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阿伯拉肖夫的魔法

阿伯拉肖夫的魔法

时间:2023-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成功的企业不仅有大批优秀的员工,还有优秀员工组成的优秀团队。1997年6月,当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尔德号的时候,船上的水兵士气消沉,很多人都讨厌待在这艘船上,甚至想赶紧退役。迈克尔·阿伯拉肖夫用什么魔法使得本福尔德号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对士兵说:这是你的船,所以你要对它负责,你要与这艘船共命运,你要与这艘船上的官兵共命运。

成功的企业不仅有大批优秀的员工,还有优秀员工组成的优秀团队。一个公司的原材料可以购置,员工可以招聘,资金可以筹借,唯有优秀的团队精神是必须自己培养的。因此,对于员工的团队精神,企业都特别重视。对员工而言,公司就是你的船,在船上,有船长、大副、水手,也有锅炉工和厨师,大家需要相互理解和协作,他们有驶往彼岸的共同愿景,他们愿意为此共同奋斗。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深知沟通的力量,他们做事到位,敢于越位,及时补位。他们胜利了!

读过《这是你的船》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该书的作者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原本是美国导弹驱逐舰“本福尔德号”的舰长。1997年6月,当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尔德号的时候,船上的水兵士气消沉,很多人都讨厌待在这艘船上,甚至想赶紧退役。

但是,两年之后,这种情况彻底发生了改变。全体官兵上下一心,整个团队士气高昂。本福尔德号变成了美国海军的一只王牌驱逐舰。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用什么魔法使得本福尔德号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这是你的船!”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对士兵说:这是你的船,所以你要对它负责,你要与这艘船共命运,你要与这艘船上的官兵共命运。所有属于你的事,你都要自己来决定,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记住:在公司这条船上,你是主人,不是一个乘客。

从那以后,“这是你的船”就成了本福尔德号的口号。所有的水兵都觉得管理好本福尔德号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现在,我们假定你是本福尔德号舰船上的一员。不管你是大副,还是水手,你是机械师,还是船舱底下的司炉工,你该怎样对待你的工作岗位?你是不是有责任、有义务照管好你的“本福尔德号”?这其实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因为这是你的船。

既然选择为一个公司工作,你就是公司的一员。同样,不管你是机修工,还是推销员;你是会计,还是出纳;也不管你是技术开发人员,还是部门经理;哪怕你仅仅是一名仓库保管员,或者是内部的清洁工。这些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你在公司这条船上,你必须和公司共命运。你必须和所有的公司员工同舟共济,乘风破浪,驶向你们的目标港。

只要你是公司的员工,你就是公司这条船的主人。你必须以主人的心态来管理照料这条船,而不是以一个“乘客”的心态来渡过人生的浩瀚大海。

如果你把自己当做乘客,那么,对待公司的态度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旦这条船出现问题,你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逃生,而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渡过危机。

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人都会有很深刻的印象,当船出现了问题以后,乘客们多是慌慌张张,逃生救命。而船上的工作人员呢,从船长到水手,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种救生工作,或是发SOS求救信号,或是放救生艇、救生筏,或是指挥各方营救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当能够实施的措施都用完了之后,船长则整理好自己的制服,回到他的办公室,与其他誓死恪守自己岗位的船员们安静地选择了与泰坦尼克号同生死、共命运。

我们不说这样的悲剧性结局,太过悲壮的东西总让人不好接受。我们设想这是一条满载幸福和希望、开往充满阳光和鲜花的彼岸的船。你就是船上的大副,那么你可以在船长不在的情况下努力编写航海日志,认真履行船长交给的任务。即使没有任何任务交代,作为一名大副,你也要担当起责任来,去努力协调各个部门做好舰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既然我们都是这条舰艇上的船员,它是我们战斗和生活的地方,自觉地维护这条舰艇,就是保障我们的生命不受到威胁。

与公司共命运,就是因为这是你的船!

如果把公司比喻为一只船,那么它只能向一个方向前进,那就是目标的方向。

既然登上了公司这条船,你就是船上的一员。你必须和公司的员工同舟共济,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这就是共同的愿景,所有员工都应坚持这个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有一部取材自罗马奴隶角斗士的电影,名叫《斯巴达克》(Spartacus)。斯巴达克在公元前71年领导一群奴隶起义,他们两度击败罗马大军。但是,在克拉苏(Marcus Crassus)将军长期的包围攻击之后,最后还是被征服了。

如果把公司比喻为一只船,那么它只能向一个方向前进,那就是目标的方向。

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克拉苏告诉几千名斯巴达克部队的生还者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交给我,我就会把你们全部免除死刑。”

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斯巴达克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紧接着,与他隔邻的人站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下一个人站起来也说:“不,我才是斯巴达克。”在一分钟之内,被俘虏军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站了起来,并且自称斯巴达克。

这个故事是否是虚构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我们带来的更深一层的启示。这个故事的关键情节在于,每一个站起来的人都无畏无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受死!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其实这个部队所忠于的并不是斯巴达克个人,而是由斯巴达克所激发的“共同愿景”,即有朝一日可成自由之身。这个愿景是如此让人难以抗拒,尤其对失去自由的奴隶而言,以至于没有人愿意放弃它。

“共同愿景”并不是单纯一个人的想法,它是在一个共有的组织里,人们共同企盼的理想境界,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它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刚开始时可能只是被一个想法所激发,然而一旦进而发展成感召一群人的支持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东西,人们开始把它看成是具体存在的。在人类群体活动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能激发出这样强大的力量。

我们在工作中能够表现出的自觉和自律,其根源也是共同愿景。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必须和大家有着共同愿景,就是把我们辛苦为之奋斗的企业做得更大更强。一个团队也有自己团队的目标和愿景,它激励着我们为之奋斗。环境的变化并不应该成为员工放弃追求、自甘懒散的理由。

一个企业会在不同时期树立不同的发展目标,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要使自己的工作目标同企业的发展愿景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合拍”不仅为企业快速实现愿景加重了砝码,同时,对于个人的发展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还是一个关于船的故事:

有一只军舰在海上航行。船员被严格地规定:每天都要到甲板上列队做几组俯卧撑。

海上如果风平浪静还好,有时候海上的浪非常大,船被海浪拍打得摇摇晃晃,但每个船员仍必须在甲板上做俯卧撑。有时候,一个大浪过来,船身倾斜,船员们常常被晃得东倒西歪。

后来,有一个军官提议,后排的船员在做俯卧撑时,双手握着前面一排船员的脚踝。这样,大家相互握着前一排船员的脚踝,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结构,就好像被粘在了甲板上一样,再也不必担心被晃散了。

这个故事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团队的全体成员必须相互依靠彼此的力量,才能结成一张“牢固的网”。同时,彼此之间也才能产生相互影响的力量。

随着分工的精细化,公司内部的协作越来越重要。没有了协作与配合,公司的运作就会失去控制,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效率了。因此,一个优秀的员工一定是一个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员工,在公司的整体运作方面,我行我素的个人英雄主义有时是非常有害的。比如下面的例子:

远古的时候,上帝在创造着人类。随着人类的增多,上帝开始担忧,他怕人类的不团结会造成世界大乱,从而影响他们稳定的生活。

为了检验人类之间是否具备团结协作、互助互帮的意识,上帝做了一个试验:他把人类分为两批,在每批人的面前都放了一大堆可口美味的食物,但是,却给每个人发了一双细长的筷子,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桌上的食物全部吃完,并不许有任何的浪费。

比赛开始了,第一批人各自为政,只顾拼命地用筷子夹取食物往自己的嘴里送,但因筷子太长,总是无法够到自己的嘴,而且因为你争我抢,造成了食物极大的浪费。上帝看到此,摇了摇头,为此感到失望。

一个优秀的员工一定是一个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员工,在公司的整体运作方面,我行我素的个人英雄主义有时是非常有害的。

轮到第二批人开始了,他们一上来并没有急着要用筷子往自己的嘴里送食物,而是大家一起围坐成了一个圆圈,先用自己的筷子夹取食物送到坐在自己对面人的嘴里,然后,再由坐在自己对面的人用筷子夹取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就这样,每个人都在规定时间内吃到了整桌的食物,并丝毫没有造成浪费。

第二批人不仅仅享受了美味,从此,还建立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好感。上帝看了,点了点头,为此感到希望。

但世界总是不完美的,于是,上帝为第一批人的背后贴上五个字:利己不利人;而在第二批人的背后贴上另外五个字:利人又利己!

在每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中,领导们都希望自己团队的员工都是那种利人又利己的人,而决不会选择那种利己不利人的人。

利己不利人的人只顾着干完自己手头的事,就赶紧坐在一旁休息,似乎不愿意浪费一丝一毫的力气;那种利人又利己的人则会想方设法团结周围的人,与大家一起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前者可谓目光短浅,殊不知眼前的小利只是短暂的。你现在休息了,却也错过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尽管领导不在,但你何尝知道领导不会了解此时的情况呢?而后者懂得团结周围的人,一起努力,尽管他没有突出个人的力量,但是作为积极努力的员工,迟早会得到领导的嘉奖的。

作为一个公司的员工,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你有了这种精神,你就能够满怀愉快的心情和你的同事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目标。有很多工作即使不是你分内的事,但是,如果保持这种心态,你也会非常乐意帮助别人。因为在他们工作的时候,可能仅仅就是因为你的一把助力,使他们顺利完成了各项预定的任务。

记得联想董事会主席柳传志说过这样一句话:联想不缺乏中层人才,唯独缺乏那些能够顾全大局、能够为公司把舵的高级人才。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肚量大才能成就事业,如果一个员工每日只沉溺于自己的工作而忽视整体协作,那他的职业生涯必将因短视与狭隘受到影响。

在一个团队里,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够干多大的事业。

有一则广告说,有了宽带网,可以“沟通无限”。实际上在公司内部,无形的沟通,即不借助电话线和网络线的沟通更为直接和有用。

在同一个公司里,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沟通大家可以达成共识;有了沟通,同事之间可以消除很多误解;有了沟通,能够在公司内部创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因此,在公司里,你一定要学会和别人沟通。

记得在《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异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城池,建造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巴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

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阶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非常顺利,很快就高耸入云。

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上帝一看,又惊又怒,因为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他老人家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人们各自讲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

一个团队没有默契,不能发挥团队绩效,而团队没有交流沟通,也不可能达成共识。

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人类的力量消失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

看看沟通的力量吧,连上帝也会为之惊惧的。

在现实的工作中,你可能会发现周围的同事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家都是在一种完全陌生的状态下开始合作的。因此,工作中的不协调时有发生,你需要抽出不少的时间来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冲突和误会。其实有很多冲突纯属是误会,只是大家面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理解的问题。确实,人人都相信自己是对的,很少有人主动或坦诚地承认自己错了,这除了需要勇气外,还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没有事先统一思想引起的。

身边没有管事的人在了,也就是说领导一时不在了,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可是真的每个人的想法都能实现吗?或者说每个人的想法都切实可行吗?一个人纵使具有相当的能力,如果没有发号施令的人在场也会流于沉默。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队,每个成员不单单要听组织者的发号施令,同时也要学会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沟通。

一个团队没有默契,不能发挥团队绩效,而团队没有交流沟通,也不可能达成共识。因此,应该积极鼓励身边每一个人都要将自己放在一个掌握企业命运的高度上,善用任何沟通的机会,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沟通途径,与自己身边的成员充分交流,这样才能凝聚团队共识。

你应该时刻记住,要建立企业的“通天巨塔”,就要让自己同其他“讲同一种语言的弟兄们”一起树立信心,一起朝着同一目标奋斗。

确实,当我们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时,我们之间是不了解的,相互之间的交往会有很多困难。但人人都是从陌生到熟悉的,而熟悉的过程就是理解和认识的过程,而良好的沟通恰恰可以加速缩短这个熟悉的过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沟通的效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主动和身边的同事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经历、教育背景、工作能力、认识水平以及对工作、生活的态度,了解他们的长处和弱点,这一过程会让我们了解人的多样性,也能够切实体会与人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自己视为企业的管理者,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与其他同事的沟通问题,承认它是自己很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如果能够与身边的同事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除了能够了解彼此的特长外,还能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尤其重要的是渴望成功的你可以在沟通中悄悄地施加影响,将你的思路、想法更好地传递给他人。

在一个公司里,最大的风险就在于每一个人都是具体而复杂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认识到某事,他是不会积极参与并完成这项事情的。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理解和相信某事,他一定会想办法做好它。沟通正好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良好的沟通会让你的好的想法和思路能够很好地传递给对方并得到对方的认同,从而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对方会因为理解和认同你的想法或思路而努力去达成它。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劲往一块儿使,众志成城,去构建企业的“通天巨塔”。

所以,无论如何要记住:沟通让我们的距离更近。

积极主动地工作往能够使你的工作成果更加突出;相反,被动应付会使许多的工作都做不到位,更必说完美了。

要到位,不要越位。这是足球比赛的规则。准确地说,这项规则只规定了不准越位,到不到位则是一种战术安排,甚至是锋线队员的战术意识。

这项规则也被用于其他方面,比如我的一位前辈老师,因为理论贡献突出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做了委员当然要经常开会,议论国家大事,这时候就有领导经常告诫他老人家说,要到位,不要越位。

那么,对于公司的员工而言,即使大家都能够以领导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尽可能积极主动,尽可能维护公司利益,但是,也同样存在着要到位的问题,那该不该越位呢?公司的管理总是要划分范围和层级的。通常情况下,做事情必须到位,不应该越位,但是,如果你的领导或同事出现缺位的时候,就必须及时补位。

一方面是要到位。公司的员工都有自己明确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范围,你首先必须保证工作到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责任边界总是会有交叉的地方,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在责任边界上会经常存在模糊地带。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自己积极主动,多承担一些责任,不能有责任的盲区。这是对到位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要到位还是一种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工作往往能够使你的工作成果更加突出;相反,如果不积极主动去工作,许多工作都做不到位。

有一个北京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到深圳工作。由于自恃才高,做起事情来总是不认真,觉得这些小事情让我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来做,岂不是让鲁智深去看菜园吗?因此,做起事来总是马马虎虎,甚至偷奸耍滑,应付了事。特别是大家在一起工作的时候,自己能少干就少干,团队意识极差,谁都不愿意与他在一起工作。结果是自己处境越来越糟糕,最后成为一个潦倒落魄的人。我们应该以此为鉴,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工作,才能够把工作做得圆满、到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其实往往也是其人生的态度。

一般的规则要求是要到位,不要越位。不要越位是说公司的有些事情牵涉到管理权限,如果没有上级的授权,超越了管理权限也会导致权责不清。无论如何,应该由你负责的事情,就一定要管住管好;不该你管的事情,则要根据实际情况,主动配合主管人员把事情处理好。特别是当领导不在的时候,更要以公司利益为重,从维护公司利益的目的出发,从拓展公司业务的角度出发,把相关的工作做好。紧急关头要“敢于越位”。任何领导都不会对那些敢于负责,因为要负责而越位的人给予处罚的。相反,他们会感谢敢于负责的人,感谢他们的“越位”和团队精神。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团队精神最需要“及时补位”。我们在第一章曾列举过一个领导不在的例子,两个公司的员工,一个一推了之,一个及时补位,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前者使公司失去了一笔生意,后者则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效益。

在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主管不在,领班不在,同事不在,或是经理不在,领导不在。这都需要我们及时补位,才能使自己和部门的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当领导不在的时候,因为没有领导的授权,员工当然可以拒绝客户的业务,这可以保证员工不会越位。但是,领导不在也是出现缺位的时候,此时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及时的补位,你不及时补位就有可能造成公司利益的损失。前面提到的肖云龙所遇到的第二家经销公司的女职员虽然是新来的员工,但却能够及时补位,这种主动精神不正是领导所赞赏和需要的吗?

在团队精神的激励下,一旦工作有缺位,要及时补位。那么,这将是一个无往不胜的团队!

思考题

1.你是怎样理解团队精神的?你自己做得怎么样?

2.你是否有要补位又怕越位的想法?为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