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有一种精彩叫“奉献”

有一种精彩叫“奉献”

时间:2023-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平凡的生活中,哪里需要她,她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坚守在那里。她就是首都师范大学“奉献之星”获得者金豆豆。奉献,源于专业学习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她,一直义务参与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中。自此,她先后策划组织了联盟的文化遗产保护联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在她眼中的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人、对事都负责的态度。

平凡的生活中,哪里需要她,她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坚守在那里。她就是首都师范大学“奉献之星”获得者金豆豆。

奉献,源于专业

学习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她,一直义务参与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中。2008年,她积极联络数十所北京高校文化类社团,创建了下属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北京高校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并担任首任秘书长。自此,她先后策划组织了联盟的文化遗产保护联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2010年,高校文保联盟与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基地中心联合举办了“2010国粹菁华—民俗文化节”中,她作为联盟的主要负责人,组织200多名北京高校青年志工、高中志工参与了文化节的志愿服务活动。

校园内,她将文化遗产保护融人社团活动之中,先后与同学共同创立了首都师范大学古琴社,通过琴会、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古琴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她说,无论是联盟的日常工作还是特色活动,她只是希望践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作共赢,让文物保护融人生命,让文化遗产回归生活”的理念,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文保观念。

奉献,源于参与

在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中,她先后担任专业城市志愿者(《青春海淀》记者)、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工作成绩出色。最让她难忘和兴奋的是残奥会时作为首批T2团队志愿者(贵宾专车交通助理)上岗,接待了英国残奥委会主席。她积极主动,认真准备了双语地图、观众观赛指南、英语服务教程,努力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为了用自己的行动给祖国60岁的生日献礼,她参与了2009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志愿服务,在第27方阵(首都师范大学)中担任宣传考评办公室学生助理,负责相关新闻的采写和每日报送上级的简报工作,直到游行结束依然坚守岗位,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制作了大量主题鲜明、视角独特的简报,制作了3本方阵语录,整理了方阵中的优秀事迹,将第27方阵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对鼓舞士气起了积极的作用。

奉献,源于关爱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她对支教活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理解,她曾致力于支教规范化,负责培训为打工子弟小学支教的高校志愿者,在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培训方案和讲义,还利用计算机特长为志愿者建立了在线教案管理系统,以方便教案的收集整理和再利用。

2008年,她两次来到山西汾阳栗家庄村、河南新乡丁庄村等地进行短期支教。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认真设计课程,悉心讲授当地历史,使孩子们产生了对家乡的自豪感。

她同时将视角更多地放在支农、支教的思路创新上。她曾制作《当爱心遭遇“限支令”——大学生支教路在何方》专题,联络了多家从事支教视野的组织和个人,对其面临的问题公益心和功利性的关系,解决方案等进行了探讨。

在她眼中的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人、对事都负责的态度。

(首都师范大学 徐海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