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识需要管理:学习知识

知识需要管理:学习知识

时间:2023-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你的知识问题现在,所谓无知不是指没有知识,而是不会展示自己的知识、不会发挥知识的价值、不会发现新知识、不会学习新知识,也不去创造知识。对于主要靠知识谋生的知识工作者而言,你的知识管理过程是否运转自如,是个人发展和个人竞争力能否持续提升的关键。

你的知识问题

现在,所谓无知不是指没有知识,而是不会展示自己的知识、不会发挥知识的价值、不会发现新知识、不会学习新知识,也不去创造知识。对于主要靠知识谋生的知识工作者而言,你的知识管理过程是否运转自如,是个人发展和个人竞争力能否持续提升的关键。

第一节 有知识才有安全感

看完了《色戒》,我知道女人是靠不住的;看完了《投名状》,我知道兄弟是靠不住的;看完了《集结号》,我知道组织是靠不住的;看完了《水浒》,我知道领导是靠不住的;看完了《越狱》,我知道牢房是靠不住的。

——互联网上的段子

“联想不是家”

在2004年的互联网上,一篇《联想不是家》的文章“晒”在了大众面前,其中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

“今天就是面谈日。在B座一层的两个小会议室。进去的人,领导首先肯定他过去的成绩,然后解释战略裁员的意思,然后告知支付的补偿金数额,然后递上所有已经办好的材料,然后让他在解除劳动关系合同上签字。平均每个人20分钟。被裁的员工事先都完全不知情。在面谈之前,他们的一切手续公司都已经办完,等他们被叫到会议室的同时,邮箱、人力地图、IC卡全部被注销,当他们知道消息以后,两个小时之内必须离开公司。”

在中国这个“家”文化气氛浓厚的国家里,联想的精细化裁员、两小时走人的裁员方式让许多员工发出了“联想不是家、企业不是家”的感叹,也让许多在企业里上班的人思考自己的未来!

柳传志先生在后来曾经对该篇文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被裁员工的歉意和对企业为了发展必须裁员的解释。没错,企业是一个经济体,为了生存和发展,每家企业都会裁员。许多时候裁员并非因为员工的错误或者能力欠缺,而是因为战略改变了,你的这块业务不再需要了,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你再优秀也要走人。如果关注财经新闻的话,你就会发现,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下,不仅是普通员工,即便CEO也是走马灯般地换。

好单位靠不住

如果你是在20世纪60年代从大学毕业,国家会根据你的专业、出身,给你分配一个单位。在这个单位里,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你可以做到退休,还很可能做到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的职位。

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出租车的司机,他跟我分享了他的职业历程。他是学水利的大专生,毕业于1991年,那时候大专生都比较少,所以很受重视。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密云水库(密云水库是密云水利局的一个事业单位,那里是北京市民的饮用水源)。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对象,在北京市昌平县的纺织厂工作,当时他的对象是中专毕业,月工资能拿到四百多,而他才一百多,所以他托关系调到了这个纺织厂。到上世纪末的时候这个出租车司机却下岗了,因为纺织厂效益不好要破产了,所以后来他就开出租车了,现在后悔得不行云云。

好爸爸、好老公靠不住

如果你有一个好爸爸,那么可能大学没毕业就有房有车,甚至不用考虑下半辈子自己如何挣钱、养家。

但好爸爸也会老,人是社会的动物,衣食住行这些需求的满足在当今社会下比较容易,但如何得到人们的尊重、如何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影响更多的人,则是好爸爸不能带给你的。富不过三代,有成就的人很少是靠父母的荫蔽长大。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也很难见到超过30年的富豪。

常言道,男人有钱就变坏,如果一个女人想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某个男人身上,收获的只能是失望。男人和女人需要相互吸引,而随着男人事业的拓展和进步,他接触的世界要比女人大很多,这个时候如果女人不能进步和成长,不能持续地产生“吸引力”,那男人一定是“不可靠的男人”。所以,聪明的女人都明白跟老公的关系取决于自己的“新引力”的提高,如果你的丈夫不仅仅是你的依靠,他还能从你这里得到支持、帮助和建议,那么无论你在哪里都有价值。

“稳定”的职位也靠不住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热度日益增加,除了受中国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维影响,人们都在寻找一个“稳定”、“可靠”的岗位。2009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达到了77.5万人,招录职位为1.35万个,考试录取率为1.75%。但当上公务员就靠得住吗?在1998年的机构改革中,中央政府及其直属机构的“裁员”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一还多。

更重要的是,中国当前的公务员队伍已经十分庞大,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来看,现在公务员能享受的许多待遇和权限必然会被削减,对公务员的约束必然越来越多,因此需要的公务员人数必然是越来越少。

我们依靠什么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52岁得子,取名宝儿。虽是老年得子,但郑板桥对其子却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在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馒头,喜滋滋地送到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儿子跪在床边,哭得像泪人一般,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几行诗句:“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如果想拥有快乐的一生,你一定要靠自己:父母会老去、单位会破产、朋友会离开、夫妻可以化作分飞燕。如果想做一个有成就的人,你更要靠自己。

一个成年人,首先要解决自己吃饭穿衣的问题,你要能够养家糊口,照顾父母,抚养孩子。只有先解决了生存的基础问题,才能考虑精神上的需求。新东方著名的“留学教父”徐小平说,当他听到自己一个大学刚毕业没找到工作的亲戚去做搬运工的时候,他第一句话就是:恭喜你,你终于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了,你终于知道承担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了。人生的境遇绝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需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靠自己的劳动挣自己的饭吃并不丢人,丢人的是那些高水平工作做不了,低水平工作又不愿意做的“啃老族”。

要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你必须依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脑,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人只要活着,就是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人可以替代你,你也不可能永远依赖他人。

一个人的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走完,没有人可以代替你走。种下什么因,收获什么果,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路程,你要如何付出,你希望什么样的收获,没有人可以替你做主。

个人的发展主要靠自己,但并非拒绝别人的帮助,更不是不帮助别人。自助才能天助,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人们只愿意帮助那些可以帮助的人或者帮助过自己的人,没有人喜欢帮助“扶不起来的阿斗”。而且只有那些真正自立的人,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只有先帮助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帮助。所以俞敏洪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地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里,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你也许两年、三年长不大,但是八年、十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赖以生存的知识力

如果你认同人应该依靠自己,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应该靠自己什么?

在原始社会,如果你身体最壮、长得最高、跑得最快、打的猎物最多,那么你就可能成为一个部落的首领。这时候你依靠的是你的身体条件:更高、更快、更壮、更猛,原始社会基本上靠暴力来维持世界的秩序!

但你想象一下,当你去参加一个工作面试的时候,会不会通过扳手腕的方式比赛谁的力气最大,然后就录取谁?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考核是不是要看谁搬一袋水泥的速度最快,谁的分数就最高?你跟你的同学、同事竞争的是什么东西:身高、力量、体重还是凶猛?

估计都不是!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权力的转移》一书中分析得出,人类历史上权力的来源已经从暴力、财富转移到知识,他提出“知识将颠覆全球的权力格局”。丘吉尔曾经预言过“未来的帝国是建立在脑力上的”,他的预言正在成真,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真正有价值的工作都是需要知识的工作,都是需要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原来的“人与物一起工作”,而转变成了人与人、人与信息和知识的工作。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你我所做的工作大都要依靠知识展开。

人要靠自己,但靠自己不是依靠自己的体力,而是要靠自己的脑力,靠知识。有一个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半身不遂,四十多岁的时候丧失语言能力不能说话,手指仅有几根能动,常年坐着轮椅,这样的人如果在原始社会能有什么样的境遇?如果他想到一个工厂上班,会有什么样的工厂聘请他?但这个人就是被称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他是国际著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终身教授。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他的不朽名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他于1978年和1988年先后获得物理学界两项大奖,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和沃尔夫奖。1989年霍金获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可依靠的只能是我们自己。而唯一可以为自己带来价值的是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利用和学习。

为什么他获得如此之高的成就?因为他可以思索,他有自己的大脑!

我们要依靠自己的知识,但什么是知识?知识在哪里?为什么许多人学历很高却不成功?为什么许多人整天学习知识却没有换来价值?你的知识值多少钱?

有媒体报道北大毕业的才子去卖猪肉,笔者也亲眼见过不少知名高校的博 士,在北京工作10年,月薪却超不过3000元。现在随着大学扩招等原因,我们更见到不少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

因此说,依靠知识绝对不是依靠文凭,也不是依靠你现在掌握的知识量,不要认为掌握了某些知识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你一辈子的问题。个人可以依靠的知识,是指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能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并快速学习知识、分享知识、使用和创新知识并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你的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也是提升你的知识力的过程。现在每个人都必须要考虑自己如何快速学习知识、学习什么知识、如何保存掌握的知识、如何分享知识给你的合作伙伴、如何使用和创新知识。

简单地说,如果没有对整个知识过程的管理,那么你必然会丧失你的竞争力,无论你是高中毕业还是拥有博士学位。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第二节 你的“无知”现状

别以为你整天上互联网就有知识,你看的只不过是大量的信息而已!

有了互联网你照样无知

据一项来自EMC公司的权威研究显示,2008年全球产生的数字化信息的总量为4870亿G。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如果将这些数字化的信息全部印成书籍并排列整齐,它们的长度将是从地球到冥王星距离的10倍。据参与研究报告的专家约翰·甘茨称,尽管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开始恶化,但是人类创造数字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电话网、无线电波传输数字信息的步伐,实际上却加快了。究竟有多快?还拿上面的“书籍长城”来说,其加速度连美国航空航天局最快的火箭也要逊色三分。这也意味着数字化信息总量在未来的18个月内就要翻一番。

随着全球数字信息量的暴涨,数字信息的传输通道互联网也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印度时报》报道称,互联网尚未准备好处理如此迅猛增长的信息量。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视频类网站已经不堪重负,早在2006年,YouTube的信息流量就超过了2000年整个因特网流量的总和。

我们淹没在信息中,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除了数字信息,全球每年纸质书的出版量有多少?就算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不吃不喝,你能看的也只能是沧海一粟,所以人们都说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而信息爆炸会引起信息犯罪、信息污染和人们的信息焦虑。

信息爆炸,知识也不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有一个统计,人类近三十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

在知识和信息都爆炸的情况下,你该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和知识?如何让信息与知识为你所用,而不是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惊慌失措?现代社会所能提供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一个人所能接受的容量,面对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人们自然会想尽量多吸收一些,但是当他发现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知晓全部信息的时候,就会觉得茫然。

对于知识的爆炸,解决的方式是你要明确自己的知识需求。知识虽多但人生有限,如果知识不能被你所用,不能成为“你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你也没有作用。

别把数据、信息和知识相混淆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区分数据、信息和知识。

数据:37.5

通过这个你能看出什么吗?估计很难!

信息:

荫姓名:陈浩男 年龄:1岁半

荫性别:女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荫时间:2006年6月8日13点20分 腋下体温:37.5℃

荫家长自述:孩子在楼下玩,回来后看到小脸特别红,测量体温为37.5℃。

这个时候,这个37.5有意义了,是一个广州的1岁半的小女孩在夏天午后玩耍后测试的体温。在这样的背景下,37.5成为了有意义的信息中的一个关键指标。

知识:

奶奶问了,孩子是不是发烧,该去医院?妈妈也手足无措!

这个时候该知识出场了——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若37.5℃是从口腔测得,则直肠温度在37.8~38.0℃,刚刚有一点点低烧。

为什么以上的信息是知识呢?并不是因为这些信息是写在教科书上的或者是哪位专家说的,而是因为这是通过许多病例、试验总结出来并在实践中公认是正确的。

通过信息作为基础,用以上的知识进行判断:

腋下温度37.5℃,那么体内温度应该是38.1~38.5℃,超过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1℃左右,是否属于发热还不能确定。

利用知识,以信息为基础作判断:小孩在下面玩得比较热,穿得较多,回来就测,是否能真正反映小孩体温,先减少衣物观察一下。1个小时后,再测量。1小时后测量为36.8℃,在正常范围内,不用去医院。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

表1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

经过以上简单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如果一个医生拥有了医学知识,但没有人找他看病,因为无法获得信息的输入,就会导致他的知识无法得到发挥,即没有信息,知识就无法发挥作用;

第二,如果只有数据和信息,没有知识来参与判断,信息毫无作用;

第三,数据和信息的获取相对比较简单。在本案例中,一般体温的测量都是家长自测或者护士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医生的诊断则需要知识(虽然本案例中的知识十分简单,已经成为父母的常识)。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人们经常说:看你今天印堂发亮,一定有喜事。那何谓印堂发亮,如何作出这个判断?依据的是什么知识?

须发皆白的老中医在给一妙龄女子把脉良久后说:“恭喜你,有喜了!”老中医如何判断人有喜了,依据的是什么知识,一个普通人能不能在一天内学会?

知识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用语言、文字、肢体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虽然知道如何做,但却很难告诉别人或者写明白、说明白的知识。从掌握知识的角度讲,大量的知识以隐性的成分存在着,而能显性化的部分较少。你虽然知道某个事情是怎么样或者如何做,但如果让你讲出来,你可能发现能够表达的会很少,如果进一步要求你写出来,可能能写的就更少了。古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这个意思,是说你能写的要比能说的少,能说的要比你知道的少,本质上就是显性和隐性知识的问题。

大学生在课堂上和读书的时候学习的大都是显性知识,而根据Delphi Group的调查显示,企业中的最大部分知识(比例高达42%)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过程:

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判断印堂发亮的是隐性知识,如果能将十万个印堂亮度正常人的脑门测一遍,再将大家公认的印堂发亮的脑门测一遍,各得出亮度的均值,那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人印堂亮度的正常值,譬如2~5瓦,超过5瓦的算印堂发亮,超过8瓦的算超亮等。下次判断人印堂发亮的时候就会用类似于温度计的东西测量亮度,然后对照,作出判断。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你阅读本书的时候,其实是在阅读笔者写出来的显性知识和信息。阅读完不同的章节,你会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环境和目标产生自己的隐性知识。

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你读完本书,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环境和目标产生自己的想法,并且写出了一篇读后感,就是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师傅带徒弟,师傅的知识可能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徒弟就只能靠师傅的身教和自己的领悟来学习。

知道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后,你在个人知识的学习中就应该明白,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听课和读书,还需要去学习隐性知识,需要去通过谈话、观察等多种方式学习;同时,你应该主动促进你的知识从隐性向显性转化,只有你有意识地显性化你的知识,你才能更深入地掌握知识,才能让别人知道你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才能赢得合作机会和新发展的平台。

隐性知识显性化应该成为现代人的一项必备能力,如果你不能显性化你的知识,就无法建立你的竞争力。为什么中医中药很难做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主要依靠隐性知识作判断,所以传承、复制的难度较大,因此就很难快速发展。

隐性知识还有一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你管理自己的知识很有价值。

荫你的隐性知识可能只是对你自己是隐性的,对于其他人、其他的机构可能已经是显性知识,这就需要你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学习,明白是否已经有类似的显性知识;

荫隐性知识需要环境(此时、此地),并非永远是隐性的;

荫谁能将隐性的知识最先显性化,谁就是知识创新的开拓者。譬如许多大师的创新,多年后也有不同的人表达,但前者是大师,因为他最早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荫隐性知识显性化能力成为人与人之间能力差别的重要方面。将自己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应该成为每个知识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之一;

荫隐性知识显性化需要需求、环境等外力的作用,外力的拉动加上个人显性化的意愿,可以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荫社区是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环境;

荫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讨论、回答提问、需求的压力、工作分解、流程分析等;

荫不能用通俗、简单的语言和文字表述知识,表明对该领域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

知识工作者

知识工作者这个词是由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最早提出来的,他在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中第一次提出Knowledge Worker,指那些主要工作内容为处理信息和知识,并在工作中利用信息和知识的人,以区别于原来的产业工人。在1999年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进一步提出了“21世纪,无论是对商业还是非商业机构,其最宝贵的资产将是它们的知识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你就是知识工作者,因为你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信息和知识。

思考一下,你是不是知识工作者?你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我们每天早晨一进单位就要开会、打电话、写邮件和发邮件、在即时通讯工具上与人沟通、写报告、与客户交流等,笔者相信本书的读者大都是知识工作者,你的主要工作也是处理信息和知识。那么,你的竞争力的源泉和优势就是你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与效率。

未来=知识管理能力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成功靠的是谁消息灵通和胆子大。那时候,在北京的一个人只要听说广州的电子表或者服装便宜,加上胆量,他晚上就可以坐上火车去进货,回来就销售,然后就可以赚钱。

笔者的老家在农村,在2000年前放假回老家的时候,想跟人交流关于互联网上的某个新闻,很少有人知道,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有信息上的优势——许多信息我得到了而别人不知道。但现在回老家,小青年们的手机都可以上网,每个人都订阅了多种电子报,张口闭口都是百度一下。我的信息优势没有了!

在世界越来越平的现状下,信息的传递越来越没有障碍。我们村的小青年能够得到我所能得到的所有信息。但同时我也发现,他们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不知道如何评估信息,看到什么信息就相信什么信息,缺乏对信息评估的能力;第二个问题是他们不知道有目标地去获取信息,因为缺乏知识基础,他们很难产生对信息的明确需求。

对于畅销书《世界是平的》,IBM知识管理机构创办人普赛克在《哈佛商业评论》刊出了一篇针锋相对的文章《谁说世界是平的!》。他指出:“盖茨和弗里德曼犯的基本错误,是把信息和知识混为一谈。”

他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上Google的网站搜索到盲肠炎手术的开刀步骤,但不论这个人搜集了多少信息,“你敢让他开刀吗?”

知识与信息不同,知识除了要靠经验去消化汇集来的信息,还要去验证、思考,甚至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当今时代下,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及个人竞争优势的建立,绝对不是靠信息的数量(虽然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成为一个人发展的劣势)。不要以为你整天在互联网上就掌握了知识,互联网上的信息和知识你能获得我也能获得,互联网上有显性的知识也有信息,显性的知识必须跟你个人的原有知识结合起来,转化成你的隐性知识,加上对环境的判断才能发挥作用。

当今世界中,虽然我们离不开信息,但仅靠信息带不来竞争优势。

那么,我们作为知识工作者的竞争优势应该来自于哪里?

学历可以作为你知识水平的一个表现,但其表达的只是在某时、某地的知识存量,是否能持续地更新知识、是否能持续地共享和传播自己的知识、是否能将已有的知识用好用足来获取价值、是否能持续地创新知识引领发展,只有这些才是个人竞争力的源泉。

原来的说法是不识字的人被称作文盲,现在的说法是不会学习的人是文盲。如果你学会了选择知识,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工具,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学习的习惯,那你就不是新时代的文盲了!

但我们满足于仅仅不是文盲吗?虽然你学习了众多知识,但单位里领导不重视你、同事不跟你合作,你的知识有用吗?如果你掌握了众多知识,但你的知识不会利用,甚至不能给你换来养家糊口的钱,更不用说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样的知识有用吗?如果你总是学习别人的知识,读死书、死读书,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能进行知识创新,那你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我们认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一个知识工作者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来源于他掌握的知识数量,也不仅仅来源于他热爱学习的习惯,而在于他必须掌握从知识学习到知识保存、知识共享和传播、知识利用和创新的过程,如果没有对整个过程的掌握,这个人虽然在某一方面比较有优势,但是很难建立起相对于大多数知识工作者的竞争优势。

人只能依靠自己,而依靠自己最重要的一点是依靠自己对个人知识过程的管理。只有对整个知识过程的管理才是现代人发展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源泉。

第三节 你的五个知识问题

作为以处理信息和知识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知识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知识问题:

荫我们必须持续地学习才能保持我们的竞争力;在同样的时间里谁的学习效率更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更强,谁就掌握竞争优势;

荫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够装在人的大脑中,在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中都有一些“只需要知道谁知道(人的问题)、知道在哪里(存储的问题)”的问题;

个人知识的管理不仅仅是指信息和知识的保存,而是知识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的过程。

荫因为每个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都需要与他人协作,所以需要每个人都拥有团队协作的精神,需要让跟你协作的人(或者潜在的协作对象)能够了解你的知识背景、结构和能力,只有让别人了解你,才能有更多的机 会。让别人了解你,你必须自发地去做知识共享的工作,做知识传递的工作,这也是知识工作者建立个人品牌的基础和捷径;

荫知识本身没有价值,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如果你有知识却不能被利用,那么你只不过是一个移动的书橱而已,这样的知识对你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毫无益处;

荫任何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都是知识创新,如果你能够持续地创造新知识,在你的领域里引领发展,那么你的竞争力就无法被别人超越,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人。

基于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在个人的知识问题上,每个人都面临着以下的五个问题(图1)。

图1 个人知识管理过程的五个问题

学习知识——你会学习吗

现在,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了——知识本身在快速更新,你工作所需要知识的要求也在迅速变化和提高,你的竞争对手在不断学习,这三种情况都存在。如果你是一个20世纪50或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不用学习你也可能“混”到退休,因为那时候知识更新速度慢、社会发展速度比较慢、大学生比较稀缺。在今天的环境下,如果你有5年不学习,无论你的学历是博士还是学士,你绝对会落伍;如果你有10年不学习,你就会发现在就业市场上自己将找不到工作——你已经不知道你会干什么了!

但是否热爱学习就可以呢?也不是!

如此之多的知识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你没有学习目标的话,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知识都有价值,都应该学习,假如你用有限的时间去学无限的知识,你将会被知识“淹没”。所以学习知识的第一步是确定自己知识的方向:学习什么才能给自己的竞争力带来最大提升。如果不能确定正确的方向,那么学得再多、再广也没有用。因为你无法正向地积累,你在任何领域都是“初学者”和“新手”,而现在的工作岗位是需要“专家”的时代。

确定学习知识的方向以后,就是学习的方法和工具问题。如果你想掌握一个方向(领域)的知识,应该学什么:除了读书、上课,还有什么?与人聊天算不算学习?如何处理纷繁的信息等等?在本书中笔者构建了一个知识学习的简单模型,希望对你的知识学习有所帮助。

我们还提供了在学习中可以用到的工具,这些工具你拿过来就可以使用。本书将在第二章详细地介绍个人知识学习的问题,里面包括了相应的理念、方法和工具。

保存知识——用时能找到

将所有的知识都记住并能方便自如地使用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这时候就涉及知识和作为知识的原料信息的存储问题。有的知识你需要掌握并能付诸实践,有的知识你需要知道在哪里,当需要的时候可以查找到并引用,有的知识存储在别人的大脑中,你需要知道如何找到这些人。

这些知识可能存在于大脑中,也可能存在于你的书上的注释中,也可能存在于你的保险柜、文件夹中。而更多的可能是储存在你的电脑硬盘、移动硬盘或者U盘中。因此,要将你已有的知识更好地组织起来,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找到,并能够快速利用。

保存知识不是目的,保存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的时候能最快速和准确地查询到相关内容,所以笔者反对无目的、无限制地存储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而要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知识需求,建立个人知识存储的分类、命名规则,充分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协助自己对知识的保存和利用,让存储的知识真正对个人的学习、利用和创新产生价值,并提高整个知识管理过程的效率。

本书将在第三章详细地介绍知识保存的理念、方法和工具。

知识共享——让人知道你知道

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其核心竞争力的根源并非是他现在已经拥有的知识,而是他能够确定自己的方向并持续地学习、使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你知道也要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只有让其他人知道你知道,你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只是“你认为自己知道”而别人不了解,你就无法跟人协作,无法取得别人的了解、理解和信任,你就会成为“怨妇”,所以你需要主动去做知识共享和传播的工作。

在许多企业中,我们都会遇到不少抱怨自己不得志的人:为什么我水平比他高、工作比他认真负责,可涨薪水、升职的却是他而不是我。对于这种问题,除了公司或者机构的问题外,你也需要从个人的角度去反思:你的水平和能力是否让别人知道并认可了?你是否有意识地做过诸如将你知道的知识写出来、讲出来分享给别人的工作?你是否愿意帮助别人?你是否认为自己水平很高而不屑于与别人交流?你是否认为自己讲给别人对方也听不懂?

在学术研究上,如果谁第一个将某领域的某个问题讲出来(在学术会议上)、写出来(在学术论文中)并被大家认可,谁就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通过讲出来、写出来可以给你带来名声、荣誉、资金和各种资源。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共享和传播的情况可能没有学术领域那么明显,但道理是相通的。只有通过不断的知识共享、知识传播,才能让别人认识到你的价值和独特性,你才会被同事重视,被领导垂青,进而得到更多的机会。

如果你想将你的知识共享或者传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虽然你觉得自己知道,但这种知道是支离破碎、不系统的,你需要再学习和实践,这无形中促进了你对知识的掌握。在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上,你需要定位自己的知识和需要传递的内容,需要找到知识共享和传播的工具和手段,这是第四章的内容。

知识使用——让知识带来价值

古人有个说法叫“百无一用是书生”,还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在我们的文化中,习惯强调知识的学习而较少谈论学习知识后干什么。看一看我们接受的教育和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我们在小学好好学习是为了考上一个重点初中,初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然后是重点大学、硕士、博士等。但没有人告诉我们学这么多知识是为什么、如何用。

学而优则仕曾经是古代知识分子学习知识的动力和方向,现在这种思想也有不小的市场。但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窄,因为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该是小政府服务大社会,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做“仕”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那我们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从知识保存的角度讲,人超不过图书馆和硬盘,所以知识的保存不是目的。我们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让知识能够发挥作用,让知识帮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改善我们的生活,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赚更多的钱,职位更高,形成个人的影响力,心情更愉悦等。如何让你的知识发挥作用,这是个人知识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环。

再进一步说,如何充分使用你的知识,你的知识被利用后应该交换回你需要的东西:心理的满足感、房子、幸福的家庭、尊重、信任关系等。那为什么不同人的知识交换的价值不一样呢?你的知识值多少钱,如何提升你的知识的价值?在第五章中笔者详细说明了知识使用的方式和方法,并提供了一个知识价值的模型,相信会对你的知识学习、使用和创新都有帮助。

知识创新——用创新超越竞争

在当今“山寨”纷飞的现状下,对于个人和企业都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记得有一位朋友说过,我不怕你山寨我,因为你只能跟随我,却永远不知道我下一步会做成什么。当你山寨我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我已经去做利润率更高的产品了。

任何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都是知识的创新,只有知识创新了才会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从个人发展角度而言,如果想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那就必须持续做知识创新。但现实是我们觉得创新太玄妙,在第六章中我们将分析个人如何进行知识的创新,如何通过更新个人的知识结构、储备,以把握社会需求甚至引领社会需求。

三个案例看你存在的知识问题

在个人的知识问题中,不同的人面临的是不同的问题。你需要从你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和你所处的环境的要求来确定你的主要问题。其实,这五个问题是现在的知识工作者都或多或少存在的,所以笔者建议你首先对这五个问题所对应的五章内容进行阅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针对自己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知识管理中心也建设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并愿意回答你的任何知识管理问题。

五个知识问题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问题的重点不一样。

关于如何确定自己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将笔者在咨询中接触到的几个案例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案例一:小刘,出生于湖南某小镇,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他在北京某知名大学获得图书馆学的硕士学位,到某国有上市公司信息中心工作。因为家庭和专业熏陶,小刘很喜欢读书,但人比较内向。

毕业三年后,小刘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遇到问题,虽然自己不断学习,但仿佛学习的内容在岗位上无法发挥作用,而且许多自己最熟悉的东西领导却安排别人去做,感到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

经过跟小刘面对面沟通和对小刘工作环境的了解后,笔者初步掌握了小刘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习缺乏目标性,无法正向积累形成竞争优势。在信息中心,小刘 的图书馆专业与学习软件开发、硬件维护的同事相比看起来是“外行”,所以小刘选择了学习硬件、软件的知识,但由于目标不明确,虽然软件、硬件都学了,但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最多也就达到普通同事的水平,别人感觉不到他有任何“独特的”价值。而从企业内部信息中心的角度讲,在基本的业务和管理系统上线后,需要将这些系统运营好,使之更符合员工的需求。由于信息爆炸,如何组织信息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问题,而这些跟图书馆学所关注的内容结合很紧密,笔者就建议小刘将自己的学习方向再聚焦一点,从信息如何更好满足用户使用的角度去研究和学习,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其原有的知识基础,也符合了企业现阶段的需求。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小刘就成为了这一块的专家。

第二,小刘没有做知识共享和传递的工作。由于性格比较内向,小刘不太擅长主动跟别人交流,这样导致别人无法了解他的观点、思想和见解。在跟小刘的交流中笔者得知,在信息中心内有一个部门的知识库,笔者就建议小刘争取每周在知识库共享一篇关于如何运营企业信息系统,让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文章。日积月累,人们在搜索相关问题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小刘的文章,而且说得还蛮有道理,就慢慢感觉到他是这个方面的专家。

结果:经过两年时间,小刘现在已经成为了部门的骨干员工和项目经理。由于企业信息化已经走过了重视建设而到了如何提高运营效率的阶段,小刘已经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升职的前景也看好!

点评:小刘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个和第三个。他虽然热爱学习但不知道学习什么,而学习没有方向就没有效率;还有就是他没有让别人“知道自己知道”,没有做知识共享和传播的工作,造成自己的知识无法发挥作用。

案例二:小陈是个美女,也是公司老总的助理。但小陈不是花瓶,她是某知名大学商学院的MBA毕业生,专业技能和交往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不错。但最近她对自己的工作却感到很郁闷,由于老总的工作节奏很快,所以老总要求她写的方案、建议书什么的都比较急,可自己在写的时候总发现原来看过的资料在需要引用、参考的时候不好找,或者明明知道自己几天前刚刚看过,甚至有的资料自己已经从网上下载并保存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了,最后却找不到或者要费半天时间。

经过对她工作方式的了解,笔者发现她使用的资料70%以上是互联网上的资料,因为她的报告更偏重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形势,而这方面最新的资讯都在互联网上,同时她需要的企业内部资料大部分也在企业内部网上,如何组织这些资料是她面临的主要问题。她每天要大量阅读这些资料,一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就copy(复制)到word(微软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之一)文档中保存下来,但是我们知道人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是无法在电脑中保存的。

笔者给她提供的建议是不一定要copy成word文档,并给她介绍了两个小工具:Google提供的Notebook工具(主要功能是记笔记,当看到某一内容后产生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可以随手记下来)和百度提供的社会性书签工具——百度搜藏。这样的话,笔记工具解决了她如何记录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的问题,百度搜藏满足了保存她感兴趣的文章和文章中某部分内容的需求,这样她再看到感兴趣的文档就可以用百度搜藏保存起来,并且可以用鼠标画出文章中最需要的部分,下次要引用的时候直接贴过去就可以了,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明明几天前看到过却找不到”的问题。

点评:小陈存在的是信息和知识如何更好地保存以方便使用的问题。

案例三:老李在参加工作10周年的时候辞职了,准备自己创业,之前他在一家做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咨询公司做中层经理。老李是管理学硕士毕业,曾经为不少大型的机构提供过咨询服务,工作认真负责,学习能力强,人缘好。自己感觉也不错,认为凭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一定能够闯出一片天地。

但在公司开张7个月后,老李的信心越来越不足。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咨询,但由于公司没有知名度,没有人找他。而且更可怕的是,老李自己做中层经理的时候每天出差忙得要死,而现在却不知道自己的公司应该卖什么、如何卖。

在跟笔者交流的时候,老李说:“我这满肚子学问却赚不到钱,您是搞知识管理的,说说这算什么理儿,难道知识不值钱?”

笔者也开玩笑说:“你满肚子学问,但你的学问怎么卖?按重量还是按体积?”

知识有价值,但知识本身没有办法卖,因为无法衡量你脑袋中的知识值多少钱。知识的利用和交换必须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形式来实现,老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

第一,他的知识没有转化为成品和服务,所以他无法实现销售。我们给他的建议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培训服务,转化成一门课程提供给市场,只有这样别人才能买你这个服务,你的知识才能有价值。

第二,单纯的一个知识没有价值,老李主要擅长的是咨询项目的实施,而作为一个公司来讲,需要让客户知道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需要市场人员;将你的产品和服务销售出去,也需要销售人员。

点评:老李的主要问题出在知识的利用上——知识怎么用,怎么转化成价值!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人、有不同发展目标的人,他的主要知识问题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人,在他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问题也不同。但是个人知识的五个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注意的,其中的理念、方法和工具也是所有知识工作者应该掌握的。例如,不论你是在校读书的大学生还是企业的总经理,你都必须持续学习,更新你的知识,你都必须把你知道的知识让你的同学、同事和下属知道,你必须要保存好知识从而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你必须利用你的知识去寻找工作、发现客户、创新产品,你也必须在已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创新,进一步建立你的个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在不同阶段中,对于一个未毕业的大学生,他的主要问题可能是知识学习的方向、方法和工具掌握;对于一个中型企业的老总则是如何创新以引领产品和服务;对于一个企业的白领,其个人知识方面的主要问题可能是知识的共享和传递,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知道,树立其个人的专业形象,帮助个人升职、加薪,帮助他获得更多的尊重。

笔者建议的原则是:

在你读书和工作的第一个十年,要更多地关注第一个问题(知识的学习)、第二个问题(知识的存储)、第三个问题(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因为在30岁以前,你可以更多地去探索自己的优势、特长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性,同时你要养成良好的知识保存习惯,乐于并善于分享,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在这个阶段,因为相对来说对知识创新的要求不高,你尽可以做简单的知识使用方面的工作,在不同的企业进行体验。

在你工作的第二个十年,你需要更多地关注第三个问题(知识的共享和传播)、第四个问题(知识的利用)和第五个问题(知识的创新),通过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建立自己在某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形象,通过知识转化为专利或者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直接提供给市场,通过知识创新引领一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当然,每个人的发展路径都不同,你需要自己去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