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建
得知戈壁行走的活动已经是玄奘之路华语商学院第七届的比赛了,也没有多想便和几位同学共同报了名。尽管知道过程会很艰辛,但戈壁的神奇让我觉得有机会用脚步丈量一遍是蛮好的体验,便毅然地报名参加了。粗浅的信息普及,根据三夫店长推荐的户外生存清单全套采购,十里画廊的一次20多公里的所谓拉练,一共7个人,算是勉强组队成功了。为什么是勉强?一是从人数上来说,7人其实是底线,因为组委会规定有效成绩是要第6名;二是从素质上来说,能跑步的其实也就队长一个。每个参赛选手都会被要求在英雄簿上写一句话,当时便是觉得对于茫茫戈壁来说,如我这般锻炼甚少的人不敢豪言壮语,能去参加就是很勇敢了。于是我写了简单的五个字:我走我突破!
5月20号下午的敦煌,送给我的见面礼就是炙热的太阳和干燥的空气。对一直习惯南方生活的我来说,才幡然醒悟这便是传说中大西北了。自觉此行心理准备不足,便也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励。赛前培训、点将台等,呐喊声、口号如同武侠小说中的誓师大会,看看周边戈们的激情,不免也心潮澎拜。和其他院校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规模相比,我们7位A队队员加学院领导和带队老师共9人的队伍,在有了“浙大戈七,健康第一”的口号后也略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
5月23号,第一天的体验日。从酒店到起点2个多小时的车程中,耀入眼帘的是连绵不断的祁连山脉,横插在戈壁滩中,像是天然的屏风。那时,我想起严春友写的散文中的那段话: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传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做自然的主人,我们真的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说与自然对立等话语。是的,那时心里就想,我们必须敬畏自然,跪拜自然,崇尚自然,呵护自然。
第一天的体验依然能看到村庄和农作物,河流的水很清澈,都是雪山上融化的雪水。A、B、C队的队员一起前行,场面极其壮观。因为是体验,所以没有比赛紧张的节奏,大家也顺利地完成了既定的路程。晚上第一次体验在帐篷睡觉的时候,想着沿路的遗址、土堆依稀能看到当初的丝绸之路的痕迹,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原本繁华的都市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遥想着曾经在那里生活的人们,想想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有什么理由埋怨和遗憾,唯有知足二字。
第二天出发的顺序是根据学校名称的首字母排列的,因此我们被安排到了最后面。震撼于其他院校戈友健步如飞的身影,才真正意识到我们之前对此次挑战赛的准备太少太少了。相对于他们全程的奔跑,能够走完全程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挑战了。所以,这时给我们自己的定位便只是走完全程,赢得沙克尔顿奖,给自己再来戈壁一个理由。出发时的状态与第一天类似,不忘欣赏沿途的风景,身边越来越多的B队的队员开始陆陆续续地和我们走在了一起。此时,小腿开始抗议,疼痛不止,脚底板也有了小泡。由于缺乏经验,没有及时处理,导致情况越来越艰难,特别是走在长满骆驼刺的那一段,基本是一瘸一拐地挪动。后面赶上来的戈友和志愿者询问是否需要上车,我说不行,难得来一次绝对不能就此放弃。在这种情况下,再多的想法都是多余,只有一个信念,便是必须完成。团队本来就只有七个人,如果我放弃一定会对其他的队友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气势涣散,影响沙克尔顿奖的获得。就这样,一步一脚印在组委会规定的时间内坚持走完了第二天的比赛路程。
回到营地后,惊讶地发现了大帐篷里其他院校的戈友在给我们提前到达的队友做拉伸的身影,才得知原来长距离的行走是必须要进行康复拉伸的。彼此都觉得甚是惊讶,而他们惊讶的点却在于我们走了这么长的路程竟然不知道拉伸康复。拉伸时候的痛的感觉是我从未经历过的,为了避免自己因为忍不住而失声大叫,我拿了一根能量胶塞在嘴里,现在回想起来那滋味也确实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但是拉伸了以后感觉不错,恢复得也相当好。
第三日,背上分配给自己的食物,随着队伍共同前行,告诉自己,一直向前走,不停顿也不坐下休息。曾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河岸和悬崖边的大家都手拉手。在没来戈壁之前一直认为是故事,在戈壁的时候我却深深体会到如果这不是故事,便会成为事故。所以,我很注意行走的节奏,也未把任何人的节奏拿来做参考,只是默默地朝前走,到了补给点简单地拿了几根黄瓜。距离当天终点还有10公里的时候,脚底板开始疼痛难忍,想到已经到达营地的队友肯定在终点期待我的出现,顿觉轻松许多,原来这种精神的力量还是强大的。尽管在规定比赛时间内到达营地,但是已经很疲惫了。除了去食堂打饭,其他的事情都让队友给帮忙做了,晚上在帐篷里同行的山地给我们准备了杭州带去的龙井茶,这应该是喝过感觉最好的茶了。茶后,我们商量了第四天二十多公里的行走计划:我和山地、张华一起走,其他的队友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比赛日最后一天早上,整理好所有的装备,出发的时候感觉较轻松,走了一段后竟然没有前两天的状况出现。三人一路聊天一路行走,谈了好几个话题,为什么会来戈壁,这几天的感受,彼此都说走慢点,状态不错,完赛是没有问题的。也许以后不一定会来,多看看,虽然累,但是走完了全程112公里,值得。
有了这次难忘的戈壁之旅,回到杭州后便开始了戈七的总结和分享。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我的戈壁之旅就此结束了,可是我们的戈七团队却深深地知道,我们的戈壁之旅甚至可以说才真正地开始。分享会后,便共同开始组织浙大戈八的招募工作了。邀请了大力给浙大戈八团队做教练,而那时候的西溪湿地里面的福堤便是我们的主要训练场地。
戈七团队内部开始传承的分工,像我这样比较菜的主要负责给队友们做一些包括训练补给等后勤方面的工作。随着计划的不断推进,从组织戈八活动到真正参与到戈八的训练中来,才发现,慢慢地自己在运动和健身方面的理念较去戈壁前已经完全改变。运动中的跑步和企业管理是如此的贯通,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物资采购,落实各项方案,把控每个细节,做好各项预案,让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开展,以项目的形式来运作,有戏!
在戈八安吉的拉练中开始尝试跑步,因为有了参加组织训练的基础,跑的时候就开始找自己的感觉和频率了。虽然起步便是尝试跑了5公里,但是心里还是比较有谱的,感觉甚好。回到杭州又在苏堤上跑了个来回,共5.4公里。至此,第一阶段就巩固在5公里的基础上了。再加上戈八的第一天也跑了近一个小时,感觉也不错,从此,我的乐跑生活就拉开了序幕。
杭州马拉松可谓是人生中第一次跑马,全球最美的赛道,闻着桂花香,穿梭在黄龙路、白沙泉、龙井等绿树成荫的道路上,享受着一个跑者的至尊级待遇。由于有过相应的准备,没有出现不适的状况,所以感觉也很爽。厦门马拉松是我人生的第二次半马,在去之前的一个月,坚持5—10公里的训练让我对半马心里已经有谱了,也远没有了在盐碱地中的无助。这时,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发生改变。只要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法,坚持,就能突破这个临界点。人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无论是产品还是企业,都有它的周期,到了周期的那个点,便要要想方设法寻找突破点,进入下个周期。而无论是我自身的跑步经历,还是整个浙大戈七在传承“跑步”,戈八最终取得不错的成绩的过程,我都相信,与经营企业一样,科学管理、完善的保障体系,才是成功的基石。
人总是需要有些梦想的,要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而所谓的梦想,就是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那串葡萄。业余马拉松大满贯,波士顿马拉松、伦敦马拉松、柏林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纽约马拉松、东京马拉松。细分梦想,这是我现阶段的计划。今年的计划,柏林马拉松,戈壁挑战赛BC连的体验,脚踏实地地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我相信自己必将用骄傲的身姿,托举着鲜花和手杖出现在我每个梦想节点的终点。无疑对每个普通人甚至是跑者来说,大满贯都是非常遥远的一颗星星,但我知道自己一定能一步步鼓励自己,及时调整和完善,从而冲刺再冲刺。不同城市间同样的42公里赛道,我相信,不变的信念、持续的信心、心的力量都将会是强烈的胶水,看我这个“伪跑者”让全世界的城市都手拉手,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都串联起来,把曾经、现在和未来都联系起来。而人生,也便因此而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周其建,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常升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网名:雪候鸟,金戈铁马俱乐部副会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