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个大都市中,陆逸一直觉得自己日子混得不错。那天与贝斯、韵成一起喝茶聊天,被刺痛了一下,回去很是郁闷。郁闷归郁闷,很多事情仍然想不明白,脑子里晕晕乎乎的。
一天,上班之后,老板王切尼把他叫到办公室,郑重地说:“广州的项目最近出了问题,需要一位高层去那里做些工作,主要是把情况摸摸清楚,并暂时管一管那边的事务。”陆逸不太搞得懂,想问问,王切尼却挥挥手说:“你就过去大胆干吧,有什么情况不是有我吗?”
临走之前,他找到贝斯述说了情况,问贝斯该怎么办?贝斯了解了一下基本情况,分析说:“估计那边的项目是进行不下去了,你先去搞搞清楚。后面的事情我们再联系。”
半个月之后,陆逸又来找贝斯,说:“那边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公司收购这个项目的时候,双方有约,后来投资额一再增加,却没有绩效。再投,公司已经不愿意了,可不投,那边的头儿就不干了,要走人。老板让我过去就是先顶一顶。但是,我也顶不了多久啊,现在,头儿已经离开了,其他的人都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我也不知道。”
贝斯详细询问了走掉了的那个头儿的信息,分析得出他的潜能所在:是很好的具有战略思维的人,关注长期发展,但是经常忽略现阶段执行的必要条件。想当初,一定是陆逸的老板看好了他的远景描绘与其个人魅力。因长期战略需要资源支撑,包括资金和人力资源。这些条件目前都不具备,因此该项目就这样流产了!
听了贝斯的分析,陆逸很佩服,遂说:“我们老板还投资了另外的两个项目呢,运作得都不好,投资额都打了水漂收不回来了!”根据分析,贝斯知道了另外两个项目负责人的思维类型及其潜能所在,巧的是同属一种类型:很有想法,不甘寂寞,且有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由此,贝斯明白了,陆逸的老板王切尼被能说会道的人忽悠了。
当贝斯详细的分析了王切尼三个项目投资都失败了的原因是因为项目团队的人不对路,陆逸很着急,他决心说服他的老板,把贝斯他们公司引荐给他的老板,让其在今后的投资中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见到王切尼那天,是一个晴朗的深秋。王切尼是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早年在国有企业做过中层管理,后来决定独立创业。因其社会关系资源比较丰厚,创业的过程还算顺利,有了自己目前的IT经营团队(后文简称FF企业)。赚了钱之后,他就很想做甩手掌柜,让他的团队自己发展,就像他的现有团队一样。谁知道一上路就连连失手。此刻的他,正是百般纠结,不知今后的路通向何方?
当天,贝斯请古迪老师加入了与王切尼的交谈。坐在三楼的露台茶室里,阳光倾射在阳光房顶,暖暖的很舒适。切入的话题自然是他投资的三个项目,听到咨询老师细致入微的分析导入,王切尼知道是选错了人,他认为选择的项目是没有问题的。可事已至此,怎么办呢?咨询老师给出的建议是:把三个项目舍掉,全心全意把现有的业务做好。
王切尼不甘心放弃,毕竟已经投入了那么多的钱,也不相信只有一种业务企业还能够不断地发展。可不听咨询老师的建议,自己又一筹莫展。正纠结中,陆逸插进来说:“王总,要么先让咨询公司帮我们把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现状诊断一下,这个费用也不高,我们先磨合磨合,找找感觉如何?”王总觉得这个建议比较好,遂采纳了。
诊断的结果很出乎王切尼的预料,从三个方面进行的诊断结论是:团队——除了三个项目之外的现有团队组合度非常好,达到了360°,是最高的标准了;经营——企业的经营状况短期效益尚好,缺少长期的规划;管理——对于从业人员的高素质来看,现有的管理模式非常落后,不利于员工的成长。
王切尼感到极度的震惊,自己用了多年的时间,才能够说对一个人了解了,可咨询老师只访谈了不到1个小时,就把每一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有点不太相信,但是,摆在面前的人力资源的诊断书让他不得不相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