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也曾考虑到沿海城市就业,但听了一场报告之后,他改变了人生的坐标。
2002年,刘翀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后赴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工作。2006年底,兰州石化团组织换届选举,他从此担任石油化工厂团委书记至今。
他选择到西部企业的基层工作,使一些人产生了怀疑。面对这些疑问,刘翀告诉自己,我是来到西部开创事业的。毕业时他也有考虑过到江苏、上海等沿海城市工作。他选择到西部的直接诱因,是自己的学长回母校的一次演讲。2004年10月,兰州石化公司总经理回到清华大学,在综合体育馆里进行了一场演讲,讲述了自己毕业后重返家乡,走人国企的人生经历。这次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刘翀,也帮助他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我要将个人事业融人到祖国的经济建设当中。”同年11月,刘翀参加了学校就业中心组织的到兰州石化参观考察的实践团。通过这次在兰州的实践,彻底改变了刘翀的想法,也更加坚定了他到国企、到西部工作的信念。
刘翀的家乡在贵州,父母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一直从事军工厂雷达设备的生产工作。父母起初对于刘翀的选择不理解,但当他们了解到兰州石化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就开始建设的企业时,也对他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刘翀谈道当初在兰州石化为期3天的考察,让他学习到了很多。“企业在发展,我不是草率做的决定。”
初来基层工作,刘翀在车间倒班,做一些基础工作。在这里他熟识了每一台设备和整个生产流程体系。一次刘翀正和一位工人师傅拆裂解炉,生产主任问他高压气包在什么情况下气压会急剧降低,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形的他无以对答。一星期后,他把高压气包的阀门开得过大,导致气体大量快速流出而使得气压急剧降低了,使他意识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刘翀人职不久,兰州市环保局和意大利一家公司合作开展“兰州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调查”项目。既懂英语、又懂化工的刘翀被借调了过去。4个月的辛勤工作,刘翀顺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2006年底,时值兰州石化团组织换届选举。在担任团委书记一职时,他是有顾虑的。因为团委工作与自己所学的化工专业关联很小。他怕因此而淡忘了专业知识,影响在技术上的发展。而今回眸,他说:“团委的工作丰富了我的经历,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他在工作中,努力在企业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氛围。“既然企业相信我,我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2007年3月,厂里成立了质量控制活动小组,刘翀请缨加人其中,负责实验数据的统计、计算以及论文的整理和发表工作。在甘肃省QC成果发表会上,以乙烯车间为题材的全面质量管理让刘翀的工作团队获得了第一名。次年,他所在的团队还进行了针对提高化工污水排放合格率的研究课题,在2008年全国的QC比赛中,获得全国优秀成果一等奖。谈到此时,刘翀的脸上洋溢起了自豪的笑容,他说:“被需要的感觉真的很好。”
“我清楚基层职工的辛苦。从事石油化工行业的工作具有危险性,所以安全就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刘翀将安全分为四个方面,包括思想安全、环境安全、操作安全和事故处理安全。他制定了一整套应急预案,以便事故发生时可以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由于我国相距欧美等国的设备技术水平比较大,所以很多企业还不能实现生产自动化。因此,国家需要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我希望自己日后能当一名总工程师,我会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张 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