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华
正值鄱阳湖保护区“三心”教育进入“良心”阶段时,我由组织安排来到管理局工作。在这一弘扬一度被社会遗忘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活动的感召下,我受益匪浅。随着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我内心深处也有一种力量随之涌动。回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一生值得感恩的人和事有太多太多。但每当我想起婆婆(祖母),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许多往事,太多的回忆,太深的情感,还有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
既是婆婆又当妈妈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我的母亲生了我和弟弟两个,在我四岁时,母亲就因病离开人世。记忆中,我对母亲的印象比较模糊,或许是公公婆婆疼爱长孙的传统情结,或因为家庭其他原因,从小是婆婆一手把我带大的。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婆婆不仅给了我长辈的慈爱,也给予了我难以替代的母爱。
我对婆婆的身世不甚了解,但在我心目中,她像大多数旧社会过来的农村妇女一样,没有读过书,也爱唠叨,却有着善良、朴实、勤俭持家等传统品格。相比之下,我觉得婆婆还多了一份抚养孙辈付出的艰辛,更有一种遭遇艰难不折不挠的坚毅,还少享受了一些老来衣食不愁的清福和人世间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也许这就是我的婆婆。
记忆中,婆婆总是一天到晚都在忙碌着。从年头到年尾,她早出晚归在生产队赚工分,回到家里,养猪养鸡,洗衣做饭,无怨无悔地操持着家务。为了生计,她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对自己非常节俭,好多年不曾添件新衣裳,平日里连个鸡蛋也舍不得吃。但是对我们兄弟俩却舍得,总是把家里最好的饭菜留给我们,每年还早早地谋划着为我们添置过年的新衣裳,尽量不让我们挨饿受冻受委屈。遇上我们生日的时候,她都会给我们做上一碗鸡蛋面条,但她自己的生日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
还记得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因为离家远,平时都住校,一个星期或半个月才回家一次。婆婆总是变着法子帮我调剂着住校期间吃的菜,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攒好烧好,用罐子装好供我在学校食用。有一年,县城里流行“的确良”布料的衬衫,学校很多同学都在穿,我也很想要一件,但我深知婆婆的不易,几次回家都开不了口。记得有次回家,婆婆把一件崭新的“的确良”衬衫拿给我穿,我简直不敢相信,也不知道婆婆是怎么看透了我的心思,我想这大概就是“知子莫若母”吧!这件衬衫,我现在还一直保存着。每次看到它,我就会想起婆婆点点滴滴对我的好,经常是情不自禁地就落泪了。
婆婆也能撑起一个家
记得有一年年底,生产队里召开分红大会,一般都是各个家里的户主参加,这是全队人一年盼到头的会。我出于好奇也跟着去了。当队长念到户主朱习爱(婆婆的名字)进钱48 块5角时,好多人一下子把目光投向婆婆,其中还有人说:“老婆婆也能撑起一个家!”
我当时心里好激动,心想这下好过年啦!在那个年代,在生产队挣一天的工分,平均能合到几毛钱就不错了,多数人家一年到头扣除口粮钱大都是欠账户,而我家却是为数不多的进钱户。我想这其中跟婆婆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她把这个家打理好是多么地不容易啊!更何况我公公(祖父)在我十岁左右时,因为车祸意外过世了,一家没有了主心骨,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讲简直是塌了天似的。这以后的不久,我弟弟也随我同婆婆一起生活,一个年尽花甲的孤婆婆带着两个孙子,这种境况就不言而喻了。在那几年里,婆婆一边要承受失去丈夫之痛,另一边还要承担起抚养两个孙子的责任。尽管这时我们兄弟俩也可以在生产队里做些农活,挣些工分,为家里分担些砍柴担水的家务。但是,我们那时毕竟年纪尚小,一家的生计大事,还得婆婆拿主意。婆婆硬是凭着瘦弱的身子骨撑下来了。以后几年,随着我们兄弟长大成人,日子也慢慢好过了一些。但这时的婆婆却明显过早地变老了。只有那颗慈母般的心和那双望子成龙的眼睛透视出来的坚毅目光仍没有变。
还记得我弟弟结婚前几天,婆婆那时年已古稀。她把我们兄弟俩叫到跟前,一边把一个手绢包慢慢打开,一边说,我存到了600块钱给你们结婚用,钱是少了些,不要怪我,我年纪大了,只有这个能力,你们兄弟俩成家一人一半吧!当我看到眼前那些由10元、5元,甚至还有2元、1元凑齐的600元钱时,我心里滋味实在不好受。这是老人家攒了多久才凑齐的600元啊!当时,我只说了句弟弟快成家了,先给他吧(我那时还未成家)!这时,我知道再说什么感激的话都无意义,我一转身离开后,忍不住眼泪就往外流,心里想还要婆婆撑多久啊!
我的婆婆也爱“唠叨”
大凡女人都爱唠叨,婆婆也是一样,我就是在她的唠叨声中长大的,或许这就是人类社会最原生态的教育方式吧!在我还懵懂的时候,特别是在青春叛逆期的时候,这种唠叨有时候甚至让我由厌烦到了不满,甚至还会顶撞婆婆,更有时候会我行我素。记得小的时候,听到婆婆说的最多的就是多穿点衣服,吃饱饭不要剩;出门时,她会说不要跟人家打架相骂;每当早上起床晚了,就会听到婆婆讲,太阳都要晒屁股了,捡天财(天上掉下财富)也要赶早;每当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她就会说生气不如争气;在家里最困难时,婆婆说的最多的是,等你们长大了,争口气,日子会好起来的。当我参加工作后,她又常说:“公家的事,要用心做,要学好样,走正路”,以及“崽呀,好人磨难中出,你一定会有贵人相助”的话来鞭策和鼓励我好好工作。我记得她同我说过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崽呀,我们祖宗三代都是种田的人家,你能在乡里做事情,很争光,但是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工作,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不要忘了,你现在还只是一只脚穿皮鞋,另一只脚穿的还是草鞋勒。”婆婆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言下之意,我们乡下人家没有什么背景,一定要珍惜工作。另外,我那时还只是聘用干部,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对我的鞭策,只要是有时间,我就拿起书本自学。1987年,我参加了江西省组织的第一批专武干部的录干考试,考了全宜春市总分第一名,顺利成为了一名国家正式干部。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这些唠叨让我受到了教育。特别是在我走上工作岗位后,在我耳边会一直响起婆婆的唠叨,无时不在提醒自己,才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走得比较顺,比较稳。同时,在我人生的几个重要岔道口上,婆婆也及时给予了我鼓励和支持,也正是由于她的这些帮助和鼓励,继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13岁那年,我初中毕业,当时面临三个选择方向:一个是回乡务农,一个是在本乡读高中,还有一个是去县里读共大分校。我那时学习成绩中上,也考上了高中和县里的共大分校,但因为年纪小,并没有什么主意,加上那个年代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和家庭困难的压力,觉得回乡可以挣工分赚钱,就近读高中可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而婆婆却支持我到县里读书。16岁那年,我共大毕业,因为没有工作分配,也还没有恢复高考,我和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回家务农。不久,本乡的公社办了个林场,需要招聘一些读过书有些文化的年轻人去办林场。这在当时看来,去林场工作和在家务农相差不大,我并没有太在意。婆婆知道这个事情后,就告诉我,“年轻人应该到外面去闯一闯”。我听从了婆婆的建议,在林场工作了三个年头,确实接触和学习到了新知识,这为我后来从事林业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9岁那年冬天,开始征兵了,婆婆又一次支持和鼓励我去当兵应征入伍,我再一次离开了她身边。
从部队回地方后,我被组织上选调到本乡的公社里工作。几年后,我也结婚并有了儿女,期间我们在物质生活上也有了一些改善。为了能让年已古稀的婆婆生活得更好一些,我把婆婆接到我的身边同我们一起生活。当她看到我夫妻工作都比较忙,就主动承担带小孩的责任,继而又操持整个家里的家务,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把曾孙女和曾孙带到了四岁和两岁。
同婆婆在乡里一起生活的这段时光是我和她之间最美好的时光。看着她在家里帮我做饭带孩子,那尽心尽力、那任劳任怨的劲,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尽量不让老人家在物质生活上犯愁,一有空就帮帮她操持家务,常常会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工作,等将来生活条件更好一些,多让老人家享享清福,有时间一定把一辈子为了生计不曾出过门的婆婆带到城市里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
婆婆临终,我却不在身边
后来,我才明白,人世间很多事情是不能够等的,感恩长辈也是一样,因为那无情的时光会偷偷把他们从自己的身边带走。
记得那是1989年,我已经在乡里担任领导职务了。当时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乡里的一个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有近200万元,这在当时来讲,是一个大项目了。正因如此,乡政府很重视,县政府也很关注项目建设的进程。为了能把工作做好,我基本上吃住都在工地上。到了春节前夕,电站施工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要开始着手订购发电机组了。那时正值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时期,市场还不太规范。为了保证机组的质量和价格合理,我作为项目负责人需要到广东去采购机组。然而,就在我准备去广东出差的时候,婆婆却生病了。我得知后去看她,说实话,我当时心里很纠结,不知道说什么好。婆婆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主动对我说:“崽呀,公家的事要紧,不要耽搁,我年纪大了,生病是正常的,家里有人照顾我,你就放心去吧。”临走之前,我叮嘱我爱人和家人悉心照看婆婆。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已经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毕竟老人家已经七十好几了,又吃了一辈子苦,为了以防万一,我把去广东出差的地址写了下来,然而我却没想到这竟是我和婆婆最后的一次见面。当我在广东采购工作进入尾声的时候,一天早上收到了家里发来的噩耗电报:祖母病危,速回!我接到电报,心在颤抖,心想得抓紧把事情办好。当天办完了事后,深夜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广州白云机场坐飞机到南昌向塘机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坐飞机。下了飞机以后,乡政府安排了车来接我。就这样我一路赶,最后还是晚到了,婆婆已经出殡了。我作为家里的长孙,没能给老人家送上终。后来,家人跟我说,婆婆临终前一直在念着你,盼着你回来见上一面,这已成了我对婆婆最大的遗憾。
感恩不能等
光阴飞逝,婆婆已经离开我们有20多年了。每年清明节,也是中国人的感恩节,纵然工作再忙,我也会抽时间去给婆婆扫墓祭祀,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心灵上的安慰。
今年清明,我又带着家人来到婆婆的坟前。望着坟冢,我问自己,我现在能做点什么呢?能给她扫扫墓,能送上几束鲜花,还能望着墓碑同她说上几句话:婆婆啊!如今我们一切都好了,您带过的曾孙辈们有的在省城成家立业了,有的在北京读书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了。您要是能晚些走,我们一家在一起该多幸福呀!我们一定会……说到这,我就哽咽了。我心里想如果婆婆健在,我们就能多陪她聊聊天,逗老人家笑一笑,多买几件她喜欢的衣服,多做几餐她爱吃的饭菜,带她出去转一转,看一看……可是现在婆婆都早已不在了,纵使我们再有天大的心去行孝也枉然。
如果,我们总是在想等以后条件好了,工作不忙了,手头上宽裕了……再去感恩,那或许就将后悔莫及,抱憾终生。真的,感恩不能等,也等不起!那些总想着等以后条件好了再去感恩的想法是错误的观点。或许我们是有时间去等待,去见证我们成功的那一天。但是,我们的恩人,我们的亲人,他们有的时候却是等不起,也等不到那一天的。
其实感恩,不一定非要以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感恩,只要是在当前,用我们现有的力量去实实在在做点事情来报答心中的恩情,这就是在报恩。比如,我们常回家看看,多花些时间陪一陪亲人;甚至,当我们想起需要感恩的人时,随手的一个短信问候,也是一种表达感恩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