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更是生产力
大家都在说:关系也是一种能力,同时,关系也是生产力。其实这话没有问题,但是用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说白了,人际关系这一能力的强与否,也体现了你事业的成功与否。当然,大家在评论一个企业的老板时,有时会说:那个人处事差劲,不想跟他做生意。有时则会说:那人可以,值得打交道。换句书面语言来说,则是:那人没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生意当然做得不好了。
在江苏有两家小型企业,老板分别是甲经理、乙经理,专门给一家大型企业做配套产品,掌握配套产品计划权的是丙副总,企业的配套产品,他想给那个做,给多少,都是他说了算。甲、乙经理当然知道这点了,为此,他们对丙副总十二分的好,丙副总生病住院了,他们两人都要放下手里的所有事情,专门跑到医院去陪着,还对副总的亲人说:谁叫他是我的铁哥们儿呢?副总的女儿在外地读书,A经理专门开车送去,并安排好一切应该安排的大小事务。总之,他们对副总及家人的关心是别人无法企及的,再说,他们又先行了一步,把这种关系建立起来了,有一个先入为主的问题,后面的人想来巴结,也有些难了。丙副总面子上是个不轻易表露出个人情感的人,但在病好回单位上班后,批给他们做的配套产品明显的多起来了。他们的企业也一天天壮大起来。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丙副总不知什么原因,被撒下来了,降了职,大权旁落。甲、乙经理在这时,就表现出了两种处事态度了:甲经理对丙副总采取的是能避就避,不能避就给一个笑脸,递上一支烟,就跟没事似离开了,只当路上碰见了一个普通朋友。登门拜访,那是不可能的了,国人有很多毛病,一旦这人倒霉了,亲戚朋友见了你都跟见了麻风病人似,躲得远远的,唯恐传染给自己。乙经理却有点“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不但不躲避,还亲自跑到丙总的家里去,还带去了几万元钱,对这个副总说:感谢你在过去对我们企业的支持。以后不管你有什么事,告诉我们一声,我们永远都是朋友。这让丙副总十分感动。人在得意的时候,对别人的关心有时并不当一回事,特别是男人。可是,当他在落难时,能够得到人家的哪怕是一句安慰的话,都倍感亲切,永生难忘。乙经理与丙副总在位时,来往的时间虽然少了,但每逢节日送礼时,都没有忘记给他也送上一份厚礼。
由于是长期的客户关系,两人与这家企业的生意仍然继续着,并没有受多大影响。
两年过后,替代丙副总的人调整了工作,丙副总官复原职,还是主管以前的工作,掌管配套产品的发放权。自然,甲经理很快就登门拜访、表示祝贺了。乙经理也去了,丙副总对甲经理比对乙经理还热情,跟甲经理交谈的时间比跟乙经理交谈的时间还长。仿佛他们之间从来就是很好的朋友似的,乙经理在一边反倒显得有点落落寡欢了。
丙副总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有配套产品的发放了,他没有改变前任的计划,只是,批给甲经理的配套计划在慢慢减少,批给乙经理的则渐渐增多了,半年后,甲经理就只能得到一些难做的活了。
两家小型企业都是凭借这家大型企业生存的,一旦没有产品,他们的发展都得受限,甚至止步不前。而事实是,就从这时开始,乙经理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地盘厂房在扩大,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做不完的活;而甲经理的企业则迅速萎缩,一天不如一天,在外面购了原材料,也无钱支付,成了老赖了,最后弄到声名狼藉。
不能说甲经理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应该说他并不比乙经理差,差就差在过分的“唯利是图”,没有搞明白人在落难时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危难之中见真情”,这是一个看似浅显,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