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能否介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典型,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
【答】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贵州省息烽县青山苗族乡农民罗德军、陈大庚曾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打工,从事的工作是将当地废旧木材、农作物秸秆做原料,通过专业设备粉碎、烘干、机制成型,最后密闭碳化生产木炭。他们在打工期间熟练掌握了这套机制木炭的技术。
在2008年春节返乡期间,他们特别考察了本地市场,了解到息烽及周边地区已经取缔所有采伐实木进行木炭加工,市场上木炭就短缺了;另一方面,本地废弃的木材和农作物秸秆十分丰富,就萌生了要在家乡发展机制木炭加工的初步想法。
罗、陈二人将这个创业想法向当地乡领导汇报,立即得到了乡县政府的支持。
接着便着手创业了,他们租赁本乡绿化村村委闲置的办公楼及一片空地,进行了简单装修,从广西采购了10多万元设备,开始了作坊式生产。
2008年试生产,销售收入超过15万元,产品供应经常断货。乡里看到这一情况,积极支持他们扩大生产规模,并协调有关部门调整用地、筹措资金,另建加工厂房。
他们正式注册贵州吉元环保科技燃料有限公司进行运作。按照规划,新场地每年可生产500吨机制木炭,产值达80多万元,可替代原煤近1 000 吨,减少林木采伐4 000多立方米,基本可以满足贵阳市及周边区县的木炭需求。
他们准备吸纳20余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已招聘10名返乡农民工参加改建活动。
机制木炭具有无烟、无味、不爆裂等特点,实现了节能、环保、高效的目的,完全可以替代传统木炭。据悉该项目在贵阳地区尚属首家。
【点评】 他们创业能够成功,首先是选择的创业项目好,同时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其次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他们排忧解难;第三是两个人合伙共同创业,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第四是企业解决了其他农民工的返乡就业问题,尽到了社会责任。
【问】 能否介绍在外经商的小老板返乡创业的典型,我们能有什么启发?
【答】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岩前村的杜雄刚和妻子在苏州开服装店已经有十多年了,留在老家读书的儿子成绩很差,家中老人管不了,1997年7月他们放弃苏州的生意回到老家。在等儿子考上高中后,又回到苏州继续做服装生意。
2005年11月,村里进行旧村改造,按照他家现有住房,可以分到4间宅基地,但分在什么地段和位置要通过招投标来定。杜在苏州的服装生意尽管做得很好,每年能赚个十几万,但从长远考虑,人到了一定年纪总要回老家的。
在招投标那天,杜从苏州赶回来,最后以每间11. 3万元的价格拿到了位于村口最好地段的4块地基,占地144平方米。
在接下来建新房的一年时间里,杜在苏州和老家来回跑,其间看到老家影视城越来越热闹,便和妻子商量,回家刚好可以充分利用房子、地下室和一楼开饭店,二楼到四楼做客房,反正房子是自己的,就算生意不好,也亏不到哪里去。
这个想法得到了妻子和儿子的赞同。于是把这些年在苏州赚的钱全投了进去,把这幢四层楼的新房子好好装修了一番。
饭店开始营业,杜雄刚和妻子也彻底结束了苏州那边的生意。
在“十一”黄金周里,杜及家人忙得不可开交,每天从中午开始一直忙到晚上9点,共有22张桌子,要翻六七次桌,而且从二楼到四楼的18个标准间的住宿也是前四天全客满。杜雄刚说一年赚个20来万元没问题。
因为横店影视城广州街景区就在他们村,900多人的村子里,像杜雄刚这样的小饭店就有11家,而且家家生意都很好。
【点评】 这个案例说明:可以把自己在外经商积累的经验、敏锐的眼光、胆识、资金与家乡的商机相结合。即使改变经营也能够做好。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快乐得很啊。
【问】 能否介绍退伍军人返乡创业的故事,我们要向最可爱的人学习什么精神?
【答】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老街的刘金财,现年38岁,1987年应征入伍。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期间,他到南沙群岛守礁,20平方米岛礁一待就是半年,每周只用一桶约50斤的淡水。艰苦的环境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1998年,刘金财在执行清理航道任务时右前臂被炸致残,被评为五级伤残军人;2001年申请退役。
退役之初,他最大的愿望是找一份好工作,一辈子端着铁饭碗。他东奔西走,磨破嘴皮,到处推销自己,最终未能如愿。这时当地民政局主动找到他,对他进行思想工作,介绍鼓励退役军人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他也有所觉悟,决定自主创业。
刘在部队时会开车和修车,当年在津贴微薄时就买了200多元的汽车维修书籍刻苦学习,在部队修理汽车也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由于有这样的经历,刘金财利用伤残补助金和退役安家费共2. 8万元在随州市开办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名为“泰德汽车修理厂”。
虽然刘只有一只左手,干什么事都不方便,但是他没有气馁,凭着自己在部队掌握的技术,再加上他待人热情、服务态度好,赢得了顾客信任。不仅由刚开始经营时的亏损发展到年利润4万余元,而且还解决了几名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
刘金财并没有就此满足,又投资15万元用于黑木耳种植。目前黑木耳种植年收入为10万余元。
2006年上半年还与当地政府协商签约10年,承包了几亩荒山及40余亩水库,建立了鸡、鸭、鱼等生态立体养殖基地。
现在他拥有一家汽车修理厂、黑木耳种植基地4. 5亩、水产养殖40余亩、鸡鸭3 000余只,年产值40万元,年纯收入近30万元。未来他希望提高黑木耳、肉禽产品的附加值,办加工厂,实现生产、加工、包装等一条龙,争取年产值达100万元。
【点评】 他的创业是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充分发挥出在部队学习的技能。尤其是艰苦环境下练就的坚强意志促使他克服创业中的许多困难,挺过了亏损阶段。
【问】 能否介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典型,我们可以从天之骄子身上看到什么希望?
【答】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江西省遂川县五斗江乡南坑村的刘斌祥,1981年出生,2005年7月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动物系毕业。
在毕业的时候,他主动放弃了就业而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刘斌祥早就对自己的未来有大胆规划。通过调查发现:家乡林木茂盛、景色宜人,发展野生动物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邻近市场上特禽品种十分欠缺,主要靠从外地进货,价格昂贵。
如果在当地养殖特禽,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销售渠道有保障。刘斌祥通过借贷筹集到资金,在山里盖起了简易的特禽养殖场,办起了遂川“吉祥鸟生态野鸡开发中心”,自任经理干了起来。
特禽养殖风险很高,对孵化和疫病防治技术要求较高,稍不注意就可能血本无归。为此,他多次远赴福建和浙江多家养殖场拜师学艺、讨教养殖技术,并把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养殖过程中,白天还好过,让雏野鸡吃饱睡足就行。可是到了晚上,微弱的灯光和细细的尼龙网抵御不住山林中野兽的侵袭。记得有一次近百只雏野鸡被野兽咬死或叼走。
刘斌祥每天起早贪黑,像养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顾种禽。功夫不负有心人,养殖逐渐上正轨了,2006年出产野鸡8 000只,收入10余万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此后,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投资,租赁了120亩山场扩大养殖规模,并购进一套孵化设备,还试制成功针对特禽养殖的免疫疫苗,保证了特禽养殖的成活率。现在中心年产野鸡2万只,远销广东、湖南等地。在刘斌祥的带动下,当地很多农民也开始从事特禽的家庭饲养。
【点评】 从这名大学生的创业中看到:首先,要不怕苦,不把自己当大学生;其次,脚踏实地从小规模经营做起,不贪大求洋;第三,结合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才能如虎添翼;第四,带动老乡共同富裕,并形成“一乡一品”的特色产业,才能做大做强。
【问】 能否介绍都市白领返乡创业的案例,我们从“白骨精”们身上可以获得什么启迪?
【答】 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例子:
重庆市开县的杨伟,现年32岁,1992年考上重庆大学。4年后本科毕业被分配到万州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当上办公室秘书,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才过3个月企业突然解体,全厂工人无一幸免全部下岗。
1997年春节后,杨伟南下温州,在一家仪器仪表厂打工。凭着执著勤奋和聪明才智,他脚踏实地从一线工人干起,一直做到经理位置。他在温州干了近10年,年薪达到10万元以上,在那里和女朋友过着安逸舒适的白领生活。
但杨伟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想返乡创业造福家乡。他带着积攒的上百万元血汗钱以及学到的管理知识和一腔热情回到家乡。
正在选择项目时,他获悉县里在建设工业园区,同时将在竹溪、后坝、长沙几个乡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
于是,他在后坝镇农业现代园里租赁流转土地3 000亩,其中有300多亩的库区作为第一个大型良种葡萄园已初具规模,另有300多亩大棚蔬菜园,并和当地6 000多名村民签订联合开发2
200亩标准化柑橘基地,带领村民走上打造旅游观光的生态农业之路。
初步测算,5年后生态农庄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将在千万元以上。
杨伟利用现代知识做新型农民的举动,感染并影响了周围的村民们,附近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乡在他的基地做起了工人。
杨伟一脸谦和淳朴,双手布满老茧,卷着裤管匆忙劳碌,看上去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当他戴着金丝边眼镜、驾着轿车时,语言谈吐干练豁达又与众不同。
【点评】 从都市白领到地道农民不是一夜可以变成的,可能要经历痛苦的蜕变过程,甚至从零开始。这个创业案例看起来顺利轻松,背后的辛苦却没有几人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