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纪念的“七一”和“三十节”

可纪念的“七一”和“三十节”

时间:2023-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纪念的“七一”和“三十节”长沙城里除《大公报》、《新湘南报》等大报外,还有一种小型的《湖南通俗报》很受读者欢迎。何叔衡同志任职后,《通俗报》馆第一次开会,毛泽东同志被邀请参加了。在反对书生空谈的、小资产者的“左”、右派的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毛泽东同志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毛泽东同志偕同何叔衡同志到了湖南。

可纪念的“七一”和“三十节”

长沙城里除《大公报》、《新湘南报》等大报外,还有一种小型的《湖南通俗报》很受读者欢迎。通俗教育馆的馆长兼《通俗报》的经理是何叔衡同志——宁乡人,前清秀才,在楚怡小学教过书,为了教育或责备小学生,他常常自己哭。他有一口黑胡子,一对锐利的眼光,一腔热情,一颗赤诚的、力求进步的心,他是“新民学会”唯一年纪较大的会员。但是非常有精神,非常肯出力而能够刻苦的人。泽东同志曾笑说:“何胡子是一条牛!”又说:“何胡子是一堆感情。”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同志交游,吸引、推动了“何胡子”(同志们都这样叫他)。《通俗报》上的文章提出了人民自己的主张,批评了湖南统治者。

何叔衡同志任职后,《通俗报》馆第一次开会,毛泽东同志被邀请参加了。他对报纸上的改进,发表了很多意见。开会完了之后,泽东同志到那时刚从宁乡教小学出来,在做报纸总编辑的谢觉哉同志的房子里坐坐,谈谈,态度是非常恭敬、谦虚的。

泽东同志第二次“游学”(不带一文钱,靠送字糊口、旅行、考察)湖南各县——湘阴、岳州等处的时候,给《通俗报》写过通讯。

img14

《通俗报》馆图书室

何叔衡同志办了十个月的《通俗报》,几个月后报纸的销路大盛。一九二一年夏天赵恒惕下令撤何叔衡同志的职。

一个晚上,毛泽东同志到《通俗报》馆,很快地就邀何胡子一同离开了长沙。他们两人带着很简单的行李由长沙经汉口,挤在长江轮船三等舱里,来到了上海。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开第一次的成立大会(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最后移到浙江嘉兴东湖开会,一天而结束)。在到会全体只十二个人(代表五十个党员)中间,湖南来的两个代表起初不怎样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后来大大地显得与众不同。毛泽东同志的明了的说话总是很具体、扼要的。他所代表的组织已经有了实际的工作成绩。我们现在将其他十个到会的姓名开列一下,也是很有趣味的史实。那就是:今天我们的董老——董必武同志,陈潭秋同志,玉寒烬同志(4)(山东人,牺牲了),有张国焘(!)有周佛海!)陈公博(!),有李达,李汉俊,有包惠僧,有俞秀松(5)。(那时陈独秀在广州,没有到会。)

在一次大会上展开了反对李汉俊的合法主义(即只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不发展党的组织,不做工人运动……)和反对另一种极左派的主张(即以无产阶级专政为直接斗争目标,不参加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不做任何合法的运动,一般地拒绝知识分子入党……)的斗争。在反对书生空谈的、小资产者的“左”、右派的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毛泽东同志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酝酿成立的时候,泽东同志已经奠下了湖南党的基础,他已经开始在湖南也做马克思理论宣传,也做工人运动,同时也已经参加资产阶级性的民主运动,也在和秘密工作配合的当中极力争取一切合法运动的可能。泽东同志一开始就用事实和斗争成绩粉碎“左”、右派的机会主义。湖南党也因此特别有基础,特别实在、巩固。在这里我们看见,一个人的作风对整个事业的影响是如此之大的!

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毛泽东同志偕同何叔衡同志到了湖南。

一个秋凉的日子,在长沙城外协操坪旁边的公共坟墓场里,有几个人在散步。他们一时沉默地站在坟墓堆子和墓碑的中间,一时在坟墓中间的小路上走动,彼此热烈地谈论。在高高身材背略有点弓的毛泽东同志的旁边,走着宽眉膀,矮矮身材,一口黑胡子的何叔衡同志。此外还有三个人,内中有异常热诚朴实的湘乡人彭平之同志,这五个人这一天在这里讨论组织湖南共产党的问题。

就在“三十节”(一九二一年即中华民国十年十月十日)那一天湖南省的共产党支部正式成立了。泽东同志被选为书记,渐渐地长沙城里,首先是一些学校(第一师范、岳麓中学、第一中学、甲种工业……)都有了支部。后来湖南各县(如衡阳师范等)也有了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湖南地委(省委)成立了,泽东同志任省委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