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反霸,稳定社会
1949年9月,邓小平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他和毛泽东等登上天安门城楼,和数十万官兵,和全国人民群众,欢庆着人民胜利的伟大节日!这一年邓小平四十五岁,有生以来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邓小平在这一天没有忘记那些为人民革命战争胜利而牺牲的无数先烈,他在这一天写到道:“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难的岁月里,人民英雄们用了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
为求得全国解放,开国大典后,中共中央做了统一部署:由彭德怀率领的第一野战军解放西北五省;由陈毅统帅的第三野战军南下福建,解放东南沿海;由林彪统帅的第四野战军解放中南各省;进军大西南的任务则由刘伯承、邓小平统率的第二野战军主力和贺龙统率的第十八兵团承担。所以,刚参加完开国大典,邓小平就和刘伯承、贺龙踏上了进军大西南的征程。大西南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以及当时的西康,总面积达230多万平方公里。蒋介石精心在那里部署了大西南防御战略,妄图以西南作为反攻的基地。
1949年11月,刘邓大军和贺龙的十八兵团先后解放了贵阳、昆明、成都、重庆。12月29日,第二野战军政治部发出1950年工作指示,要求迅速完成扫清残敌、全面解放西南的任务,并进而巩固已取得的胜利。为了加强对剿匪工作的领导,各级都成立了剿匪委员会,以野战步兵团为主担任剿匪任务,以地方武装为主担任守备任务。1950年,邓小平代表中共西南局提出了90万、90万、6000万、60万的工作目标。要把起义、投诚、俘虏的90万国民党官兵教育改造过来;消灭90万土匪;要把西南地区6000万人口中90%的基本群众发动起来,搞土改闹翻身,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要把西南60万人民军队迅速转变为工作队。在历时两年半的剿匪斗争中,邓小平和刘伯承、贺龙指挥全区部队,歼灭土匪116万人,10人以上的股匪全部消灭。在西南剿匪的过程中,毛泽东来电嘉奖:“路线正确,方法适当,剿灭匪众八十五万人,缴获枪四十余万支,成绩极大,甚为欣慰,望即通令所属予以嘉奖。”
在实施强大军事打击的同时,遵照刘邓关于把军事打击、政治争取、发动群众三者紧密结合的方针和“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开展政治攻势,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匪属,分化瓦解匪众,迫使一些匪首先后缴械投降。广大群众看到解放军是真正爱护人民、保护人民利益的子弟兵,他们也真诚地拥护军队、支援军队,积极配合剿匪。在刘邓的正确领导下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到1950年10月,基本清除了川、黔、滇、康4省境内的匪患,共歼敌85万余人,重要匪首基本落网。
解放西南后,面临的就是如何建设西南。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大力建设地方武装。邓小平指出,我们确定除正规兵团注意按编制充实名额外,立即开始扩大地方武装,巩固后方秩序。同时还制定了建设人民武装自卫队的方针及发展民兵的具体步骤。经过剿匪反霸、减租退押的斗争,群众觉悟迅速提高,进一步提高了革命积极性,在群众发动起来以后,建立了10余万人组成的地方武装和由80余万人组成的人民自卫队,建立了以贫雇农为基础的农村政权,为顺利进行土改创造了条件。
在政权巩固和群众普遍发动起来以后,从1951年春开始,在西南分三批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邓小平对土改运动进行具体指导。在西南局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他指出,为了使土改不出偏差,应分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典型试验(每个地委搞一两个县),第二步在平地进行,第三步在山地进行。他提出不同地区的土改,应分批进行。在他的正确领导下,西南地区顺利地完成了土改,使广大贫雇农真正翻了身,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十分重视经济工作。他认为这是事关政权能否巩固的关键一环。他在川东区党委扩大会上强调,要巩固政权,首先要从经济方面着手。他指出,物价稳定,人民才安定,对共产党才有信仰。只有物价稳定,才能团结群众。所以,邓小平倾注大量精力,努力保持西南地区的物价平稳。从而稳定了人心,也稳定了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