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不懂人脉抱负空
唐代大诗人杜甫,职场也是很不顺利。他在长安漂泊多年,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过关。于是就试图另辟蹊径,不断向权贵投诗,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但同样收效甚微。
40岁的时候,杜甫曾给唐玄宗写过求职信,希望谋个一官半职,这封求职信写得挺有意思。求职信是这样写的:“自从先辈杜预以来,十一代人都遵奉儒教、在政府中担任官职。我的祖父杜审言,以文章著称于中宗时期。我凭借祖辈的遗业,从七岁开始写诗文,已经近四十年了。然而一直没有混出个样子,经常寄食于他人。我私下里常想,说不定哪天就会在流浪中抛尸荒野山谷。希望能够得到天子的同情和怜爱。如果能让我从事先辈的事业,改变当前的处境,那么我的诗文,即使不能充分地宣扬六经,达到诸子百家那样的水平,但是像扬雄、枚皋那样的水平还是能赶得上的。有这样的臣子,皇上忍心弃之不用吗?”在求职信中,他“推销”了一下自己的才华。同时他还写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三篇赋。
唐玄宗看了他的作品及求职信,觉得杜甫是个人才,当即批示有关部门安排他进集贤院,朝廷任命他担任河西尉,大概相当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这么一个职务。这是一个九品的职位,是唐代品级最低的官职。杜甫在长安这十年,虽然历经波折,求了不知道多少人,看了不知道多少脸色,跑了不知道多少路,但是所获得的和所付出的,成巨大的反比。
然而,他比较倒霉,刚做了两年的官,就赶上了安史之乱,没辙,还是逃命要紧,一路靠朋友接济,最终得以活下去,可他的一个孩子还是饿死了。
后来,杜甫潜逃到凤翔,正好唐肃宗上台,需要人才,就让他做了左拾遗,这个官还是不小的。可是老杜这个人,没有政治头脑。当时他的好朋友宰相房琯与叛军打仗,大败而回,肃宗正在气头上,要治房琯的罪,他就上疏说房琯无罪。唐肃宗很愤怒,要治他的罪,还好宰相张镐替他求情说:“杜甫要是抵罪了,就没有再敢进言的人了。”皇帝最终没有杀他。谢罪后,又跟肃宗求情说:“房琯为人敦厚儒雅,有大臣的气度。看他深记您的忧虑,只因一时没考虑全面,所以大败。您要处死他,整个军队士气就会受挫,所以我才冒死进谏,违背了您的意思。您赦免了我,希望也能赦免房琯,那岂不两全其美了。”肃宗还是没有同意,罢免了房琯,还把杜甫撵到了华州做基层小干部。
结果,这时候华州又发生了战乱,杜甫把官也丢了,带着全家逃难到了成都。之后,他的好友严武做了剑南节度使,他投靠严武,先后做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这样过了几年的安定生活。天有不测风云,严武死了,他又飘泊了,在夔州住了两年,最后在湖南湘江上病死。
纵观杜甫的一生,一直想做官,一直想升职,可惜,认识的人少,关系不够硬,自己缺少政治头脑,也不会和领导搞好关系,最后,只能一直做小官。
杜甫在长安,求了不知多少人,看了不知多少脸色,跑了不知多少路,
但收获和付出,成巨大的反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