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书是一种工具
有人问陶行知,“书”本是人生工具的一种,人随时要用工具。我们活在世上,要工作就要有工具的准备。要有好的工作,就要有好的工具,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是为人生奋斗准备的利器,十分重要。为什么有人说读书的人是书呆子?陶行知回答,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是书呆子,书呆子是读书没目的之人。书是一种工具,就该用,不能仅是读。比如筷子是吃饭工具,如果我们对于筷子不知拿来用,只对着它念“筷子,筷子”,只怕到死,也不会用筷子吃饭,岂不成了“筷呆子”?
书首先是读的,读了才知内容,但书是别人的经验或体会,读了要把内容消化,才能照书上教的去做;或把内容修改,按自己理解的去做,这才是活读书。
如果只读书而不做,或只知全盘照搬而不动脑子,或好书、坏书不分,囫囵吞枣,只怕书看多了,人也糊涂了。只知读书不会做事,不懂书是一种工具,便是书呆子,书呆子和只会吃饭的饭桶没有区别。这样的人,书读得越多,只怕会越蠢,最后,无可救药了。
陶行知对于书籍有几条方针:做什么事用什么书,反对为读书而读书。
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也是“做”的一种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对一本书,先要问,这本书有什么用处?能帮我把这件事做好吗?能帮我过更丰富的生活吗?能让我明白一个或几个道理吗?能愉悦我心灵,让我感受真善美吗?如果回答是部分或全部肯定的,这便是好书,应当去读,还要仔细地读。反之,则不必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有限,人生有限,世上的书又太多,穷其一生也读不尽,只能省下分分秒秒有选择地读好书。
读了书还要消化,更要用。书,有时要读,有时要讲,有时要听,有时要看;读、讲、听、看,都有目的,这便是它们对于“用”的贡献。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学问去指导自己的人生,这是“书”对于人的真正意义。书读得多,用得多,人就会真正聪明起来。人与人相比,成功与否,不是比金钱、权势、力气,而是比内涵。最后的胜者,一定是“腹有诗书”且能融会贯通,活学活做的“气自华”者。
陶行知为此写诗:“用书如用刀,不快便须磨。呆磨不切菜,何以见婆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