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置之死地悟格物要旨

置之死地悟格物要旨

时间:2023-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王阳明在龙场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忽然听闻刘瑾余怒未消,打算派人来龙场杀他。不,都没错,王阳明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心学能够帮助到科学,因为王阳明口中的心,不是自我。心是身体的真正精神,只有这种真正的精神才能使返回自我和逃离自我相统一。也难怪王阳明大呼“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由来经过。

王阳明在龙场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忽然听闻刘瑾余怒未消,打算派人来龙场杀他。很多人都替王阳明担心,但是他自己却一笑置之,完全不在意。从高高在上落到人生低谷,王阳明十分清楚的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真谛,到了这个关口,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泰然处之,坚定前行,这样才能距离自己的成圣之路更近一步。

王阳明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他具备了成圣的资格,可是,他还是没有找到“理”的答案,因此,刘瑾是否要杀他,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找到并且领悟这个“理”,才是如今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

有一天傍晚,仆从遍寻王阳明不着,忽然听见叮叮哐哐的捶打声,跑去一看才发现是王阳明在打造一口石棺,眼看就要成型了。仆从吓了一跳,这好好的怎么给自己准备后事了?连忙上去劝阻。王阳明摇头制止:“十余年间,我一直在寻找,到底什么是‘理’,为此我不断地‘格物’,不断地思考,可是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任何进展,我想,为今之计,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吧,你等不必再劝。”

自此之后,为了冲破这最后的难关,王阳明除了干活吃饭睡觉之外,就躺在石棺里,沉淀心思“悟道”。

所谓悟道,就是在寻找本源,在探求正路,洞见心与物之间的根本联系。一如王阳明所言,对于悟道,自己坚持了十几年。这十几年间,他一直像条在蜕皮的蛇一样,不停地经受着痛苦地折磨。

他曾经有着辉煌的仕途、光荣的出身、众人的赞颂,可是如今却一一离他远去,廷杖、监狱、贬官,三十七岁的他一无所有。先得到,再失去,这是最让人感到绝望和痛苦的,唯有成圣的信念一直在支撑着他。可是如今成圣之路也走入瓶颈,到底该何去何从?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自己矢志不移地追寻圣贤错了,还是自己仗义执言地挺身而出错了?

不,都没错,王阳明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既然是对的,为什么上天要夺走他的荣华富贵,为什么要将他的尊严践踏摔碎,为什么将他逼至穷山恶水之地。既然终究要夺走,为什么当初要给予。王阳明不懂,可是他的心底却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快了,再想一想就知道了,答案就在眼前。”

漫漫黑夜中,一道亮光霹雳而过,痛苦挣扎中的王阳明忽然惊醒,是啊,夺走正是为了给予,夺走的越多,以后得到的就越多。上天先打击他的好名之心,让他摆脱人世间的一切浮躁与诱惑;然后锤炼他的荣辱耐性,让他可以心如止水,透悟天地。以前之所以一直不曾达到这个层次,是因为自己力不从心,世俗心态还未化干净,怎么可能感受到这个精神境界。

历经千辛万苦格物,最终却发现,需要格的不是物,而是心。难怪陆九渊说“我心即宇宙”,因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心也是无边无际的。那么多年苦苦追寻的“理”,原来一直都在心中。何必存天理而灭人欲,天理本身就是人欲。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才是圣贤。

这场顿悟,恢复了感性的本体地位,让伟大的心学由此诞生。“心”是意识活动,“物”是意识活动的对象,“格”是运用意识的方法和能力,“知”是身体力行的精神能力。在今天,科学是从对象找理,在王阳明那里,心学是从心找理。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心学能够帮助到科学,因为王阳明口中的心,不是自我。他不是在推崇自以为是,不是在讲究一厢情愿,他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打破了人格主义,找到了心与物的新的沟通方式。这种新的沟通方式,避开了心与物的直接对应,找到了基础中的基础。这个基础,不是老子的“道”,不是朱熹的“理”,而是他王阳明的“心”,即“吾性自足”。心是身体的真正精神,只有这种真正的精神才能使返回自我和逃离自我相统一。只有找到了格心的切入点,才能找到意识活动的本源,提出反思前的我思,愿意通达意识的起源,才能正确思维。

说白了,格心就是一种灵感状态,讲究澄心静虑,除去私欲杂念,让心获得没有任何挂碍的自由,充分体味自己的良知,使天理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也难怪王阳明大呼“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穿越古今

这会王阳明打造这口棺材可没有耍诈,他是真的做好了死的准备的。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王阳明已经完全领悟到知行合一的真谛了。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是变的哲学,因此人们要做的就是“齐万物”。意思就是说世界变化太快,既然跟不上,那就不要统一标准,顺着自然而行,就算你不去治天下,天下也有自己的行进轨迹。具体解释“齐万物”的意思就是在庄子的眼中,万物是平等的,不分贵贱,不分有无,物之所存,道之所存,存在就是合理的。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一样的,无所谓好不好,就算是人人都畏惧的死亡,也不过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用太在意。于是王阳明无师自通的将“齐万物”与“知行合一”合二为一了。

王阳明认为,真正有知识的人,既然通晓了宇宙的真相,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必然的,遇到事情就不必再动到感情,也不用害怕死亡,坦然面对即可。所以王阳明才能那么无惧无畏地躺在石棺里思考他的圣人之道。

可是说到底,应该没有几个人是像王阳明这样不怕死的,毕竟生命只有一条,但是有的时候,在一些不得已的情况下,置之死地才能后生。

“置之死地才能后生”的典故发生在秦朝末年,那时天下纷乱,军阀为了不同的利益相互混战,其中,项羽的破釜沉舟、巨鹿大战一直流传到现在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话说当时,赵王歇被秦军围困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请求楚怀王救援。而秦军强大,几乎没人敢前去迎战。项羽为报秦军杀父之仇主动请缨,楚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先派都将英有、蒲将军率领两万人做先锋,渡过湾水,切断秦军运粮通道。然后,项羽率领主力渡河。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做饭的锅碗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部凿沉,连营帐都烧了,并对将士们说:“咱们这次打仗,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把秦兵打退。”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秦军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越打越勇。一个人抵得上十个秦兵,十个就可以抵上一百。经过九次激烈战斗,活捉了秦军首领王离,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由来经过。像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大都经历过非常多的痛苦和磨难,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与失败有着不解之缘,到了人生最后的时候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就。比方说梵·高,他活着的时候画作不被人承认,到逝世了才忽然成为大师级别的人物,但是他已经看不见了。

也有的人历经磨难,比梵高幸运,起码是在有生之年成功了。比方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几年,最终灭了吴王夫差,一血耻辱;比方说司马迁,被处以宫刑,但是他却顶着对男人摧残至极的刑法,一笔一划写下了《史记》等等。

置之死地而后生告诉人们最浅显的一个道理就是如果遇到事情就害怕危险躲起来,那么这个人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只有将自己的自身安全置之度外,勇敢的面对现实,才能帮助自己的事业稳步上升,才能成功。也就是说具体置之死地能否成功,还要看自己的本领。

正能量小贴士

有的时候,对自己要狠一点。因为不把自己逼到绝境,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究竟有多大,自己能走到什么样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