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秘书工作室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秘书工作室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3-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3.1 秘书工作室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秘书工作室模式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改革的新生事物,是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办学的可贵尝试。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缺乏经验,在运行中要注意下列问题。这样,对矛盾的双方均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5.3.1 秘书工作室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秘书工作室模式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改革的新生事物,是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办学的可贵尝试。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缺乏经验,在运行中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秘书工作室的性质、功能的定位问题

秘书工作室依托本学院秘书专业,它对内是课堂的延伸,是秘书专业学生实训的场所,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对外是一个独立的模拟公司实体,它通过向校内外提供服务,进而促进教学改革,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学生应在专业老师或服务单位行家的指导下,确保所提供秘书的服务质量,塑造秘书工作室的品牌形象。

秘书工作室的业务活动和社会秘书服务,可以拓宽秘书专业学生的视野,掌握社会对秘书人才的供需情况和要求,使其成为师生共同面向社会的前沿阵地,成为连接秘书专业教育与秘书社会实践的桥梁,从而有利于师生及时把握社会实践中的新动态,了解社会对于秘书专业教育的新要求,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秘书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秘书人才,提高秘书专业学生就业率,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秘书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二、秘书工作室窗口、平台作用的利用问题

通过“校园秘书”,学校为秘书专业教学找到了有效的实训途径。学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肯定会或多或少的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通过自己思考、努力后仍无法独立解决时,可以通过向专业老师或向其他有经验的同学请教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实训目的,在工作中获得一些课堂上没有掌握或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加强、巩固理论知识,还能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另外,学校要充分利用秘书工作室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发秘书教学案例。即可以充分利用秘书工作室的资源,对承接的具有典型性的业务按照教学目标设计成项目或案例。它不仅可以解决秘书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的难题,还可以作为教育产品进行推广,促进秘书教学的整体发展。

三、工作过程中学生角色的认识问题

秘书工作室在受理业务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学生锻炼与工作效率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学院将秘书公司作为一个实训平台,想借此让学生掌握方法、技能,让学生熟悉秘书工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的专业化、高效率工作使学生来不及消化所学知识。对此矛盾,秘书公司应选派有经验的、优秀的留校实习学生组成骨干队伍来完成相对难度较大的秘书工作,对用人单位的专业化、高效率的工作要求不会产生影响。对于秘书公司内部,则应该在加强对学生的监控、督导的基础上发挥实训平台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指导提高”的运行机制。这样,对矛盾的双方均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确保秘书工作室既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效率要求,满足社会需求,又能保证教学、实训、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使之收到良好效果。

除了秘书工作室这一平台之外,秘书可以采用的平台还有很多。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订单班模式,通过与“淘宝网”、“慧聪网”等的合作,将秘书的专业培养与企业的相关职业岗位需求相结合,使得秘书专业的实践摆脱了学校教育很难摆脱的“拟真”、“仿真”困境,真正的具有了对理论的有效检验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