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少数民族礼仪

少数民族礼仪

时间:2023-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少数民族礼仪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有着世代相袭的习俗,同时也有着世代相袭的诸多禁忌,而这些应当包括在礼仪这个范畴。回族是我国的第三大少数民族。因此,与壮族同胞交往时,要对其唱歌的风俗及其一些相关的礼仪有所了解。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全国56个民族的总称。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平等、团结是共同繁荣昌盛的基础;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是祖国振兴腾飞的前提。因此,了解各兄弟民族的特殊礼仪知识就显得非常必要。

礼仪是一种文化形态。由于我国各民族之间有相互联系却又不尽相同的文化,因此表现在礼仪上,各个民族就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各个少数民族有着世代相袭的习俗,同时也有着世代相袭的诸多禁忌,而这些应当包括在礼仪这个范畴。不同的礼仪习俗是长期以来历史、地理、气候乃至政治、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这一节所介绍的兄弟民族的习俗礼仪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性,也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性。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回族、壮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高山族等民族的基本习俗礼仪,以便人们在与之交往时,能够加以遵循。

一、与回族同胞交往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人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特称)大批迁入中国,以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后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回族是我国的第三大少数民族。在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中,回族的人口也最多。回族同胞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各地都有回族同胞居住,其主要聚居区有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等地。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小尔迪)、圣祭,所有节日都与其他穆斯林保持高度一致而且有着密切的联系。

回族同胞的风俗习惯,有不少源于先祖而异于汉族。而这些特殊的风俗习惯又往往来自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和《圣训》中,曾对日常礼仪作过诸多严格的规定,规范着伊斯兰信徒——穆斯林们的日常行为。所以,我们在与回族同胞和伊斯兰信徒的交往中,必须事事、处处讲究礼仪,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二、与壮族同胞交往

壮族(旧称僮族)在我国也是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壮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电影《刘三姐》既让观众饱览了壮乡旖旎的山水,又使观众欣赏了壮家美妙的民歌,还使观众看到壮寨朴实的民俗风情。

在绝大多数的壮族村寨里,壮族同胞依然保持着世代相袭的文化传统。唱歌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与壮族同胞交往时,要对其唱歌的风俗及其一些相关的礼仪有所了解。

(一)喜爱对歌、赛歌

壮乡广大农村普遍流行的群众性的社交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之一是“对歌”“赛歌”。在歌圩盛会的日子里,壮族男女青年像赶圩(赶集)一样集中起来对歌赛歌。不少地方还在对歌、赛歌的地方分别搭起别具一格的彩棚,即“歌棚”,为青年男女唱歌、赛歌、传情、定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歌圩多在节日和春秋两季农闲时候举行,以农历三月初三这天最为隆重。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届时,人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穿着整洁漂亮的衣裳,携带着糯米饭、粽子和钱物,从四面八方赶往圩镇或指定的地点上,举行对歌赛歌会。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会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壮族山歌言语婉转、讲究押韵、富有感染力。山歌有讲述历史的古歌,传授生活技术的“生产歌”,以及“酒歌”“情歌”。民歌主要是“苦歌”,如“长工歌”“妇女苦情歌”等。壮族还善舞,具有悠久历史的“铜鼓舞”,节奏鲜明,舞步雄健。

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每逢壮族同胞的歌圩,其他民族的同胞也赶来助兴、采风。这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好机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二)讲究婚嫁礼俗

壮族青年男女通过抛绣球、打木槽和对歌等进行自由恋爱,然后开始举行婚姻仪式。壮族的婚礼四部曲是接亲、送亲、成亲和回门。壮族有些地区在姑娘出嫁前,有唱“陪楼歌”的习惯。即在姑娘出嫁前3~5天,主家邀约村寨里的姑娘和表姐妹们专为待嫁的姑娘陪楼,除了帮助做些针线活外,主要任务就是唱“陪楼歌”。歌声从闺楼传出,周围的小伙子就赶来对歌,一连唱几夜,直到新娘出嫁为止。对这种富于浓郁民族特色和文化色彩的活动,我们要尊重,也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表示祝贺。

(三)重视尊老传统

温馨提示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与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用餐时需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后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完饭。

(四)壮族特殊禁忌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柚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忌筷子跌落地上,认为不吉利。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夜间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门槛中间。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这些都是我们在与壮族同胞交往时应当注意的。

三、与满族同胞交往

满族,先前亦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自治区和北京、天津、福州、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满汉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满族保留的民族特点已经不甚明显。然而作为一个民族,特别是在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满族文化依然存在,在礼俗上依然保持着一定特点。这些都是我们在同满族同胞交往时所应注意的。

(一)满族礼仪

满族也是一个非常重视礼节的民族。在过去,晚辈见长辈要恭恭敬敬地行礼,口中要颂敬词。男子行礼时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即“单腿跪”,汉族人俗称“打千”;妇女则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则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不过,随着现代时尚生活的融入,像见面行大礼在现实中已很少看到了。即使这样,在与满族同胞见面时,我们还是要格外注重礼仪,尊重他们的习惯。见老人要行礼、问好。对对方要使用敬称,说话要和气。

满族接待客人,不避内眷,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就必须喝干,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除此,满族人在服饰上也有自己的特点。有些服饰,比如旗袍等,早已成为汉族妇女喜爱的服饰之一。在与满族同胞的交往中,文化交流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民族友情也必然在交流中日益增进。

(二)礼仪禁忌

满族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要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形成了这个习俗。

满族同胞还有个忌讳,即客人不准随便坐西炕。满族以面西为上,他们以西炕为尊,南炕为大,北炕为小。南炕居长辈老人,北炕住小辈;西炕则为祖宗神位,墙上供着祖先神板,炕上设摆香案,一般不住人,最忌小辈和妇女坐或堆放杂物,只有老人与亲姑爷可以坐。如果客人贸然坐上西炕,就会被认为是对祖先的最大不恭。这大概与满族的居住习惯和文化心理有关。满族久居北方,冬季天气严寒。为御寒,满族居室内的土炕西南北三方相连,称为“围炕”。当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少满族同胞不再住“围炕”了,这条禁忌会有所改变,但对于年长的满族同胞还是要遵守这些禁忌的。

四、与蒙古族同胞交往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世世代代,蒙古族同胞在大草原休养生息。但后来因为征战,也有部分蒙古族同胞迁移外地,在异土他乡安家落户。不同区域的蒙古族同胞,在风俗习惯上自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蒙古族是个非常好客的民族。热情好客、豪爽诚恳是蒙古族同胞的性格特点,也是蒙古族同胞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同胞见面必会互相问候,即使邂逅相遇的陌生人也要问好。一见客人边握手边问好:“赛音白奴!”(意为您好)接着互相问全家好,草场好,牲畜好,最后互问“索宁尤白那”(意为有什么趣闻,或有什么新闻)如客人需要到家里叙谈,主人则前边引路,行至蒙古包前,主人站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前,微鞠身躯,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

蒙古族自古有“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以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和房间、坐席的位置上,蒙古人的佛龛、祖像都要供在毡包或房屋的西北角上。进入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座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壁)上挂着的佛像。走进蒙古族人家,无论是蒙古包还是砖瓦房都不可坐在门槛上或踩在门槛上,蒙古族人非常忌讳这一点。客人告别时,全家出蒙古包欢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蒙古族敬老蔚然成风,见面问安、让路,有难相助。

献歌、敬酒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待客方式,是欢迎远方客人的最高礼节。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里,唱起蒙古族传统敬酒歌,敬献客人。客人若是互相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酒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也是表达友情的一种方式。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有洁白、淡黄、浅蓝诸色。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有的绣有“八宝”“云林”等民间花纹图案。如果与蒙古族同胞初识,或者逢年过节时相互走访,一定不要忘记用双手为他们敬献上一条哈达。蒙古族同胞回赠哈达要用双手接过。此外,蒙古族同胞往往在年礼上也放上哈达,因而在与他们面赠年礼时,也可以放上一条哈达,以表现真挚的情意。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送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随着叶子烟、纸烟的盛行,吸鼻烟的逐渐减少了,敬鼻烟壶的礼仪也基本绝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见到蒙古族同胞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忌在蒙古包里的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呵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如需小便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北侧。蒙古族同胞还非常爱惜牲畜,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牧主的不尊重。骑马坐车经过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马鞭要放在门外,以示对主人的尊敬。如果要鸣笛,不要猛然惊畜,草原上的人们认为牲畜急跑会掉膘。与蒙古族同胞交往,不能不懂得这些规矩,以免违背了主人的禁忌而带来不愉快。

五、与朝鲜族同胞交往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朝鲜族在接受包括汉族文化在内的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的同时,依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与朝鲜族同胞交往时,必须对这些有所了解。

朝鲜族同胞对长者非常敬重。晚辈对长辈讲话必须使用敬语,用餐时为长辈单设一张小桌。等老年人举匙就餐,全家人才开始吃饭。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如果实在想吸烟也要离开席面,吸烟时更不能向老人借火。如果老年人外出,全家人都要鞠躬相送。在路上遇到老年人要鞠躬行礼,亲热地问安。因此,我们如果结交朝鲜族朋友,务必对朋友家的老年人表现出格外的尊敬。见面要敬礼问好,离别要施礼道别,路遇要行礼问安,像对自己家的长辈那样尊重。

朝鲜族对客人优厚有加。如果到他们家里做客,常把客人安排在老年人的小饭桌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份来决定是遵命,还是谦让。如果主人的全家向客人行礼,自己一定要恭敬地还礼。特别对主人家的老人更要表现出特别的尊敬。决不能因为不熟悉这些礼仪而对此漠然视之,从而在无意中伤害了民族间的感情。

朝鲜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四面斜坡,屋里用木板隔成单间,各屋之间有门道相通。屋内设平地炕,炕底有火道,即使是严冬,室内也温暖如春。如果去朝鲜族朋友家里做客,一定要先脱去鞋子放在屋外,然后再进屋内。与朝鲜族朋友交谈也要像他们那样盘腿席炕而坐,不要站着或者采取其他姿势就座。

朝鲜族服饰具有鲜明的特色,呈现出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这方面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不再赘述。而朝鲜族的饮食,如美味的打糕,可口的腌菜,鲜美的狗肉等也都很有特色。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朝鲜族同胞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伽倻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因此,与朝鲜族同胞交往,要善于与朝鲜族同胞同乐共欢。即使歌唱得不够婉转,舞跳得不太优美,也必然会受到朝鲜族同胞的欢迎。

讲究礼仪的民族同时也都会有许多的禁忌。朝鲜族喜食狗肉,但婚丧与佳节不吃。朝鲜族人非常尊重老人,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六、与维吾尔族同胞交往

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也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中,维吾尔族人口居第二。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并且世代相袭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维吾尔族的各种礼仪正是建立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维吾尔族同胞热情好客,崇尚礼节,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如对长者格外尊重,走路时,让长者在前;说话时,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吃饭先端给老人;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吸烟、不喝酒;亲友相见必须握手问候,互相致礼和问好,然后右臂抚胸,躬身后退步,再问对方家属平安;妇女在问候之后,双手扶膝,躬身道别。接受物品或给客人上茶时要双手,单手接受物品会被视为是缺乏礼貌的举动。

到维吾尔族同胞家中做客,要格外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屋内坐下时,要求跪坐,禁忌双腿直伸,脚底朝人。吃饭时,不要随便拨弄盘中的食物,不要随便到锅灶前边去,也不要在碗中剩下食物。如果不小心把饭粒掉在了地上,一定要捡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餐布上。如果与其他人共盘吃饭,决不能将自己已经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那样做,会被看做没有教养,不懂礼节。

维吾尔族同胞非常讲究卫生,他们的不少禁忌都与卫生习惯有关。如在饮食方面,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骆驼肉。在南疆部分地区,禁食的种类还包括马肉、鸽肉。再就是遵奉伊斯兰教的教规,自死的牲畜以及未经念经而宰杀的牛、羊和禽类一律不食。维吾尔族禁忌用单手接受礼物或者奉茶。所以凡遇到这种场合,一定要用双手。另外在与维吾尔族同胞交谈时,不要吐痰、擤鼻涕、打哈欠等。这些行为既显得不讲卫生,又表现出对对方的极不尊重,因而一定要极力克制。维吾尔族在穿衣服方面禁忌短小,上衣一般都要求过膝,裤腿要达到脚面,最讨厌穿短裤在户外活动。所以,我们如果到维吾尔族同胞家中做客,一般也不要穿短裤。

维吾尔族还有其他一些禁忌,比如住宅门禁朝西开;睡觉时禁忌头东脚西,或者四肢平伸直仰;忌讳进入新婚夫妇的洞房;禁止在清真寺、麻扎(墓地)以及涝坝和伙房等地大小便、随地吐痰和携带污浊物品等。对这些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并要防止在维吾尔族同胞面前说出犯禁的话、做出犯禁的事,无意中伤害了民族间的友情。

七、与藏族同胞交往

藏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和四川等省(区)。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传下来的优良礼俗。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六净法》中,把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正直无欺等作为重要内容,对藏族的伦理礼仪习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大多数藏族同胞对佛教比较虔诚,不仅对大小佛像顶礼膜拜,而且对寺院的僧众,诸如活佛、喇嘛等也非常崇敬,特别是佛教的节日大都要到寺院敬献香花供品。在寺庙内,忌讳吸烟、摸佛像、敲钟鼓、翻经书;也不准摸喇嘛身上的护身符、念珠符;也不准大声喧哗。对于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应当尊重。凡与他们言谈,一定要避免说出对佛不敬的词语。如果进寺院参观,要在寺院门口下车,切不可长驱直入。进寺院后,要注意保持佛地清净,不能将荤腥食品带进,也不要随手扔掉果皮纸屑。如遇僧侣们在做法事,不要打扰。路遇僧人,可双手合十,表示敬意。

藏族同胞热情、好客,迎客必献哈达,并以青稞酒和酥油茶招待,还唱祝酒歌。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一般长约1.5~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我们如果初次与藏族同胞见面,要准备好哈达。在向对方献哈达时,还要用敬语、最敬语,以表达尊敬、真挚的感情和良好的祝愿。还要注意,作为客人进门时绝对不要踩踏门槛;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接受敬酒时,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口时,必须一饮而尽;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等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另外,切勿随便触摸藏民的衣服,这是藏族为数不多的忌讳之一。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即洛萨节了。另外如雪顿节、望果节等。由于从宋朝开始,藏历与汉族的阴历逐渐统一,因而藏族同胞欢庆洛萨节时,往往与汉族同胞欢度春节重合。这不仅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氛,而且为汉藏两族同胞的相互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大年初一这天,藏族同胞一般是合家闭门欢聚,互不拜访。所以,这天不要到藏族同胞家拜年。从初二开始,亲友可以互访,持续三至五天。在这几天中,可以备好哈达和礼品。见面后,要敬献哈达、礼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对藏族长辈老人,则要在他们道过“扎西德勒”后,回敬“扎西德勒彭松错”(吉祥如意,功德圆满)。拜年后,藏族同胞端出“切马”(盆里堆放糌粑面,上面插有染色的青稞、麦穗和花朵)。作为客人,要用手拈一把糌粑,往右后方做三次撒糌粑的动作,再把手指上所剩的糌粑放在嘴里吃掉,完成了这些动作后,主宾就可以坐在一起畅叙友情了。

藏族青年男女相爱常采取送珍品、抢帽子等方式。姑娘爱上了小伙子,常把身上的一件装饰品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如果接受了,就表明他也爱上了这位姑娘。小伙子爱上了姑娘就抢走她的帽子。几天后送还帽子,如果姑娘愉快地拿回帽子就表明她接受了小伙子的爱。这种恋爱的方式在现在也可能发生在藏族青年与其他族青年之间,所以与藏族同胞交往要懂得这些知识。

由于藏族分布的区域辽阔,各地藏胞的习俗礼仪也不尽相同。在与不同地区的藏族同胞交往时,我们要处处留心,事事讲究礼仪。藏族的礼仪大多与宗教有关,我们在与藏族同胞的交往中,务必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习俗。

八、与高山族同胞交往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先民为百越中闽越的一部分。唐代以后,马来人和其他民族先后迁入台湾,与当地居民逐渐融合。明代时称“东番”、“夷”,清代称“番族”。抗日战争胜利后,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被祖国人民泛称为高山族。实际上,其内部尚有阿美、泰雅、排湾、布农、鲁凯、卑南、曹、赛夏和雅美等不同族群。在台湾,高山族同胞被称为山胞,分平地山胞和山地山胞两种。流入城市的山胞,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在高山族聚居区,则依然保留着古朴的习风。高山族世代相承的传统习俗中,有许多华南古文化的特质,诸如巢居、舟楫、断发、文身、凿齿、穿耳、杵臼、生食海产、嗜槟榔、竹筒饮酒、跣足、羽冠、崖葬、歌舞、秋千、祭祀、巫术、太阳与蛇和鸟崇拜等等。

高山族性格豪放,热情好客。喜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集会。每逢节日,都要杀猪、宰老牛,置酒摆宴。高山族同胞有尊敬老人的社会风气。凡有重大事情都要事先征求老人的意见。孤寡老人会受到尊敬和特殊照顾。因此,与高山族同胞交往时,要特别尊敬他们中的老人。高山族同胞有团结互助的传统。由于高山族各族群之间发展很不平衡,除排湾族外,其他族群均不同程度地保持着氏族社会的某些特征,社会组织形态仍以氏族为主体,结合地缘关系组成部落。因此,邻里之间互相关心帮助,互通有无。这种古朴之风,当然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但友好地对待高山族同胞,尽量帮助他们,则是与他们交往的基础。

高山族同胞有一些禁忌。比如,女人不能接触男人使用的猎具与武器,诸如弓、箭、枪、矛等,不得擅自进入男性会所和祭祀场地;男性不能随便接触女人使用的织布机和生麻。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不能吃猿、山猪、穿山甲的肉和并蒂果实;在捕鱼、出猎或祭祀期间,家里不能断烟火等等。高山族这些关于狩猎、农耕、祭祀及其他方面的禁忌,其目的在于:通过强制性的恪守禁规,避免不可觉察的危险,以维护生产、祭祀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不受影响和干扰。触犯禁忌的人,轻则受罚,重则处死。

其他民族应当尊重高山族同胞的习俗,与之交往时不要违背他们的禁忌。

温馨提示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生产、居住、活动和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喜好、习俗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衣着、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各个方面。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他们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心理,同时也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