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个个来读书
晓庄学校办的中心茶园开张了,门上贴着陶行知写的对联:“嘻嘻哈哈喝茶,叽叽咕咕谈心。”走进门,墙上挂着“为农民教育之枢纽,是乡村社会的中心”的条幅。晓庄学生每天轮流到茶园讲时事,教唱歌,吸引了远近许多农民。一天晚上,陶行知也来了,一个老农看见他,立刻喊起来:“陶叟来了,请陶叟讲故事。”陶行知笑眯眯地从包里拿出一摞书说:“今天我送你们每人一本书,以后到茶园来读书识字,不比光听故事有意思?”有老人说:“我已是半截入土的人,识字有什么用?”有一位大嫂说:“妇道人家会养娃、烧饭就行了,识什么字?”陶先生说:“识字好处可多了。平时记个账什么的,自己写方便多了。要写封信,请人写会被听去悄悄话,自己写,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多好!如果进城卖菜,明明那里写着‘此处不准小便’,你不识字,随地小便,警察抓住你,要在那儿罚站一天,多晦气!”说得大家都笑。他又说:“这还是小事,平时立个借据,你又不识字,吃了哑吧亏,连官司都无处打。”这些话打动了农民,茶园成了读书识字的大课堂。
1923年秋,陶行知去南京栖霞山游览。只见满山红叶在秋风中熠熠生辉,顿觉心旷神怡。忽然听到一阵诵经声,原来到了栖霞寺。
陶行知进入寺内,只见一个小和尚闭着眼睛在念经。陶行知问他:“经书上的字你认识吗?”“大多不认识。反正跟着方丈念,次数多了就背熟了。”陶行知去找方丈说:“你们庙里的小和尚大多不识字,你何不教教他们,也算是普渡众生啊。”
方丈说:“识字是好事,可是谁来教呢?”
陶行知说:“我编了一本《平民千字课》,您只要抽时间一课课地教下去,不出三个月,小师傅们就可认识一千多字,到时候,他们可以自己去读经书,您老也可省心多了。”
方丈很高兴,答应试一试。陶行知派人送去《平民千字课》,还附了一封信:“读书明理做好人。中国如人人都识字,个个来读书,国家何愁不富强!”陶行知的平民读书活动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开展,最远办到了内蒙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