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秘书实训教学体系改革
一、秘书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高校秘书专业教育,若要适应21世纪对秘书人才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改革,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整个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以动态市场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必须关注市场。要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这是进行秘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根本依据。
1.客观形势要求秘书人才分层培养
随着机构改革给秘书专业带来的巨大动荡和社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规格的总体提高,秘书人才分层培养的客观要求已日趋明朗:省部级单位和大企业选拔秘书人才的标准一般为硕士生层次以上;地市级单位及大中型企业,包括合资企业对秘书的要求为具有本科以上举历;一般专科层次的秘书人才定位在相当于县乡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小型企业。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动态是,企业秘书包括公司秘书将成为我国秘书队伍的主流。大中型的企业尤其是基层企业,为大专层次的秘书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以上秘书人才市场变化的趋势,是我们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之一。
2.突出不同层次文秘人员的优势
秘书专业是针对社会职业岗位设置的专业,有着较为鲜明的职业性特点。但由于秘书人才层次不同,对技能的培养要求有所不同。研究生层次的秘书属于高级管理人才,他们在职业岗位上扮演者参谋和辅助决策的角色。因此,要求在教学中侧重培养理论修养、政策水平、文字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等内在素质的提高。本科层次的秘书主要是中高级管理辅助人才,岗位对他们的要求是既要有一定的参谋和辅助决策的能力,又要有较强的起草文稿、公务协调和独立处理各种日常事务的能力。因此,在培养中既要培养一定理论功底,又要强调对技能的训练。专科层次的秘书属中级管理人才。他们的工作几乎包含了秘书职业的主要内容,扮演着“杂家”的角色。且其中技能性的工作占相当大比例。因此,在培养中必须注重实用,强化应用。
(二)以强化能力为核心
秘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能力培养在专业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在秘书专业实践环节的改革上,应把强化能力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1.早期介入,分层安排,贯穿全程
秘书专业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无论专业理论还是专业技能都与具体的秘书活动相联系,都要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经验。没有感性认识、没有经验的积累,很难形成并提高能力。因此,理想的教学模式应是开放性教学模式。秘书专业的实习应从早期介入,在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学期,在对秘书职业有了初步了解后,就让其开始接触秘书工作实际。通过角色体验激发学习动力,在具体情境中得到初步的锻炼。
秘书是一种多重性的角色,工作内容繁杂,所需技能多样,岗位要求多元,学生对专业对象和专业活动的体验和领悟只能是渐次加深和逐步扩展。能力的形成也只能在对对象的不断熟悉过程中点滴聚合。必须建立实践活动贯穿全程的思想。按年级递进的方式安排实习;利用假期进行分散对口社会实践,到毕业时,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基本满足岗位需求。
2.导入课程,分类实施,全面覆盖
培养适应性强的秘书通才,仅靠独立的实践环节还不够,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有的课程都应以“能力”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因此,在秘书专业的理论教学中,应引入实用性、参与性的教学观念。
国际流行的MBA案例教学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它的精髓在于把教学的基点置于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思考的材料和方法,学生通过模拟性的实战,既可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又能够对其中蕴涵的理论原理和科学原则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就在分析和思考中逐渐提高。秘书专业的绝大多数课程都可以而且应该引人类似MBA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如秘书实务、应用写作、公共关系、行政管理、档案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应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独立的、专门的实践环节,也应包括在课程中应用实践的方法。
基于这种认识,应将实践教学的范围扩大到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课程中,并将这些课程的课内实践延伸为综合性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类似实战的情境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三)以优化教学计划为根本
1.开拓新思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是有序组织教学、实现特定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它体现了一个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因此,进行秘书专业实践环节的改革,首先须调整教学计划。调整教学计划应基于两个坐标点:一是市场的目标定位,即培养的人才职业层次;二是岗位的目标定位,即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的工作类型。从这两点出发构建课程体系,就能够确保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新的教学计划着重体现两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是紧扣现代秘书的必备素质和技能,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岗位的适应性;二是兼顾秘书岗位多层次性及秘书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性,注重高素质的培养。具体地说,基本素质课培养秘书必备的一般素质,如基本的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文字素养、文史知识素养、心理素质、礼仪修养等;专业技能课培养秘书工作必备的各种技能,如写作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文档处理技能、公关策划技能、宣传报道技能、调查研究技能等;提高发展课则侧重于开拓视野、汲取新知、引入创新技术。与传统教学计划相比,新教学计划的突出优点是,实践技能类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板块得到了强化。
2.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引入工程实践方法
根据前文述及的改革原则,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宜作三方面的调整:
一是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时数在教学总时数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应达到教学总时数的1/3。
二是增加实践环节的类型和项目。增加到四类,包括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践、毕业论文,在具体项目上,要覆盖秘书的主要职业技能。
三是每学期都安排一定的实践环节,形成三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凡能转化为技能的课程都可在课程末端安排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如秘书实务、档案管理、应用写作、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应用美术等,这样就为文科课程培养能力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更宽阔的舞台。这种实践方式的益处至少有二:一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运作能力,而这点对于管理人才至关重要;二是它改变了文科课程考查惯用的考知识记忆和知识积累的方式,突出了内容考查的开放性,拓展了能力考查的深度。对引导学生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四)以有力的监控为保障
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还必须在各个实践环节的实施上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以实行有效监控,确保实现实践环节的教育与教学功能,完成其特定的培养任务。
加强对实践指导的监控。秘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特点是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学生活动的个体性和思维成果的多样性,因此,教师的指导是个别点化式的,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到位的精力投入。
加强对实践终端成果的监控。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监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实践的终端成果进行监控,即以严格的考核促进学生重视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就秘书必备的基本技能,设置若干“证书”入口与毕业挂钩。可纳入证书考核的项目有:计算机、英语、写作、英语口语、汉语口语表达、书法等。促进学生自觉加压,积极主动地磨练多方面的专业技能。
二、秘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内容
1.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体系,强调技能实训
首先,我们应确定秘书专业培养目标:即面向各层次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一定秘书职业技能、多种知识技能、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现代文秘人才。现代秘书必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管理、服务人员,必须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敬业精神,既要懂得实践出真知,积极投身实践,自觉在第一线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精神,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环境。
第一,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到现在的以能力培养为主上面来。
第二,从过去按照学科系统性建立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转到按秘书职业的综合性和技术应用性建立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上面来。突出实用性、技能性,而不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基础课程作为秘书职业基础课,只讲授秘书职业所必要的内容,而不再强调每门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
第三,从强调研究能力转到强调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比重,精心设计课程实训、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并广泛施行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以使学生获得从事秘书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并获得进入劳动市场的相关证书。
2.建设以功能化、模块化,集实验、实训、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实验、实训平台
第一,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室或实训基地,而非以培养学术型学生为主的实验室或实训基地。
第二,应改变以往实验性课程隶属于理论课,实验室处于从属、教辅地位的模式。把原来的实验室改造、建设成为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实训基地。文秘实验室应是根据实际技能需要逐步改建完善起来的专业实训室,功能很清晰。如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展览策划与会议布置室、文书档案模拟室、秘书形象设计室。并且均需配备相应的现代化办公设备,让实训室成为校内的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实训室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校内就能熟悉办公室业务、商务活动、社交活动中的具体运作规律及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室的设置中,尽可能充分利用学院内现有的实验资源,实现相关专业资源共享。把性质相近、专业相近的实验、实训室设置在一起,相对集中,形成一定规模。既可进行实验、实训教学,也便于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比如,文秘专业对英语的听、说、读、写及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文秘实训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语音实验室、电脑室等资源,训练学生的相关技能。
3.逐步建立和形成各种类型、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第一,根据专业课的安排及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可考虑将学院内一些部门的秘书工作岗位或相当秘书工作岗位提供给文秘专业学生实习,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逐步形成校内较为稳定的实训基地。
第二,抓住机遇,拓展渠道。比如,专业可以及时与组织部门取得联系,适当利用学校所在地的一些大型商务活动、会务活动等时机,组织学生参加接待,充当工作人员、英语翻译等,在实践中锻炼多种技能及灵活应变能力。
第三,与相关的政府机关建立挂牌的专业实习基地。在政府机关实习,学生能够了解机关文秘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内容。了解实习单位职工的敬业精神及工作作风。
第四,由于目前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需要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得到更多、更广泛的锻炼,所以,高职秘书专业还应尽可能地与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挂牌实习基地。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的活动中去,既加强对管理类、销售类、商务类等专业理论课程的内容的学习,又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情况和特色,并且在实践中学习人际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能力。
4.建立一个以职业训练为主的多元化职业教学模式
首先,在课堂教学上,应尽量面向应用领域,从实际工作内容出发,充分利用实训资源,以项目目标为核心进行模块化职业训练。比如,《秘书学实务》、《社交礼仪》、《公共关系》、《文书档案管理》等相关的专业课程可以充分运用实验室进行仿真模拟,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直观性地深入学习了解会议筹划、公关接待、社交礼仪规范模拟、商务活动布置、文书档案整理、秘书形象设计等具体内容,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职业化训练,师生共同提高实践能力。在校外实训基地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管理、销售、办公实务等相关课程进行职业训练。而且,专业教师同样也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在与企业的联系中,专业教师也能到很好的锻炼,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同时,企业也欢迎学生及老师的参与,提供更多的建议及有价值的信息,给企业一定的帮助互利互惠,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再者,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实用性、针对性、使用性强的实践性课程。文秘专业计算机基础应用比较重要,所以,除了一般高等职业院校要求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外,可以适当考虑增加计算机操作训练。而且,随着办公硬件设备的越来越先进,文秘专业应有针对性地对办公自动化硬件操作进行强化学习,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及简单的设备维护能力,现在,已有学校增设了《办公文仪器操作及简单维护》课程,《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函电写作》等多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越来越越受到各个高职院校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