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 礼仪的起源与社会作用
子任务1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目的要求
(1)了解礼仪的起源,认知中西方礼仪的差别。
(2)明确礼仪产生的社会基础,认识提高礼仪素质、塑造良好形象的重大作用。
任务描述
梁伟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的总经理秘书,该公司总经理及几位部门经理均是德方人员。中德双方在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工资分配制度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在工作时间上德方工作人员讲究效率,喜欢一鼓作气;而中方工作人员习惯于“上班大家一块去,下班大家一块走,上班盼下班,没活干也要熬够八小时”,这些工作习惯与高效、紧张、工作效能最大化的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相抵触。身为秘书人员,梁伟就要协助总经理解决这些问题。
工作过程
(1)在学习德国及其他欧美国家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向企业高管层提出管理改革方案,确立企业“以礼治企”和“以文治企”的管理思想,建设企业文化。
(2)要求对全体员工进行礼仪培训,增强中方员工对西方礼仪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树立“尊重友好,合作高效”的办公礼仪氛围。
(3)以活动、考察、讲座等多种方式鼓励总经理和德方管理人员学习中国传统礼仪,了解中国礼仪文化。
工作成果
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总经理秘书梁伟感到企业文化在悄悄发生改变,因为礼仪文化的彼此理解和接受,两国员工在工作时的融洽气氛正在悄然形成。虽然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工作方式、待人处事、道德观念等各个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曾经发生在工作中的分歧和矛盾不再难以调和。
相关知识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和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的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古代华夏民族之所以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赞誉,丰富的礼仪文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我国古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一)我国古代礼仪的起源
关于礼的起源,说法不一,比较趋同的一种说法是“礼立于敬而源于祭”,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四川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成为青铜器文化时代的著名祭祀坑,其中关于祭祀礼仪的记载很多。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禮,履也,所以示神致福也。”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禮”字是会意字,“示”是远古祭台的形象,豊为禮之本字,象征盛玉器祭神。由此可知,礼最早起源于祭祀,与古代祭祀鬼神、求得赐福的宗教仪式有关,与原始人类的鬼神崇拜也有关。
礼在当时主要是作为一种沟通人神的媒介而存在,至今,很多礼仪规范中的禁忌都与人对神灵认知的宗教信仰关系密切,这一点直接决定了宗教信徒的行为规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等级制度的诞生,为了适应和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礼的内涵和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事神致福的宗教之礼向维护秩序的社会礼仪蜕变,进而在漫长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与儒家文化相结合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古代传统礼仪。
(二)我国古代礼仪的形成
中国的礼仪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萌芽到完善的渐进过程。古代礼仪发展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清代逐步衰落,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前21世纪)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这时的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明确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仪,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典仪式,制定一些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和表示恭敬的动作。比如生活于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中的坟位排列有序,按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分仰身葬和俯身葬等。
2.礼仪的形成时期(前21世纪—前771)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
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周人之“礼”,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其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周制规定,各级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丧,都要遵循严格的合乎其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上下尊卑之别。战国时人编纂的《仪礼》(又称《礼经》)一书,便是对西周仪礼的追记和理想化描述。礼的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周代礼制的内容与形式统一在其主旨上,就是“别贵贱,序尊卑”。周人所确立的“礼”,为后世儒家继承、发展,以强劲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与是非善恶观念。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创制于西周,古代的礼制典籍也多撰修于这一时期,如我国最早的三部礼仪学专著《周礼》、《仪礼》和《礼记》。在汉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
3.礼仪的变革时期(前771—前221)
西周末年,政治统治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一时期,学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首次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的划分及其意义。
孔子对礼仪非常重视,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论语》里有很多处谈到礼仪,他认为人“不学礼,无以立”,要求人们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彼此尊重。他是注重“以礼治国”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孟子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严肃而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他还认为“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礼的发端和核心。
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把“礼”看做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他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礼”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为过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管仲把“礼”看做是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家的第一支柱,认为“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4.礼仪的强化时期(前221—1796)
《礼记》是封建时代礼仪的主要源泉。汉、唐、宋时期的礼仪研究硕果累累,其中宋代礼仪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家庭礼仪研究增多,明朝的交友之礼更加完善。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了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
5.传统礼仪衰落、现代礼仪发展的时期(1796年至今)
随着清王朝统治腐败,国势衰微,列强入侵,传统礼仪盛极而衰。伴随着西学的传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礼仪规范、制度受到强烈冲击,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被继承、完善和流传,那些繁文缛节逐渐被抛弃。同时中国也接受了一些国际上通用的礼仪形式,新的礼仪标准、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确立了以“平等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为主要原则的新型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日趋频繁,西方一些先进的礼仪、礼节陆续传入我国,同我国的传统礼仪一道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我国当今礼仪的基本框架。
现在,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礼仪在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衰落和割裂,重构中国现代礼仪成为当务之急。许多礼仪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变革,现代礼仪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大量的礼仪书籍相继出版,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礼仪讲座、礼仪培训日趋火红。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礼仪必将得到新的完善和发展。
(三)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成果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是唯一没有中断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在世界文化的历史舞台上,同比古埃及文化、苏美尔文化、玛雅文化等,中国文化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代所谓的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划、房舍陵墓建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等,无不与礼仪有关,几乎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规范,大致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这两方面。直到近代以后,礼仪的范畴才逐渐缩小,现在则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
无论何种礼仪类别,中国传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都起着“准法津”的作用,对于维护漫长的封建统治意义重大,其中包含的礼仪成果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因此在家庭里面遵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血缘和亲缘至今仍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社交活动的人际脉络基础。孟子在描述理想的社会形态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尊老、敬老、爱老是一个重要方面,成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可见,上至君王贵族,下到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这是古代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德行、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同时,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的意思。著名的“三顾茅庐”、“程门立雪”都是求贤礼贤的典故。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难以为国分忧。
2.仪式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当的礼仪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在古代,节庆和婚丧嫁娶等活动都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仪式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以及举止方位,都有具体的要求。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又会妨碍到仪式的举行,也是不得体的。
比如古代仪式中的最高规格莫过于皇帝的祭天活动,天坛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清代祭天仪仗由导象、宝象、车驾、乐队、禁军、八旗军、皇帝御前侍卫、内廷侍从、文武百官等组成。而祭天乐舞则是献给上天的舞蹈,已流传千年。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不沾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事,不吊祭,不近女色,多洗澡,名为“斋戒”,又称“致斋”。祭天大礼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等9项程序。民间普通老百姓也有丰富的礼仪仪式,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3.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的。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程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貌待人就要表里一致,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古人敬人的方法,就是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在平等友好的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的事了。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尊敬答谢之意,所谓礼轻情义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中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容仪整洁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自身修养、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不能成其为人了。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衣着容貌
《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美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2)行为举止(见图1-1)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来说,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3)言语辞令
语言是人们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乾文》)将诚恳的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是有一定道理的。还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同时要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有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时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不是要求人们少言语,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
图1-1 行周揖礼的孔子像
因此,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礼尚往来、仪礼得当和仪容整洁是中国古代传统礼仪文明的成果和精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则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构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二、西方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文明缘起于古希腊、古罗马、古希伯来及古埃及等几大文明古国,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文明遥相呼应。它历经了中世纪的黑暗,迎来了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孕育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
西方礼仪的孕育和发展也包含在西方文明的发展史中。一直以来,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西方礼仪最早萌芽的地方。约公元前6000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便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
西方礼仪最初表现为宫廷礼仪,其间深受古希腊、古罗马、法兰西等国文化的影响,比如:人类为了维护和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斗”、“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礼;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
西方礼仪真正成形于17到18世纪的法国。在西方,“礼仪”一词为etiquette,最早见于法语,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在英文里,已经有了礼仪的含义,意思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随后西方礼仪在美国得以迅速传播,逐渐被其他西方国家运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日趋合理化、规范化,并迅速形成体系,成为西方国家共同遵循的礼仪规范,并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西方礼仪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礼仪(前800—前146)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发源地,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6—前5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选择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在古希腊的诸多文献典籍中,早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在著述中有着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提出讲礼貌、守信用的人才受人尊重。例如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要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公元前146年,古罗马帝国开始统治西欧,在继承古希腊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了具有特色的文明形式。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撰写的《雄辩术原理》中论述了古罗马帝国的教育情况,提出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礼仪素质教育应从幼儿期开始,提倡要选择品质优秀、言行合礼的人充当保姆。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对礼仪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做了初步探索。
(二)欧洲中世纪的礼仪(公元5世纪—14世纪)
欧洲中世纪曾被人们认为是在愚昧的教士主宰之下的“黑暗时代”、“半梦半醒的一千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了封建化过程。12世纪至14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也是礼仪发展的鼎盛时代。欧洲中世纪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将封建主与附庸联系在一起。国王、贵族、骑士构成了上等统治者,并因此制定和形成了严格而烦琐的等级森严的贵族礼仪、宫廷礼仪。在写于12世纪的冰岛诗集《埃达》中,就详尽描述了当时用餐的规矩,贵族要接受包括礼仪内容在内的“骑士教育”,培养绅士风度,开始倡导女士优先的礼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礼仪(14世纪—17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这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包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其影响渗透在社会和政治的各个方面。新兴的资产阶级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提倡人权,反对神权,主张以人为本,以利为重,开始出现反映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礼仪规范。其中著名的《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规范及其重要性;依拉斯谟在《礼貌》中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提醒人们注意道德修养、清洁卫生和外表美。文艺复兴以后,欧美的礼仪有了新的发展,逐渐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烦琐要求,发展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现代礼仪规则。
(四)近现代西方礼仪(17世纪至今)
17世纪和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了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在经济、政治、法律上的不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不过,资本主义时代也编撰了大量的礼仪著作,例如,捷克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编撰了《青年行为手册》,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于公元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话》。
西方社会进入近现代后,随着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在国际事务中产生的各种国际交往增加,开始影响着世界的礼仪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礼仪文化的典范,在现代通行礼仪的国际惯例中常常能体现出来。
三、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礼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球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体系: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和东西方文化混合体,其各自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美国和日本。而礼仪文化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宗教信仰。全球70多亿人口中,各类宗教信徒占总人口的2/3以上。从起源上看,礼仪源于人对神灵的祭祀活动,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规范。
通常认为,东方礼仪主要指以中国、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于欧洲、北美各国的礼仪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往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相对凸显出来,这种差异对礼仪活动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在中西方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一)东西方礼仪起源不同
东方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最早为宗教祭祀活动。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灾害现象无法进行科学解释,产生了敬畏心理,于是采用一些祭祀活动来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以祈求风调雨顺、降福消灾。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在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丧葬仪式。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器文化遗址就是商代同时期的中国五大祭祀坑之一。
西方礼仪最早萌芽于古希腊爱琴海地区,礼仪发展最初为宫廷行为规范,先后在法国、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得以迅速传播,并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融入人们生活中,日趋合理化、规范化,并迅速形成体系,被国际社会认可,成为西方国家共同遵循的礼仪规范。
(二)中西方礼仪在文化上的差异
1.物态的礼仪文化差异
物态的礼仪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体现,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主要体现在服饰礼仪、礼品馈赠和餐饮礼仪等方面。
首先,从服饰礼仪来看,中西方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正式场合我国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差异不大。但中国人对于休闲装与正装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下班回家后仍然穿着正装,而在外用餐时却较少有人换上正装。西方国家则不然,下班后马上会换上休闲装,以T恤加牛仔服为主,进西餐馆会穿着很正式。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也要穿礼服套装。
其次,从礼品馈赠来看,在中国,常常将礼品礼金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重视礼尚往来。送礼的名目也很繁多,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时的婚、丧、嫁、娶、生日、升职、加薪等,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对过分客套造作,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在送礼形式上也比东方人简单得多。一般情况下,西方人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
同时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中国人及日本人在送礼时费尽心机、精心挑选,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客气话。在受礼时,东方人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唯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或者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而西方人在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能喜欢”,或者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总是当面拆看,并对礼物赞扬一番。
最后,从中西方餐饮礼仪来看,区别主要在于餐饮文化风格和座次礼仪的差别。
在世界的饮食流派中,中餐和法式大餐成为中西餐饮文化的代表。中餐礼仪是我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流派是亚洲东部及东北亚和东南亚16亿人口的主要饮食方式,主食占了60%以上,以大米、猪肉为主,烹饪方式多样,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餐具是筷子,采用共餐制。中国人宴请时,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宾主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在酒文化方面注重酒德和酒礼,具体表现为饮酒的行为礼仪,用以体现饮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比如,主人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并互致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敬酒叫旅酬,依次向主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西餐礼仪是现代商务礼仪的重要内容。法国流派的膳食结构以酸性动物原料为主,牛肉用量较多。粮食消费以面粉为主,餐具为刀叉,采用分餐制。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食物的色、香、味、形、意。西餐习惯饮用低度酒,通常喝啤酒、葡萄酒,不喜欢劝酒。进餐时要求少声响少动作,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西餐用餐程序较多。
在餐饮座次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餐通常采用圆桌,从古至今大多数场合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是中国人主要的用餐动作。西餐通常采用方桌,以女主人座位为主位,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手腕靠近餐桌即可,肘部绝不能放在桌上。通常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的就餐动作很不雅,而且不礼貌。
2.社交行为规范的文化差异
社交行为规范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主要表现在社交行为中的称谓、日常问候、见面礼等方面。
首先,在称谓方面,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有非常严格的“避讳制度”,对于帝王、圣人、长官、父母、祖父母及其他尊者的名字,不仅不能直呼其名,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也不能乱用乱写,遇到时应该设法避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者用其他办法改说改写。即使在现代中国礼仪中,人们在日常称呼中,也只对熟悉、亲密的人或晚辈、下级才可以直呼其名。通常人们采用职务、职称、职业和性别来称呼。在西方礼仪中,人们习惯于对等式的称呼,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分上下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西方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头衔一般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高级宗教人士等。
其次,在日常问候方面,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儿去”等问候语,以体现与对方的亲近、亲切和熟悉。而西方礼仪文化会把这种问话理解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在西方,往往代之以“Hello、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问候语。西方人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即谈天气和谈近况,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
最后,从见面礼来看,中国人通常是见面点头、鞠躬、挥手致意、行拱手礼或握手礼;而西方人的见面礼中,拥抱礼最为常见,亲吻礼、吻手礼和握手礼也较为普遍。
3.精神心态的文化差异
精神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在社交礼仪活动中主要体现在对于血缘亲情、时间观念和对待隐私权方面。
首先,表现在对待血缘亲情方面。东方礼仪非常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际关系构成以血缘、亲缘、地缘和业缘为主,前三种关系都与血缘有密切关系,血缘关系是其中最稳定的人际关系。同时东方礼仪遵循儒家文化,尊老爱老成为风尚。在任何交际场合,一般是老者、尊者优先,凡事讲究论资排辈。西方人独立意识很强,相对于东方,家庭血缘关系淡薄,更看重利益关系。他们将责任、义务分得很清楚,责任必须尽到,义务则完全取决于实际能力,绝不勉为其难,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追求个人利益。人们普遍不愿老,不服老,特别忌讳“老”。
其次,表现在时间观念方面。西方人时间观念强,做事讲究效率,出门常带记事本,记录日程和安排,有约必须准时到达,且不随意改动预约时间。西方人不仅惜时如金,而且常将交往对象是否遵守时间当做判断其工作是否负责、是否值得与其合作的重要依据。在他们看来这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形象和素质。遵守时间秩序,养成了西方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办起事来井井有条。同时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区别分明,休假时间不打工作电话,甚至在休假期间断绝非生活范畴的商务或其他工作交往。
相对来讲,中国人使用时间就比较随意,时间观念比较淡漠,包括随意改变原定的时间和先后顺序。中国人开会迟到,老师上课拖堂,开会作报告任意延长时间是经常的事。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不尊重别人的时间是最大的不敬。
最后,表现在对待隐私权方面。西方礼仪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将个人的尊严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冒犯对方私人的权利,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为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权,同样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隐私权。而东方人却非常注重共性拥有,强调群体,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邻里间的相互关心,问寒问暖,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表现,在西方却被认为是侵犯他人隐私。
精神心态文化的差异还有表达方式的不同。东方人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西方人在面对别人真诚的赞美或赞扬时,往往会用“谢谢”来表示接受对方的欣赏和赞美,以彰显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
(三)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人类文明是从农业生产中孕育出来的。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都隶属于东方文明。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相对优越,东方文化将大自然定义为生存的依赖,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事事模仿自然,顺应自然,即使发生了自然灾害,人们都将其归咎于违背自然,从而受到自然的惩罚,将大自然定为万物的主宰。
而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逐渐形成了许多奴隶制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强大、在教育方面也最具典型意义的两个城邦。在城邦制的历史条件下,西方人更注重自己对于自然的改造,他们将这种改造更多地归功于“独立于自然以外的人类的思维”,从而产生了人物分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
2.神灵崇拜和政治文化差异
礼仪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从发展源泉来看,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东西方文化也都遵循了这样一个发展规律。
中国神话是人神同一,神具有绝对权威和超凡能力,享受祭祀。人可以通过修炼得道成仙,伟大的君王死后就成了神、三皇五帝等。他们不是一般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强大的意志力,他们是人神同一的化身。江山社稷、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都依赖于统治者个人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也只有伟人才能统治天下。
西方文化发祥地古希腊的神话是人神同构。从古希腊戏剧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希腊中的神和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甚至有七情六欲。比如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弑父篡权,极为好色,常常背着妻子赫拉与其他女神或凡人私通。这种文化差异造成了古希腊人或西方人的传统精神不依赖于统治者的个人道德,因为最高的神和常人一样,都拥有优缺点。所以国家的治理要依靠制度、法律来规范约束。
礼仪不仅是一种言行规范,也是一种文化。文化的发展存在着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今天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切需要一套完整而统一的价值观,礼仪文化就是“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两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实训练习
一、案例分析
单腿跪还是双腿跪
1793年9月14日星期六,乾隆八十寿辰,英国为此在一年前就做了充分准备。马嘎尔尼使节乘坐了一艘带有64门大炮的“狮子号”军舰,带来了代表西方文明的贵重礼品,可惜乾隆对这些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兴趣。
当日,英国使团于凌晨3点离开驿馆,凌晨4点抵达皇宫,而皇帝于上午7点才进宫,让英国人足足等候了3个小时。这是中国外交礼宾上要求的时间差,马嘎尔尼自感民族尊严大受挫伤。接下来,在外交仪式的举行上也产生了分歧。在见面礼方面,乾隆皇帝要求对方行中国式的三跪九叩大礼,这对于当时堪称世界大国的英国使臣来说难以接受,一场关于外交礼仪的谈判在所难免。当时负责谈判的是和珅,他坚持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英国人则坚决反对。英国人认为,如果行三跪九叩大礼,就表示英国成了中国的“臣民”,臣服于中国了。中国也不让步,双方僵持不下。
最后的谈判结果是马嘎尔尼在觐见的时候行单膝下跪礼,免去三跪九叩,这样,乾隆才在万树园接见了马嘎尔尼。外交礼仪风波最终以中国大臣和珅向英王画像跪拜作为回敬和终了。马嘎尔尼跪拜乾隆皇帝,目前争论的焦点是——他行的是单腿跪拜礼仪还是双腿跪拜礼仪?
问题讨论:
(1)有学者称这是“礼仪之邦最后的固执”。该案例反映了什么现象?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2)交际礼仪规范对维护国家邦交、塑造组织形象、维系人际关系有何重要意义?
二、实践训练
亚豪中外合资企业于下月18号要举行一个新厂区落成典礼,董事会决定举办一个高规格、隆重的庆祝仪式,总经理秘书小郭负责接待工作。典礼既要体现中外企业文化特色,又要遵循商务礼仪。请老师事先将全班分为6~8人一组,进行实践练习,小组之间互相展示,并组成师生评审团进行点评。
子任务2 礼仪的社会作用
目的要求
(1)掌握礼仪的特征。
(2)了解礼仪的功能和社会作用。
任务描述
某校是一所地方性的民办学校,下个月将迎接上级主管部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团的检查评估。这次检查评估既是对学校办学水平的验收,同时也是学校塑造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的契机,将会影响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学校办公室秘书杨青担任接待小组组长,她深知此次接待工作的重要性。在迎接准备的过程中,可谓客人未到,礼仪培训先行。请来的礼仪培训老师反复强调:“礼仪以尊重为本,只要做到尊重对方,接待过程中就不会出大错。”小杨默念着老师的话,似懂非懂。如果你是秘书杨青,你该怎样做?
工作过程
(1)学校非常重视此次迎接检查和评估的活动。秘书杨青作为接待小组组长,必须充分树立起“接待工作无小事”的理念,认识到接待工作也是展示师生精神风貌的重要机会。
(2)秘书杨青认真训练自己及接待小组成员的仪容、仪态,并注重选择合适的服饰,以塑造优雅知性、大方得体、不卑不亢的接待形象。
(3)注意搜集领导和专家们所在地区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气候特点及个人爱好等信息,以期在接待工作中关照得更加细致周到,体现出学校良好的工作形象。
工作成果
由于杨青及同事们的精心准备,在接待工作方面没有出现任何失误,专家和领导普遍认为该校师生精神面貌较好,工作态度积极,诚恳努力,教学效果良好,给予了学校较高的评价。
相关知识
一、礼仪的特征
礼仪植根于社会生活中,以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为土壤,与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密切相关,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存
礼仪是在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社会生产、生存环境和生活形态的变化而不断充实完善,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社会生活中,全体成员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礼仪的规范和约束。礼仪的内容大都以约定俗成的民俗习惯、特定文化背景为依据,集中反映了一定范围内人们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惯,从而带有明显的共同性特点。由于人类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大,原先由地域和文化交流限制所造成的礼仪规范的差异性逐渐被打破,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国际交往增多,许多礼仪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礼仪的共同性特点将会日趋明显,差异性逐渐缩小。比如握手礼已随着国际交往的开展而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所共同遵守的见面形式。同样,拥抱贴面礼、合十礼现今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同时,礼仪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其运用要受到时间、地点和环境的约束,同一礼仪会因为时间、地点或对象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就是礼仪差异性的特点。礼仪的差异性首先表现为民族差异。不同民族的礼仪各不相同、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各民族的习俗礼仪都凝结着本民族本地区人民的文化情结,人们严格遵循,苦心维护,难以改变。比如见面礼,不同地域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传统的见面礼是用右手按住胸口,频频点头,并说“安技嘎利贡”(意为“愿真主保佑您”)。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多奇特的见面礼,比如突尼斯国家待客用河水猛泼客人脸;北非的撒哈密瓜拉的图亚勒克人,每当招待客人时,主人总是先给客人煮三小碗茶,然后再给自己煮,如果客人喝不完主人的三碗茶,最好在喝第一碗前就谢绝,否则只喝一碗,是对主人的大不敬。主人欢迎客人一壶只煮三碗茶,如果一壶煮出四五碗,您就得知趣告辞了。
礼仪的差异性还表现为个性差异,每个人因其地位、性格、资质等因素的不同,在使用同样的礼仪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比如同一个人,当他是主人或客人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时所遵守的礼仪就有所不同。握手礼中,客人到达时,主人先伸手,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在轿车座次礼仪中,也要以司机的身份来确定座次的尊卑,主人驾车,副驾座是尊位;若是专职司机驾车,副驾座则成为最次的座位。礼仪的差别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同是出席正式宴会,男士和女士也有不同的礼仪规范,这就要求秘书在礼仪的表现形式上一定要把握准确。
(二)传承性和时代性并存
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礼仪是以传统礼仪文化为核心,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根植于传统文化这块沃土,有着深刻的继承性。礼仪一旦形成,就会以非物质的形式长期传播、继承、沿袭、积淀下来,代代相传,甚至无需采用文字记载或刻意传授。比如我国古代留传至今的礼尚往来、尊老爱幼等礼仪形式。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人际交往中,见面时彼此行一个规范的见面礼,会给对方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直接体现出施礼者良好的修养。从马扎类的凳子传入中原,到椅子的出现,汉人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俗,从而引起了礼节上的变化。我国古代是没有握手这种礼节的,人们相互见面时一般是行揖礼,连带有叉手和唱喏(又叫出声应答,主要是古人见尊长,双手作揖,口念颂辞,叫做唱喏或声喏),还有“拜首”和“稽拜”等礼节。如今见面礼中的拱手礼、鞠躬礼和磕头礼等与古人的唱喏、拜首和稽拜一脉相承,还在不同场合保留并使用着。当然礼仪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陈腐礼仪、繁文缛节会逐渐被淘汰。如今见面礼在各种场合被握手礼所取代,磕头礼也被鞠躬礼所取代。
现代礼仪不仅符合现代观念、现代审美标准和现代生活特点,还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更新和改变。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倾向日益明显,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礼仪也随之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不断充实着新的内容。比如家庭礼仪中长辈与晚辈注重民主平等交流,社交礼仪中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尊重女士等。但凡是过分繁文缛节、违背现代人性理念、淡化人与人的情感交流的礼仪都已经为时代所淘汰。
(三)规范性和操作性并存
礼仪是人们在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自尊敬人的惯用形式。要想构建一个文明程度高、和谐度高的社会交际环境,就需要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礼仪的规范性就成为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必须采用的一种“通用语言”,成为一个社会待人接物的标准做法和标准化要求。比如入座礼仪的“左出左进”、自助餐的“多次少取”都是基本礼仪规范,如果我们不遵守这一礼仪规范,就会造成弄巧成拙、贻笑大方的局面。
同时,礼仪还有规则简明、实用可行、便于操作、易学易会等特点。例如着装礼仪的TPO(时间、地点、场合)原则、服饰中的三色原则、交谈礼仪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十字原则等。在礼仪培训中,很多行业礼仪被编排成礼仪操来进行规范,这样有助于提升职工职业素质,达到规范性和操作性的统一。
二、礼仪的社会作用
(一)提高个人职业素质,达到内在素质和外部形象与行为的协调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个人的职业形象已成为一种无形资产,它也是构成组织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从业者的感受和评价,是职业素质的综合再现。职业形象与职业生涯相伴而生,随着职业的发展而发展。
个人的职业形象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在形象主要与容貌装扮、言谈举止等表面形式相联系,带有较为明显的职业特征。通过礼仪教育和训练,外在形象可以通过修炼得到改善和提升。通过不断培养,有效地提升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由内而外地展示我们良好的综合素质,自然流露出我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这对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时就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会产生敌对、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礼仪行为是一种信息性很强的行为,每一种礼仪行为都可以传递一种或多种信息,具有很强的凝聚情感的作用,对于结交朋友、建立友谊、构建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意义重大。
(二)有利于塑造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提升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一无形资产
在商业如此发达的时代,良好的社会形象已成为一个组织立足于社会的必备条件。组织形象是一个组织向社会介绍自己的最好名片。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礼仪是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员工修养等的综合体现,只有表现出应有的礼仪风范才能让企业在形象塑造、文化表达上提升到一个满意的高度。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举止言行、衣帽服饰等符合公关礼仪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所在组织的社会形象。公关礼仪可以拉近与外部公众的关系,获得外部公众对组织的认可和好评,从而创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佳环境。组织通过公关礼仪活动向公众显示自己各方面的形象,以感召公众,使公众认同企业,产生信任和好感,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誉,这样才能实现公共关系的目标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今航空、银行、酒店、政府等服务性部门都热衷于礼仪培训,他们懂得通过自身在职业生活中的形象和礼仪的规范展示,来赢得公众对组织和行业的好评,以达到塑造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的目的。
(三)彰显社会公共文明成果,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和美化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它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际时按礼仪规范去交往,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接人待物知书达理、着装得体、举止文明、彬彬有礼、谈吐高雅,彼此建立起相互尊重、互相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社会的公共文明程度就会获得大幅度提高。这也折射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构建出和谐的社会环境,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反之,如果大家言语粗鲁、衣冠不整、举止失度、接人待物冷若冰霜或傲慢无礼,就会有损个人形象,反射出社会文明程度较低,甚至影响到国家形象和国家软实力的评价。
因此,礼仪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礼仪起着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家庭的和谐与安宁、邻里间和睦相处、同事之间相互信任与合作,都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礼仪的规范与要求。社会上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便会越和谐稳定。
实训练习
一、案例分析
华南某培训中心是我国某行业的培训基地,被人们戏称为“行业中的中央党校”。本期学员全部来自中国西北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经过半个月的紧张学习后,培训中心决定安排学员赴当地旅游景区观光,以达到调节身心的作用。培训中心的王秘书担任该团的领队。在30多名学员上车后,为了清点人数,王秘书竖着右手的食指开始数人:“一、二、三……”此时,车厢里开始有人议论了。接下来,在给学员发放旅游物品时,因为实在忙不过来,王秘书就左右开弓,甚至使用左手递接物品。这时,有人的表情开始明显不满了。
问题讨论:
(1)在接待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员的过程中,王秘书错了吗?错在哪里了?
(2)结合该案例,分析如何理解“礼仪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原则。
二、实践训练
1.课堂讨论
要求:按照学习小组分组讨论,由小组推荐发言人,最后由老师总结。
(1)现代礼仪的基本特点。
(2)举出三个例子说明礼仪具有时代性特征。
2.资料搜集
分小组搜集中外历史上关于运用礼仪的典故和秘书礼仪案例一则,并进行分析,说明礼仪的特征和礼仪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