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眼睛
企业生产区的每个要害装置、要害设备、要害岗位的作业区都贴有一只大大的眼睛标识,这既是安全屏障,又是一道风景线。
一天,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审查组来到企业,老专家看着张贴着的眼睛标识问我,目的是什么。我笑道:项庄舞剑,意在安全啊,眼睛标识能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
每当员工在生产操作时,走在厂区,只要看到眼睛标识就是提醒自己要安全生产。我边走边聊,车间一边,真空泵哒哒哒地旋转着,一只眼睛标识亮亮的在看着我们。“嘿,这眼睛还真会说话。刘总啊,你将心理学融入管理学之中,用眼睛标识约束安全行为,既醒目,又形象,增添了安全生产的感情色彩,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值得推广,值得推广。”老专家一脸阳光灿烂,年迈的脸上,皱纹仿佛是绽开的花朵。
其实,使用眼睛标识是英国人的发明。英国卡斯尔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在校区设立了一台自动饮料机,连续十周研究人员在饮料机上方轮流贴眼睛和花朵两种标识,每周换一次,以观察这两种标识对人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张贴眼睛标识时的饮料机收入比张贴花朵标识的几周高出276%。数字表明,人们在取饮料时看到“眼睛”标识,会更积极地付钱。同样,用于安全管理,生动形象的眼睛,也会达到高于一般情况下的警示效果。我们这样做了,多年保持了安全事故为零的记录。
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是的,一个好的管理者,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去思考和防范。安全是重要的生产力,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然而,安全生产永远是个变数。是变数就没有规则,就得用心去解决。安全生产是个过程管理的系统工程,要找出从条件到目标缺少什么,需要完善什么,需要掌握什么,既从条件顺推,又从目标逆推,将心放在安全上,画出因果分析的鱼刺图,找出内在联系,把复杂的目标转化为相对简单的流程,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步骤,用心在复杂的安全系数中发现可以把握和防范的问题,主动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在岗一分钟,守规六十秒。安全生产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是时刻保持敏感和警惕之心,这样才能不会因为日常琐碎的工作而磨平棱角,以至麻木不仁,就像扎针抽血,找准了主动脉,一针见血,否则只会留下针眼,其他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手就是抓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不怕重复,不怕反复,只要是纠正有意义的规章制度,就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执行下去。
安全管理,需要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只要你的心在那里,那里就会有你的成功。
▶张德点评: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不仅需要管理学知识,还需要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领导者应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刘鹏凯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他博览群书,四处参观,把各国学者的智慧、各个企业家的经验,都当做自己学习的对象,学以致用,收效颇大。他把英国心理学家的发明——张贴眼睛标志,创造性地用在黑松林的安全管理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只是其中一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