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抒写现代女性的阳光人生
杨澜是当今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之一,她美丽、聪慧、优雅、知性,在早年就实现了许多人难以实现的人生梦想:考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嫁给了好丈夫,有了好儿女,开创了好事业,她的精彩人生抒写了现代女性的新定义。
(1)主持《正大综艺》
杨澜上中学时并不是那种聪慧过人的女孩,当然也就不是那种巧解难题的高手,但颇为自诩的是:考试时基本分上从来一分不丢,地理、历史这种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随便问哪道题,她马上就能说出是在哪一页上。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她没一样不是完成得仔仔细细。
上了大学之后的杨澜骨子里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你能相信杨澜曾经因为听力课听不懂而特别沮丧吗?那时好多同学听力都能得A,而杨澜老是得A-,B+什么的,这让她非常苦闷,每天晚上都在日记里写上:明天我要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一定要充满信心地把自己提高上去。但是第二天一上听力课,还是听不懂。妈妈一度害怕杨澜因为挫折感太强得了自闭症。半年多之后,杨澜的听力慢慢上来了,她才恢复了信心,她说:“我很羡慕周围生活中一些棱角更分明、更有创见和个性的人。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
决定杨澜命运的一个契机,是《正大综艺》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当时的杨澜并未意识到这次机遇对她今后人生道路的巨大影响,正是《正大综艺》把她送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让她获得了全国性的知名度和注意力,也正是主持《正大综艺》的四年使她荣获了中国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2)制作《杨澜视线》
1993年对杨澜来说是幸运的一年。那年,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先生到大陆来,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杨澜与谢国民先生一起吃饭,席间谢国民先生对杨澜说:“你应该到国外去学习,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主持人。”杨澜当时没有认真,半认真半玩笑:“谢先生让我去留学的话,《正大综艺》岂不是没有主持人了?”谢国民先生听了,很认真地回答:“我觉得一个节目没有一个人重要。”杨澜听了很震惊,半晌问:“谢先生您需要我怎么回报您呢?是不是回来为您工作?”谢国民先生告诉杨澜,他所以资助她出国留学是因为看她有深造的潜力,有发展的前途,如果到时功德圆满,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就这样,杨澜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
在这个时期,杨澜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亲身接触到了许多成功的传媒人士和先进的传媒理念。
上学期间,杨澜用业余时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杨澜视线》是杨澜头一回以独立的眼光看待并介绍周遭世界。杨澜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并赢得了好几个“第一”:内地的记者中,她第一个进入美国凤凰屋戒毒所深入采访,第一个亲身采访资深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总共40集的《杨澜视线》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虽然不免粗糙,但是杨澜借此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3)开创阳光事业
在1994年至1996年杨澜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并获硕士学位期间,她还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合作导演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次活动中杨澜遇到了她今后生活的另一半———吴征,《2000年那一班》这部片子是以独立制作人的名义与哥伦比亚电视台合作的,主要反映美国华人社会的变化,此片的大受好评使杨澜具有了国际知名度。
1997年4月,杨澜结束了在美国两年的留学生活,正式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自己既是制片也担任主持人,采访了多名著名时事人物,其中包括澳门特首何厚铧、金融巨头乔治·索罗斯、著名学者季羡林、著名华语作家李敖和查良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等等。同年4月,杨澜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作为东亚惟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同年的7月,杨澜又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校董,成为这所美国长春藤名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97世界电视论坛”。1998年4月,又主持开播了《百年叱咤风云录》,“引领观众走入过去时光,重温100年来影响历史进程的人和事”,节目大受评论欢迎和赞赏。
早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期间,杨澜就深感西方传媒对中国的无知与偏见,又失望地发现许多国内的专题片在制作理念与手法上陈旧,没有一些非常有效的节目让海外的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之处。她认识到,只有走市场道路,以国际水平的制作打入国外主流媒体,才能打破这种局面。2000年1月,已离开凤凰卫视的杨澜成功地收购上市公司良记集团,并在3月将其改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是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人文素质为宗旨,建设以历史文化与人物传记片为主要产品的宽频互联网资讯库,并以各网络媒体提供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在互联网最风光的年代,阳光卫视因其为宽带提供内容服务的定位、卫星电视广播公司及有线电视节目授权制作供应商的身份,以及杨澜本身的名人效应,股票一度大涨,但是做传媒是需要很大投入的,而且获得收益相对较慢,至今阳光文化已投入了近千万,净亏损很大,直到今年第一季度,广告销售额才强劲增长,才刚刚达到季度收支平衡,由于受到整个经济不景气以及互联网越入低谷的影响,阳光卫视在过去三个月时间股价已经下跌了44%,只维持在0.09港元左右,到2000年9月底,“阳光文化”亏损6300万港元,其中传媒业务的亏损为5748万港元。面对这种压力,杨澜从从容容谈笑自若:“我骄傲,我们亏的不是很多”,其实这笔费用是公司筹建卫星频道的投资,包括大量硬件设备购置。实际上世界上恐怕没有一家电视台在刚刚开播的情况下就赢利的。
阳光卫视,从3月份组建,到8月8日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开播,这本身就是一个卫星电视的奇迹。目前阳光卫视已成功进占港澳台市场,这将大大有利于其从2000年10月到2001年3月的经济运转形式,杨澜预计到公司运转的第一个整年,即到2001—2002年财务年度,集团将达到整体的收支平衡,其中电视公司形成利润。另外,阳光文化的海外拓展预计在2002年第一季度内将继续进行,到那时还会在台湾的宽频市场和北亚、南亚及东南亚地区有新的重大突破。
杨澜的阳光文化公司之所以能有今日的良好形势实际上一部分得益于杨澜本人的效应,即名人效应,再加上阳光文化公司又与新浪网合为一家,这就形成了独特的经营模式:名人效应+网络概念=创新经营。因为名人有太多的不光彩,有人才怀疑头上的光环,因为网络有太多的泡沫,有人才指责其为“烧钱产业”。杨澜果真与众不同,一个大胆的创意加上一个创新理念,使这一切都有了奇迹般的变化。
前景看好的阳光文化被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世界300最佳小型企业”之一,并成为大中国区惟一一个入选“20个未来之星”的企业。而杨澜本人,也连续两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成为“中国内地最富有的女人”。《Asiaweek》把她评为泛亚地区20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2001年1月,杨澜又被北京2008年奥申委聘为申奥形象大使。
(4)成功自信的传媒人
中国成功地加入WTO将对杨澜的阳光卫视产生巨大影响,对此杨澜信心十足:传媒与意识形态的开放或许需要比经济领域更长的时间。传媒的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但是由于阳光文化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多媒体的内容提供商,我们的运营方式可以非常灵活,也将拥有更多的空间。同样,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一定会出现很多风云人物和动人的故事,这将为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发展提供非常丰富的创作来源。
今日的杨澜可以说是成功的形象代言人了,是一个头上围绕着耀眼光环的成功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