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发抖”的奥秘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诺克等科研人员在观察太阳表面气体运动时发现,在太阳表面约有2/3的范围都有纵横约1000~50000千米,深浅达30千米的气流运动。太阳就像一颗体积巨大的心脏在不停地一胀一缩地脉动。是什么造成太阳会不定期地出现“抖动”现象呢?
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的抖动是由于内部放射的声波所形成的压力和自身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太阳离地球过于遥远,且能量巨大,天文学家对其内部运动还不能确切认识,只是大致估计。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太阳两极略扁,赤道略有凸起的发现使得科学家推测出太阳核心的快速旋转并且运动速度比外层快近十倍。另外,准确测量太阳的“震波”,分析太阳“发抖”的内在含义,已成为现代太阳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际上许多天要内容。国际上许多天文台也联合起来组成观测网,从不同的角度对“发抖”的太阳进行长期连续的观测和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可分为三层:光球、色球和日冕。光球如同一片望不到头的“燃烧的海洋”,在光球外层是厚约2000千米的色球层,只有专门仪器才可观测到。最外层是日冕,太阳风的风源就起源于此。日冕没有明确的边界,处于持续不断的膨胀状态。太阳风是日冕向外膨胀的过程中,由许多带电微粒流形成的。这些微粒主要是氢原子核(即质子)以及少量的氦原子核。太阳风风速强劲,平均每秒350千米,最高可达每秒1000千米,它比地球上记录的最快风速还要快500多倍。科学家用精密仪器观测,发现太阳系都在太阳风的范围之内,这使太阳系与宇宙空间形成了一道屏障。宇宙的辐射粒子在这道屏障作用下威力大大减少,从而使地球不受伤害。太阳风在地球磁场影响下被迫转向,减速后主要飞向了南北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