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时间:2023-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科学始于观察”,这是人们根深蒂固的信念。波普的“问题意识”,会使我们想起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在科学探索中,“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否真实地提出问题,能否提出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一个人的创造性的精神品质和创造性的智力活动的集中表现。

3.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科学始于观察”,这是人们根深蒂固的信念。人们甚至认为,为了保证观察的“客观性”,应该像把外衣挂在实验室外的走廊上一样,把头脑中的“成见”也“放”在实验室之外。

与此相反,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则提出:“科学始于问题”。他认为,科学的本质是永无止境的求索。科学犹如“探照灯”,总是把探索的光芒投向广阔的未知领域。科学是一个历史地发展的过程,因而从来不是完备的知识系统,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的活的机体。科学研究,就是寻找科学中存在的“问题”。正是“问题”促使我们进行观察和实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提出假说和理论。“问题意识”是科学探索的首要意识。

波普的“问题意识”,会使我们想起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在科学探索中,“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各种非日常生活的研究领域,每个人都会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我们知道各种答案,就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也许,需要撰写学位论文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们,更会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吧?

“问题”在于“提出”。能否真实地提出问题,能否提出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一个人的创造性的精神品质和创造性的智力活动的集中表现。

“智力”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的总和。人的智力主要是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直觉能力和实践能力构成的。而超越于所有这些能力之上、并融汇于所有这些能力之中的最重要的智力,则是人的创造能力。这种创造能力使观察能力变得敏锐,使记忆能力变得灵敏,使思维能力变得敏捷,使想象能力变得丰富,使直觉能力变得深刻,使实践能力变得卓有成效。高超的智力,就是人的各种智力的创造性综合。正是这种创造性的综合,形成和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新“问题”。

提出“问题”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善于从观察和实验以及各种“文本”中捕捉到别人视而不见的新现象和新情况,善于从“合乎逻辑”的推理中提出别人漠然置之的新问题;二是敢于向人们习以为常的经验常识提出超越常识的新观念,敢于向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公理”、“规则”提出“离经叛道”的新假说;三是善于并且敢于联想人们认为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善于并且敢于驰骋“想象的真实”。

培养创造性的“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激活背景知识”的能力。

人是历史性的文化存在。人总是通过各种渠道(经验常识、生活体验、学校教育、职业实践等等)而获得各种“知识”。知识是通过记忆而储存在人的大脑之中,并成为人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背景知识”。人的记忆能力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再认识”这四个方面。因此,人们常常用下面四个指标来衡量人的记忆能力:敏捷性(识记的速度);持久性(保持的时间);正确性(再现的准确程度);备用性(再认识时的有效性)。但是,人们在使用这四个指标去衡量人的记忆能力或人的知识储存的时候,却往往忽视“激活背景知识”的能力——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调动记忆的能力。结果,许多人仅仅把“记忆”当做迅速、准确、持久地掌握知识的能力,甚至把知识和记忆当做是“死记硬背”的东西。

按照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观点,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知识,而是“检索”知识。“储存”,只是把知识保持在记忆中,而不能灵活地调动记忆中的知识,更不能“激活知识”以提出新的问题。“检索”,则是突出对知识的调动、组织和创造性重组的能力。检索首先是对知识的调动和组织,也就是在记忆库中查找信息和获得信息。每个从事研究的人员都有自己的井然有序的记忆网络,并通过检索在这个记忆网络中迅速、准确地调动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就像是一只经过整理的抽屉,不仅能够容纳更多的东西,而且能够使人更快地找到东西。检索又是对知识的创造性重新组合。它把记忆网络中的知识调动到所研究的问题上来,在知识的重新组合中,活化了已有的知识,使知识产生新的联系,从而引发出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提出新的问题,并形成新的猜测和假说。

波普以“科学始于问题”作为科学增长模式的出发点,构成了P1→TT→EE→P2……的科学增长模式。这里的P1表示所提出的问题,TT表示关于问题的试探性理论即“猜测”或“假说”,EE表示检验和消除试探性理论的理论,P2则表示提出新的问题。波普说,“选择某个有意义的问题,提出大胆的理论作为尝试性解决,并竭尽全力去批判这个理论”,从而提出更加深刻的新问题。在波普的这个科学知识增长模式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问题意识”的极端重要性,而且可以体会到“激活知识”、提出“尝试理论”的重要作用。

培养创造性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培养“使用思维工具”的能力。

寻找、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首先是要“激活背景知识”,没有背景知识的激活,只能是提出“无意义的假问题”。但是,激活背景知识本身,就是灵活地使用思维工具的结果。物理学家费米非常喜欢与人比赛谁先说出某个复杂的公式,结果常常是费米获胜。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别人总是靠记忆,而费米则是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推导。在这种推导过程中,各种知识被激活了,不仅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某个公式,而且还会创造性地寻找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这使我们想起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感觉到了的东西不能够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如果从记忆与理解的关系看,则可以这样说:记住了的东西不能够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准确地记住它。大概正因如此,爱因斯坦认为,公式和数据只需查手册就可以解决问题,因而不值得记忆。真正值得重视的是科学思维的方法。

培养创造性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培养“进攻性”的品质。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温伯格提出,科学家第一个重要的品质是“进攻性”: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而要尝试发现书本中的问题。他认为,这种“进攻性”的品质比智力更重要,是否具有这种品质是区别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分水岭。

温伯格教授的话,使我们联想到许多著名学者对大学、大学生和大学教育的看法。怀特海说:“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能力。”“概括的精神应当统治大学”。“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在精神上是埋头在书桌上的;在大学里,他就应当站起来环顾四周”。马赫说:“我不是哲学家而只是一个科学家。……可是,我不愿意做一个盲目听从某一哲学家指挥的科学家,像莫里哀喜剧中的病人那样要听从医生的指挥。……我不打算给科学引进什么新的哲学,而只是想打发掉陈旧的、过时的哲学。……有些错误,哲学自己也已注意到了……它们在科学中却有较长的生命,因为在那里碰不到尖锐的批判,正像一种在大陆上无法活下去的动物,却能够在一个偏远的海岛上免受伤害,因为那里没有天敌”。[8]

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关于问题的解释,又对这种解释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从而提出更深刻的问题,这既是科学发展的逻辑,也是培养创造性品质的过程。科学研究的创造性,就是郭沫若所说的“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现代科学的突出特点,是“交叉”、“渗透”、“横向”、“综合”学科的兴起。这些学科正是创造性地把过去的壁垒森严的不同学科内在地联系起来,向过去不曾问津的领域“进攻”的结果。

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锻炼“激活背景知识”和“使用思维工具”的能力,形成“进攻性”的思维品质,我们的智力就会显示出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的特点。广阔性,就是善于在宽广的领域里较为全面地思考问题,使想象力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刻性,就是善于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使洞察力穿透事物扑朔迷离的种种偶然现象;独立性,就是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见人所未见;敏捷性,就是善于迅速准确地捕捉到新的问题,当机立断,把思想具体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的独立性。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