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心理要不得
案例
邻居家的毛毛正上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末,兴高采烈地拿回了“三好学生”证书向大家炫耀。大家都很高兴,告诉她继续努力,下学期再得一个,可下学期却没评上。孩子回来便向父母大吵大闹。原来毛毛由于受奖励,学习更加努力,活动积极参加,却没评上“三好学生”,原因只在于家长没给老师意思意思。毛毛自己也说:“我都知道自己得不着了,因为只有给老师好处,老师才会给评奖的。”中小学生的家长如何“帮助”老师暂且不提,但这些事情的确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人情世故的烙印。中小学生也普遍存在一些少年老成的现象。你求我一点事,你必须得表示表示,否则我就左推右推说帮不了,给我些好处,事情马上摆平。这些都是交往中的世故心理。
分析
世故与虚伪联系密切,表现出圆滑、势利。其实,人们是不喜欢同世故的人交朋友的,这是因为世故的处世哲学犹如层峦叠嶂,使交往双方的思想、感情、心灵难以沟通。世故的人很难有知心朋友,人际交往中的世故心理常表现为如下几个类型:
1.“朦胧型”交往
信奉伊斯兰教的妇女一般外出都要披上面纱,因为在公共场合敞露自己的脸是亵渎真主的。人际交往中有些人把自己封闭得很严实,从不讲自己的内心话,他们信奉“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处世哲学。与别人相处,常圆滑应付、心口不一。同学真诚地与你讨论问题,将自己知道的问题全部告诉你,而你却守口如瓶,自己会的也佯装不懂。时间久了,别人了解你处事有些世故,就不太愿意与你交往,逐渐地有世故心理的人就将自己的心与他人的心之间建立起厚厚的屏障,严重地影响自己与他人的正常交往,自己也过多地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失去了内心的真诚。
2.“反差型”交往
有世故心理的人在交往中表现的反差度很大。同周围的人相处,对自己有用者,交往之;对自己没用者,冷淡之,交往的热情同与自己有用的程度成正比。对于同一个人,当有求于人时,对他就热情,求完后便又冷眼相待。有大事求人时,不惜讨好巴结,降低人格,所谓“有事有人,无事无人”。这种人在生活中是极令人讨厌的。
3.“变色型”交往
同人交往,处世立身,总得有自己的本色,即立场、观点、爱憎、是非。但就有些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投其所好,八面玲珑。当两个同学发生矛盾时,你当甲的面大肆指责乙,说乙如何令人讨厌;而当乙的面又愤怒地批评甲,认为甲不是个好东西。这样一时间可能使双方都认为你是他的朋友,因为你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会见风使舵,这是世故心理。有些人像墙头的草,顺风倒,更令人讨厌,人们不会交你这种朋友,因为这种人在关键时候不会维护朋友的利益。
4.“哈哈型”交往
这种心理的人,凡事刁;讲原则,专搞中庸。他们可以谈天说地,但绝不说对错。人家赞成的事,他不表态,有人反对他也不表态。心里明知事情的是与非,但就是不表态,一副老好人的形象,谁也不得罪,但这种人谁也不会成为他的知心朋友。逢事便“哈哈”一笑了之,对一些不良现象,绝不会有反应,既为明哲保身,亦为日后留路。与这种人交往,生活风平浪静时他是你的朋友,你有个困难或是纠葛,他便马上中立,以不得罪另一方。
交往中的世故心理往往使人认为你不可信、不可靠、不可近。的确,从来不与人说心里话,有事有人、无事无人、投人所好。八面玲珑的人怎能在心理上给别人以安全感、共鸣感和愉悦感呢!何谈强化交往的愿望。
人的品格是认知、情感、行为交互作用的综合物。世故的品格也是这样形成的。人的认知、情感、行为往往是一致的。比如,你认为爱护公物是正确的,看到了别人破坏公物的行为就会产生否定情感,从而产生制止破坏公物的行为。然而,人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时会发生矛盾。公物应该爱护,可是某种花太惹人喜爱,情感上的吸引有悖于自己的认识,从而将公物据为己有。这样多个事件会使人们形成世故的心理。
形成世故心理常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自幼接受的世故教育。如家庭信奉“各扫门前雪”的处事原则,子女大多也自私、世故。二是对世故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相反的评价,从而形成世故的心理。本来学习雷锋做好事是正确的,但却遭他人嘲笑,因而使他们也不愿学雷锋,形成世故心理。三是世故的心理和行为在生活中没有得到否定的评价,而强化了这种不良品质。有的人善于投人所好,只有言行而没有实际行动,他却左右逢源,各方面的好处都捞到了,他觉得为人世故对己有利,于是这种世故品质在不自觉中得到强化。世故心理是人际交往的重大障碍,认识到它的危害,青少年朋友在社会交往中就要摒弃它,培养自己真诚、坦率、豁达的交际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