在于认识的角度以及对各部分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同。

(1)人才培养目标要素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进行教育评价的依据。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比较经典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20世纪30年代后,国外一些专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达,开始追求表述的细化。1938年美国出版的《美国民主教育之目的》一书,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分为人自身发展目标、人际关系目标、经济效益目标、公民责任目标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学会生存》一书,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与之大体相同。

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而这三个目标的实现则表现为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强调有序性、整体性。有序性是指知识要从低到高,从核心到外围;整体性是指各部分之间都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能力是影响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效率,使学习、工作、创造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结构可以细分为“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创造能力”(刘智运、陈昌贵《现代大学学习学》)。素质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我们常说的素质一般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

人才培养目标要素首先应强调的就是,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的能力结构,以及比较全面的素质结构。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的归宿。只有确定了教育目的,教育活动才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着预定的方向进行。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

(2)教育内容要素

教育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认识的客体,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是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传达的思想和观点的总和,并藉此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世界观。教育内容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课程,课程则包含了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方面。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类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包括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包括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这里的课程的概念则主要是指显性课程。文化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包括体育、大型活动、兴趣小组等;实践课程包括社会调查、学生会、团委等学生团体组织的自主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同时也为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教育内容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之上,受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约,并为教育目的服务,今天的内容结构就是学生明天的素质结构。教育内容内在地包括教育目标。因为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活动效果的标准,是教育内容传授的出发点和归宿。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

(3)专业设置要素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指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高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之一。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兼顾未来的发展;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也要考虑自身的条件。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所设专业以应用性专业为主,所培养的人才要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第一线。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与更新专业,以适应产业以及产业内部行业间调整与更新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学生的求学和就业的需求。在专业设置上应尽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个人的成才愿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使其早日为社会创造财富。

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龙头,是影响招生、就业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专业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生存的关键。专业设置还应该考虑发展性,这主要体现在能否确保学生可持续性发展,能够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具备岗位适应和迁移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口径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其口径是由教育部统一审定的,由教育部统一颁布高职院校专业目录。最宽的专业口径可以到学科群的宽度,最窄专业口径可以到三级学科。专业口径的宽窄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本科教育注重宽口径,高职教育则突出针对性,也是专业口径不宜过宽,但也不宜过窄,否则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变迁会带来不利影响。有学者认为,大专业、多方向是专业设置改革的趋势。

(4)培养途径要素

人才培养途径即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渠道与方式。从宏观角度来看,人才培养途径包括了高校教学、社会培养、在职培训、自学、函授等多种方式。具体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则主要有教学途径和非教学途径两个方面。教学途径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均一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非教学途径则包括了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多采用综合途径,也就是把课程教学、工学交替、社会实践,以及其他非教学途径结合起来,并特别突出“产学研结合”,特别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综合途径突出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合作学习,这样有利于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实际职业能力,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5)培养方法要素

培养方法也就是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涉及程序、方式和手段等多个方面。教育方法既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法。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基本的教育方法包括了注入式教育方法、启发式教育方法、新行为主义教育方法,以及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等。具体的教育方法则包括了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等等。注入式教育方法观产生于中西方的封建社会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期,这种教育方法观主张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任意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习主体——学生的能动作用,把学生视为被动的装知识的容器。教师在教育中仅仅起到现成信息的载体和传递的作用,学生则起信息接受和储存的作用,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阻止学生独立思考,阻碍了学生主体性和个性的张扬。启发式教育方法观出现在奴隶社会,中国的代表是孔子的教育方法,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西方以苏格拉底为主要代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是西方最早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的代表。他主张教师不要把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应启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和获取知识。启发式教育方法观的主要特征是:①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②外因与内因相结合;③心理与认知协调发展。新行为主义教育方法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斯金纳认为,绝大多数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学习行为,与刺激——反应的模式不同,是由于人的活动或者叫操作行为与周围环境出现的强化之间的耦合而逐渐形成。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观出产生于20世纪,其产生基础是人本主义的理论,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等。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观主张尊重人的个性,强调建构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学生价值观及人格的养成。但其过于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因此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6)课程体系要素

要了解课程体系,首先要厘清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则是指某一门学科。当课程被认定为知识并付诸实践时,一般特点在于:①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②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③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④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目前,教育理论界对课程的概念还有很多不同意见,甚至达到6种不同类型,例如,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等等。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课程体系的构成是否合理,需要考虑课程结构是否围绕学生成长这个核心目标,是否能够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其具体方面包括课程体系的总量,课程类型,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程度、结构的平衡性,课程设计的整体性与灵活性的协调等方面。课程体系结构平衡的主要内容是处理好主干课与一般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课程体系设计要考虑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最终能够使课程结构达到最佳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