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时序节令的特点
一、周期性和普遍性
(一)周期性
农耕习俗的时序节令源自于农业耕作,农业耕作活动具有周期性特征,所以农耕习俗的时序节令也具有周期性特征。
首先,24节气具有周期性。24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其中,春季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节气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些节气都是固定的,会以年为单位周期性出现。
其次,农事活动具有周期性。农业耕作活动也就是农事活动具有周期性。在春季,万物刚开始复苏,农事活动还不是很多,农民开始准备春耕事宜;在夏季,农事开始增多,不仅要收获过冬作物,还要管理春天耕种的谷物;到了秋季,要收获谷物和瓜果;在冬季则要负责谷物瓜果的存储,这一切自古以来年年都是如此。
再次,岁时节日具有周期性。岁时节日包括春节、二月二、三月三、端午、六月六、中元节、中秋节、冬至等节日,这些节日自古每年都有,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二)普遍性
我国自古重视农业,而在农业生产中农耕生产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有关农耕的岁时节令基本在全国各地都存在,具有非常明显的普遍性特征。
首先,24节气具有普遍性特征。24节气是先民的智慧结晶,它在汉代形成,经过千年的传布,不仅早已为我国各地的农民所熟知,还指导着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如春分时,我国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天气还比较寒冷,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春耕时期,但也要为春耕做一些准备工作;而我国华南、西南等地已是万物复苏之时,农民纷纷开始春耕,步入农事的繁忙之中。
其次,农事农谚具有普遍性特征,这种普遍性可能不是相对于全国,而是相对于某个民族或区域。如农谚“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对整个华北平原都适用。“冬至乌,年夜苏(晴暖);冬至红,年夜耽(阴雨)”,“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是华南地区的农谚。所以农谚一般不是某个村庄或城市独有的,而是整个地区或国家的。
再次,岁时节日具有普遍性特征。岁时节日是在农耕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它也和农耕习俗一样具有普遍性特征。如元宵节时我国大江南北的人们都在燃放烟火、观灯赏灯、吃汤圆,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又如清明节不仅在南方盛行,也为北方人所熟知,全国各的之人都在这天踏青、扫墓;还有端午节这天,虽然南北方举行的活动有些差异,但全国都会包粽子、炸年糕,一起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共同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二、人情性和科学性
(一)人情性
我国是一个重人情的国家,岁时节令中的很多礼俗都深刻体现了人情性。
全家团圆,是我国很多岁时节日的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都深深烙上了这种元素。这天人们一般无论距离多远都会回家团聚,除此之外,他们还会走亲访友,互送一些瓜果食物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春节,春节期间各地的人们都会赶回家,在年三十晚上会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过了初一之后,人们还会逐一地访亲拜友,俗称“走亲戚”,这样可以加深亲友之间的感情。中秋节也很具有代表性,这天家人会早早回家一起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晚上,人们把餐桌摆在外面,全家围坐在一起,边吃晚餐,边欣赏着美丽的月光,祈愿家人平安、五谷丰收,这种全家团圆共同祈福祝愿的美好礼俗,正体现了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乡土气和人情味。
尊重生产工具,是我国很多岁时节日的内容。比如春节期间农民不但会供给耕牛一些上好的食物,还会在农具前摆放一些祭品来祭祀农具神,用以感谢它们对农民的付出和帮助。重庆一带把农历十月初一定为牛王菩萨生日。在此日之前,民间要把牛圈打扫干净,还要帮牛梳洗。到初一这天,牛不但可以休息一整日,不用出去劳作,还会享受到很多特别好的待遇。早上,农家会蒸糯米糍粑,而且熟后会给牛先尝第一口,以示尊重,然后还要把糯米糍粑粘在牛的两个角上,把牛牵引到水井旁去饮水,让牛边饮水边观看自己角上的糯米糍粑,让它明白农家没有忘记它的功劳,农家很感激它、尊重它,让它以后更加努力耕作。当天晚上,农人会把牛角上的糍粑取下,给牛慢慢享用。如果农家的耕牛不幸死去,农民会特别的悲痛。广西隆安县在农历四月初八会举行大型的“四月八”农具节,这是大型的农具交易节,节日本身就表明对农具的重视和尊重。这些对于生产工具的尊重和酬谢,正充分体现出中国农民浓厚的人情味。
岁时祭祖是很多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特征在清明表现得特别明显,清明时节,家家都要扫墓祭祖。扫墓,民间俗称是“上坟”,上坟时,人们要携带一些瓜果、纸钱到坟地,把瓜果摆放在坟前,再把纸钱焚化,并要在坟前给先人磕头,以示对先人的怀念和尊重。中元节,即七月十五日,在南方又称“鬼节”,也是祭祀先人的重要节日,中元节有送祖的习俗。人们在送祖时,不但要在坟前摆放一些酒菜,还要把纸钱放在写有先人姓名的纸封中,并将其一起焚烧,称“烧包”,过世1年以内者要烧新包,过世1年以上者还要烧老包。
(二)科学性
我国的岁时节令是先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的华章,这其中很多习俗都蕴涵哲理,富含科学性。
首先,24节气及其习俗具有科学性。24节气是把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轨道24等分,它是先民结合气温、降水和物候的变化划定而来,它不仅在古代对农业有指导作用,在今天科技相当发达的情况下,指导意义依旧十分重大,农民在现在的耕作中依然遵照24节气的相关习俗。立春时开始准备春耕,立夏时注重田间管理,防止庄稼生虫子,在处暑时收获大豆、稻谷等。还有天津农民在立秋时会“咬秋”,即人们在立秋前一天要把瓜、蒸茄脯、香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这样可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瓜类一般都可以清热解暑、生津利尿,茄子有清热活血之效,而糯米可以健脾益气,所以食用这三种食物的确可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其次,农事农谚具有科学性。农事农谚是先民几千年来农耕经验的总结,具有相对的准确性。如预告天气变化的农谚“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燕子低飞要落雨”,“泥鳅静,天气晴”,“鱼跳水,有雨来”,“猪衔草,寒潮到”,“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等,都是相当准确的。还有关于节气的农谚“谷雨无雨,后来苦雨”,“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白果”,“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捞”,“夏至无雨,屯里无米”,“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等,一般来说都比较准确,具有相对的科学性。
再次,岁时节日中的有些习俗具有科学性。在二月二即“龙抬头”时,正是惊蛰前后,此时百虫都开始活动,人们易生疾病,因此他们希望引龙伏虫,借助龙威来威镇百虫,用以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在这一天,人们会将草木灰撒在门口,以避免灾祸;还会将草木灰撒在庭院的各个墙脚,并呈龙蛇形状,以招福、避虫。此举的确能起到躲避毒虫叮咬的效果,因为草木灰中含有的碳酸根离子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呈碱性,而虫子惧怕这种带碱性的成分,自然可以起到避免毒虫叮咬的作用。此时人们还会踏青,踏青时人们习惯到野外“采菜”,也称为“挑菜”,即在田野中采摘野菜野果如枸杞等以备使用,最经常的做法是熬汤沐浴。如用枸杞水沐浴不仅能令皮肤光滑,还能补气益血,祛病强身。孙思邈在《千金月令》中记载:我国南方用枸杞煎汤,在晚上沐浴,不仅能令人皮肤光滑有光泽,还能让人不病不老。枸杞的确有美容健体的功效。我国古代各地还盛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茱萸节”。古人会把茱萸入药,还会用其制酒以养身祛病。研究表明,茱萸中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马草鞭甙、皂甙、鞣甙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脾胃等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