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元年,即公元1522年二月,王阳明刚刚回到南京,父亲王华便因年老体衰离开了人世。为此,王阳明十分悲痛,因为他经历了那么多人生的苦难与波折,刚回到家中,打算陪着老父亲尽尽孝心,同时跟他说说自己经历的事情,结果一切都还没来得及,父亲就走了。
为了能够陪陪父亲,王阳明特地在父亲的陵墓旁边修了一间朴素的小屋子,三年的丁忧时间里,他就一直住在这里,每天去父亲坟上跟父亲聊聊天,以表哀思。
有三年的空闲时间,王阳明彻底成了闲人,不用操心国家大事,不用忧心民众问题,王阳明终于有时间继续思考和完善他的心学了。
从儿时格竹昏倒,到贬谪路上的九死一生,再到龙场悟道的喜悦,经历了坎坷磨难,经历了失败的同时也经历了成功,这样起起伏伏、大风大浪都走过来了,几乎也就没有什么能动摇王阳明的心了。所以,此时此刻守着父亲安息的地方,王阳明的内心是十分平静的,他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反思他这大半辈子的故事,以及他几乎耗尽一生才得到的心血——心学。
同年,有一位来自泰州的奇人前来拜访王阳明。之所以说他是奇人,是因为他的行为举止和服装打扮等都跟别人有很大的差别。他头上戴着纸糊的尖角帽子,穿着古怪纹饰的衣服,手里拿着竹制的快板,边走路还边放声歌唱,吸引了很多人前去观看,他却完全不在意。
见到了王阳明,他说:“我穿的这身衣服是老莱子的,头上戴的帽子则是虞氏的。”王阳明对于奇异的人总是比对普通人多了三分兴趣,所以便邀请他进家门,热情地接待了他。
进门之后,这位奇人才告诉王阳明说他叫王银,是一名做买卖的商人。他十分仰慕王阳明的心学,并且对心学也有自己的体会,所以才来到这里,想要跟王阳明探讨一下。
王阳明一听这是自己的拥趸啊,顿时来兴趣了,聊得特别投机。王阳明乘机问他:“为什么你要穿老莱子的衣服,戴虞氏的帽子呢?”
王银说:“因为我读了你的心学,我认为我现在的行为就是在遵从本心的意志,人的行为本来不就该和本心的想法一样吗?我听从心的意志,追求最真实的自我而不拘泥于世俗的看法。”
王阳明听了连声道好,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因为聊得十分投机,王阳明还特别激动地收下了王银当徒弟,并且将他王银的名字改为王艮。后来谈起王艮的时候,王阳明还非常欣赏地说:“我碰到兵强马壮要造反的宁王朱宸濠的时候,尚且能够做到心如止水一动不动,但是一看到王艮我就心动不已。”
后来王艮果然不负王阳明的期望,在心学的研究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成为了心学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积极宣传心学。
王阳明此时身在田园,除了为父守孝就是为每一位慕名而来的学子传道授业解惑。不仅如此,王阳明还四处讲学,对弟子更是一视同仁,无论有没有天赋,无论是何种身份,王阳明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每一个人。
不过可惜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自从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之后,用兵如神,彻底成了大名人。而且,此时他的心学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功绩和影响力在大明朝几乎一时无人可与之媲美。然后,麻烦就来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啊。就算王阳明再淡泊名利,也保不住其他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同年七月,御史程敏先、给事中毛玉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支持下上书年纪轻轻的嘉靖皇帝,弹劾心学乃是异端邪说,必须予以取缔,请求皇帝下旨禁止心学的传播。
此种建议一出,顿时在朝野内外炸开了锅。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学术界,都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各种支持的、反对的声潮此起彼伏,甚至波及到了参加科举的学子们。朝中有权势的大臣纷纷将讨论心学的对错作为题目给考生们分析解读。
这时候,王阳明的弟子、心学传人陆澄,现在刚好任刑部主事。眼见师傅陷入这样的漩涡,陆澄挺身而出,多次上书朝廷为王阳明及其心学辩解。
由于嘉靖皇帝本来就比较佩服王阳明,算是王阳明的拥趸,所以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虽然如此,王阳明还是写信给陆澄,让他不要为自己辩解。信中写道:“不为自己的观点辩解,别人自然就不会再诽谤你的观点了,天下有如此多的学问如此多的大家,彼此议论和探讨是很正常的,我们的心学才刚刚开始,别人修习传统儒学那么多年,或许是哪儿误解了我们的观点也是很正常的,何必一定要去责备去争个输赢呢?”由这段话可以看出,王阳明在心学上已经非常有成就了,对于不公的事情已然能够心如止水,不当回事儿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王阳明还是做自己的事情,仍然每天与来自各地的弟子们探讨学问,生活充满了光明。每天跟在身边的弟子有一两百人,还不算在全国各地为官来不了的弟子们,王阳明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于是,王阳明定了每个月的初八、二十三两天在龙泉寺的中天阁开坛讲座,阐述万物与心同为一体的观点,阐述他的“致良知”,而且王阳明强调,“我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个字”,由此可见“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高度总结。
王阳明认为树大招风不是问题,只要一心成圣,内心坚定,便不会在意这种事情。而想要成为圣人,就必须达到对良知的自觉意识,王阳明对良知的本然状态与明觉状态做了区分。本然状态带有自在的性质,明觉状态则是对良知的自觉意识。当良知对主体来说还处于本然状态时,主体往往表现为一种自在的存在;从本然走向明觉,以“致”作为其媒介。在“致良知”的展开过程中,先天的良知唯有通过致知过程才能为主体所自觉把握,而致知过程本身又受到了良知的制约,“知”与“致”彼此作用,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先天的良知就会逐渐变成明觉之知。成圣,便无惧无畏。
王阳明心学看上去高不可攀,很难理解,其实王阳明算是比较会教书育人的一位老师,他在讲解的过程中会理论结合实际,举出大量生活中的例子来佐证他自己论述的观点,就连普通百姓也可以听得懂。
王阳明讲学,向来都是谦和的,即使是他的弟子,他也会认真跟他们探讨,从来不会妄自尊大。
有一年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王阳明正跟弟子黄省曾聊天,看他热的不行,便掏出一把扇子递给他,说:“天气太热了,用扇子扇扇吧,会稍微凉快些。”
黄省曾见状立马推辞,惶恐道:“学生忽略了天气炎热,都不曾为老师准备好扇子以便扇凉,怎么还敢用老师的扇子方便自己呢?”
王阳明听黄省曾这样说,便知道了他的顾虑,于是向他解释道:“我们一直以来学习的都是致良知从本心的学问,你是我的弟子,我的本心就是要关怀你的,只有关怀了你我的内心才能够舒服,你又何必拘泥于外在的礼节,拒绝接受我的好意,而让我不舒服呢?”
王阳明在给弟子解释问题的时候,永远都是诙谐而具有哲理的,他不仅成功说服了黄省曾接受自己的好意,还使得所有弟子都特别佩服他这种平易近人又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
还有一次,时任绍兴府知府的南大吉专程前来拜访王阳明,向王阳明请教他为官的问题。
南大吉问道:“我在绍兴府为官已经有三年了,这其中有许许多多做的不妥当的地方,王先生怎么不帮我指出来呢?”
王阳明听了微微一笑说:“你觉得你都有一些什么过失呢?”
南大吉十分惭愧地说道:“绍兴府里的官吏并不十分清正廉洁,老百姓需要缴纳比较重的田税,生活更加贫苦,关于这一点我却没有向上级报告,争取减免税额……”南大吉一直在不停地说自己有多少多少不足的地方,王阳明就这样耐心的听着。
等到南大吉终于抱怨完了眼巴巴地瞅着王阳明的时候,王阳明则说:“你看,我并没有指出你的一个过失,你怎么自己倒是说出了这么多的不足呢?你是怎么知道你的这些过失的?”
南大吉随口回答说:“我对您的心学也有涉猎,知道这是我自己的良知在作怪,它自动自发的让我发现了这些过失。”
王阳明听完之后并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南大吉笑了。南大吉恍然大悟,王阳明这是在等着他自己发现问题,他说:“我知道了,原来自己的良知是一面真正的明镜。”
自此之后,南大吉对王阳明更是佩服的紧,在佩服之余,南大吉又命人改造了绍兴府中的会稽书院,召集绍兴府内的大小官吏与文人墨客前去学习王阳明心学。
穿越古今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中写道:“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以此来比喻目标大了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招惹是非。
王阳明就是如此,在他还是个小小官员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可是等到他平定朱宸濠之乱之后,被誉为军神,接着就有诽谤的声音出现了。因为他的出名,牵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于是因为嫉妒等而产生的谣言就开始变成杀人的刀了。不过,他们明显地是低估了王阳明心学的力量,低估了他对中庸的理解。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过“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意思就是人出名了容易被攻击,猪肥了就容易被宰杀,所以行事不要太张扬,要低调一些,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就好像某地有一位名医,由于医术精湛,医德又好,求医问病的人一直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后来的时候连公立的医院也竞争不过他。不过有一段时间,来找他看病的人却忽然之间少了,后来才知道原因。
有同行嫉妒他医院生意太好,便散播谣言说他忽然之间瘦了十几斤,得了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现在看病不太好了。这样的风声传出去之后,很多想找他看病的人都开始持观望态度,犹豫不敢前往。
过了不久,人们开始怀疑这条信息的准确性,因为偶尔看到这位大夫出门,并没有说的那样瘦了十几斤,看上去不像得绝症的样子。找大夫问过之后才确定,的确是没有患病,然后他的医院又重新门庭若市起来。
人出名了,对社会有所贡献了,按说是好事,可是树大招风,有的人就是看不得你好,便造谣中伤,阻碍其事业的发展,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不良的社会现象。
像“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等这些句子,都是在暗示人固有的妒忌病,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不该有的意识。
那么王阳明是怎么解决这种问题的呢?他充分运用了中庸思想。
《中庸》最早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担忧儒学失传,特意保留下来的儒家的精髓,后来又将其传授给了孟子。
话说孔子开创了儒家文化的辉煌时代,中庸思想便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原理,刚开始的孔子并没有将这一基础原理讲出来。直到即将死去的时候才告诉了曾子,然后曾子又把这个基本原理告诉了子思,子思又将其传给了孟子,并且把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写成了《中庸》。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中庸呢?
不偏向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它是为人处世的学问,是讲究与人合作的。
在这基础上,要搞清楚中庸不是和稀泥,不是老好人,它是对人类社会存在状态的一种理性分析与研究。
鲁迅先生认为:中庸是国人最为推祟的,但中国人却又是最不懂何谓中庸的,如果中国人那怕明白一点中庸的道理,中国的问题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复杂。
在《华盖集·通讯》中,鲁迅先生就批判过国人不懂真正的中庸,他说:“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一到全败,则又有‘命运’来做话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无往而不合于圣道。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要救正这些;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
纵然是鲁迅先生投之以投枪与匕首,但是却仍未能挡得住国人对“中庸”这一伟大哲学思想的曲解,以至于后来毛泽东面对中庸思想被庸俗化,曲解为折衷主义的情况,也曾经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指出:中庸思想从量上找出并确定质的安定性从而反对“过”与“不及”,即反对“左”“右”倾向本来是对的,这个思想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
但遗憾的是,国人缺乏明确的思辨思维,更因历朝历代的暴政者恶意的曲解与愚弄,最终让中庸思想的光芒掩盖在历史的哈哈镜之下,现在谈到中庸,许多人第一意识联想到的却是圆滑、模棱两可、含糊不定及文过饰非的和稀泥。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我们却迷陷在认识上的误区与曲解之上,这实在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正能量小贴士
人怕出名猪怕壮,有的时候,过分有名,反而会招来别人的羡慕、嫉妒、恨,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所以,人应该学会适当的低调。在低调的心态支配下,冷静地兢兢业业,才能成就大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