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神经学层次的基本生存策略
1.自然环境:在哪里做这件事——我现在不能这样做
■ 如果你特意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最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去与某个人进行交谈,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而且还能真正表达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比如,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对那个已经知道你要跟他说什么的人说:“我真希望我们能坐下来,化解我们之间的争执。”这与你在没有任何其他人在场的时候说出来相比,所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 当你调节这五个神经层次中任何一个层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保证自己身体上相对的舒适,因为当你调节的时候也会对其他人产生作用,比如:你坐在办公桌前时,他们过来威胁你,你就可以非常勇敢地面对他们;或者你可以告诉他们,你弄完手头工作就会去他们的办公室,谈他们要谈的事情。
■ 如果日后你会在私下里向这个“敌人”提出和解的建议,那么,先选择在公众场合说出你要说的话有时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比如,当你所处的局势更适合公开说出你的话,而不是私下里“安静地”解决问题时,你就该在这个“敌人”身边有其他人时,向他说出你要说的话;然后再私下里向他表达你的意愿,这会让他觉得你愿意继续与他和谐共事。
2.行为举止: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要做什么——我现在不能这样做
■ 做一些不同的事来控制局面。比如,你应该在时机恰当时,过去问对方你要问的话,而不是在时机对对方有利时,等着他们过来问你。
■ 做事要出人意料,让“敌人”感到惊讶。比如,如果你一般会机械地回答“是的,当然”,也许在这个时候你应该保持沉默,在心中思考该如何回答,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最佳效果。然后你再做出回答,予以反击。
3.能力、技能及学识:如何做这件事——我现在不能这样做
■ 这个层次涉及的是你的技能,而不是你是谁。如果你工作的某个方面受到了别人的批评,不要表现出不满,要接受他们的批评,明确承认自己确实需要提高他们所说的那些技能(没有人与生俱来就拥有日后需要的所有技能和知识,不是吗?)。然后,问他们是否能推荐一些你需要学习的课程,或问他们是否愿意辅导你(为了达到对“敌人”双倍的打击,你应该在公众场合这样问他们,如此一来,你便会看到,其实你已经轻松地控制了局面)。
■ 对自己还没有掌握的技能要充满信心,对说出自己不知道如何去做某些事情,也要充满信心。能做到这一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自我认识,而且你的这种自信也会成为别人效仿的榜样。
4.价值和信仰: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现在不能这样做
■ 从本质上讲,本层次中出现的情绪源于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你应该把那些显然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事情说出来(因为别人明显看不到这些情况),例如“对我来说,做好这份工作真的很重要,我不能贸然移交给你,或我不能在没有完成之前移交给你。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再想一想,该如何做才能把这项工作完成得最好。所以请你再给我15分钟时间,15分钟后我去找你,谢谢。”说出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在这个例子中,重要的事便是要把工作做好),让对方无法辩驳,同时也清楚地表达了你的意愿。
■ 在大多数调解和解决争端的范例中,最基本的是找出双方的某些共同价值观,例如“虽然我们离婚了,但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过得最好,对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他们过得最好呢?”再比如,“我真希望自己适合做这份工作,我相信你也希望我这样,对吗?所以,我想我应该在跟你讨论这件事之前,再重新考虑一遍。因此,请你再给我15分钟时间,大约15分钟之后,我们再进行讨论,好吗?”说到这里,你便可以从这个层次转回层次1和层次2……比如你这样问:“15分钟后,你是再过来取?还是我给你送过去?”
■ 大家有目共睹的是,无论我们在这个层次上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我们都很重视:能否和他人在没有任何敌意的情况下和谐共事。
5.认同感:我是谁,因为是“我”做这件事——我现在不能这样做
■ 没必要把让人不快的事放在心上。当你遭遇困境时,你可以运用自身内部的“翻译程序”,把你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比如:当有人说“你真笨”的时候,你可以把它更精确地“翻译”成“我不喜欢你做的事,或我不喜欢你说的话。”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你便让这个问题回到了层次2。此时,你可以在层次2上像这样冷静地回答:“无论我做了什么事或说了什么话,让你感觉我针对了你个人,都请你放心,我并没想过要针对你,也没想过会给你带来烦恼。既然我的做法让你感觉受到了伤害,那么请告诉我,你希望我下次如何做,好吗?”(当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处理时,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层次冲突。)
■ 告诉他们你没有放在心上。当你在公众场合冷静、慎重、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可能比私下里说出来会有更大的作用。当然,你在使用这个方法时,一定要小心处理。不过,当你知道其他人也曾同样有过被攻击的感觉,你这样做就可能非常有用,比如你跟他说,“我真不理解当你说我或者说其他人‘笨’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哪里让你感觉不舒服,会让你对我们进行这种人身攻击。有什么事不能和我直接地面对面地讨论呢?难道是我这人很难以接近吗?”
“我对什么事都不在乎,甚至是他人对我的赞美。听到别人对我[层次5]的看法是‘你真棒’[层次4]的时候,那种感觉可能会很好,但是在工作场所,在我搞明白自己到底说了或做了什么[层次2]让他们如此夸我之前,他们这样做都毫无用处。所以,我一般会先感谢他们的夸奖,再这样问他们‘请告诉我,你到底对我做的什么事感到满意,好吗?因为如果我不知道,我就可能不会再做出同样让你满意的事来。’”
——梅利莎
“我能胜任”
有人认为,“在压力之下”或“在焦虑紧张之中”生活的感觉,与他们“追求完美”的感觉是一样的——这种说法让我深受触动。
曾经有人问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为什么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得如此成功,他这样回答:“在见病人之前,我都会提醒自己‘我能胜任’。不管怎么样,我并不‘完美’。‘完美的’都是非人类,而且‘完美’并不够。但我是人类,所以病人可能会说、做或感受的事,而我无法感受到,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重要的是——我能胜任。所以我可以与我的病人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