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的失利——TCL与汤姆逊的合作
中国企业要打量法律环境的适应能力。尽管我国的法律在不断完善,法治化的环境也在逐步成熟,但当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法律机制比较健全、维权意识较强的环境时,对所在国法律环境了解的程度不足以及法律环境适应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展开国际并购的额外风险。贝可。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葛向阳介绍到,“企业在收购外国公司时应当首先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首要事项。”事实上,TCL在新组建的合资公司中,“招人招不到,裁人裁不动”的处境就印证了这方面的观点。这也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中国企业开始实行跨国并购时,首先需要了解被收购公司所在国的法律环境,其次,还需要评估自己能否适应这种法律环境。假如事先不做了解,贸然行动,企业将会面临很被动的管理风险。
2004年7月,相隔现在已经许久。但在这个月里所发生的事情,还在困扰或影响着TCL的发展。
那一年的那一个月,相对于TCL,乃至整个中国企业界来说,都是一段值得珍藏的时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汤姆逊欧洲总部徐徐升起,并伴着微风飘扬,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TTE(TCLTHOMSON合资公司)终于成立。面对此情此景,年已不惑的TCL掌门人李东生潸然泪下,“那种内心的冲动,那种民族自豪感不足以用语言表达。”因为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企业首次通过海外合作来改变全球产业的格局。
在TCL的发展上,李东生一直都秉承着“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的理念。所以,当TCL在国内市场已较具规模时,李东生就开始策划着漂洋过海的旅程。2002年10月,TCL花费8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破产彩电厂施耐德,2003年初又买下美国彩电销售商高威达公司,但李东生对此并不满足。而是继续用着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搜索着TCL远洋航行新的着陆点
时间步入到2003年年尾,彩电巨头汤姆逊传出合作信息。一心想在欧美市场扩张的TCL终于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仔细盘算一番后,李东生决定与汤姆逊展开谈判。“汤姆逊这个机会对我们来说是惟一的。”这是李东生当时的评价,在他看来,汤姆逊是一个再理想不过的合作伙伴,有品牌,有生产线,有研发能力,这些都与TCL正好形成了互补。基于这样的渴求,谈判进展得非常快,2004年1月,TCL与法国汤姆逊签署合作协议,2004年7月29日,由TCL出资占67%的股份、汤姆逊出资占33%的股份的合资公司TTE正式成立。根据当时的规划,新成立的合资公司TTE的年总销售量将超过18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
这或许满足了李东生造全球最大彩电生产企业的梦想。但很多人也为李东生捏一把汗。因为根据汤姆逊2003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彩电和DVD等电子事业共亏损了1.2亿欧元,过去两年的亏损总额已达到了2.61亿欧元,而按照TCL集团“2003年年报”显示,TCL全年净利润只有5.71亿元人民币,这也就是说李东生如果不能使TTE在较短时间内赢利的话,TCL将会面临着由国际化前驱变成先烈的风险。不过,李东生对此充满信心,“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18个月后TTE能赢利。”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显然事与愿违。在18个月期限还未到期时,李东生就遇到了许多棘手的工作。由于当时谈判略显仓促,合资成立的TTE并没有获得汤姆逊的电视销售渠道,这对新公司的市场拓展带来了很多不便。此外,还有人员问题,这也是TCL没有想到。当时TCL就面临着“裁人裁不动,招人招不到”的尴尬。一方面,由于彩电业在欧洲属于夕阳行业,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进来,而另一方面,由于法律约束,五十来岁的人一裁就须一次性支付9年的年薪,这对合资公司来说,根本就无法承担。所以,当时,TCL自己的经理人在英语都没学好的前提下就被派往了海外前线。更致命的是由于市场判断失误,平板电视在一两年内开始取代CRT彩电,成为市场的主流,这就意味着通过与汤姆逊合作而获取CRT彩电霸主的地位,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盈利自然是难上加难。2005年,TCL在国内是一片盈利之声,但TTE的实际亏损却超过了7000万欧元。2006年8月30日,据当时所承诺的18个月盈利已过大半年,TCL集团发布2006年半年度财报,财报显示,TCL上半年利润亏损7.38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增加近6.5%.对此,李东生无奈地表示:“主要是TCL多媒体欧洲彩电业务和欧洲市场本身亏损所致。”
扬帆起航的环球之旅在磕磕碰碰中前行,李东生在这次磕碰中经历了炼狱般的考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