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启阵
对祖国历史悠久、迄未断绝的“围墙文化”传统,我一直是持疑惑态度的。曾经写过多篇表达这种疑惑的短文,在报刊上发表,大概意思是,国有长城,城有城墙,机关单位、住宅小区有围墙,弊病不少。例如:浪费砖石,迂阻道路,隔阂人心,封闭观念。但是,近日脑子里忽然冒出一种以往不曾有过的想法:城墙或许客观上有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
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城”原本是君王们用来“盛民”的东西,即类似盛放米麦的容器。看历史故事,古时候,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城”的主要功能似乎是防御,抵御异族、盗贼的侵扰与掠夺。继续往上追溯,比如追溯至半坡时期,它还有抵御猛兽攻击的作用。当然,事实上,它也有便于对内进行管理的作用,类似监狱。一言以蔽之,古时候的“城”,兼有对内管理和对外抵御的作用。
无论是为了对内管理,还是为了对外抵御,从前的君王们都十分重视此事,舍得大把花钱。不但城墙要修得高大结实,城墙的外边往往还要挖出一圈宽阔的壕沟,谓之护城河。有城墙有壕沟,故而又叫城池。修成一座城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需要挖掘的土石方、耗费的砖瓦木材都数量巨大,因而即使人工无须付费(有劳役制度),光是管饭,就需要皇家拿出其实是从百姓(纳税人)那里抢夺来的钱粮。不知节制的君王,往往因此弄到国弊民穷,百姓为了活命,揭竿而起,最终丢了江山的悲惨结局。
费九牛二虎之力修好的城池,当然是不能随意改动的。因此,客观上,它们也就有了限制城市扩张、保护农耕用地山林植被的作用。
而今天,虽然党政军学校各机关单位、房地产开发各住宅社区仍然流行建筑围墙的做法,但是,修筑一圈盛放百姓的城墙的做法不再流行,甚至可以说被彻底否定了。其结果便是,城市建筑,包括房屋、道路,像洪水,像海啸,像核辐射,疯狂地向四周漫涌、推进、扩散。农耕土地、山林植被,遭到鲸吞蚕食,在日益缩小,在日益枯萎。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上,蒙古族小男孩乌达木有一个梦想:发明一种滴一滴就能使大地变成绿色草原的墨水。与之相反的是房地产大鳄们,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大片的水土地面变成水泥、沥青地面,使树木花草之林变成钢筋混凝土之林。
用不了多久,人类赖以活命的食物、水、空气,恐怕就再也无处出产了。《说文解字》说:“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城市的无限扩大,使得大量的泥土地变成了水泥、沥青地面。我不相信,水泥、沥青地面能够吐生出人类生存所需的万物来。
因此,我有一个梦想:天降神灵,在所有城市的边缘都扎上一圈篱笆墙。当然,这圈篱笆墙既不是为了美观,也不是为了防止野狗钻进,而是具有让靠出让土地制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各级地方官员和房地产开发商们望而却步、不敢逾越之魔力。据说,如今的许多大城市里,已经有太多的空置房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