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首次载人航天

首次载人航天

时间:2023-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首次载人航天1961年4月12日,又一个“轰动世界的事件”为前苏联航天争得了荣誉。1996年初,在美国纽约著名的“索斯比”拍卖行中的数百件前苏联航天物品和文件中,有一份是世界首次载人航天的地面指令长叶夫根尼·卡尔波夫上校的日记,卡尔波夫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加加林乘坐飞船升空到返回地面的全过程。加加林首次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后返回地面虽获得了成功,但险些
首次载人航天_跟我上太空

首次载人航天

1961年4月12日,又一个“轰动世界的事件”为前苏联航天争得了荣誉。前苏联“东方”号飞船载着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进入地球轨道,在太空遨游,开创了载人飞行的航天新时代。

img73

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

这一举世称奇的事件,曾使全世界人民欣喜若狂。一时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介在震惊之余纷纷对这次历史性的创举作了种种猜测性的宣扬和报道,然而,当时前苏联与美国正处于战略对峙状态,出于宣传的需要,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前苏联是不可能将其“艰难历程”的事实真相公布于世的。直到1992年3月28日,俄国《红星报》才以前苏共中央档案馆内保存的有关“东方-3A”宇宙飞船文件为据,将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某些实情揭秘示众。1996年初,在美国纽约著名的“索斯比”拍卖行中的数百件前苏联航天物品和文件中,有一份是世界首次载人航天的地面指令长叶夫根尼·卡尔波夫上校的日记,卡尔波夫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加加林乘坐飞船升空到返回地面的全过程。日记中特别提到,加加林太空飞行虽然一切顺利,但返回时却遇到了麻烦,这与《红星报》的揭秘情节合拍一致。据称,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火箭航天总设计师卡拉廖夫的思想是首次载人航天必须在载人垂直飞行达到同温层高度以后再进行,并认为作为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已有条件着手人造卫星的研制。为了早日实现载人飞行,确保前苏联空间技术的领先地位,1954年卡拉廖夫正式向前苏联政府提出开发宇宙的具体建议。他在这份简要报告中谨慎地阐述了他和同事吉洪拉诺夫的方案:“目前所进行的新产品研制情况允许我们考虑在近几年内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的可能性,能否适时合理地组建科研机构,以便对卫星和对飞船的研究工作进行初步探索……”政府成员对卡拉廖夫的这一建议虽然态度不一,但最终还是通过了决议。

当时,曾设想在1964年至1967年之间实现首次载人飞行。然而,在卡拉廖夫的天才组织下,1957年10月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使卡拉廖夫清楚地意识到,首先进行载人垂直飞行这一步已无必要。起初,他考虑为稳妥起见,先进行不满一圈的载人飞行,就像后来美国航天员谢泼德和格里森进行的那样。但1958年1月,他在一次会议上与设计局的同事们共同商议之后,深信任何中间步骤都可以跳过。两个月后,他给前苏联政府写信,解释为什么可以直接进行环绕地球一周的载人飞行。

img74

东方1号

同年4月即正式开始研究这种宇宙飞船的整体结构,5月完成设计任务,1959年底制造出第一艘宇宙飞船。这是一艘无人驾驶的飞船,取名“东方1号”。不久,这艘飞船进行了秘密的发射,并取得成功。之后,又陆续发射4艘这种无人驾驶飞船,对总体结构进行考验,并从事大量航天医学和航天生物学试验,为载人航天做好前期准备。

img75

东方号飞行示意图

1960年9月19日,前苏共中央部长会议副主席乌斯季诺夫、国防部长马列诺夫斯基、战略火箭军总司令涅杰林、空军副总司令鲁坚科、科学院副院长克尔迪什以及总设计师小组成员卡拉廖夫等人联合签名向苏共中央提交一份报告。报告中写道:“不载人宇宙飞船的顺利发射、飞行并安全着陆,再次提出人类飞向太空的问题,对技术数据的全面分析,提供了制造‘东方—3A’宇宙飞船并于1960年载人飞向太空的可能性;当时生产的‘8K78型’运载火箭完全有能力把重达7~9吨的宇宙飞船送入地球轨道;因此,我们建议,1960年12月实施宇宙飞船载人太空飞行……”

由于在这份报告上签字的除负责这一工作的前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乌斯季诺夫外,还有涉及这一工作的6位部长级干部,2位军方总司令以及以卡拉廖夫为首的有关设计局、科研所的负责人,可以说是一份具有相当权威的报告,前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审议后,于1960年10月作出决议:同意“东方—3A”宇宙飞船于1960年12月准备发射的建议,并认为这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任务……遗憾的是,意外的事终于发生了。继1960年10月,在用动物作飞船返回舱着陆前的跳伞降落试验时发生死亡事故后不久,10月2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的41号发射台上准备发射的新式火箭发生了爆炸,不幸地夺走了包括战略火箭军总司令涅杰林在内的数十人的生命。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调查委员会急于要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于是,“东方-3A”宇宙飞船的发射日期也因此而被迫推延了。但发射的准备工作并未停止,为过细地做好工作,又进行了多次“东方1号”和“东方-3A”的未载人发射飞行试验。

1961年3月30日,前苏共中央收到一份《绝密》报告。报告中写道:“科研人员和试验人员无论是在地面,还是在空中,都做了大量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7次未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其中5次为‘东方1号’,2次为‘东方-3A’;对宇宙飞船结构和着陆设备的进一步处理以及对宇航员的训练等工作情况都说明,现在完全可以实施宇宙飞船载人首次飞入太空的飞行计划……”在这份“绝密”报告上签字的除在1960年9月19日那份报告上签字的乌斯季诺夫和几位部长级干部外,还有指定代替已牺牲的战略火箭军总司令涅杰林的莫斯卡连科、空军总司令韦尔希宁以及前苏联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伊瓦舒金等。4月3日,前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射“东方-3A”的决议。飞船重约4.73吨,长7.35米,由载乘航天员的球形密封舱和圆柱形仪器舱两大部分组成。仪器舱的顶端配有供飞船改变航向的制动火箭。返回程序是:制动火箭点火,座舱与仪器舱分离,当座舱降到离地面7000米高度时,航天员被弹出座舱,乘降落伞实现软着陆。

1961年4月12日清晨,装载“东方-3A”的巨大火箭竖立在发射塔上,只见发射人员在各层金属桁架上跑来跑去,忙个不停,在给火箭加注推进剂的油槽车和压缩机传出的嘈杂声中,加加林迈步登上宇宙飞船,顺手关闭坐舱盖,但发现舱内仪表未显示“密封”信号。直到主任设计师和战斗班迅速排除了这一故障后,地面无线电台才开始于7点10分与代号为“朝霞1号”的加加林通话……随后是火箭点火、起动、升空,火箭逐级工作,宇宙飞船与火箭分离,飞船单独飞行,最后是飞船按程序急剧下降,降落到预定地区。加加林首次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后返回地面虽获得了成功,但险些以悲剧告终。按预定程序,座舱与仪器舱分离的过程为10秒,而实际上,座舱与仪器舱不能及时分离。制动火箭的推力使飞船不断旋转打滚了10分钟之久,在这令人揪心的10分钟里,加加林在舱里也跟着打滚,忍受着头晕目眩的折磨。万分庆幸的是,载入的气动加热终于将两舱的连接件烧断,从而避免了引起灾难性的着陆事故。关于这一事实,不仅西方的航天学家深信不疑,而且也为着陆后的第二天,前苏联当局在古比雪夫召开的飞行庆功总结会议上,加加林口述的亲身感受所证实。迄今,在前苏共中央的绝密文件里,仍保存着由加加林详细汇报飞行情况的录音。后来得知,在批准“东方号”飞船方案时,卡拉廖夫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主张航天员返回时降落在公海上,但赫鲁晓夫坚持飞船必须在前苏联国土上降落,这给卡拉廖夫在技术上带来巨大困难,因为当时还没有足够强大的运载火箭,为了不增加飞船的重量,只好采取在飞船返回舱着陆前,让航天员跳伞降落。卡拉廖夫作出这个决定十分为难,一方面,过去曾用动物做过这种跳伞试验,发生了死亡事故,很难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他又不能违抗赫鲁晓夫的命令。值得庆幸的是,“上帝”终于让富有坚韧不拔意志的加加林渡过了死亡关,安全地返回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