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偶尔从头读到尾即使手头只有一份《日经新闻》,如果从头至尾读一遍,也会有有趣的发现。横向阅读发现的是意见的宽度。一篇报道安排在头条的访问栏目。在这篇报道中讲述了各种顾客以及市场变化,并讨论以后的发展战略。但是,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个机会。从这里可以看出企业的各种内幕,也可揣测记者的心思。企业和组织肯定不止一个,我们要从这些矛盾的实例中读懂它们的生存姿态。
偶尔从头读到尾
即使手头只有一份《日经新闻》,如果从头至尾读一遍,也会有有趣的发现。
虽然接近事实,但很多时候同一话题的报道和评论(肯定或否定)不同,对行业和企业的看法也不同。
横向阅读发现的是意见的宽度。比如,报纸报道了一家大型连锁便利店B公司,相隔几版刊登了两篇报道。一篇报道安排在头条的访问栏目。在这篇报道中讲述了各种顾客以及市场变化,并讨论以后的发展战略。
“现在的顾客已经不再单纯追求量和价格了”“高价的外卖也很受欢迎”“增量没有收到效果,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销量没有上涨”等。
几版之后,又针对B公司的促销计划,刊登了一篇小报道:
“B公司将在8月份增加主打商品×××的投放量。”
而且,该报道是对增量计划的好评:“增量不仅不会增加成本,而且会吸引顾客。”
大企业大都如此,说好听点是全面,说不好听点就是支离破碎。大报社也都如此,记者一旦出错,报道的整合也将出现问题。
但是,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个机会。从这里可以看出企业的各种内幕,也可揣测记者的心思。
销售负责人说:“别的公司降价促销,我们如果不反击就会失败。”
记者们写报道时的想法是:“头条是这样写,但现实不是这样”。
企业和组织肯定不止一个,我们要从这些矛盾的实例中读懂它们的生存姿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