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走近死亡,觉悟人生

走近死亡,觉悟人生

时间:2023-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傅佩荣每次阅读学生交上来的“人生观”报告,都会增强我的两点印象:一是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承认他们在中学时代,想过自杀的问题;二是另外也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同学,是从亲友的死亡事件中,开始认真思索人生意义的问题。孔子年幼时,生活贫困、地位卑微,实是不难想见的。孔子六十七岁时,尚在周游列国途中,传来夫人过世的噩耗。孔子七十岁时,孔鲤不幸去世,得年五十。

◎文/傅佩荣

每次阅读学生交上来的“人生观”报告,都会增强我的两点印象:一是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承认他们在中学时代,想过自杀的问题;二是另外也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同学,是从亲友(以长辈居多)的死亡事件中,开始认真思索人生意义的问题。

如果没有死亡,则人生就无所谓“有无意义”的问题。大家一直生活下去,轮流扮演可欲的角色,不必竞争也没有成败可言。或者,即使人生自然而然会有结束,但是没有人想要自杀,也没有人在大限到来之前杞人忧天,则人生也不必奢谈意义,只需循着前辈的足迹,鱼贯地走入坟墓就可以了。

然而,身为万物之灵,人注定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努力理解这一切是怎么回事,然后选择合宜的价值去认真实现。如此一来,谁越早近距离观察死亡,谁就越有可能获得经验,可以觉悟人生的究竟和真相。事实上,孔子就经历了极为特别的遭遇,先后丧父、丧母、丧兄、丧妻、丧子、丧徒。他对人生的体验十分深刻,或许也与这样的经历有些关系。

孔子诞生不久,父亲叔梁纥就过世了,母亲将他带回娘家抚养长大。孔子年幼时,生活贫困、地位卑微,实是不难想见的。他后来描述自己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如果他不是在十五岁时主动向人求学,进而熟习五经六艺,就不可能展现往后的精彩一生了。依司马迁所记,孔子十七岁时,母亲过世;他询问同乡长辈,得知父亲的墓地所在,再恭敬地将父母合葬。他对于“亲丧”的悲痛,曾子曾描述过:“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意思是:我听老师说过,一般人没有自己充分显露真情的机会,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吧!

孔子为母亲守丧三年(依礼为二十五个月)期间,心中想的应该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意思是: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母兼父职,教养之恩,昊天罔极!孔子教诲学生“孝顺”时,要敬、要顺、要和颜悦色、要合乎礼义、要游必有方、要委婉劝阻而不抱怨,以及要记得父母的年纪,“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得享高寿,惧的是父母体力日衰。孔子的孝心使他可以感通孝顺的真实状况。孟子后来引述孔子的话说:舜其大孝也,五十而慕父母。孔子的父母虽然早逝,他一定终身存思怀念着他们。

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孟皮,他在孔子之前过世。因此之故,《论语》记载孔子曾为哥哥的女儿安排婚事,将她许配给一位杰出弟子。孔子与孟皮的感情如何,缺乏可靠的数据,但是从孔子多次强调“入则事父兄”,“入则孝,出则悌”,“友于兄弟”,“兄弟怡怡”,可以想见应该是兄友弟恭而和乐融融的。

孔子在《中庸》中曾表达自己的遗憾:“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在此,所谓的“事父”与“事兄”方面的遗憾,实是无可奈何之事啊!

孔子六十七岁时,尚在周游列国途中,传来夫人过世的噩耗。孔子在旅程中受阻,到第二年才返国,因此夫人的丧事是由儿子孔鲤负责办理的。孔子七十岁时,孔鲤不幸去世,得年五十。老年丧子的悲痛,并未使他乱了分寸。他按照鲤的身份(士),“有棺而无椁”,依礼安葬之。他对儿子是亲自教导并且颇有期许的;不过在古代“父严母慈”的模式下,使人觉得像是“君子之远其子也”,要保持适当距离,以求合乎“父父、子子”的伦理规范。

我们很难想象亲人死亡带给孔子的伤痛有多大,但是我们看到孔子以温和理性的态度,善尽自己的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