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摆脱惯性思维,知识创新很简单

摆脱惯性思维,知识创新很简单

时间:2023-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 创新知识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不竞争,是通过创新颠覆原来的模式。第一节 知识创新很简单佛教禅宗里有一句话“凡墙都是门”,只要你创新,所有竖在你面前的墙都可以通过。如果不能创新的话,在你跟前的是一扇门也过不去。——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我国,创新是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自主创新、创新型城市、创新企业、创新型团队等。

第六章 创新知识

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不竞争,是通过创新颠覆原来的模式。学会知识创新后,你就可以超越竞争。其实创新并不神秘,我们每个人都做过也一直在做,那么为什么不做得更好一些呢?

第一节 知识创新很简单

佛教禅宗里有一句话“凡墙都是门”,只要你创新,所有竖在你面前的墙都可以通过。如果不能创新的话,在你跟前的是一扇门也过不去。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在我国,创新是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自主创新、创新型城市、创新企业、创新型团队等。这反映出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创新的作用,但是因为缺乏创新,我国的企业多次被国外同行告上法庭;因为缺乏创新,造成“山寨”产品泛滥;因为缺乏创新,我们只能低水平地重复,甚至只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进行发展。

虽然人们都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但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却是比较模糊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创新不可捉摸,没有规律可循,是国家、社会和企业层面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创新学的大师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新能力的行为,创新确实创造出资源,人们在自然界发现某种有用物并使其产生经济价值之前,并没有‘资源’这样一种东西。通俗点理解,创新就是对原有资源的重新组合。从这个角度看,创新与发明有所不同,发明包括创新的意思,但创新覆盖的范围要比发明广很多,包括引入新事物、制造新变化都是创新。例如把蒸汽机安装在渔船上,渔船有了蒸汽的动力;如果安装在火车上,就是蒸汽机车,这都属于创新。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实创新不仅对于国家至关重要,对于企业来说同样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推动力,创新也是个人提升自我竞争力、建立个人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创新基础都是知识的创新,而所有的知识创新都是人的创新。人是知识使用、创新和学习的载体,离开了知识工作者,知识创新将不可能实现。

知识创新是基础

创新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技术创新外,还包括制度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但所有创新的前提都是知识的创新和创造,只有有了知识的创新和创造,才会有新技术、新制度、新流程和新产品的出现,所以说知识创新是所有创新的基础。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Mental/First Creation),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Physical/Second Creation)”。柯维的理论正说明了任何创新都需要先有知识上的创新。当你想要建造一所创新的建筑时,必须是先要在头脑中创新出房子的设计,并将这些创新用施工人员能理解的语言(图纸)传递给他们,然后才能去实施。

1993年著名的战略研究专家Debra M. Amidon Rogers首次提出“知识创新”的概念,她认为知识创新是指一种新思想产生、深化和交流并应用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以促使企业获得成功,国家经济活力得到增强,社会取得进步的活动。所谓知识创新是指产生新知识并将新知识投入到实践中从而获得效益的过程。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新知识是以知识积累和传承为基础的,必须站在前人累积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知识必须能够付诸实践,帮助企业、国家和社会进步和成功。

相对于其他创新,知识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创新价值体系(而不是价值链)——价值链的思想是线性的和静态的,而创新价值体系是动态的,它展现了成功创新所需要的所有相互依赖关系。

第二,战略商业网络(而不是战略商业单位)——战略商业单位的管理倾向于建立各自的知识储备,而战略商业网络鼓励创新过程中知识在合作者、客户、供应商、科研机构和竞争者之间的流动。

第三,合作战略(而不是竞争战略)——竞争战略产生输赢结局,一方市场份额的扩大必然以另一方市场份额的减少为代价,而合作战略鼓励通过合作关系建立双赢环境,使知识得到发展,竞争双方都有利可图。

第四,消费者潜在需求(而不仅仅是当前需求)——满足市场当前需求是企业生存之本,着重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则有助于发掘未来的市场需求,挖掘新源泉可以赢得未来的成功。

创新的“三性”

知识创新必须拥有三种特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在这三种特性中,如果缺乏新颖性,不能被称为创造;虽然新颖,但缺乏实用性,这样的创新没有价值,得不到社会认可;即使具备新颖性和实用性,但可行性太差的创新也无法真正被应用到社区的实践中。

(1)新颖性

这里说的新颖并非一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种重大的创新,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对原有理论的重大颠覆),而只要在某个较小的范围和领域内,以前人没有的视角和方法解决问题就是创新。即使这些视野和方法本身不一定是新的,但是借用到从来没有用过的领域中就成为创新。

例如家庭用的自动烤面包机,最早是由日本松下公司的工程师开发出来的。如果去分析面包机的构造,其实很简单,包括装面粉和水的锅、自动搅拌面粉的搅拌器、烘烤电炉和定时器。这些东西在任何一个食品企业都是司空见惯的部件,但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就诞生了一个方便人们使用的机器,这就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

(2)实用性

人们常说,一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说明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的新颖性。某知识产权的专家开玩笑说,天空中每块云的形状都可以申请实用新型的专利,因为每一块都不一样。但在现今的情况下,树上的每一片叶子和天空中每一块云到底有什么用呢?

拥有新颖性但缺乏实用性的东西不能被称作创新。创造出来的东西必须要能满足人们当前或者潜在的需求,许多所谓的“创新”都是听起来很好,但用起来基本没用,这样的创新不要也罢。“需求是创新的最大动力”,所以我们在创新的时候一定要从需求开始(这些需求既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是当前的或者潜在的),绝对不能天马行空,只考虑新颖而不考虑实用性。

(3)可行性

现在的食品机械有面包机、馒头机、饺子机、榨汁机等,假如有人想创新一个既可以炒菜又可以做饭,还可以包饺子、煮粥、酿酒……再拓展一点,甚至可以给你打扫厨房、刷碗的多功能机械,你觉得具备可行性吗?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估计大部分工程师都会被这个需求给吓倒,因为没有人能够实现。对于致力于这种创新的人,不能不说其目光远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是在浪费精力。

衡量一项“创新”是否是真正的创新,取决于该项创新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学者和科学家提出了不少具备新颖性的创意,但是由于缺乏实用性或者可行性而无法转变成真正的创新。所以,在个人做知识创新的过程中,除了要像科学家那样思考以外,你还需要有像市场或者销售人员那样对客户需求的敏锐反应,即必须具备实用性,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此外,你还要了解工程师的相关知识,这关系到创意到底能否实现,成本是不是合适。总之,只有符合了这“三性”的创新才能真正产生价值。

摆脱惯性思维,知识创新很简单

首先请看下面这两个问题:

测试题一:

有两位骑手分别骑上自己的马进行比赛,但比赛的却是谁的马跑得慢。这可和以往的经验太不一样了,于是两位骑手只好很难受、慢慢腾腾地赛起马来。如何才能取胜呢?一位智者传授给他们一个赛马的妙计。稍后,两位骑手经过商量,便扬鞭催马,一溜烟打马迅速跑起来。

请问,这位智者传授了什么妙计呢?

测试题二:

有一家人去找出租房,全家三口,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看到一则出租广告,就赶紧跑去。房子很好,然而房东却说:“我们公寓不租给有孩子的住户。”

夫妻俩听了,大失所望地走开了。5岁的孩子把一切看在眼里,又返回去敲房东的大门。门打开了,孩子说:“……”房东听了之后,高声笑了起来,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

请问:这位5岁的小孩子说了些什么,终于说服了房东?

注意,两道测试题需要的知识普通人都掌握,目的是测试你是否能够活学活用个人知识。做这两道测试题时你不能拘泥于自己的惯性思维,否则你是得不到答案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答案: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两位骑手各骑上对方的马。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5岁的孩子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

在第二个测试题中,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一定会按照人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作出反应,不外乎出高价,苦苦求情或者夸耀自己的孩子非常听话。但这三个方案都不能解决问题。然而5岁的孩子却不会考虑这些。他考虑问题的焦点从父母带孩子,转向孩子带父母,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把问题解决了。

生活在自己的习惯中最舒服,但这种舒服也阻碍了我们的创新,所以首先打破你原来习惯的方式和方法是你创新的基础。

答案看完了,可能你会觉得这只不过是一种小技巧。这些知识我们都掌握,但是由于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无法将知识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知识在原来没有使用的地方使用上,这是知识创新中的一种。同时,这也是我们后面会讲到的右脑利用中的一种方法。许多时候,创新的最大制约就是原来固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框架,我们考虑问题都是在原来的圈子里面,因为无法突破出来也就无法创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某个发明家设计汽车的时候,在如何调整汽车的方向上,他最早想到的办法是给汽车装上缰绳,希望像赶马车那样用缰绳调整汽车的转向。

蔑视一切不可能

人人都有知识创新的能力,而知识创新也并没有听起来那么神秘,许多时候只是一张等待捅破的窗户纸,就看谁能找到这张纸,并勇敢地捅破它。

“当我23岁的时候,我就做过这么一个梦。我猛地醒来,我想:如果我能把整个互联网下载下来,仅保存着链接……于是我抓起一支笔开始写,有时候从梦中醒来是非常重要的。我花了一个午夜的时间描绘了细节,并确信它将有所作为。不久后,我就告诉我的导师特里·温诺格拉德,要花两周时间下载整个网络,当时他点了点头,其实他完全知道这要花更长的时间,但他很睿智,并没有告诉我。年轻人的乐观主义通常不可低估,令人吃惊的是,我没有想过要打造一个搜索引擎。这一概念甚至没有进入我脑海。但后来,我突然想到了更好地给网页排序的方式,以形成真正的搜索引擎,谷歌就这样诞生了。”

以上是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描述其创造Google商业模式的文字,他认为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蔑视不可能。敢于“蔑视不可能”就可以找出解决方案,关键是你有没有有意识地去想并脚踏实地地去追求你的梦想。如果缺乏这样的动力,即使创新就在你身边,你也可能很难发现。

第二节 知识创新的发动机

学习是创新的前提

“知识工作者90%以上的创新其实是重复工作,因为这些知识已经在其组织内部和外部存在了。”

——IDC报告

IDC报告中的数字引起我们的深思,许多时候在你认为自己是创新的时候,可能早在几年前就有人做过,这个人可能就是你旁边的同事或者社会上的相关机构。这就提示我们:在创新之前你要广泛学习,要掌握尽量多的背景知识、行业进展和你所在领域的前沿状况。学习无疑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如果你能从书籍、论文、互联网、同事、同学、朋友中得到相关的知识,将极大降低你创新的成本。

同时,我们所在的组织也应该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只有将以往的经验、教训和积累的知识传递给员工,员工才能抽出有限的精力去做“真正”创新的工作。但现实是,即使在一个企业内部,许多时候因为没有良好的知识管理基础,错误多次重犯,教训和经验都无法传承,真正的创新也无法涌现,所谓的“创新”其实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于博士学位的候选人有一个要求,就是对人类的知识有所贡献,所以5年博士的时间要有大半花在对人类已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上。我们在知识创新上也应该有这种精神,首先了解曾经发生过什么,有过什么样的实践、观点和方法,只有充分掌握这些内容,你的创新才更有价值。

需求是创新的最大动力

这是一个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故事,我们暂且不论它的真假:

某知名日化公司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同样的问题后大为光火,找了个小工来说:

“你要赶快把这个搞定,否则就炒你鱿鱼!”

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花了90块钱买了一个电扇,然后通过调整电扇与生产线的距离,让电扇的风正好可以把空盒子吹走而不至于吹动装好香皂的盒子,90块钱的成本也同样解决了问题。

不同的人对这个故事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如果从创新的角度讲,这个故事中的博士后和小工都完成了该项工作:去掉没有装香皂的空盒子。因为乡镇企业的需求是以极低的成本解决的,所以该小工的方法更有创新性。与这个故事类似的还有美国研究太空用圆珠笔的故事,美国因为有这方面的预算,所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解决圆珠笔在太空无法书写的问题。而前苏联相关机构却没有该笔预算,在这种约束下他们更关注“书写”问题的解决之道,于是采用了铅笔。

什么是需求,问题和约束条件构成了对创新的需求。因为要解决具体的问题,所以人们要设计相关的解决方案;因为有相关的约束条件,所以需要人们去创新。列宁说过“社会的需求超过十所大学对科学的推动作用”,人类满足各种需求的过程也是社会知识创新的过程。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人类发明了马车、火车、汽车、飞机;因为能源的有限性(对出行需求的约束),汽车生产企业不断进行降低油耗的知识创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创新将会找到汽油的替代品,而这个领域也正是全球汽车领域知识创新的热点。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与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合作的“战略创新驱动计划”发现,创新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未被满足的需求:这完全和我们自己或我们的产品无关。其实,任何创新需求都源于顾客对性能表现更加出色的渴望:运转更快(交通工具),播放曲目更多(音乐播放器),金属含量更低(生活用品),摄入脂肪更少(食品饮料等)。因此,自认为客户喜欢我们就是在欺骗自己。顾客喜欢获取更多,我们只不过是让他们满足的工具。太多时候,我们允许形式(产品设计、制造、营销的方式)优先于顾客真正的需求——他们渴望的是更加优异的性能”。

如果知道需求是你知识创新的最大动力,那么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创新了:找到需求、发现需求、挖掘需求!

需求哪里来

许多人从来没有进行过知识创新,并非是因为其缺乏知识创新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没有知识创新的动力——对于他来说缺乏知识创新的需求。

知识创新的需求一方面来自外部的压力,因为艰苦和恶劣的环境,因为不创新就无法生存,所以生存的需求逼迫人去做知识创新,力图通过知识创新生存和发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在困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原因之一,相对来说,那些条件比较好的人则成就较少。

找到需求是你个人知识创新的起点!

知识创新的更重要需求来自于人的内心:对理想的激情与追求,对个人梦想的执著。每个人在追寻理想和梦想的路上都充满了坎坷和崎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就需要自己去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困难,解决无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个人发展中的“需求”!

有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建筑工人们在干什么,三个工人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

第二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盖一座大楼。”

第三个工人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城市。”

10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一个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座城市的领导者。

可以看出,不同的追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际遇。这个追求就是创新的“需求”,因为有追求,即使没有困难的外部环境,人也可以依靠自己的理想来激励自己创新。因为没有理想,许多人沉溺于自己的现状,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好、足够优秀、足够快乐,或者虽然有理想但没有强烈的追逐理想的愿望,或者因为个人的惰性而缺乏追求,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知识创新的。

知识创新的“三心二欲”

要进行知识创新,除了要了解历史上知识的积累,利用需求的拉动作用外,还需要知识工作者心中的动力和习惯,包括知识工作者的好奇心、怀疑心、进取心和求知欲、创新欲。

(1)好奇心

好奇心是知识创造的起点、动机和驱动力。人类的创新表明,好奇心可以帮助人们捕捉创新机会、选择创新方向、激发创新思路、驱动创新活动。烧开的水蒸气会将壶盖顶起,这是每个人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但只有瓦特感到十分好奇并去探究其中的原理,从而发明了开启工业时代序幕的蒸汽机。

著名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善用榔头的人往往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因为成年人大都生活在自己的思维定式中,往往缺乏了好奇心,就想当然地认为世界就是“我们已经看过的世界”,因此对创新的机会熟视无睹。

(2)怀疑心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普通人都倾向于信任权威和专家而不敢质疑,所以怀疑心对于知识创新是极端重要的。没有疑问就不会有创新,爱因斯坦如果不怀疑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就不会发现相对论;Google如果不怀疑Yahoo的分类式目录搜索,就不会建立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

怀疑心对于知识工作者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极端重要,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独立判断的精神而不是盲从,否则就会失去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3)进取心

如果一个人没有进取心,就将失去前进的动力,也就不会发掘出知识创新的需求,创新不能进行和持续。所以,一个优秀的知识创新者一定是一个有强烈进取心的人,因为自我发展意识比较强,他就更愿意去尝试、去追求,为了完成个人的目标,他就必须去创新。

(4)求知欲

创新不是坐井观天,“自己认为自己创新”,而必须是在对人类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善于创新的知识工作者一定是善于学习、求知欲强的人,他们渴望了解和掌握人类历史的知识积累,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因为掌握已知,他们更勇于探索未知,主动去创新。

(5)创新欲

因为不满足于现在的思想、观点、方法或者产品、方案的功能特性,总想在现有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推陈出新的欲望就是人的创新欲。拥有创新欲的人总是一再地问“为什么是这样,能不能更好”、“能不能改一改”等,他们不喜欢循规蹈矩,总想去改变。

第三节 左脑+右脑助力个人知识创新

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

——爱因斯坦

人类最大的浪费

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浪费可能是对大脑功能的浪费:大自然给人类如此精密、强大的大脑,但我们仅仅利用了很少的部分。人脑细胞有140亿~160亿个,爱因斯坦的大脑被利用了3%,而现代医学证明,再聪明人的大脑,一生的使用率也不会超过10%。人大脑里储存的各种信息,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50倍,即5亿本书的知识。

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身体右侧的基本功能,而右脑负责身体左侧的基本功能。左右脑之间由神经纤维相连,左脑负责语言、阅读、书写及逻辑、推理和计算的能力;右脑则有图形、空间结构的构思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及形成非言语性概念的能力。所以右侧身体偏瘫的病人证明左脑受到了损伤,该类病人经常出现失语现象(因为左脑负责语言),而左侧身体偏瘫的人则很少失语。大部分人主要是使用人体右侧的功能,所以左脑受到更多的锻炼,被开发和利用得更多,而右脑的开发和利用则较少。

美国学者托马斯·布莱克斯利甚至认为,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已经在思维方式上经历过两次重大的革命。第一次是在原始石器时代的“左脑革命”,即以语言文字的逻辑化思维充实直接自然的直觉式形象思维;第二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计算机革命”,这扩展了人类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左脑革命”的进一步延伸。21世纪,人类正进入第三次革命——右脑革命时代,即吸收前两次革命的成果,形成“人、机之间实现新型的协同关系”,要使计算机与人的左脑和右脑三者之间形成一种“三向合作关系”。右脑具有产生直觉突破的创造性,并且协同左脑在逻辑判断方面的功能,为计算机编制卓越的程序,从而通过计算机完备的准确性和比人脑快过上百万倍的运算速度,使大脑的功能得到无限的延伸,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明。

通过对左右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思维模式是先用右脑进行创新思考,然后再用左脑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左右脑共同发挥作用。但是在我们现今的社会中,普通人大都是主要利用左脑的功能。

右脑是创新的源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左撇子”比较聪明,本质上是因为“左撇子”比我们普通人更多地锻炼了右脑的功能。

我们会发现有不少伟大的科学家都有音乐方面的天赋,爱因斯坦6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稍大一些后他又学习了弹钢琴。爱因斯坦与小提琴总是形影不离,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拉小提琴,演奏音乐简直成了他的“第二职业”。不管旅行到哪里,甚至连参加科学会议,他都不忘随身携带琴盒。从这里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对音乐的热爱。“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的音乐水平达到了可以与知名音乐家合奏的程度,而著名科学家李四光也写过小提琴独奏曲。无可否认,这些伟大的科学家都从音乐中汲取了养分,他们都是充分使用右脑的人。从20世纪80年代起,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每年都要到北京组织“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请黄胄、华君武、吴冠中等知名画家“画科学”,用形象思维和图形图像的表现手法揭示科学的规律,促进知识的创新;钱钟书先生的记忆力更是被誉为“照相机式”记忆。其实人脑的大部分记忆都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就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记忆完成后的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将其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

从大脑功能的角度看,所谓创新就是将大脑中那些被认为毫无关系的信息和知识联结起来。这种并不关联的信息和知识之间距离越大,把它们联系起来的设想就越新奇。如果右脑功能足够强大,其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并且与左脑很好地配合,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意产生出来,从而成为创新的基础。

由于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右脑承担的形象思维功能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形象思维并非用语言表述的思维方式,而是一种脱离语言躯壳的自动的关联。左脑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是依据现有知识和理论框架的推理,并不直接产生新知识。

但是很不幸,我们的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左脑教育,很少发挥右脑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扼杀右脑型人才,这样就造成我们培养的人才都是继承有余而创新不足的结果。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等原因,我们的教育仍然强调“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和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掌握语言、逻辑分析、数字处理的作用(这些都是左脑的功能),而负责形象思维的右脑则被闲置起来。学历越高,受到的左脑锻炼越多,而右脑能力越差,所以我们最终培养的是那些听话、照章办事但缺乏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人,这些人才长于逻辑思维却贫于形象思维,过于理智却缺乏想象,知识丰富却难以进行知识创新。

当前,我们每个中国人看上去都很忙。但忙的大多是左脑,而右脑却相对很清闲。著名管理学家、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知识社会里,就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头脑国家”是产生知识、输出知识的。“躯干国家”是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在现阶段,中国还是一个“躯干国家”,所以我们的数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飞机,所以我们以牺牲环境和低廉的劳动力生产一双鞋子才赚一美元。如果一个国家的知识产量很少,是很难谈到输出知识的。如果不能迅速全面转变为知识创新的国家,我们的国家竞争力将无法在实质上提升。有“头脑”的国家需要有“头脑”的人才,成思危指出,无论是科技的竞争还是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而目前看我国的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是有一定不足的。

开发右脑,左右开弓

既然右脑是知识创新能力的源泉,那么我们如何开发右脑呢?

许多创新在起始的阶段都是思维中的直觉、一闪念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个过程也大都是右脑直观、综合和形象思维的技能发挥作用,左右脑密切配合,将之前不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关联,从而进行有效的创新。因此,创新必须是在左右脑结合的基础上对右脑功能的充分利用。我们强调右脑的重要性,并非要用右脑取代左脑的功能,而是要左右脑协调发展,通过二者不同的分工真正构建完整的思维创新活动。

“姚明人气高,不仅使美国人,更让全世界的球迷都沸腾。关键是他能动脑筋打球,特别是善于用右脑打球。”这是美国《商业周刊》对“中国姚”的评论。

那么作为知识工作者该如何开发自己的右脑呢?首先是认识上的问题,创新不可能都是逻辑推理的结果,所以你要认识到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重要性,不能沉迷于逻辑推理而看不到右脑的价值。

你也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提升你的右脑功能:

练习一:音乐训练法调动想象力。

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让自己的心灵放松下来。选择一段舒缓的音乐,沉入音乐的氛围,然后想象音乐表达的景象。

在想象的时候尽量不用语言,而是用图像来填充你的大脑。

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的欣赏是对人右脑的激发和锻炼,养成欣赏音乐和美术的习惯对于锻炼右脑机能很有价值。

练习二:发散联想促进发散思维形成。

抽出两个小时时间,找出你身边的一个物品(指甲剪、手机、一个水果或者其他东西),然后思考其可能的用途。

据说想象力丰富的人可以为曲别针说出3 000种甚至30 000种,那么你就尽情发挥你的联想吧。

练习三:词汇情景联想训练让你的思维走得更远。

随手拿张当天的报纸或者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在一个版面的标题或文章中随意扫一眼,选出一个词汇,动作要快,不需要仔细考虑和分析如何选择,保证选择的随机性。共选出三个不同版面和网页的三个词,然后将三个词联系成一段有意义的话并为其想象一个场景。

例如“手册”、“笑谈”、“平台”这三个词,你可以连成一句什么样的话,其场景是什么样的?

本练习可以在熟练之后增加词的数量,使难度逐渐加大。

第四节 知识创新工具介绍

奥斯本检核表法

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 Faickney Osborn,1888.5.24—1966.5.4):创造学和创造工程之父,头脑风暴法之父。他在1941年出版的《思考的方法》中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创新发明技法。在1941年出版的世界上的第一部创新学专著《创造性想象》中,他又提出了奥斯本检核表法,此书的4亿册销量曾经一度超过《圣经》的销量。

奥斯本检核表法是指以该方法的发明者奥斯本命名,引导个人在创新的过程中对照9个纬度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启迪思路,开拓思维想象的空间,促进产生新设想、新方案的方法。通过奥斯本检核表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个人知识创新中思考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奥斯本检核表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大部分创新中应该考虑的内容,从而真正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许多人没有创新的原因就是没有需求和动力,而奥斯本检核表为个人知识创新提供了一个动力,因为只有能回答完9大类75个问题,你才算对事物和方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可以有效克服思维的惰性。

大部分人的思维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事物,对问题不敏感,即使看出了事物的缺陷和不足,也懒于去进一步思索,不爱动脑筋,不进行积极的思维,因而难以有所创新。因为检核表法的设计特点之一是多向思维,用多条提示引导你去发散思考,所以检核表法使人们突破了不愿提问或不善提问的心理障碍,在进行逐项检核时,强迫人们进行思维扩展,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开拓创新的思路,从而有利于提高发现创新的成功率。

(1)运用奥斯本检核表法进行创新活动的实施步骤是:

第一,根据创新对象明确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约束条件)。

第二,根据需求,参照表7中所列问题,发挥个人想象力,强制性地逐条讨论核对,并记录从中产生的新设想。

第三,对新设想进行筛选,选择最具价值和创新性的设想,倾听更多人意见并付诸实践。

(2)运用奥斯本检核表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逐条检核,不要遗漏。

第二,多次检核,你会发现每次的收获都不同。经过反复检核,容易更准确地找出需要创新和发明的方面。

第三,检核每项内容时,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以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设想。进行检索思考时,可以将每大类问题作为一种单独的创新方法来运用。

第四,检核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可以1人检核,3~8人共同检核也可以。集体检核可以互相激励,产生头脑风暴,更有希望创新。

奥斯本检核表法包括9大类75个问题(表7),奥斯本检核表法属于横向思维,以直观、直接的方式激发思维活动,操作方便,效果较好。9类问题对于任何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是适用的,同时这75个问题不是奥斯本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他在研究和总结大量近、现代科学发现、发明、创造事例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

表7 奥斯本的检核表法

续表

续表

续表

思维导图激发创新

我们已经知道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右脑来促进创新,而思维导图是辅助利用右脑的工具之一。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或者脑图,是由英国著名大脑和学习方面专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创造的,其本质是充分利用人类左右脑的机能,以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为基础,协助人们平衡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进而促进人们的学习和创新。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个人激发联想与创意,整理零散的智慧资源。它用图形、图像的形式充分刺激和激发大脑的潜能,可以让你的左右脑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等多个方面的感知。

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人们左右脑的功能,因为制作思维导图除了使用与逻辑和语言有关的思考外,还要更多地使用到颜色、各种形状和想象力,这些都是右脑的功能。

目前,全球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将思维导图作为帮助自己学习、思考和创新的工具,以下是部分用户使用思维导图后的评价。

“作为一个头脑风暴的工具,思维导图让我们感觉到想象力一下子打开了,新点子层出不穷,真是思如泉涌,这种感觉以前从来没有过,真是太棒了。”

——Sean Adams,总裁,Alpha Learning,荷兰

“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您一下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您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

——Dr Tony Turrill,管理学作家,英国

思维导图软件和工具:

1. Mindmanager:托尼·巴赞(Tony Buzan)参与了该软件的设计和指导,是一款全球使用最广的思维导图软件,通过搜索Mindmanager可以找到该软件的下载地址。

2.在线制作思维导图网站Mindpin,既可以在互联网上制作思维导图,也可以参考别人制作的思维导图。

网址为:http://www.mindpin.com

3.微软Office2003以上版本Visio中自带的“灵感激发”模板也可以作为简单的思维导图制作工具。

“外行的忠告”

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质,但并非人人都能将自己创新的潜质发挥出来。对于成年人而言,因为忙碌,已经习惯了依赖自己的经验生活,同时只有在自己的圈子里才感到最舒适和快乐,最得心应手。但是从创新的角度讲,正是因为这些“舒适和快乐”阻碍了我们的创新:因为熟悉,所以我们熟视无睹,缺乏激发我们创新的来源和动力。

如果你想做一个善于创新的人,一个捷径是你需要尽量多接触非自己圈子里的人和事物:兴趣更广一些,心态更开放一些。除了跟自己圈子内的人交往,你还需要有不同领域、不同职能和不同年龄段的朋友。因为这些人看问题的视角和想问题的角度可能跟你完全不同,这种“完全的不同”可能就是你产生创新的激发点。跟他们交往并成为可以交流思想的朋友,在你们的沟通和交流中观察他们看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听他们这些“外行的忠告”,对你产生创新将很有价值。

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都是自己所在领域的“当局者”,也是别人领域的“旁观者”,有时候不妨听听这些旁观者的见解和观点,他们的忠告对于你产生创新的价值很大。有一本书《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有的时候你很难像外行一样思考,因此,你需要找到真正的“外行”,真正去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想法,然后用你的专业精神去创造。

要利用好本工具,你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去结交各个领域的朋友,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朋友的多样性(行业、领域、职能、年龄和背景等的不同),然后定期跟这些多样性的朋友去交流。

创新的本质在于“组合”,越不相干的地方组合在一起其价值可能更大,所以“外行的忠告”也是一种组合:将跟你不相关的领域知识组合到你的专业上来,这就是创新。延伸一下说,“外行的忠告”不仅来自于朋友,也可以来自于书籍、电影、电视和你的生活等。

测试一下你的朋友圈子是否能给自己提供“外行的忠告”。

1.数数你的手机、MSN、QQ或者其他联络工具上的人数,你认为是朋友的有多少位?

2.在你的朋友中,年龄与你相差8岁以上的有多少人?

3.你的朋友分布在多少个不同的行业(例如制造行业、政府机关、教育、农业等)中?

4.你的朋友分布在多少个不同的职能岗位(例如高层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研发、销售等)上?

如果你的朋友所在的行业和职能都少于三个,那么你将很难通过“外行的忠告”获得创新的动力,这时候你需要有意识地去拓展自己的交际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