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无奈不是当主帅的料
汉代“飞将军”李广是一位名震古今、家喻户晓的人物,可惜,他在职场上却很受挫。只因他是实干型的人才,做不了总司令,做副手又不甘心,所以,到后来难以被任用。
汉文帝十四年,李广当兵了,开始了军旅生涯。他单兵作战能力很强,从一个小兵做起,在战斗中屡立战功,很快就升为汉中郎。李广的勇武甚至连皇帝都了解,他在做文帝的侍卫时,当众杀死一只老虎,得到了赏识。
汉景帝刘启上台之后,很喜欢他,就提拔他做了陇西都尉,后在七国之乱的时候他跟随周亚夫和叛军作战,勇不可当。但李广这个人的政治素质不高,胜利之后,他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赐前却接受了梁王的赏赐和印信,这让刘启很不满意,没给他任何奖赏。
刘启去世后,汉武帝刘彻上台。刘彻一直想对匈奴动手,就调动李广做了王牌军军长,同时任命另一位大将程不识为长乐卫尉。由两个人组成汉朝边屯军,一方面防御匈奴的进攻,另一方面也是为将来对匈奴进军做好准备。程不识的治军套路有些像周亚夫,非常严谨,行军都犹如铁桶一般。匈奴对于程不识是根本没办法偷袭。而李广却不按规则出牌,士兵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旦发现匈奴部队,士兵们毫不慌乱,瞬间就能集结攻击,表面看上去稀里马虎,但实际上坚如磐石,所以匈奴更怕老李。
马邑战役时,李广比较倒霉,带着几千人遇到了匈奴的主力,全军覆没,他受伤被俘,一天后自己射杀了匈奴兵逃回来了。因为打了败仗还当了俘虏,当然丢官罢职。可不久,匈奴又入侵边塞,刘彻又想起了李广,于是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顿时变得老实起来,好几年都没敢侵犯他镇守的地域。
李广一辈子都在当兵,为人非常豪爽。每当有赏赐都分给部下,饮食和部下们也是同样的规格。平时花钱也是不加节制,所以他当了40年的将军,平均俸禄每年有两千石的高薪,但是最后却穷得叮当响。由于对自己的部下极其关爱,部下们也愿意为他而舍死忘生,作战非常勇敢。可惜,李广运气不佳,和匈奴作战这么多年,总是遇到主力,占不了什么便宜,所以功劳不太显著。
等年纪慢慢大了,刘彻就较少派他出战,李广强烈要求了多次,弄得刘彻没办法,最后只好让他跟随卫青出战。结果,他带领的军队向导意外失踪,大军迷失方向,晚了好多天才到达预定地点,卫青就派军队执法官去责怪他们贻误战机。长史说话也很难听,李广无奈,失去了信心,就对长史说:“这件事情和下面的各位校尉没有关系,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责任全部在我这边。”他对自己的部下说道:“我从小就和匈奴作战,大大小小七十多战,这次跟从大将军出战,结果迷失道路,这是天意啊。我已经60多岁了,不能再去面对那些刻薄的军法官,受那种羞辱。”然后李广就自杀了,全军痛哭失声。
其实,李广有一定的才干,适合做个副手,如果要他做方面军的司令官,就力不从心了。当汉匈大战开始的时候,李广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资历很老,刘彻看出,他做方面军的司令能力不够,但要他去做别人的下属,他又不满意,所以后来一直不能得到提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