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风混乱反坚心力

国风混乱反坚心力

时间:2023-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王阳明的朋友以礼科给事中擢为京兆尹的时候,王阳明却被分到了六部观政。在此期间,王阳明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以钦差的身份去督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这次督造王越墓顺利完成,代表王阳明通过了吏部的考察,可以担任实职,领刑部云南司主事一职,正六品。当时兵科给事中周钥奉旨去淮安查勘,在返京的船上自刎身亡。

在王阳明的朋友以礼科给事中擢为京兆尹的时候,王阳明却被分到了六部观政。京兆尹和观政的区别,放在现代就是北京市市长和小公务员的区别。前者在当时是治理京畿重地的三位官员之一,而后者却是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主要工作就是跟在官员后边跑腿。

按说以王阳明全国第十的成绩,被分到更好的地方去完全有可能,可是命运就是这样,由不得王阳明分辩。所以说王阳明的官场之路,开头走得并不顺畅。

王阳明是何许人?满心浑身都是志向,怎么可能会想要当个官混子。因此,尽管郁闷,还是会做好本职工作。

在此期间,王阳明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以钦差的身份去督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威宁伯王越也是个传奇,不仅殿试飞卷,还袭威宁海。

王越是皇亲国戚,但是从不以此为傲,反而尽心科考。在殿试之时,刚写完考卷就刮了一阵狂风,等王越反应过来的时候,考卷已经被吹到天上去了。后来无法,只得重新再写一份,匆匆交卷,如此情况之下,依然入围进士行列,可见其强大。更强大的是,一年之后,朝鲜使臣进京朝圣,竟然带来了王越的那张卷子,说是某天他们在上朝的时候这张考卷从天而降,由于来自天朝,所以此次朝圣就给带过来了。一份小小的试卷居然完成了一次跨国旅行,不可谓不传奇。

不仅如此,王越的传奇之处还在于他虽然文官出身,却干了武将的差事。他曾经两次领兵深入河套地区,击退套虏,在明朝与蒙古的战争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被封为威宁伯。文臣干武将的差事可能不稀奇,只要这人文武双全就好;领兵打仗也不稀奇,只要有一些军事知识即可;被封为伯爵也不稀奇,只要有一定的功劳就行。但是稀奇就稀奇在,整个明朝,文人当中以武勋封伯爵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平麓川的靖远伯王骥,一个是袭威宁海的威宁伯王越,还有一个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平宁王之乱的王阳明。

这件事情最传奇的地方不仅仅在于这两个传奇人物,还在于他俩之间的缘分。小时候,王阳明曾经梦到王越将自己对套虏作战时指挥用的佩剑赠予自己,如今督造王越墓,王越家人为了感谢王阳明,将当年梦中的那把剑送给了王阳明。

王阳明督造王越墓期间,套虏时有来犯,抢人抢钱,制造战争。王阳明本来就喜好兵法,却不能上战场,于是就过了一把干瘾,将坟场当做战场,组织身体强健的造墓之人演练布阵,劳逸结合、按时休息。

这次督造王越墓顺利完成,代表王阳明通过了吏部的考察,可以担任实职,领刑部云南司主事一职,正六品。此官职虽然小了点,但是很有实权,主要掌管地方司法案件、刑事审判,相当于如今的公安部门,是一个真正需要办实事,为人民服务的部门。

不过,权力越大,相对的义务也就越多。刑部事情大小不一,关系错综复杂,处理起来不仅浪费脑力,需要耐心还容易得罪人。但是王阳明本身就是不畏权贵、不徇私舞弊的人,所以在此一职上可谓大显身手。就在官场顺风顺水的时候,刑部中最为常见的礼与法、情与理的悖论,也让王阳明思考良多,他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而深刻。

第二年,王阳明被派到江苏淮安会同地方官审决重犯。职务虽然不高,但是对于喜欢伸张正义的王阳明来说可谓如鱼得水,审阅卷宗,走访证人,王阳明尽心尽力地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这种恪尽职守,让王阳明在官场小有名气,开始官运亨通。在担任刑部主事的时候,又被派往山东主持乡试,随后又调任至兵部武选司主事。

就在前途一片光明之时,老天却当头一棒敲下,弘治十八年,即公元1505年,孝宗皇帝朱佑樘驾崩,太子朱厚照即位,次年改年号为正德。也就是因为正德帝登基,一场改变王阳明命运的政治斗争也在悄悄酝酿。

朱厚照是何许人也?他应该算是历史上评价口径最为统一的一位皇帝,无论是正史、秘史还是野史,对他的评价都是昏庸至极。至于昏庸到什么地步,看看清朝皇子们不好好读书时师傅说的那句话就可知一二了。师傅每每都会说:“你想学朱厚照吗?”小皇子们都以朱厚照为耻。

正德十三年,不靠谱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传下圣旨:“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统领六师,扫除边患,累建奇功,特加封镇国公,岁支禄五千石。”这位朱寿是谁?为何得皇上如此青睐?当时的臣民可能都在猜,不过朱厚照说了,不用猜了,你们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答案我自己揭晓,朱寿就是朕。自己为自己晋级加封的皇帝,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葩。可怜他父皇朱佑樘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才博来个“弘治中兴”,瞬间就被这个没教好的娃给破坏了。

朱佑樘驾崩之前,曾派人将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召至病榻前,嘱托道:“东宫年幼,好逸乐,先生辈善辅之。”临死之前仍担心好逸乐的太子,进而向三位大学士托孤,由此可见朱厚照是多么不让人省心。

但是就明朝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朱厚照也只是一个活靶子而已,谁让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却没有善用这份权力,历史不批判他批判谁?信息通过七八道关卡才能传入皇帝耳中,每经过一道关卡、一位官员信息都要经过一遍筛选或者加工,就算自己清正廉洁,也难保这七八道关卡中的其他人不作怪,因此,信息失真是一件不可避免、顺理成章的事情。

久而久之,这种一级一级的欺骗,让皇帝与大臣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而且,文臣中不乏言官,看到什么都要觐见一番,得罪皇帝也是必不可少的。然后,矛盾就来了。朱厚照本身就是一个从小身强体壮,喜欢翻墙上树、惹事打架的人,虽然出身皇族,却一身江湖习气,从小肯定没少被参、被约束,对于朝中大臣想必印象好不到哪去,而每次他挨罚,帮他顶着的都是身边的太监,这样一来,宦官得势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当时的宦官集团,以刘瑾为首。他联合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和张永七人号称“八虎”,假借天子之威,作威作福,不仅打压忠臣,而且贪赃枉法,将朝廷搅得乌烟瘴气。

作为八虎之首,刘瑾嚣张到什么地步?根据史学大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的记载,换算成现在的购买力,保守估计刘瑾贪污的钱财也有255亿元。一个宦官到此地步,让人心惊。不仅如此,当时刘瑾此人还相当狠毒。当时兵科给事中周钥奉旨去淮安查勘,在返京的船上自刎身亡。本来给事中负责监察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有很大的实权,可是周钥却放弃这来之不易的别人眼中的美差自杀了,不觉得奇怪吗?

其实,因为刘瑾,一切便皆有可能,完全不用奇怪。官员每次出京办事,回来都要遭刘瑾索贿。之前另一个给事中安奎和御史张彧出京盘查钱粮回来后,刘瑾嫌他们贿赂的钱少了,所以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让他们戴着150斤的枷示众。如果不是那几天一直阴天下雨,那么这两个人估计早就因为中暑而亡了。事实上,作为东厂的首脑,刘瑾已经将东厂变成了残酷的人间地狱,发明各种酷刑,受刑的人基本上很少有人能活着。基于此,周钥因为没有足够的钱给刘瑾而自杀也就合乎情理了,毕竟自杀还能死得痛快一点,总比被东厂残酷折磨死要好上千万倍。

朝中大臣这样活在宦官的阴影之下,终究让谢迁、刘健和李东阳三位托孤老臣看不下去了,三人挺身而出,联合六部九卿大大小小的官员,联名上书皇帝,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是朱厚照不但不听从建议制约宦官的权力,反而还说做得好,导致“八虎”的嚣张气焰不减反增。这就是皇权,一言九鼎,君无戏言。不仅如此,就算皇帝要砍你脑袋,你还是要跪着高呼:“谢主隆恩!”

这件事情没有打击到刘瑾,反而让刘瑾意识到自己还不够强大,需要招兵买马。于是,都察院右都御使刘宇带着上万两银子主动投靠了刘瑾;为了升官的焦芳成了刘瑾的狗头军师;吏部侍郎张彩被其纳入旗下。这三人是刘瑾集团的骨干人物,其他朝中依附他们的官员还不知道有多少。自此,刘瑾的权力集团越发壮大。

由于周钥的死亡事件,刘瑾纳贿的事情被传得沸沸扬扬,影响非常坏。这个时候阉党骨干张彩向刘瑾进言:“行贿的官员用的都不是自己的钱,全是搜刮的民脂民膏,这样下去,容易激起民愤,对您非常不利。”

刘瑾听了张彩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他现在已经不缺钱了,比较在意的是自己的安全。如果因为这种事情让自己宝贵的性命受到威胁,实在是得不偿失。于是刘瑾就想了个招。在御史欧阳云等人向他行贿的时候,刘瑾摆出一付正义的嘴脸,果断地揭发了他们行贿的恶劣行径,为自己换来拒贿的美名。不过这拒贿仅仅是一场作秀而已,可怜的欧阳云等人也只是炮灰,什么都无法阻挡刘瑾受贿的脚步,只是刘瑾懂得了偷偷摸摸地受贿而已。

文臣自古多骨气,你想要坐大,我偏不如你意。所以,文臣与宦官的斗争日益激烈,后来李东阳起草奏疏,引经据典,辞藻华丽,完全征服了不学无术的朱厚照,于是乎,朱厚照决定遣送刘瑾去南京。但是刘健不干,说什么也要斩草除根,这等阉人,留着干嘛,就应该直接处死。朱厚照迫于压力,只好答应次日早朝逮捕刘瑾。

然而,群情激奋的众文臣忽略了一个人,他就是刘瑾的狗头军师焦芳。人家本来就因为受文官的打压一直不升官才投靠的刘瑾,然后一路顺风顺水做到吏部尚书,所有的奏章都得经过吏部签署才能呈奏皇帝。现在弹劾刘瑾的折子从焦芳手中经过,新仇旧恨,怎么可能不通知刘瑾,而让他们如意呢?

接到警报的刘瑾带着剩余的“七虎”连夜觐见朱厚照,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自己有多么忠心,见朱厚照有些动摇,接着再加一把火,说:“朝中阁老联合重臣弹劾奴才,就是想要铲除对皇上忠心耿耿的我们,从而制约和架空皇上。”朱厚照也是个没有脑子的,一听刘瑾之言,接着就变脸了,居然想要掌控朕,这不是找死吗?当即任命刘瑾为司礼监掌印太监,马永成为东厂首脑,谷大用为西厂首脑,让他们在自己身边架构一条保护防线。

等到第二天上朝众人想要弹劾刘瑾的时候,才忽然间发现,一夜之间,风雨突变,刘瑾不降反升,弹劾是不可能了。谢迁、刘健和李东阳三位阁老无法,只能上奏朱厚照,辞官。朱厚照一听急了:“要滚赶紧滚,朕才不受你们的威胁。不过,刘健、谢迁可以走,李东阳必须留下。”

之所以让李东阳留下,是因为李东阳在弹劾刘瑾的运动中表现的没有那么激烈,此外,朝中三阁老同时贬谪,也实在是说不过去。待李东阳第二次请辞的时候,还是被拒绝了。不过事实证明,留在这样黑暗的朝廷中,比走需要更大的勇气。

京城的官员经历了这一次的打击,大部分都学会了沉默,而南京的六科给事中因为没有处在风暴中心,不明白其厉害,所以纷纷站了出来,写文章挽留阁老,却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刘瑾派锦衣卫前往南京,将以戴铣为首的二十多人押往京城受审,戴铣更是被活活打死。然而,仁人志士如同春天的野草,一拨一拨的前赴后继,戴铣等人枉死之后,以蒋钦、薄彦徽为首的南京十三道御史又跳出来联名上书,痛陈刘瑾所做的恶事,要求朱厚照罢免刘瑾。对于他们,刘瑾完全没有了试用东厂新刑具的兴致,全部以廷杖除名处置。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不怕死的,御史蒋钦就是其中最牛的一位,他不仅在奏疏中大爆刘瑾的丑闻,还扬言说:“刘瑾所作所为,民间怨声载道,为平民愤,暖臣心,愿皇上诛杀刘瑾,微臣贱命一条,不惧死,愿与刘贼同死,以此肃清朝纲。”

这完全就是以命换命,不仅朱厚照看得心里打鼓,刘瑾的冷汗估计都逆流成河了。不过威胁皇帝本身就是罪,蒋钦的一番仗义执言不仅没有弹倒刘瑾,还给自己招来牢狱之灾。三十廷杖依然打不灭蒋钦要整肃朝纲的雄心,狱中依然上疏朱厚照:请皇上用心比较到底是臣忠心还是刘贼忠心,臣廷杖三十骨肉溃烂却不曾埋怨分毫,家有父母妻儿却顾不上赡养,一心想为皇上惩奸除恶。臣区区贱命,死不足惜,唯惜刘贼不死,皇上受其蒙蔽,终会遭受亡国之祸,望皇上痛下决心,诛杀刘贼,将其头颅悬于午门,这样才能彰显皇上英明果断,若皇上不杀此贼,请杀臣,臣不愿与刘贼同生于世。

或许,朱厚照昏庸得让人寒了心就在于此,蒋钦字字泣血的忠心,并没有唤回朱厚照的清明,再被廷杖。三十三十又三十,九十廷杖要了蒋钦的命,也成全了他的千古忠心。

贬官的贬官,诛杀的诛杀,哀鸿遍野的朝堂上,再无一人敢说话。我们知道王阳明是一个正直的人,在朝廷如此鸡飞狗跳的时候,他干什么去了呢?他一直在潜心观察,观察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昏庸皇帝朱厚照接受众人对刘瑾的弹劾。

王阳明发现,不能像戴铣等人一样率直,要多一些圆滑;也不能像蒋钦那样一条道走到黑,要多一些方法。于是王阳明上了一道精彩绝伦的奏疏——《乞侑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堪称以柔克刚的典范。

在这封奏折中,王阳明用词委婉,言辞平和,绝口不提除掉刘瑾,营救戴铣等人的核心话题,只是用特别谦卑的语言说:戴铣等人触怒皇上是不应该的,但是戴铣等人作为言官,他们的职责就是为了劝谏您,如果说对了,您应该会嘉奖采纳施行吧,如果说的不对,您应该也会包容他们吧,这样才能开忠谠之路。这段话,王阳明将隔山打牛运用的炉火纯青,用歌颂皇帝英明来使其通晓戴铣等人的忠义;皇上您下旨派锦衣卫逮捕戴铣等人,群臣都认为这是不当的,但是没有人敢说话,很怕因为得罪您而让您犯下更大的错。但愿皇上能收回圣旨,让戴铣等人恢复职位,这样才能彰显出皇上的大公无私和仁爱之心,人民也会因此而感恩,何乐而不为。这一段,王阳明运用的是移花接木,借用皇上之口来普降隆恩。

由此篇奏疏我们完全能够看出王阳明的军事才能,他通篇没有讲过申讨刘瑾的文字,可是却极懂围魏救赵的迂回之路,能够保护言官,自然就能压制权歼。

不过可惜,王阳明还是低估了朱厚照的昏庸,低估了刘瑾的流氓。即使态度谦和不激烈,但是王阳明还是在正德元年,即公元1506年十二月被下狱了,而且是只有犯了重大政治错误的高官才能待的诏狱。

进了这里,基本上就别想活着出去,可是王阳明就是一个奇迹。京城十二月,天气酷寒,身处黑暗的牢狱,但是王阳明还是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如今若是像蒋钦一样继续上奏,只是蚍蜉撼树,太自不量力了,唯有退一步,方能保存实力,有卷土重来之机。于是,王阳明老实了。

王阳明的老实,换来了三十廷杖和革职查办,不过还好,起码命还在。但是刘瑾也不可能让王阳明这样逍遥地活着,怂恿朱厚照颁布圣旨,贬王阳明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此时小人得志的刘瑾,怎么也想不到,龙场一行,不仅没有折磨死王阳明,反而成就了王阳明在历史上的熠熠生辉。

穿越古今

王阳明生活的明朝,刚好是国风混乱的时候,这种时代背景下,像王阳明这样刚正不阿,一心成圣的人,仿佛不打击一下,便对不起他今后的名气。所以,理所当然的,王阳明因为仗义执言被刘瑾迫害了。

不过王阳明却认为,即使生活是一个大染缸,那也没有关系,只要拥有一颗清净的心,就能摆脱外界环境的干扰,坚定心力。

在《传习录》中,就有一段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

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

意思就是有人问王阳明:“关于声色货利,只怕良知也不能没有。”

而王阳明回答说:“当然!但是,就初学用功时而言,千万要荡涤干净,不使声色货利丝毫留存心中。如此,偶尔碰到声色货利,才不会成为负担,自然会去依循良知并对它作出反应。”

任何事情都是无常的,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每时每刻过去之后就得学会放下,哪怕是一秒钟之前刚刚发生的事情,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都已经是回忆了。既然没有一个永恒的存在,那么执着于它就没有必要了。

这种思想,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可是王阳明却看得通透。历史一向如此,永远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久必乱,乱久必治,这样不停地循环往复。所以,国风混乱王阳明并没有跟着乱,他只是觉得,这个时候更应该摆脱外界的干扰,保持一颗坚定的心。

诸葛亮曾经在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话。他用这句话告诫儿子,在现实社会中,只有对身外之物看得比较淡薄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心无旁骛地投入某项工作中去,目标才会比较远大。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的起因、经过,直到得出结果,就算是非常困难的问题也会因此而变得简单。反过来说,如果心力不坚定,一再被外界所困扰,就算是非常聪明的人也不能保证能解决这些难题。

因此,日子过得再紧张忙碌也没有关系,遇到再多的磨难坎坷也不用害怕,关键是要有一颗不为外力所扰,不为外力所动的心。

正能量小贴士

有的时候,世界所给予的磨难,反而是一种馈赠,因为只有经受打击再站起来,才能坚定心力,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