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学会从全局看问题

要学会从全局看问题

时间:2023-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3 格式塔心理:要学会从全局看问题我们知道,如果把一块蛋糕分成四份,那么这四份蛋糕再合在一起,就是整块蛋糕。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和意识并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因此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整个心理现象以及心理过程。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利用“格式塔定律”来解决问题。

13 格式塔心理:要学会从全局看问题

我们知道,如果把一块蛋糕分成四份,那么这四份蛋糕再合在一起,就是整块蛋糕。就是说,部分相加等于整体,这从数学上似乎显而易见。因此,西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总是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但是,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别——格式塔心理学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这个规律叫做“格式塔定律”。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和意识并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因此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整个心理现象以及心理过程。格式塔定律在心理学领域的影响很大,它提醒我们应该从整体去认识事物,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错误。

生活中,由于缺乏整体性思考而导致失误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譬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地方由于市政建设考虑不周,在马路上造成“建好又挖”、“挖了再挖”的混乱状况。才修好的马路,因铺设下水道,只好又重新挖开,使新路面出现不应有的“伤疤”,可是不久又因要埋电缆、铺煤气管……可见,“通盘谋划”、“系统思考”是多么重要,它可以使我们避免走弯路。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利用“格式塔定律”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系统化思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尽量从事情的整体去考察,而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思考。

比如,当我们要完成一个任务时,可以用“系统树”的方式,把整体的关系做成“树”状分布,从而一目了然。在拟定计划的时候,你可以先想想:什么是非做不可的?接着想:需要多少人手?多少器材?多少预算?然后再想:决定如何保有必要的人手,器材?怎样和上级交涉,以获得足够的预算?人手如果不够,是否需要雇佣兼职人员?如何聘雇?……这样,把每一个环节列为工作的“分支”,然后掌握全盘状况,再考虑:在推行计划时会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处理?等等。这样进行整体的设想,整个工作计划就比较容易完成。

在工作中,通盘考虑问题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懂得站在老板的立场去看问题。

有些员工在公司里只做那些分配给他们的事情,对于其他的事情,他们往往用“那不是我的工作”、“我不负责这方面的事情”来推托。一个只关心自己“一亩三分地”,不懂得从公司的全局看事情的员工,永远也无法使自己获得真正的提升。

也许你只是一个低级职员,但是如果你想要晋升,甚至将来自己当老板,那就必须要培养站在更高的立场上想问题的习惯。

张建从国内一所知名的管理学院毕业时,几家大公司都有接纳他的意向,最后他却决定去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做总经理助理。对这样的选择,他的有些同学表示不解:在实力强的公司工作,起点不是更高吗?干吗自讨苦吃?再说,助理的工作不就是打杂吗,说好听点儿,就是收发文件、做做记录。

但是几年过去了,张建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已成长为一家年盈利过百万元的公司老总。有一次,当别人称赞他的能力非凡时,他谦虚地说:“其实,我刚参加工作时所作的总经理助理工作使我受益匪浅。正是由于每天接触公司的各种文件、资料,才使我了解了作为一个领导的管理思路;正是记录一场场的会议过程,让我清楚了企业是如何经营、如何决策的。我做的虽然是一件件小事,但是,如果从老板的角度来看待,就能看出其价值所在。”

张建的这番“取经”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在公司里,老板看的是全局,算的是大账,看问题直达核心;而一般员工往往被表面的现象迷惑,或被自己的职位限制,不知道自己的准确定位。可以说,级别越高的人,其操心的范围就越大;级别最高的人——老板,则是从公司全局考虑问题的人。

如果想要在职场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级别,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全局观念,使自己能用更宽广的眼光去关注更多的事情,而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职位本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