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庭礼仪概述

家庭礼仪概述

时间:2023-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家庭礼仪概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同整个社会的联系十分密切,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家庭礼仪主要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而家庭成员又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家庭礼仪的主要功能并非以个人形象的塑造为重点,而是通过种种习惯形成的礼节、仪式来进一步沟通感情。

☆第一节 家庭礼仪概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同整个社会的联系十分密切,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制约、渗透、影响着各个家庭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说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同时,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它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如果家庭的存在和发展是健康、稳定的,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能起到促进和稳定作用;反之,如果家庭的存在和发展是不稳定、不健康的,甚至遭到破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起到阻碍作用。

一、家庭的类型

1.核心家庭。就是指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来说,这种家庭关系比较简单,父母二人共同抚养一个或几个孩子,现代家庭一般为这种类型。

2.扩大家庭。就是指除父母与孩子之外还有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或者叔叔、伯伯、姑姑、姨姨在一起生活的大家庭。其基本特征是几代人同住在一起,比起核心家庭的关系要复杂得多,无论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相处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这种家庭结构越来越少。

3.缺损家庭。这是相对于完整家庭而言的家庭。如果父母离婚或者父母中有一人去世,孩子由父母中的一方带着生活的家庭都属于缺损家庭。

4.特殊家庭。指再婚家庭、父母不和家庭和养子家庭等类型。再婚家庭,指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早亡,一方带着孩子重新结婚组成的家庭。父母不和家庭,指父母双方长期关系不好,争吵不休,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养子家庭,指孩子出生后,遭到遗弃后被人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家庭,我们只要生活在其中,就无法重新选择。我们既不必为生活在美满幸福的完整家庭而沾沾自喜,也不必为生活在缺损家庭或特殊家庭而自馁自卑,我们应学会正确认识不同类型家庭的利弊,自觉地去调适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

二、家庭礼仪的特点

家庭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用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联络感情的行为准则、礼节和仪式的总称。主要表现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联络感情为目的,以相互关心为原则,以社会效益为标准。

1.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庭礼仪主要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而家庭成员又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因此,在家庭礼仪的形成、建立和运用过程中,血缘关系是其最基本的出发点。

2.以感情联络为目的。亲友间的感情有了血缘关系的基础后,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维持、强化和巩固。家庭礼仪的主要功能并非以个人形象的塑造为重点,而是通过种种习惯形成的礼节、仪式来进一步沟通感情。如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寿诞生日等种种仪式的举行和参与,可以使人们体会和享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举行这些仪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感情联络。

3.以相互关心为原则。因为亲情的纽带,家庭成员之间更能体现真诚的关怀和无私的帮助。要衡量一件事或某一行为是否符合家庭礼仪的要求,只要分析一下双方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心的成分即可。

4.以社会效益为标准。不同时代环境,不同的区域,风俗、礼仪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家庭礼仪也一样,它也受着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活动中的许多礼节、仪式也始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例如封建社会的婚礼有拜堂入洞房的繁文缛节。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和变化,出现了诸如集体婚礼、旅游结婚等新的结婚形式。这种变化,减少了经济支出,节约了时间,值得提倡和发扬。所以,要评判某一种家庭礼节仪式是不是进步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就要看它是否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家庭礼仪的内容

根据家庭的类型和家庭礼仪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礼仪的内容无外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称谓礼仪。一个人的姓名称谓其实是一种约定俗称,并得到大家公认的符号,存在着很强的适应性和广泛性。家庭称谓紧紧伴随着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主要体现礼貌性和规范性。

2.家庭成员礼仪。家庭成员是家庭活动的主体,也是家庭礼仪的具体操作者,家庭礼仪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成员礼仪。成员礼仪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规范,如夫妻之间的礼仪、父母子女之间的礼仪、兄弟姐妹之间的礼仪等等。

3.家庭仪式礼仪。家庭活动中离不开某些仪式,如婚礼、葬礼等,这些仪式都有各自不同的一套行为准则与活动规范。虽然举办者和参与者所处的地位、立场不同,但是其行为都应遵从或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和要求。

4.家庭待客与应酬礼仪。在社会生活中,一个家庭经常会涉及待客与应酬问题,其行为必须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从其形式来看,它也是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包含的重要内容。

四、家庭成员的责任

每个人在家庭中都要承担一定的角色,生而为人子,大而为父母,成家立业之后,为人之妻或人之夫。在家庭生活中,只有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责任,尽到自己的义务,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快乐地度过一生。

1.父亲角色的责任。父亲不仅是和母亲一起管理家庭的家长,更是孩子心目中的强者、朋友和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对孩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父亲在家庭生活中要从各方面提高自身修养,事事处处为孩子作出榜样。此外,还需注意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不能因为工作或人际关系的原因借故施暴于孩子。二是要克服唯我独尊的观念,能细心倾听孩子的意见,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谈各种问题。同时,作为丈夫这一角色,还应克服大男子主义思想,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因为在国人心目中,丈夫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要与妻子一起创造家庭的幸福。

2.母亲角色的责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是子女最为信任、最为了解子女心声的人,也是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她的思想品德乃至言行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为此,母亲必须善于观察和悉心研究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因势利导,施之以教。在孩子需要得到帮助时,都能给予无条件、无保留的关怀和鼓励。作为妻子,还应对丈夫体贴关心,真正履行相夫教子的责任,共创家庭的美好生活。

3.儿女角色的责任。传统家庭中,儿子的责任非常明确,其家庭地位仅次于父亲,不仅要为家庭延续“香火”,更是法定的财产继承人。他有创造财富、维持一家人生计,赡养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的责任。在现代家庭中,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人儿女,就要做到尊敬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承担家务劳动,关心父母的生活;长大成人能独立生活后,都要赡养父母,孝敬父母,让父母过一个快乐的晚年。

五、良好的家风

所谓家风指的是家庭成员的道德风貌和相沿成习的家庭传统。它是家庭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通过长者言传身教及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的。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子女的成才与否,而且不仅是一代。

1.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彼此间要尊重信任、关心爱护、相互体贴,要努力做到长幼有序、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唯有此,全家人才能感情融洽、关系和谐,有秩序地生活。

2.生活模式。一个家庭要有一个合理的生活作息习惯和行为规范。诸如按时起床、休息、进餐,讲究卫生,合理分担家务,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言谈举止文明等等。

3.文化氛围。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是人生中最好的伴侣,与书为友其乐无穷。阅读让人快乐,使人聪明,让

人明智,让人进步,为此,家庭要有良好的文化气氛。积极健康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不仅可以调节家庭气氛,使家庭生活充满乐趣,而且还能陶冶家庭成员的思想情操和情趣,提高文化修养水平。

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孩子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