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疑是一条缠人的毒蛇
所谓“猜疑”,就是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它像一片阴暗的沼泽地,使人越陷越深,甚至失去理智。猜疑会增加思想负担,打破心理平衡,使人陷入惴惴不安之中,天长日久可以导致心理崩溃。
猜疑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它可以使所有幸福的感觉毁于一旦。如果在与人交往时总是猜疑别人,那么彼此的关系就难以继续维持。
有了猜疑之心,对待朋友,看待事实,就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而是凭借一点表面现象,主观臆断,随意夸大,进而扭曲事实,得出一个不切实际的结论,或者先入为主,先设框框,然后察言观色,甚至无中生有,把幻觉当真,把一些毫无关系的现象也当作事实材料,生拉硬拽来当作证据。
有一对孪生兄弟,从小感情特别好。这对孪生兄弟长大后,就在父亲经营的店里做事,直到父亲去世,兄弟俩就共同接管并经营这家店。
生活一直都很平静,直到有一天店里丢失了1美元后,他们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变化。有一次,哥哥急着外出办事,把刚刚赚到的1美元钱放在商店里就出去了,留下弟弟照顾商店。当哥哥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这一美元钱没有了,就问弟弟看到钱没有。弟弟回答:“没有”。哥哥说:“钱是不会自己跑掉的,我认为你一定能看到那1美元钱的。”语气里带有强烈的猜疑味道。从此,兄弟的手足之情出现了严重的隔阂,后来严重到分家的地步。兄弟俩用砖墙把商店一分为二,各做各的生意。直到20年以后的一天,一个当年的流浪汉来到这里,向他们忏悔从店里拿走一美元的往事,才使兄弟俩冰释前嫌,在商店门口相拥而泣。
20年的隔阂,20年的痛苦!就在一瞬间得到的化解。亲兄弟的反目成仇竟缘于对1美元的猜疑。
由此可见,猜疑是由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怀疑心理,十分有害。猜疑是一个可怕的心理误区,因为猜疑会破坏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东西——信任,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抵触,这就暗藏着彼此关系破裂的危险。
培根曾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你的事业。”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猜疑疏远了朋友,中断了友谊,甚至毁掉事业。
明朝末年,女真族建立的后金政权兴起,陆续夺得明朝辽东的大片土地,其势兴盛。明朝大将袁崇焕,誓守国门,击伤后金国主努尔哈赤,使后金军队不能进入关内,战功显赫。但明朝的崇祯皇帝心胸狭隘,生性多疑,轻易地中了第二任后金国主皇太极的反间计,错将爱国良将袁崇焕以“通敌叛国”之罪凌迟处死,造成了千古奇冤。不久,崇祯皇帝也因自毁长城,朝中无人,军中无将,最终被农民军所推翻。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减少猜疑,学会信任别人。少一分猜疑,多一分信任,成功的道路就会在你的脚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