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
艺术体系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一般而言,艺术体系包括:陶瓷艺术、青铜器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园林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艺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艺术形象开展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空间艺术,即艺术形象在空间开展,它包括绘画、雕塑、书法、陶瓷、青铜器、园林、建筑艺术等。空间艺术又叫静态艺术,即只描绘静止的现象或一瞬间的运动过程。第二类是时间艺术,在时间的持续过程中开展艺术形象,而不在空间开展艺术形象。它包括文学、音乐等。时间艺术又叫动态艺术,即描绘事物运动过程的艺术。第三类是时空艺术,这种艺术也叫综合艺术,艺术形象既在时间上开展,又在空间上开展。它包括戏曲、舞蹈。按照人对艺术感知的方式来划分,也可以把艺术分为三类:其一,视觉艺术,用眼睛感知。如绘画、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园林艺术、陶瓷艺术、青铜器艺术和书法、文学。其二,听觉艺术,用耳朵感知。只有音乐属于听觉艺术。其三,联合艺术(视觉听觉艺术),既用眼睛又用耳朵来感知。如戏曲、舞蹈等。
我们首先给艺术分类,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从总体上把握艺术的不同类别,也从宏观上了解艺术的总体情况,方便大家掌握古代艺术的基础知识,更好地欣赏艺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中国艺术发展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远古至春秋,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时期。这个演化过程从瓷器和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上能很清楚的看出来。距今四千年前至六千年前的原始彩陶,开始是很讲究它的实用性的,造型上模拟动物,植物,人物,图案也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后来才有了更多的几何图案,人兽合一图案。在青铜器造型上,在夏朝以前的原始社会,青铜用具和装饰品造型小而薄,造型极为简单。青铜器的发达时期和鼎盛时期是商代。商代青铜器的特点是:造型多样化。特别是礼器成套。另外,在青铜的纹饰上,商代的青铜器最多,这些纹饰多是重组变形,比较抽象,是人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图形概括、归纳而成的,因此也是比较充满理性的。商末至周初,人们在青铜器上开始铸符号,注文字。符号多为标记族名而铸的,文字大都是较长的记事性内容。原始的彩陶和夏商时期的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说明了中国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过程。
第二个时期:战国至西汉,各门艺术以其自身的功能得以初步定位。
在建筑方面,秦始皇陵、汉武帝庙,由于我国考古技术不发达,至今尚未全面开发。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而兵马俑又是当时雕塑艺术的杰作。
在绘画艺术上,咸阳阿房宫出土文物中有壁画残块四百四十多块,壁画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具有相当高的造诣。汉代墓室壁画盛行,76年河南洛阳西汉墓壁画可谓代表。壁画以长卷展开,描绘了墓主夫妇在仙翁、仙女和怪兽的陪送下升入天界的情景。1976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一幅覆盖在棺材上的西汉前期的绘画。内容分三段:上段绘天界、玉兔、嫦娥、女娲及天门神,形象逼真。中段画墓主人拄杖而行,前后有数人相迎送。下段画一巨人,立双鱼上,双手托物,郭沫若认为此画的主题是“引魂升天”。
在书法艺术方面,秦篆是书法艺术史上的丰碑。秦篆分大篆、小篆,多刻于石上,如著名的《封泰山碑》,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登泰山,丞相李斯等颂秦德而立。汉代隶书也是风格独特的一种书法。至今人们常说:学篆非秦不可,学隶非汉不可。很能说明秦时的大篆、小篆和汉代的隶书,已经在书法史上奠定了自己的特有位置。
在文学艺术上,先秦的诗歌散文,两汉的辞赋,在文学史上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声乐和乐器方面楚国的编钟举世闻名。在建筑方面秦长城,汉长城号称“中华国宝,世界奇观”。
第三个时期:魏晋以后,各门艺术在文化艺术中的位置基本确立。这个时期是指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人们最重视诗文,其次是绘画和书法,再次是建筑、雕塑、音乐和戏曲。
在文学艺术方面,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最辉煌的文学艺术门类。
在绘画艺术方面,东晋时的画圣顾恺之号称“三绝”(痴绝、才绝、画绝),其代表作是《维摩诘》、《洛阳赋图》。前者为寺院争得百万钱捐款,后者描写曹植的《洛神赋》,共五本,第一本藏故宫,第二本藏东北博物馆,第三在美国美术馆,第四也藏故宫,第五本在日本有印本。魏晋以后画家人才辈出,有些画家更是多才多艺。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画,意出尘外,元代书法家赵子昂的山水画、人物、马、花木竹石都很精到。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除在书法上创造了板桥体之外,他画的兰竹也是一绝。
在书法方面,晋代的王羲之最有名的《兰亭序》,可惜现在流传于世的都是临摹本,真迹己散失。唐代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流传至今。“楷非唐不可”。宋代的书法成就主要在行书方面。苏轼、米芾、黄庭坚等都是在行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清代的宰相刘罗锅——刘墉,小楷、行书也有独到之处。
在建筑艺术方面,至今尚存的北京古建筑就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在雕塑方面,自魏晋以后雕塑无处不在,在建筑物上,在园林里,在帝王陵墓上,在寺院里,在桥梁上等等,都有雕塑。最有名的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佛像石雕。现存上至西凉、北魏,下至清代的大量彩塑和石雕。
在艺术方面,仅仅以乐器为例,就能说明音乐在这个时期已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对后世影响很大。汉代的琵琶和箜篌,秦代以前出现的筝,瑟,都是从古至今一直保留下来的民族乐器。许多诗歌,绘画中描绘了魏晋至清代演奏音乐的壮观场面。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可见当时弹奏琵琶之美妙无比。由上述可以证明:各门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都有自己最辉煌的时期,他们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在整体文化中的地位已基本确立。
下面我们选择几个艺术门类,分别加以介绍。
1.建筑
中国建筑艺术起源于五千至七千万年前。从远古到清代,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四种类型,即宫殿,陵墓,寺庙,园林。此外,城池、塔刹、故居、长城、桥梁、亭台、楼阁,等也属建筑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实体。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1)宫殿
古代称高大的房屋为殿。《汉书》颜氏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称为殿,不必宫中也。”不过依现在的解释,宫殿以帝王的皇宫为代表。根据史料记载和现存的宫殿现状来看,宫殿在秦汉时期以后已成为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如秦时的阿房宫、北京的故宫、西汉的未央宫等都是中国古代宫殿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宫殿的特点是高、大、深、庄。高主要是显示帝王高人一等。大,是指宫殿占地很多,让人们产生对帝王的敬畏情绪。深,宫殿都排列井然有序,能给人森严的感觉,因此宫殿之深,主要是为了体现等级秩序。庄,是以建筑完全沿中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出来。对称是为了显示四平八稳,规规矩矩的特点。红颜色主要是为了体现庄严、肃穆、不可动摇的气派。
(2)陵墓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极有文化价值。历代著名陵园包括:
①秦陵
在陕西临潼县东骊山北边,建成于公元前210年。陵的主体尚未打开。冢高76米,周长两千米。陵内有内外两城,有十个城门,内外城四周都有角楼。文物考察的结果证实了司马迁记载的始皇墓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我们见到的秦始皇兵马俑只是秦陵的一个部分,但它已是世界奇迹。
②汉陵
在陕西咸阳北部,有十一个西汉帝王陵墓。最著名的是长陵(刘邦陵)和茂陵(刘彻墓)。1978年在霍去病墓所在地建立了茂陵博物馆。茂陵附近有“白鹤冢”遗址李夫人墓、霍去病墓。
③唐陵:在陕西关中六县。它有三大特点:封土为陵;神道偏东;因山构成。武则天的碑文是无字碑,引后人遐想。
④宋陵:北宋陵集中在河南巩县境内。南宋六陵都在绍兴城南。南宋的陵被盗严重,宋陵的特点是地点集中,石象较多,但规模不如唐陵大。
⑤明陵: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紫金山下(孝陵),其他十三位帝王皆葬于北京昌平县,就是人所共知的明十三陵。
⑥清代:清代帝王陵墓分为东陵和西陵。清东陵在河北遵化县,有十四座帝王和后妃的陵墓。其中有五位帝王的陵墓: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东陵占地两千五百公里。清西陵在河北易县的永宁山下,总面积小于东陵,埋葬着四位皇帝,九个皇后,五十七个嫔妃。其中有光绪、道光、嘉庆、雍正。光绪的地宫已经开放,清代皇帝的墓区规模宏大,建制完备,保存较好。
综观自秦至清,我们不难看出以下特点:几乎所有的帝王陵墓都是由神道和山岭两部分组成,陵上陵下的各种建筑也非常讲究对称、和谐、森严,实际上是宫殿风格的延伸。
(3)寺庙
寺庙属于宗教建筑。其中佛寺与道观是有区别的。道观是道教的活动场所,寺院是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发展建立起来的,是佛教的活动场所。一般说来,佛寺与道观的直接区别是,佛寺有塔,而道观无塔,但也不是绝对的。如峨眉山的万年佛寺,本应有塔,但实际无塔。
最早的佛寺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据传,东汉明帝时期朝廷接纳外国僧人以后,才有了以塔为标记的佛寺。东汉明帝接纳外国僧人,并安排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就根据外来僧人的建议,改建为精舍,专供僧人居住。所谓改建就是在原址上建一座塔,由此开始后代都在佛寺建塔作为佛门圣地的标记。之所以取名为白马寺,是因为:“外国国王曾毁坏寺庙,为鸿胪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止,因改鸿胪寺为白马寺。”
现存佛寺最著名的有:①唐代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其中佛光寺最为著名。传说北魏时孝文帝见佛光照遍山林,故名佛光寺。②辽宋时期:独乐寺,在天津附近,关于命名,一说“因寺独有乐水;另一说唐安禄山在此誓师叛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名。隆兴寺,在河北正定,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又因以寺内大佛著名,故又叫大佛寺。佛香阁内的铜铸大悲菩萨像是我国现存的最高的一座铜佛像。铜像有四十二臂,故又称千手千眼观音。1944年重修隆兴寺时,建筑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隆兴寺并不很大。除此之外,山西大同的华严寺、河南登封的少林寺、也是极其著名的。③元明时期:济南的千佛寺、江苏的金佛寺、北京香山的碧云寺、青海的塔尔寺。④清代寺院:大都保存完整,其中一部分是清代重修的前代寺院,一部分是清代建造的。如北京的潭柘寺,大觉寺、大钟寺。大钟寺汇集了商周以来的一百六十余口古钟,有陶制,有铜制,可谓中国古钟博物馆。其中最大的是永乐大钟,重46.5吨。列入《大英百科全书》,称雄世界。清代的寺院在承德避暑山庄也是比较集中的,有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小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班禅行宫)等,都是清代皇家建造的寺院。在五岳之上也有许多庙宇,如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等,都有高大雄伟的庙宇。历代佛寺数不胜数,其建筑和塑像,装饰都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
道教宫观,即道观,比佛教寺院少,著名道观有:福建莆田的三清殿,北宋风格,在建筑上彩绘道教图案;苏州的三清殿,是现存的最大的木构建筑,藏有吴道子,颜真卿、李隆基的字画;山西芮城县的永乐宫,传说是吕洞宾出生的地方,其中道教壁画是艺术珍宝。另外,武当山也是道教胜地,因此山上道观建筑也是道观的代表作。
宗教建筑有以下特征:①整体对称,力求肃穆。佛寺以塔以主,四周建筑讲究对称。道观以主殿为主,四周建筑也讲究对称。②佛寺和宫观由于熔建筑、雕塑、绘画、园林、艺术为一炉,化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美学、书法、文书为一体,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4)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是由人造的建筑物、山水、花木、楹联等要素综合构成的综合艺术品。其特征是融建筑、山水、花木、楹联为一体,是园林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特征。依据这个特征我国古代园林可追溯到西周的苑囿合池。据《诗经》和《尚书》记载周文王的苑囿“方七十里”,掘土造台,在最高处建楼阁,建筑物与水面,高低起伏,相互映衬。这表明西周初年己有人造园林。园林的发展壮大是从春秋到秦汉。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曾建大型园林,楚灵王的章华台也不小。秦汉时期苑囿中出现了神话意味的仙岛。《三秦记》记载:“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山”。汉武帝也曾建过海上仙山。其实,秦汉时期的园林只不过是把宫殿的建筑造于依山傍水之处,讲究“一池三山”或池水堆山之法,并未构成建筑物、山水、文物融为一体的园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爱好自然的野趣,在园林建造方面试图营造一种比较朴素自然的环境。晋代王崇的金谷园是晋代私人园林的代表,园中种植松柏几万株,河水环绕其下,水中养鱼,园中养鸟、奇兽怪禽等。晋代皇家园林如魏文帝的景阳山,规模很大,建筑豪华。此期的私人园林和皇家园林对后世园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各门艺术的成熟时期,皇家园林与私人园林均有很大发展。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聚土石为山,凿北海引水环三山,山上建台榭回廊。”唐代最有名的园林是唐玄宗经营的华清池,杨贵妃和唐玄宗在华清池留下了许多风流韵事。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是唐代著名的私人园林,这处园林位于风景优美的终南山上,是将自然地形略加整理点缀而成。
北宋的园林集中在洛阳。洛阳名园众多,形成了所谓的城市山林,但正如名人王世贞所言“洛阳有水、有竹、有花,又有树木,但无石。”所以北宋园林的缺陷就是缺乏叠石为峰。宋徽宗时期,园林多建于浙江余杭一带。这时建造的艮岳是我国造园史上的一个杰作,艮岳位于余杭凤凰山旁边,因地处京城东北,属八卦中艮卦的位置,故名艮岳,又称万寿山。这座园林吸取并聚合了当时全国名园胜景,奇花异石。此时江南私家园林也很盛行。总的来看,唐宋时期的园林是临摹自然山水向写意山水发展的阶段,具有“尽广大而致精微”的特点。
元明清时期,园林主要集中在北京。元代知名府宅园林有五十多处。明代园林极为发达,其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皆远胜前代。如在北京城内外营造了十几处皇家园林,其中就有北海和中南海。另外有南池子、北池子、南河沿、北河沿、景山公园、清华园等等。到了清代,皇家园林集古代园林艺术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欧园林艺术,在紫禁城内有小型园林四座(御花园、福建宫花园、慈宁宫花园、乾隆花园);在皇城内扩建了三海(北海、中南海、南海);在西郊兴建了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总称三山(玉泉山、香山、万寿山)五园。在承德,兴建了依山傍水的避暑山庄。其中最宏伟、最精致的首推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除皇家园林外,明清两代的私人园林也很发达,多集中于杨州、南京、苏州、嘉兴和杭州一带。如今,苏州、杭州的园林仍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
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是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相交替,组成有韵律的景观;二是追求明朗、华丽、优雅的气氛,能满足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出的美学原则是:真假、动静、曲直、隐显、大小、远近、情景、主景与背景都讲究对立统一,并从中反映园林的情趣。
①真假——造园林的基本法则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
②动静——若静坐亭中,行云流水,鸟飞花落,皆动也。舟游人行,而山石树木皆静止。故以静观动,以动观静,则景出。
③俯仰——园林中的景物,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中国园林不讲究对称,因此俯察仰观,妙趣无穷。
④远近——有些山水耐远观,有些景物、文物耐细看。文物、楹联都是必须近看才能体味其妙趣的。
⑤小中见大——园林犹如盆景之妙。著名的园林很注重把名山大川之美缩于园内,类似盆景。
中国建筑是以土木建筑为主,既不同于西方古典建筑以石为主,也不同于现代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因此中国古典建筑主要是在土木结构的基础上,追求“适用、坚固、美观”,最底层是屋基,由台基、栏杆构成,栏杆上加以装饰,使它既坚固又美观。在台基上是抬梁式木构架,由木架承担房屋的重量,墙只起间隔作用,亭子、楼阁有的就根本没有墙。柱子、架梁上大都加以装饰,或写上对联,或画上彩图,此即所谓的“雕梁画柱”,把适用、美观、坚固融为一体。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有结构。所谓斗拱,通俗的说法,是在柱顶与房顶之间,用若干小木块纵横交错层叠构成的逐层向外排出的结构,以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都追求如意伸展的造型。古代的建筑,在建筑物之外,还往往建造牌楼、华表等加以衬托,空闲之处,又以亭池草木加以点缀。总之,中国古典建筑在轮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等方面都显示出一种特有的宏伟、旨趣和意蕴。
2.雕塑
雕塑包括雕刻和雕像。雕刻是在金属、木料、石料、玉器上刻画形象;雕塑是用粘土之类软材料造象。中国的雕塑与西方的雕塑有所不同,从造型上来看,西方雕塑从古希腊以来都是以人体为造型,中国的雕塑则不限于人体,更多的是动物、植物和著名人物。从地位上看,西方雕塑有独立的地位,而中国古代的雕塑基本上是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筑群中的陪衬,或是器血上的装饰。总的来看,中国的雕塑不如西方的发达和普及。但我国的雕塑有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雕塑的悠久历史可以追述到原始彩陶,陶猪就是粘土捏成了猪的形状,然后烧成陶器。夏商、西周时期把青铜器铸成饕餮的形状,龙的形状,凤的形状,鹤的形状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做“塑”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俑陶俑,则是古代塑像的代表作。如秦始皇兵马俑,有人物塑像,马塑像,还有铜铸的兵马战车。俑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雕塑。其实在古代,俑是代替活人活马殉葬的雕塑。春秋以前,盛行活人陪葬,春秋以后逐渐用俑代替活人与活牲畜殉葬。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较早的俑,除秦始皇兵马俑之外,还有春秋末年的陶俑,陕西铜川秦墓出土的一批彩塑泥人俑和彩塑泥牛、泥羊、泥狗和泥鸡等。其中泥人大小约是真人的十分之一。山东临淄一座大墓出土过一批陶舞俑和武士俑。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不少木俑,有的身着服装或彩绘,秦汉至隋唐用俑陪葬之风盛行,墓葬出土的各种俑甚多。如秦时兵马俑,咸阳汉墓的彩俑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三彩”,它是用彩色釉制作的,常用的颜色主要是黄、白、绿(或蓝),由于它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加上俑的造型生动,在我国的雕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宋代以后由于纸冥器盛行,木俑、陶俑等在墓中逐渐减少,但明代一些王公贵族的墓中所见彩陶仍然不少。总的来看,我国古代的俑,一般是用木头,石头雕塑而成,或者用软泥塑出来,然后烧成陶俑,也有用金、银、铜、铅等金属铸成的。俑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俑以外,遍布各地名胜古迹的石像、宗教造像以及小型民间雕塑品也是中国古典雕塑的精华。
我国古代的雕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陵墓集群,不管是在秦始皇墓的兵马俑,还是在汉霍去病墓;不管是在明十三陵,还是在清东陵、清西陵,都遍布雕塑。
二是宗教集群,不管是在佛寺还是在道观,都可以看到令人惊奇的宗教造像、绘画和装饰。
三是古建筑群,在遍布全国的古建筑所在地,都能发现作为建筑装饰的雕塑艺术品。在曲阜孔庙,你不仅能看到孔子的塑像,还能看到分排两旁的儒家十二弟子的塑像。在湖北秭归,能看到屈原的塑像;在陕西韩城,能看到司马迁的塑像;在四川锦官一带,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在青海玉树,有文成公主的塑像;在四川江油县,有李白的塑像;在成都西门外,有杜甫草堂和杜甫塑像;在安徽包河公园,有包拯的塑像;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有岳飞庙。总之,在遍布全国的古建筑群中,必有一个中心殿,殿中必有一些人物塑像。
四是工艺雕塑。主要指小型的工艺雕塑,包括泥塑、瓷塑、木雕、根雕、石雕、玉雕、象牙雕、骨雕等等。另外还有漆器和腊塑。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己开始使用漆。除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外,还在工艺品上用漆上色或用漆绘成图案。腊塑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一说是从国外引进的。
3.书法
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是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与稍后的金文,至今己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汉字发展史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基本上都合乎“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原则,属于古文字。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则成为单纯的文字符号,属于今文字。书法家一致认为:字体称为艺术要有两个条件,一求其形体之正确表达,以济实用,二求其赋予了形体以艺术生命。按照这两个条件,甲骨文、金文似乎更重实用,因此,严格说来,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在秦汉时期人们所写的篆书和隶书开始的。因为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字体基本稳定下来,于是,人们在写字时才开始注重其形态的艺术性。
中国书法从字体类型上主要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下面我们介绍这五种字体的演变过程、特征及著名碑贴。
(1)篆:起源于周末,流行于战国时的秦国一带,至秦始皇时,达到鼎盛,汉代开始衰退。一般人们把东周时秦国的石刻称为大篆,将秦始皇时流行的篆书称为小篆,把汉代篆书称为汉篆。大篆的代表作是《石鼓文》;小篆相传是李斯创造的,其代表作是《琅琊台石刻》、《泰山刻石》。汉篆的代表作是《祀三公山碑》。
(2)隶:隶书又称为八分。古文“八”与“分”两字同义,八分之名就是因隶书字体的点、画和结构象八字分别相背而得名的。隶书是在篆书和秦隶的基本上演化而来。到了汉代,隶书得到了广泛采用,经过一百年的时间,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隶书的没落始于东汉末和三国时代。
(3)楷:又称为正书,因为楷与正都有标准的含义,因此人们把它叫做正楷。楷书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分流,到隋开始融合,入唐以后,开始成熟。并作为正体字一直流行到今天。楷书与隶书相比,点画形式更加丰富,出现了新的笔画。楷书的发展历史相当复杂。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大量抄写佛经使小楷很快从汉隶中发展起来。到三国时已相当成熟。曹魏时的钟繇,人称“楷书之祖”,他是从汉隶转到楷书的一个关键人物。到东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的小楷,已经找不到一点隶书的痕迹,成为标准的小楷。唐朝是楷书书法的鼎盛时期,太宗李世民将书法作为国学之一,置书学博士,并开馆讲学,使得楷书迅速成熟起来。唐代楷书的主要代表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欧阳询的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代表作是《多宝塔碑》,柳公权融合了欧阳询和颜真卿的风格特征,创立了柳体,其代表作是《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现在的书法爱好者,大多以“欧体”、“颜体”、“柳体”为典范。晚唐以后,楷书就难以为继了。
(4)草书:每一种正体字都有它的草体,篆书的草体叫草篆,隶书的叫草隶,草篆和草隶在书法史上地位不高,而正楷的草体却占有很高的地位。正楷的草体叫草楷或今草,介于行书与草书之间的可称为行草,草书之上还有狂草。
草书的发展,从汉末到魏晋的草书,还带有隶书的味道。到东晋,经过王羲之的“变体”,才脱胎换骨,成为今天草书的样式。唐代草书代表是怀素和孙过庭。怀素是一个和尚,他以蕉叶勤学苦练,以至“秃笔成冢”。他的传世之作有《圣母贴》、《自叙贴》、《千字文》、《苦笋贴》。孙过庭的代表作是《书谱》。张旭,号称草书之圣,代表作是《古诗四贴》。明末清初,张弼、徐渭的草书盛行一时。总的来看,草书名家还是唐代三大家:张旭、怀素、孙过庭。
(5)行书。关于行书的源流,有不同的说法。实际上,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艺术。
就行书而言,应当首推东晋的“书圣”王羲之。他精通各种书体,尤其擅长正楷和行书。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在行书方面,宋代的苏、黄、米、蔡也很有名,人称行书四大家。苏轼代表作是《寒食诗贴》,还有《祭黄几道文》等。黄庭坚的代表作是《松风阁诗》、《经伏波神祀诗》。米芾的代表作是《多景楼诗贴》、《芜湖县学记》等。蔡襄的行书特点是“无一笔无来处。”
元代的书法大家是赵孟頫,他是画家,又是书法家,他的正楷、行书、隶书、小篆无不精通。有《六体千字文》、《四体千字文》、《真草千字文》等。
清代乾隆十分喜爱书法,他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王献之的《中秋贴》、王珣的《伯远贴》三部希世珍品,收藏于养心殿一小室内,名之为“三希堂”。乾隆十二年,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与这三部汇总成一书,通称《三希堂法贴》,收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共135家300余件楷、行、草书作品,皆刻工精细、字字传神,是书法学习者必须临摹的字帖。
4.绘画
中国绘画具有完整而独特的审美原则、情趣、风格、技法。
(1)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沿革
①原始彩陶和青铜纹饰,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起源。他们确定了中国绘画“整体着眼,以线为主,平面构图”的基本原则。
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各类绘画的初创期。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墓中的漆画奁上的图画,描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战国楚墓出土的币帛画,所画妇女和龙凤的图案已经很传神,注重人或物的整体形象在画中的位置。秦汉时期的壁画、帛画、漆画、画像石、画像砖都很发达。秦汉宫廷壁画盛行,有专门的画家在宫廷绘画,绘制帛画。当皇帝选美女时,宫廷画师于缣帛之上先画人头像,皇上据画选妃。
③魏晋绘画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期。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宫廷绘画、佛教绘画和文人绘画几个方面。现存著名的宗教画如几个有名的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窟等,都有魏晋时期的壁画。宫廷壁画如东晋时期的顾恺之,发展了现实中的名人肖像画,代表作是《洛神赋图》。随后出现了陆探微、张僧繇等一大批画家。
④隋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这是和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密切相关的。在唐朝,从事绘画的艺术家有四百多人,科目也越分越细,如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鬼神画、鞍马画、建筑画等。吴道子名声最盛;王维能画能诗。此时的民间绘画也有较大的发展。这一时代的成就是空前的。
⑤五代、西蜀、南唐都设有画院,是我国正式设立画院之始。宋代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是我国绘画水平的高峰。宋代皇家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开始对各种题材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创作。反映现实的风俗画、肖像画、描写古代事件的历史画、描绘河山的山水画以及富丽堂皇的花鸟画,都如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此时的杰出画家层出不穷,李成的山水画、范宽的大山画,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等等都非常有名。特别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传世珍品。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⑥元代文人画。元代普遍出现了诗、书、画、印四者巧妙结合的作品。使中国绘画艺术更富有文学气息,也更富有民族特色。元代的山水画成就最高,赵孟頫画人物、山水、马、花木都很传神;黄公望、王蒙、吴镇、钱选等画家都很优秀。
⑦明代民间绘画盛行,版画得到发展,出现了浙派、江夏派、吴门派等不同流派。人物画家有仇英、陈洪绶、徐渭等。市民绘画大量出现在小说、戏曲读本的插图中。
⑧清代的民间年画开始大行其道。宫廷绘画也远比明代繁荣,这时候的山水、花鸟更为精美,弘仁的《黄山真景册》五十册,画出了黄山五十处美景。石涛的云、郑板桥的竹名驰天下。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有名有姓的画家就有七千五百多人,只能择要介绍以上几位。
(2)中国古代绘画分类
①宫廷绘画
是指出现在宫廷墙壁上的壁画和挂在宫廷上的图画。其题材多是绘制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反映宫廷生活。如唐代宫廷画师阎立本,他能画佛像、人物、山水,最擅长肖像画。《秦王府十八学士驾真图》、《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太宗步辇图》等,都是刻画帝王或反映宫廷生活的名作。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是一幅反映唐太宗令萧翼骗取王羲之《兰亭序》真迹的故事画。宫廷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盛唐画家吴道子绘画技艺高超,作画神速,被称为百代画圣。
②文人绘画
文人绘画的要旨是抒情达意,其最高顶峰是水墨画。文人的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地位最高,他们的绘画虽因画家的情趣境遇不同而千姿百态,但共同的特征是追求写意传神,以形写神,而又不失生活的真实。就题材而言,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其技法有工笔、写意、钩勒、水墨等。文人画往往与诗文、书画、篆刻相得益彰,形成独有的艺术特征。
③宗教绘画
宗教绘画出现于寺庙和石窟之壁,多为彩色壁画。从公元前四世纪佛教传入中国起,反映宗教生活的壁画就开始出现,现存著名的壁画群有甘肃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山西的云岗石窟等等。最著名的是莫高窟,存有480个洞窟,包括从北魏至元代的2 400尊塑像和长达25公里的壁画。这些壁画内容主要为各种佛教经文故事。
④市民绘画
主要指的是小说戏曲读本中的插图。明清小说、元明杂剧中有一些表现市民情趣的与小说、戏剧故事内容相关联的插图,如《窦娥冤》、《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古装本都有版画插图。
⑤民间绘画
民间绘画主要是年画。年画流行于明清时代,多为木版水印,含有祝福的意义。如财神、门神、送子图、福寿图等。颜色多用大红、桔红、黄、绿等。年画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现代年画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广东佛山、四处绵竹等的年画最为有名。
(3)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原则
第一,散点透视。就是不受一个固定观察点的局限,表现作者想表现的任何东西,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这种手法,重在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其优点是灵活性大,可以把不同空间和时间内出现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完整地表现在一幅画内。而西洋画多采用“焦点透视”法,画面上只能有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描写视力以内的景物。近似于摄影,立体感、真实感强。
第二,以大观小,以小见大。即“神仪在心”,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以大观小,一目了然。然后把心中的构图在图画的精神仪态上表现出来。唐代吴道子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把嘉陵江300余里山水风光在大同殿的墙壁上画了出来,这就是因为他饱览了当地风光而胸有成竹、神仪在心的缘故。
第三,遗貌取神。就是说绘画不仅着重形似,更着重神似,而且神似比形似更重要。为了取得传神的效果,必要时可将所画对象的形貌进行变异。苏东坡的“论画”诗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如宋代仕女图,就很夸张地把女子的画成柳叶眉、杏仁眼、樱桃小嘴一点点,把旧式美人的神态和阴柔之美显示其中,这就是遗貌取神的原则。
第四,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中国绘画不重视描绘物体上的光及物体上的色彩因受阳光的影响而所起的变化。设色比较单调,主要是用平面色彩表示事物的各个方面。这与西方绘画注重色调的明暗存在明显差异。骨法是指人的骨骼有力,表现在画面上,是讲究轮廓的勾勒要刚健有力。
中国绘画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国画、京剧、中医、武术),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绚丽多彩的民族特色矗立在世界绘画之林。
5.音乐
(1)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沿革
中国音乐的起源:不少古书记载了远古时期祭祀、宗庙、大典仪式上“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的场面。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已经证实古书上关于音乐的记载是真实的。1993年河南舞阳县发现了十八音孔的骨笛,经考证这些骨笛距今有八千多年。经测音,这些笛子已具备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用来吹奏小白菜(河北民歌),声音脆亮动听。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大量原始社会的埙。埙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在远古时代,埙是作为一种主要乐器而存在的。由此可以推知,中国音乐起源于原始社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已相当发达。据史料记载,这时的乐器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几类。打击乐中,有铜鼓、木鼓、铙、磬、钟,编钟尤其突出。
①编钟:1978年3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批古乐器,其中的编钟轰动中外。此套编钟共64枚,是战国时期发现最多的一组编钟。编钟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编钟19枚,分三组排列,中下两层是编钟的主体,也分三组。经测定,这套编钟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音乐界人士曾完全用出土的这套编钟,奏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中央电视台和电台通过电波传向世界,引起世界轰动。出土编钟证明了中国古代音律的发达。
②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宴会、祭祀以及战争中指挥军队进攻。商代至战国时期,主要是铜鼓。目前见到的铜鼓最珍贵的有两件。一是解放前出土于陕西凤翔的商代传世作品“双鸟饕餮纹鼓”。另一件是1977年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另有大量铜鼓出土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为春秋时期的铜鼓。古人铸铜鼓是为了象征权利和财富。这些铜鼓除用于祭祀、宴乐及伴奏歌舞外,还用于赏赐和进贡。
③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打击乐器。
④铙:古代铜制打击乐器。
⑤钹:即大钟。古代打击乐器,铜制。
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式的音乐体系。音乐种类繁多,吹奏乐(埙)、弹拨乐(古琴)、打击乐样样俱全。经测音,这些乐器特别是编钟、编磬己能演奏五音阶和七音阶音乐。所谓五音阶,即宫、商、角、徵、羽。七音节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从秦汉到清代,中国音乐沿着春秋战国时期奠定的基础,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在乐器方面:吹奏乐有了a.排萧,汉代以后大量出现,既有单个的萧,又有排萧,这在汉唐的壁画及石刻中经常可以看到,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有排萧。b.笛:竹笛最早出现于汉代,可能是张骞出使西域引入的,后代一直沿用。c.唢呐:属双簧管乐器,最早出现在波斯、阿拉伯,明代正德时期传入中国,一直流传至今。d.笙:一种簧管乐器,周代出现,后代不断改进,有十二管、十四管、十八管、十九管等多种,唐宋时期基本定型。e.竽:战国至汉代广泛流行,至宋代失传。近年出土的汉代百戏陶俑、石刻形象中多有吹竽形象。成语中有滥竽充数,说竽即可独奏又可合奏。
先秦以后的弦乐主要有:a.琵琶:拨弦乐器,公元前214年,秦筑长城时,秦人创造了一种与音箱类似的弹拨乐器,叫琵琶。公元前105年,出现了汉琵琶,唐以后的琵琶与现在的相似。b.箜篌:弹拨乐器,分卧式竖式两种,汉代的空篌是横弹的,据说是汉武帝的乐人创造的,而竖篌逐渐发展为竖琴。c.琴:传说“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琴在西周时期广为流传。早期的琴是五根弦,目前我国出土最早的琴,是曾侯墓出土的两件,一为十弦,一为五弦,琴身由整块木头雕成。汉代琴为七弦琴,后也多为七弦琴。d.瑟:出现于周代,仅能弹散音,即一弦、一音,春秋战国蚨的瑟多为25弦,近几年出土的瑟都是25弦,曾侯墓出土的瑟有12件。e.筝:秦代己有筝,筝与琴相似,但比琴小。在汉魏之际,筝是主要乐器,多为十三根弦,唐代至清代的筝一直是伴奏乐器,也可独奏。f.忽雷:忽雷是一种颈式半梨形音箱的拨弦乐器,可见于唐代的典籍记载。在唐代,小忽雷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民间、宫廷均有不少的演奏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是遵循着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在近代已经没有小忽雷这种乐器了,当然也就无人再会弹奏这种乐器,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两把忽雷琴,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使人们对盛唐的音乐文化,产生一种遐想。
秦至清代创作了数不胜数的名曲,比较经典的有:
①《高山流水》:琴曲,内容为《吕氏春秋》记载的俞伯牙鼓琴的故事。
②《潇湘水云》:南宋浙派琴师郭楚望所作。该曲流露出作者对国事日危的关切之情,成功的表现出云水掩映,烟波浩渺的艺术境界。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爱国知识分子的内心情感。
③《十面埋伏》:琵琶曲。真正的作者难以考证。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
《中国音乐辞典》中列举了五百多首古代名曲,其中,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有乐曲《大风歌》,表现汉高祖刘邦同家乡父老歌唱助兴的情景。《酒狂》是古琴曲,魏晋南北朝时阮籍所作,借景抒情。隋唐时期的代表作有乐舞《秦王破阵乐》,表现的是李世民征战之中勇往直前、大破敌军的英雄气慨。宋元时期的代表作有古琴曲《平沙落雁》。其他如《阳春白雪》、《阳关三叠》、《汉宫秋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曲目,也都流传甚广。唐代的《霓裳羽衣曲》传为李隆基所作,全曲共有12段,演唱时间相当长。1938年陕西省歌舞团曾对该曲加以整理,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了《仿唐歌舞》。
(2)中国古代音乐分类
①仪式音乐。即用于祭祀、宗庙、大典,也包括宗教寺庙的仪式音乐。最典型的仪式音乐是古代的礼乐和春秋时的钟鼓之乐。在祭祀、宗庙、大典礼仪等活动中,借助音乐来体现特定的气氛,区别君臣、父子、上下、亲疏尊卑的规范。在不同的仪式上所使用的乐器,演奏的曲子、排列的歌舞队伍等不尽一致,各有等级森严的规定。比如,使用多大的铜鼓,悬挂多少磬,木架上摆放多少铙,都有规定。所演奏的曲子一般肃穆庄重,节奏缓慢,主要是借助音乐体现特定的气氛,用音乐体现思想和意识形态。
②宫廷舞乐。又称燕乐、宫中乐。帝王在宫中饮宴、游乐时,舞女跳舞,歌姬歌唱,乐师演奏。由于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因此“宫中乐”使用的乐器是最先进的,最完美的。
③声乐。声乐在古代音乐理论中一般用来泛指音乐、音乐活动,又常指规模盛大、兼有歌舞的音乐。现代概念的声乐,指用人的嗓子演唱的音乐。依照这个定义,古代声乐包括的范围就非常大了。首先上至诗经下至唐诗宋词,都是可以吟唱的。其次,宫廷音乐中,除用乐器伴奏外,往往还有宫女用嗓子歌唱。因此不少宫廷乐曲都是可以演唱的,古人认为,用嗓子吟唱比用乐器演奏更能体现音乐的美妙,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肉即人的嗓子。可见中国古代也很注重声乐。再次,青楼歌曲、民间小曲也是以声乐为主。古代不少餐馆、妓院都有专门的歌妓,她们卖艺不卖身,以歌唱弹曲为生。只可惜她们所歌唱的曲子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民间俚曲倒是流传下来不少。民间俚曲就是民歌。现存《诗经》中的国风,就是西周至春秋十五个地区的民歌,今存《诗经·国风》只是唱词,曲谱已无从考查。这以后的汉乐府民歌,如《十五从军歌》、《焦仲卿妻》,在汉代也是在民间传唱的。唐代的曲子,明清小说也是可以歌唱的民歌。现在仍然在民间传唱的陕西民歌《信天游》、川东山歌《摘葡萄》等等,可能也是清代以前在民间传下来的。当然这些民歌的作者和产生时代是无从考察的。由此可见,民歌也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独奏器乐。即不需要伴奏就能独立演奏的器乐。中国古代的许多乐器是可以独奏的,比如编钟、编磬、琵琶、琴、瑟、筝、二胡、笛子、箫等,并且留下了许多著名的独奏曲。如琴独奏曲《高山流水》、《潇湘水云》,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还出现了一些在音乐史上有名的独奏家,如魏晋时期的嵇康博学多才,既是文学家,又是琴家、音乐理论家。理论著作有《声无哀乐论》,独奏琴曲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等。朱权,明代琴家、戏曲家。
⑤民乐。即民俗庆典中的音乐。在民间遇有婚丧嫁娶等活动。往往也以音乐来烘托气氛。从古代直到现在,婚丧嫁娶活动中要吹喇叭、唢呐、排箫,还要敲鼓、打锣。民俗庆典,多以吹奏乐和打击乐为主。此外,少数民族花会、耍歌堂、秧歌、花灯、跑旱船、拉花、春牛舞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歌舞活动,也都有悠久的历史,是民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古代音乐的特色
中国音乐的独特风格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旋律为主。西方音乐讲究和声和配器,歌剧最能体现西方音乐的特色。中国古代最发达的音乐是器乐,如琴曲、琵琶曲、筝曲、笛子曲等等。这些器乐所表现的主要是旋律之美,用旋律来艺术地再现生活。琴曲《高山流水》,使人仿佛置身于深山幽谷、茂林修竹、涓涓流水之中;琵琶曲《十面埋伏》,通过琵琶演奏旋律的变化、通过琵琶模拟再现的声音,使人仿佛置身于两军交战、声动天地、人喊马嘶、兵戈相撞之中。总之,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统治地位的器乐,主要是通过音乐旋律来打动人,中国古代的弦乐最能表现旋律之美。
第二,节奏宣泄。广义讲,一切协调、平衡、律动都可称为节奏。狭义的节奏,就是音的长短关系。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打击乐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打击乐器众多,包括编钟、编磬、铜钟、排鼓、铙锣、拍板等等。这些打击乐器可以独奏,也可以伴歌伴舞。在中国古代,不仅在宫廷音乐中大量使用打击乐,而且在民间音乐中也大量使用打击乐,甚至在两军交战中也鸣鼓敲锣。打击乐可以组织动作,协调行动,振奋人心,宣泄情感。中国古代的打击乐表现的主要是节奏之美。
第三,理性之美。古人强调“发乎情,止乎礼。”因此,中国古代的音乐都是合乎礼节、充满理性的。孔子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经诗、礼、乐的形式引导人们求真、向善、合乎礼法。《大风歌》、《秦王破阵歌》,都是充满理性精神的歌舞。
6.戏曲
(1)中国古代戏曲的历史沿革
汉代的百戏,可以看作中国戏曲的萌芽。“百戏”包括杂技、魔术、武术、幻术以及某些民间歌舞、杂戏等。
唐代的帝王崇信佛教,允许佛教自由宣传,佛教徒用讲唱的方式对听众宣讲佛理,这就是“变文”。后来,“变文”为文人们所采用,用来讲唱民间传说的故事。“变文”对后代的弹词和戏曲有很大的影响。唐代中叶,在都市繁华和音乐发达的基础上,产生了“参军戏”。参军戏是各种伎艺(滑稽戏、傀儡、皮影、歌舞、杂技、武术等)的泛称,与百戏意义相近。但参军戏还不是真正的戏曲,因为它以第三者口吻来咏唱和叙述故事,没有戏曲中的角色,只是戏曲的萌芽。
宋代的南戏是元杂剧的前身,成就较高。南戏是指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戏曲。为区别北方的杂剧而成为南戏。因起源于浙江温州,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当地人称为戏文。关于南戏形成的年代,大约是在宋宣和年间。南戏是由温州地方的民间歌舞,吸收了宋杂剧和其他民间伎艺,融歌舞、念白和插科打诨于一体,所用音乐是南曲,已具备了戏曲的主要要素,但是也无角色。宋代南戏中戏曲的形式已初具规模。
金院本是金代的一种戏曲,剧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角色,剧中模仿表演各种社会职业的人物,如和尚、秀才、算命看相者、农夫等等。反映的生活也更广阔了,表演技艺也更成熟了。后来元杂剧,即脱胎于金院本。宋金时还有诸宫调,这是一种大型说唱形式,因歌唱部分由多种宫调不同的曲牌所构成。因此称诸宫调。诸宫调体制宏大,音乐丰富,又说又唱,标志着我国说唱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戏曲、说唱的发展影响较大。
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精华。元杂剧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高峰。元杂剧已经臻于完善,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元杂剧是一种以人唱曲为主的戏曲,所采用的音乐称为南曲。剧词、音乐的结构十分严谨。一本戏通常分为四折,外加“楔子”的演出形式。这种戏,全剧只由主角一人歌唱,其它角色只是说白。剧中主唱的男主角称为“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杂剧的剧目可称为“末本”和“且本”两种。元杂剧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德辉的《倩女离魂》。关汉卿可与同时代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媲美。
明代杂剧逐渐衰退,传奇代之而起。成为主要的戏曲形式。传奇盛行于明代与清代前期。所以又称明清传奇。比起元杂剧来,明清传奇篇幅较大,一本戏往往分为数十出或十折并且非常重视曲词的可歌唱性。传奇的代表作品有明代高则成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清初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中国古代戏曲最优秀的代表作是昆曲和京剧。昆曲又称为昆腔或昆剧,最初是在元代昆山(今属江苏)一带流行的民间清唱。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和传奇作家梁辰鱼改编了新的昆曲,创作了传奇《浣纱记》,随后昆曲扩展到江苏各处。后来昆曲戏班入京,成了皇家大戏之一。昆曲在舞台艺术上继承了古典戏剧的遗产,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音乐和表演,说白都有独到之处,因此自明清以来数百年对许多地方剧种有广泛深远的影响。现在仍有不少昆曲仍在演出,如昆曲《牡丹亭》,整理改编的昆曲有《十五贯》、《墙头马上》等。
京剧来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徽调和汉调。安徽的徽班于清乾隆55年进京,汉调艺人于清嘉庆年间进京。徽调和汉调在北京吸收了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了早期京剧。因在京兴起,具有北京语音特点,故名京剧。在唱调上,京剧是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本句式的唱词,以西皮、二簧等板腔体为主要腔调。在乐器上,京剧多用京胡、二胡、月琴、月笛、唢呐等管弦乐和鼓、锣、铙、等打击乐器伴奏。在角色上,京剧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义与邪恶、文戏与武戏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即男性主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旦”即女性主角,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和彩旦等;除老旦和彩旦外,其他都用假声唱念;“净”即脸上涂成五颜六色的次要人物,又名花脸,根据性格和身份,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丑”即扮演风趣幽默或阴险狡诈一类的角色,丑角分为文丑和武丑。丑角的作用在于点缀、提味。
在表演手段上,京剧是“唱、念、做、打、翻”五功并重,表情与身段兼顾,运用程式化的表演方法,程式化的表演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
京剧是我国三百多个剧种中艺术风格与表演体系最为完整、最为成熟、影响最大的剧种,人称“国剧”。京剧在二百年来出现了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其中在演唱和唱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就有几百人。生行的艺术家如程长庚、余三胜、谭鑫培、余叔岩、汪笑侬、刘鸿声、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周信芳、杨宝森等;旦行的艺术家如时小福、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张君秋等;净行的艺术家如何桂山、金秀山、刘永春、金少山、郝寿臣、裘盛戎、袁世海等;小生行的有徐小香、姜妙春、叶盛兰等。在国外影响最大的是梅兰芳。
(2)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征
第一,综合性。中国的戏曲要求演员运用唱、念、做、打、翻等综合艺术手段进行表演,在演出中把音乐、舞蹈、文字、雕塑、绘画等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唱”在戏中居于首位,演员通过规范的吐字、发声、用气等方面的技巧,把各种不同的人物和他们在不同情景下的思想,清晰而优美地表现出来。不但要唱得“字正腔圆”,使观众听懂每句唱词,而且要唱的荡气回肠,激动人心,让观众受到感染,得到声乐美的享受。“念”需要演员具有“嘴皮子”的功夫。要使台词达到清脆洪亮、清晰爽朗、感情真切的目的。“做”是戏曲表演身段和表情的统称。在京剧表演中主要体现在“手、眼、身、步”四个方面。表演身段和表情的“手眼身步”,实际上体现了舞蹈的节奏和韵律,以及定型时的雕塑美。“打”指表现剧中的两军对阵和持刃格斗。打斗过程除向观众显示演员的武功特技之外,还显示出舞蹈之美。“翻”指演出中翻跌技巧,俗称跟头。借以显示演员的腰功。总的来看,“念唱”为听觉艺术,通过念唱展开戏剧矛盾,吸收小说的情节技巧再现在舞台之上,“念”取散文、韵文和白话之精华,把诗、词、曲融为一体,再现在舞台之上。“做打翻”为视觉艺术,吸收绘画、雕塑、舞蹈艺术之精华。戏曲是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大融合。
第二,程式化。中国戏曲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剧种中都逐渐地程式化了。第一,在角色方面,京剧中的生、旦、净、丑把角色程式化了。生为男性主角,旦为女性主角。第二,在脸谱方面,中国戏曲常用面具或各种颜色给演员画脸谱。一般来说,红色表示血性、忠勇、正义;黑色表示刚毅、耿直;白色表示多谋、狡诈;紫色表示稳重、老练;黄色表示干练、凶狠;蓝色表示凶狠骄横;绿色表示倔强、残暴等等,神仙鬼怪多绘为金黄色。第三,在唱法分类上也是程式化的,如老生用本嗓,老旦、彩旦用宽厚高昂的本嗓,而青衣、花旦要用小嗓。第四,在表演手段方面,也就是唱、念、做、打、翻方面,也是程式化的。比如演员走的步子,走垫步、趋步、滑步表示急切心情,走跨步、辗步、表示安闲,东倒西歪的步子表示醉酒等等。程式化的动作,例如骑马的动作程式:带马、扶鞍、执鞭、勒马,实际上是生活大大的美化了。生活中的许多动作原是很平凡的,如举手、抖袖子、起立、坐下、起路、行船、走马,大家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好看的,但经过程式化加工以后,一招一试,举手抬脚都舞蹈化和雕塑化了,好看多了。程式剔除了生活原型中粗糙和不美观的部分,对富有特征的部分加以适当的夸张,使它更富于多样化、统一、和谐、对称和节奏。另外,程式化的表演对于常看戏的观众来说,由于非常熟悉它,所以更加喜欢它。
第三,虚拟化。所谓虚拟即利用舞台的假定化,通过夸张的变形来表现生活。戏曲反映生活多用虚拟手段,舞台上的场景多靠演员的动作表情表现出来。演员好象一个魔术师,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就可以突出各种各样的事物。演员扬扬马鞭就表现骏马奔腾。中国戏曲特有的程式化和虚拟化,体现了我国戏曲的特色,也是它吸引人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主要因素。中国戏曲的虚拟化与西方戏剧模仿写实的观念有巨大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