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呼青路的由来
在我校西侧有一条小马路名叫呼青路,它与呼兰路相连,对面也是一所职业学校。这条路过去没有路名,路面是用黑色煤渣铺成的所谓“厂矿路”,坑洼不平。因为它的深处有一条河,所以连带学校这块区域被笼统地称为“蕰藻浜”。
“蕰藻浜”有一个装卸货物的码头,这是个非常繁忙的码头,每天几十吨重的卡车满载着货物从学校门前“呼啸”而过。风大的时候,黑色的轮胎卷起黑色的尘土,伴随着卡车排出的黑色尾气,好似一阵阵的“黑旋风”,路过的人往往屏住呼吸,掩鼻而过。而最受苦的莫过于长期在沿马路教学大楼里上课的师生们,且不说空气受到了污染,单单每天几十辆卡车来来回回地跑,加上路面很不平整,发出的噪音就已经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
不少教师向我反映: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教师上课扯着嗓子喊,学生竖起耳朵还不一定听得清楚,特别对于那些刚进学校没几年的青年女教师来说,这竟然成了一种考验。
于是,我特意在一次上课的时候,到教学大楼去巡视。那天天很热,教室的门窗都开着,我停在一间教室的门外听教师讲课。那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上课思路清晰,声音洪亮。突然,“轰隆隆”重型卡车的声音由远而近,很快到了校门口,教师的上课声一下子淹没在那阵巨大的轰响声中。等车子开到很远,那轰响声还在耳边萦绕。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从后门向里张望,只见老教师皱着眉头,略微清了清嗓子,慢慢地领着学生重又回到课堂的氛围中。然而,刚上了五分钟,那轰轰隆隆的声音又自远而近快速地来到校门口,老教师的上课再一次被打断了。教室里的师生都停了下来,好像都竖着耳朵,等那声音过去。我就在教室外面站了一节课,计算了一下卡车经过的次数,45分钟达到了7次。学校有三十多个教室是沿着马路的,每天受这样的煎熬,对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必须尽快妥善解决这件事。
为此,学校多次与码头的管理单位交涉,请他们想办法协调,在上课的时间段里尽量少从学校的门前过,但是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复。为解燃眉之急,我叫后勤部门购置了一批话筒,每间教室配一个,先解决正常上课的问题。
就这样,老师带话筒上课,一上就是3年。学校门前的这条“厂矿路”牵着我的心也牵了3年。对校长来说,学校就是校长写的一篇大文章,其中“环境育人”这一章节是大文章的核心与灵魂。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没有不是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来培育人、教化人的,其中“身教”、“目染”就是“环境育人”的重要内容。作为校长,不仅要在学校内部创设优越的育人环境,更要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对育人起到的辅助作用。
2002年,经推荐选举,我有幸成为宝山区人大代表。我的第一个提案就是改造学校门前的这条“厂矿路”。当我在人代会上提交了我的议案后,引起了宝山区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宝山区人民政府承诺会将此事列入议事日程。为了加快促成这件事,我又走访了宝山区的许多相关部门,提出改造这条“厂矿路”的迫切愿望,希望能尽快促成改造工程启动建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宝山区的建设部门批准了这一建设项目。在启动建设之前,首先要测算建设资金。经测算,该项工程的预算是180万元。当时宝山区的建设部门提出建设资金很紧张,区人民政府允诺出资100万元,建设部门出一部分钱,要求“厂矿路”两边的学校各出资20万元,什么时候钱够了,就什么时候改造。
得知这一消息,我的内心翻江倒海。教育关乎民生,学校是国家办的教育实体,不是什么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单位。学校的钱是国家的财政拨款,是用来办教育的,只能用在学生身上。我当即打电话给对面学校的校长,向他说明了我的立场。同时,我再次到区人民政府走访,反映情况,提出学校的困难,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区人民政府非常支持,决定由政府出资改造这条道路。
3个月后,一条平整、崭新的柏油路出现在广大师生眼前。这条路与呼兰路相连,比过去更宽阔、更平坦。路的中央还竖起了一个花坛,种上了绿色的冬青。道路竣工验收的前几天,宝山区建设部门的领导打电话给我,要我给这条路取个名字。我脱口而出:“就叫呼青路吧。”这个名字早在这条路刚刚开始改造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了它的名字——它与“呼兰路”相连,取“青兰”之意。呼青路的两边都是学校,取这个名字,寓意我们的学生经过学校的培养,将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有育人的氛围,符合教育单位的特点,意义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