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他的妻子叫卓玛

他的妻子叫卓玛

时间:2023-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半年多的时间,王德杰走遍了日喀则下辖18个县中的14个。2004年7月,由于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他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志愿者”。但一年志愿服务期满后,来自都市的王德杰却主动申请留下来。不能回家的王德杰只能向单位借了200元钱,作为给母亲的营养费寄回家,叮嘱家人好好照顾母亲。

他带着藏族妻子格桑卓玛,从雪域西藏回到烟台老家探亲。他的父母心里明白,他们的儿子是要扎根西藏一辈子了!

2003年7月毕业的王德杰,曾担任中国地质大学的校社团联合会副主席、校新闻通讯社社长,多次当选校级“优秀社团干部”。他曾有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但在最后的抉择面前,他还是选择参加了团中央首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主动申请进藏,成为首批进藏的大学生志愿者。

“西藏缺人才,到那儿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今,王德杰对当初的选择越来越自信,他在西藏已经快满8年了。

西藏日喀则地区科技局是王德杰进藏后的第一站。刚来时,由于剧烈的高原反应,他连续3天吃不下东西,呕吐不止。困难没有吓倒他,反而使他意志更加坚定。

“在日喀则的时候,许多调研工作都会让我去。”半年多的时间,王德杰走遍了日喀则下辖18个县中的14个。日喀则地区的一些边远乡镇,地广人稀,交通闭塞,有的农牧民几乎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自己的村庄,完完全全“靠天吃饭”。在那里,洗衣服、洗澡都不是件容易事。

这种环境下,从事科普宣传的难度可想而知。文化不同,语言不通,是王德杰遇到的一个难题,不知道给他带来了多少麻烦。但王德杰从没有想过放弃,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学会了喝酥油茶、吃糌粑,用心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把自己融人到农牧民的生活之中。在边远山区的农户家中,他把一些实用的种植和养殖知识带给了牧民,并和他们成为了朋友。通过实地走访,形成了多份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

2004年7月,由于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他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志愿者”。在别人的眼里,如果仅仅为了“镀金”,王德杰在西藏的志愿服务之旅成功了,也为以后回内地发展铺平了道路!但一年志愿服务期满后,来自都市的王德杰却主动申请留下来。

“留在西藏工作并不是我一时的冲动。西藏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在这里,我找到了成长的舞台。”在《留藏工作申请报告》中,王德杰这样写到。

经过在基层工作的锻炼,王德杰渐渐被日喀则地委、行署的领导认识和发现。2006年,他被调到拉萨市委办公厅作政策研究工作。

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事件。正在大昭寺开展工作的王德杰,亲眼看到大量不法暴徙冲击大昭寺。在第一时间,他并没有紧急撤离,而是飞快地冲进大昭寺管委会办公室,抱起一个文件包。因为,包里装着多份保密文件。从管委会出来,他发现一位躲在寺庙南门木头堆里的少年受了伤,顾不得多想,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这位少年到达了安全的地方。

2008年6月21日,在西藏奥运火炬的传递队伍中,一个年轻的面孔让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园沸腾了。他,正是王德杰。

作为首批人藏志愿者,王德杰在奥运火炬手网络海选中胜出,成为一名西藏地区的奥运火炬手。熟悉王德杰的人都说,在他的身上,传递的不仅仅是火炬,而是一种志愿服务的精神。

在藏期间,王德杰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先后组织几批志愿者到孤儿院从事义务支教等社会公益活动。不计报酬、尽己所能、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志愿者的这份承诺。

人藏7年,有一件事始终让王德杰“耿耿于怀”。一次下乡的路上,他得知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脑肿瘤,急需住院治疗。不能回家的王德杰只能向单位借了200元钱,作为给母亲的营养费寄回家,叮嘱家人好好照顾母亲。他说,想到这些总会觉得特别惭愧,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养大,不就是希望以后的日子能过得好一些,一家人一起共享天伦吗?可“不孝”的我,却无法在父母身边好好照顾他们。甚至在他们最需要时候,我都不在身边。

我曾不止一次自问,进藏到底为了什么?如今,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在西藏,也有无数这样的父母,他们渴盼着孩子有出息、上大学,成为这个社会的栋梁。而我们这些志愿者,可以为实现这些西藏父母的愿望尽一份微薄之力。就为了这些,我们就是值得的!

(中国地质大学 叶 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