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西方文化中的“礼仪”
在英语中,有四个与礼仪有关的常用词,分别是“Etiquette”、“Courtesy”、“Protocol”和“Rite”。
“Etiquette”一词最早见于法语,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据说,古代法国法庭上,许多法律条文会写在一个长方形的“Etiquette”(通行证)上,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一个人,“Etiquette”上的内容是进入法庭后人们必须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quette”进入英语文化,引申出“礼仪”的含义,意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在英语中,Etiquette有三层意思:
图1-2 英语中的“礼仪”这样说
第一,专指礼仪,即有良好的教养,并按照权威的规定在社交或正式场合中遵守一定的规矩和礼节。往往指上流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和宫廷礼仪以及官方生活中的公认准则。
第二,指礼节,也就是惯例或习惯所规定的行为准则。
第三,指规矩,是对同行业人士的行为、活动起约束作用的规矩的总称。如商务人士之间处理彼此关系的规则,我们就可以用“The Business Etiquette”来表示。
除了“Etiquette”之外,“Courtesy”、“Protocol”、“Rite”三个词也跟“礼仪”有关。
“Courtesy”指谦恭有礼的言行(或举动)。包括合乎时宜的文雅举止和风度,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等。
“Protocol”则是从外交、军事等特定领域规定相处的礼仪准则。比如,对上级的绝对尊敬,对应有优先次序的严格遵守,以及礼仪活动实施程序的严格执行等。
“Rite”解释为仪式、典礼;或宗教、宫廷、社会、部族举行的有重大意义的仪式,如在基督教内,“Rite”往往是指圣事或与之相关的圣礼仪式,像受洗仪式等。此外,“Rite”也泛指习俗中的礼仪行为、惯例。[11]
美国作家、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认为人们对礼节的需要是来源于心理上的动机,“人类社会通常是过于开放,我们互相之间的接触又归于频繁,双方都来不及获取新的价值……为了使这样频繁的接触彼此都宜于接受,我们不得不商定一些规矩。这些规矩就是被称为礼仪或礼节——它们使我们彼此之间不至于发生冲突。”[12]
美国社会学家艾米莉·波斯特(Emily Post,1872~1960)[13]指出,“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14]
德国大诗人歌德认为,“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
“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的思想。”茹贝尔在《名言集》中如是说。
爱默生在《集外演讲录》在谈道,“礼节比法律更重要,它那高贵的特性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无法攻克的防护墙。”
孟德斯鸠曾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此言凸显了礼仪的互动性。
礼仪文化小贴士
☞礼仪可以使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温文尔雅,使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和谐地、有成效地与他人共处。
【注释】
[1]王国维著《观堂集林》(第一册),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291页。
[2]出自《孟子·离娄下》,原文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173页。
[4]出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转引自顾希佳著《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8页。
[5]梁实秋著《雅舍杂文》,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72页。
[7]张彦、韩欲和编著《涉外礼仪》,译林出版社,1993年9月,第3页。
[8]《全宋词》第三卷,中华书局,1965年,第1839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483页。
[10]出自《礼记·曲礼上》。
[11]胡锐、边一民主编《现代礼仪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页。
[12]张彦、韩欲和编著《涉外礼仪》,译林出版社,1993年9月,第16页。
[13]美国社交礼仪权威艾米丽·波斯特曾于1922年出版《Etiquette in Society,in Business,in Politics,and at Home》一书,中文译为《社交界、商界、政界和家庭之礼节》。
[14][美]伊丽莎白·波斯特著,齐宗华等译《西方礼仪集萃》,三联书店,1991年,第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