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物语
◇眼神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神就是这扇窗户表达情感的工具。在情感的表现和信息的交流中,眼神的表达能力是语言和手势所不能替代的。从一个人的眼睛中可以看到他的整个内心世界。许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实验也表明,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眼睛最能传情达意:“人的眼睛与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无怪乎“眼神美”一直是古今中外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诗人们所共同关注和赞美的焦点。黑格尔甚至说:“灵魂集中在眼睛里”。
眼神是无形的通讯信号。默默传情的眼神能表达心灵深处极为复杂、丰富、细腻、隐秘的情感,它是真实、毫无掩饰的,极富于感染力。一个人的爱憎、喜怒哀乐,甚至性格、气质,都会从眼神中表现出来。眼睛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灵性的器官,它能表达出人们最细微、最精妙的内心情思。
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目光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特别是在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是注视对方,在整个谈话过程中,目光与对方接触累计应达到全部交谈时间的2/3。人际交往过程中呆滞、漠然、疲倦、冰冷、惊慌、敌视、轻蔑、左顾右盼的目光都是应该避免的。更不要对人上下打量、挤眉弄眼。交谈时要将目光转向交谈人,以示自己在倾听,这时应将目光放虚相对集中于对方某个区域上,切忌“聚焦”,死盯着对方眼睛或脸上的某个部位,因为这样会使对方难受、不安,甚至有受侮之感,产生敌意,无意中积小恶而产生抵触、敌意情绪,很不值得。
我们在与人进行交往时,务必要注意眼神的运用。据统计,其中单是眉毛的动作表情就可多达20多种,再加上眼睛的动作,就可表达诸如眉目传情、眉开眼笑、目不转睛、暗送秋波、横眉冷对、愁眉不展、眉飞色舞等众多的信息。在商务交往中,人员之间交谈时目光注视的时间长短、眼睛的开闭、瞬间的眯眼以及其他许多细小变化和动作都意味着向交谈对方发出不同的信息。一般眼神的注视有三种注视方式:
第一种,公务注视。一般用于洽谈、磋商等场合,注视的位置在对方的双眼与额头之间的三角区域内。
第二种,社交注视。一般在社交场合,如舞会、酒会上使用。位置在对方的双眼与嘴唇之间的三角区域内。
第三种,亲密注视。一般在亲人之间、恋人之间、家庭成员等亲近人员之间使用,注视的位置在对方的双眼和胸部之间。
另外还要注意在与人交往时,很多眼神和时间、地点、对象等,都有一定的匹配性。有时一些眼神礼仪放在一个地方可能是合适的,但是换了场景就不一定合适,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细节问题:
即使是在普通的社交谈话中,礼仪要求之一就是目光一定要注视谈话者。如果对对方的讲话感兴趣,就要用柔和友善的目光正视对方的眼区,内心充溢着爱慕、友善和敬意。通常认为,在别人讲话时眼睛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玩弄东西或者不停地看手表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当你与他人交谈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该尽量把目光局限于上至对方的额头,下至对方上衣的第二颗纽扣以上(大致相当于胸以上的部位),左右以两肩为准的方框里,特别不能明显地将目光集中于对方脸上的某个部位或身体其他部位。如果想要中断自己的话,可以有意识将目光稍微转向他处。当对方说幼稚或错误的话显得拘谨害羞时,不要马上转移自己的视线,相反,要继续用柔和理解的目光注视对方,否则,被别人误解为嘲笑他。当双方缄默不语时,不要再看着对方,以免加剧尴尬局面。谈得很投入时,不要东张西望,否则别人认为你已听得厌烦了。
要注意不能对关系不熟或关系一般的人长时间凝视,直至对方感到浑身不自在,很是尴尬。当你被介绍与人认识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脸部,但不能将对方上下打量。有求于对方或者等待对方回答时,眼睛略朝下看,以示谦恭和恳请。若路遇陌生人,应倾向于避开眼光对视。如果是上下打量人则更是一种轻蔑和挑衅的表示,容易引致对方不满的情绪。
在涉外活动中还要充分了解世界各族人们的眼神礼节或礼貌。眼神礼仪受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不同文化的影响很大,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常常因为多看几眼或少看几眼的问题而引起误解。因此,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眼神礼仪,使自己更加恰当地运用眼神礼仪,显得很有必要。
其实,人们的眼神往往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和约束,当它约定俗成地成为一种礼仪的时候,就有了严格的规范。例如,许多黑人避免直视对方的眼神,而白人则认为逃避对方的目光是对他人不感兴趣的表现。大多数朝鲜人在请求对方给予帮助时,总是通过看着对方的眼睛来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这样在遭到拒绝时就不会感到羞愧。而一水相隔的日本人却认为看对方的眼睛是不礼貌的,谈话时只能看对方的颈部,以示礼貌。
南美洲的一些印第安人,当同亲友或贵客谈话时,目光总要向着远方,似东张西望状。如果对三位以上的亲朋讲话,则要背向听众,看着远方,以示尊敬之礼。在波兰的亚斯沃等地区,当已婚女子同丈夫的兄长交谈时,女方要始终眯着双眼,以示谦恭之礼。安哥拉的基母崩杜人,当贵宾光临时,总要不断地眨着左眼,以示欢迎之礼。来宾则要眨着右眼,以表答礼。阿拉伯人在倾听尊长或宾朋谈话时,两眼总要直直地注视着对方,以示敬重。澳大利亚人路遇熟人时,除说“哈罗”或“哈”以示礼遇之外,有时要行挤眼礼,即挤一下左眼,以示礼节性招呼。
Tips:运用眼神礼仪的注意事项:
一、注视的部位
1.注视双眼。表示自己正视对方。
2.注视额头。表示严肃、认真、公事公办。
3.注视眼部至唇部。表示友好、亲切。
4.注视唇部到胸部。多用于关系亲密的男女之间,表示亲密、友善。
二、注视的时间
1.表示友好。应不时注视对方,占全部相处时间的1/3左右。
2.表示重视。应不断把目光投向对方,占全部相处时间的2/3左右。
3.表示轻视。目光经常游离对方,注视的时间不到全部相处时间的1/3。
4.表示敌意或感兴趣。目光始终盯在对方身上,偶尔离开一下,注视时间占全部相处时间2/3以上,可以视为有敌意或者也可以表示对对方感兴趣。
三、注视的角度
1.平视。常用于在普通场合与身份、地位平等的人进行交往。
2.侧视。位于对方侧面时,面向并平视对方,若斜视对方,则为失礼。
3.仰视。表示尊重、敬重对方。多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之间。
◇微笑
微笑是世界上一种很美丽的语言,仅仅是一个不经意的弧线便能传递世间最珍贵奇妙的感情。卡耐基说:“微笑,它不花费什么,但却创造了许多的成果。它丰富了那些接受的人,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它产生在一刹那间,却给人留下永久的记忆。”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它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是沟通彼此心灵的渠道,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愉快感。
在礼仪修养过程中,微笑是一个很有力的武器。微笑是一种修养,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取得成功。因为笑由心生,他们懂得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大海茫茫,人生茫茫,只有乘着微笑的船在潮涨潮落、云卷云舒的时节到中流击水,才能浪遏飞舟,从而到达胜利的彼岸。
科学家发现分布在眼睛周围的肌肉只有在内心真正幸福时才有反应,使眼睛放出愉悦的光彩。这种微笑流露出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幸福与欢乐,只有感受到生活的愉快和成功的人,才具有这种迷人的微笑。这种微笑有着感人的力量。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微笑时,发现了“最具有魅力”的笑,并把它称为“杜彻内的微笑”。你只有在最真诚地微笑时,才能够出现这种微笑,这种笑容让你的眼睛也一起在笑,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发自内心的微笑的流露。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麦克奈尔教授谈到,有笑容的人在管理、教导、推销上更能成功,更可以培养快乐的下一代。真诚的微笑不但可以让人们和睦相处,也给人带来极大的成功。
微笑,显示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满意和自信,它是最佳的形象象征,很多杰出的人物都努力运用这样的微笑去建立自己的形象。
美国著名的“旅馆大王”希尔顿就是靠微笑发了大财。希尔顿于1919年把父亲留给他的1.2万美元连同自己挣来的几千美元投资出去,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经营旅馆生涯。当他的资产从1.5万美元奇迹般地增值到几千万美元的时候,他欣喜自豪地把这一成就告诉母亲,想不到,母亲却淡然地说:“依我看,你跟以前根本没有什么两样。事实上你必须把握比5100万美元更值钱的东西:除了对顾客诚实,还要想办法使来希尔顿旅馆的人住过了还想再来住,你要想出这样的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久远的办法去吸引顾客。这样你的旅馆才有前途。”母亲的忠告使希尔顿陷入迷惘:究竟什么办法才具备母亲指出的“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久远”这四大条件呢?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于是他逛商店,串旅店,以自己作为一个顾客的亲身感受,得出了准确的答案:“微笑服务。”只有它才实实在在地具备母亲提出的四大条件。
从此,希尔顿实行了微笑服务这一独创的经营策略。每天他对服务员的第一句话是:“你对顾客微笑了没有?”他要求每个员工不论如何辛苦,都要对顾客投以微笑,即使在旅店业务受到经济萧条的严重影响的时候,他也经常提醒职工记住:“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旅馆本身遭受的困难如何,希尔顿旅馆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客的阳光。”因此,经济危机中纷纷倒闭后幸存的20%旅馆中,只有希尔顿旅馆服务员的脸上带着微笑。当经济萧条刚过,希尔顿旅馆就率先进入新的繁荣时期,跨入黄金时代。
那么如何修炼你的微笑呢?
微笑是一种无形资产。在经济学家眼里,微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心理学家眼里,微笑是最能说服人的心理武器;在服务行业,微笑是服务人员最美的脸谱……微笑是有自信心的表现,是对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抱积极的态度。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
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如果能用微笑来接纳对方,可以反映出你良好的修养和挚诚的胸怀。当然,除了内心的美好愿望引发的微笑之外,微笑是可以修炼的。这种修炼是为了使内外一致,更好地表达你的修养。
训练微笑,要求微笑发自内心,发自肺腑,无任何做作之态,防止虚伪的笑。只有笑得真诚,才显得亲切自然,与你交往的人才能感到轻松愉快。发自内心的微笑,会自然调动人的五官:眼睛略眯起,有神,眉毛上扬并稍弯,鼻翼微微张开,脸肌慢慢收拢,嘴角上翘,唇不露齿,做到眼到、眉到、鼻到、肌到、嘴到,才会亲切可人,打动人心。微笑在于它是含笑于面部,“含”给人以回味、深刻、包容感。如果露齿或张嘴笑起来,再好的气质也没有了。
另外,微笑可进行技术性训练。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一是闭上眼睛,调动感情,并发挥想象力,或回忆美好的过去或展望美好的未来,使微笑源自内心,有感而发。
二是放松面部肌肉,然后使嘴角微微向上翘起,让嘴唇略呈弧形。为使双颊肌肉向上抬,口里可念着普通话的“一”字音。最后,在不牵动鼻子、不发出笑声、不露出牙齿,尤其是不露出牙龈的前提下,轻轻一笑。
三是对着镜子练习,使眉、眼、面部肌肉、口形在笑时和谐统一。还得训练眼骺的“笑容”。取厚纸一张,遮住眼睛下边部位,对着镜子,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使笑肌抬升收缩,嘴巴两端做出微笑的口型,随后放松面部肌肉,睛随之恢复原形。
四是当众练习法。按照要求,当众练习,使微笑规范、自然、大方,克服羞涩和胆怯的心理。也可以请观众评议后再对不足进行纠正。
微笑是一种天然资源,它给人留下的是宽厚、谦和、亲切的印象,表达出来的是对别人的理解、关爱和尊重。微笑不需要投资,但微笑的价值是无限的,微笑可以增加利润,微笑更能创造成功和奇迹。微笑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倡导“微笑服务工程”,微笑也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脸,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