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评估专家的一声惊叹
2000年交通学校建校40周年的时候,学校在市教委和交运集团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两年的奋斗,学校的面貌有所改观,教育教学管理逐步理顺,各方面建设小有成绩,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如果保持现状,那现状是可以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但学校如果要发展,发展资金去哪里找?向上级主管单位交运集团去要?集团自身也处在困难期,这根本是不现实的。问银行借钱?学校也不具备还贷实力。时代进入21世纪,中职校的竞争更为激烈。由于生源数逐年递减,许多学校招不到学生,面临关停并转的命运。学校不发展,就面临被淘汰,这是现实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资金怎么办?正当我为资金而发愁的时候,上海市教委也在考虑整合中职校资源,大力扶持有实力、有特色的中职校,淘汰一批缺乏竞争力的学校。2000年前后,上海的中职校有200多所,上海市教委计划出台百校重点建设工程,在3年内将中职校调整到100所以内。听到这一消息,我很兴奋,这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大好契机,我们一定要积极争取。正巧为了百校重点建设工程的事,上海市教委职成教处要开展大量的调研工作,调研的第一站挑选了我们学校。
至今我还记得职成教处王处长带队来学校时的情景。我陪同他们参观学校的汽车实训中心,参观校园,跟他们讲学校搬迁的艰难过程,讲学校的实际困难,把学校想要发展的热切愿望告诉他们。职成教处的领导仔细聆听了我的汇报,把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记录下来。临走时,王处长微笑着对我说:“鲍校长,你提的建议很有建设性,我们回去以后会认真考虑的。不过,有一句话鲍校长你听了可别不高兴,学校目前的状况只能用8个字来形容,就是‘硬件不硬,软件太软’。”王处长的这句话仿佛在我心里搁了一块大石头,很沉重,一时又放不下,但这8个字又是实在的、中肯的,是我必须面对的。我当即回应王处长:“我希望通过百校重点建设,你下一次再来我们学校的时候,看到的是‘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交通学校!”王处长微笑着点点头说:“那我们一言为定。”
2001年上半年,上海市教委下发了《关于实施上海市百所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工程的意见》,要求全市各中职校报送申报材料。我校根据教委的相关文件精神,制订了《上海市交通学校‘百校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确立学校的建设方针是:通过“百校重点建设工程”的建设,树立“三个观念”,实现“六个转变”。“三个观念”是:树立紧贴市场、依托企业的观念,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发展要从自身做起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思想上形成新型的市场观、学生观、人才观,真正做到思想观念地提升。“六个转变”是:在办学方向上由服务上海向服务全国转变,在培养目标上由终极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在发展策略上由中职教育为主向中高职教育接轨转变,在内涵建设上由专业设置过窄向文理兼容交叉型方向转变,在发展方式上由形成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在服务策略上由校企合作、校际联合向更紧密型方向转变。这“三个观念”和“六个转变”是紧紧围绕我校的办学实际而确立的,也是我校落实“百校重点建设工程”的重要的指导方针,最终的发展目标是把学校打造成“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具有综合竞争能力的办学实体。
学校向上海市教委申报的建设方案很快有了答复,即同意我校实施“百校重点建设工程”,市教委将根据学校申报的工程建设项目核拨一定数额的资金,帮助学校加快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要求学校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完成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完成后,市教委将组织专家来校评估检查。但对我来说,检查与否,谁来检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契机。作为校长,我要把握好这个契机,加快学校的建设,让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交通学校!
2001年6月,我校立项的“重点工程”建设正式启动,第一个工程就是校园绿化工程。为什么要把“校园绿化”工程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呢?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绿化和育人的内涵其实是一致的,它都是一个精心培育的过程。从育树到育人,对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启示,那就是我们所关注的职业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也许要用一生来回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学校立项的12个工程全部完成了建设,实现了当初订立的建设目标。我们完成了校园绿化一期、二期工程,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工程,建立了50座的电子阅览室,完成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宿舍楼的外墙维修、内部整修工程,建造了一幢新的教学办公大楼等。这些工程中除了新教学办公大楼外,其他的工程我们都是利用寒暑假完成的。从2001年6月到2003年9月,5个寒暑假,经历了严寒和酷暑,学校的领导班子心系学校建设,都没有好好休息过。如今,建设的成果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理由不共同品尝它的甘甜。
评估专家参观我校汽车实训中心
2003年10月,由上海市教委派遣的评估专家组一行来到我校进行评估检查。检查组在查阅资料之余,提出要实地考察验收工程建设的成果。这正是我所希望的。评估组的一位专家——黄校长,曾多次到过我校新华路校区参观访问,对我校的情况十分了解。更何况我们以前同是市政府交通办下面的学校,黄校长所在的学校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老大哥,实力雄厚。黄校长一见了我就说:“鲍校长,这次我可是来挑毛病的啊!”黄校长的这句话我听了像是真的,他的确是来挑毛病的。不过,他从没来过呼兰路校区,学校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他不一定会很清楚。一个人固有的成见是很难用言语来打破的,事实才是最好的证明。
我陪同评估组在883号校区参观巡查,之后驱车“摆渡”到763号参观学校的汽车实训中心。彼时我校汽车实训中心的面积较之新华路的2000平方米翻了一倍,已经是一个拥有10余个专业专门化实训室的现代化的汽车实训中心了。踏进汽车实训中心的大门,我领着评估组从一楼上到二楼,再到四楼。一路上黄校长显得兴致浓厚,不时问这问那,啧啧称奇,出了大楼对我说:“鲍校长,我真是大吃一惊啊,变化太大了!这么看来,我们学校在退步,你们交通学校在进步!”听了这番话,我兴奋不已,这证明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通过3年的建设,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的发展更有后劲了,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到幸福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