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审美态度是指休闲者在休闲活动中对休闲对象及相关事物所形成的在审美层面上的反应倾向。无论休闲环境中存在多少美的景观,如果休闲者不能采取某种审美态度去看待这些景物,那么美对于他们就不复存在。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算缺少美,而是缺少对于美的发现。”休闲者或者潜在休闲者的审美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显示出一定的心理功能。一般来讲主要包括动机功能、定向功能和整合功能3个方面的心理功能。
(一)动机功能
动机是驱使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休闲者的审美态度决定了他们为什么要进行休闲审美,可以说,审美态度构成了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的深层次心理动因。休闲审美态度不仅为审美活动提供了心理动力,而且也被休闲者体验为一种审美的心理欲求和审美的心理冲动,这便是休闲审美态度的动机功能。
1.补偿性动机
所谓补偿性动机,又称缺乏性动机。它是由于人们的内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较低层次的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补偿状态。许多心理学家都对补偿性动机做过论述。比如弗洛伊德将补偿看做是人的自我防御机制;阿德勒则把补偿视为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则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多式反应原则,即某种反映不能够适应外在环境,则可转化而发生其他反应等。补偿性动机在休闲审美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替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需要无法得到完全满足,这会让人产生一种失落的情绪,为了弥补缺憾,人们往往会转而寻求其他方面的补偿。休闲能满足人们的这种内在心理需求,也就是说,休闲审美对象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来补偿某些人现实需要的匮乏。比如,人们有放松身心的内在需要,而平时忙忙碌碌的生活让人难以平静下来,为了使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得以放松,就需要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清新的空气,调节自己的情绪,用休闲娱乐等活动来替代平时紧张的心情。
(2)转移。当人们工作或者生活上由于遭遇挫折而感到失意时,为了转移情感往往会通过参与休闲活动而使自己的思想、注意力暂时得到转移。当人们离开了自己的日常住地,徜徉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与大自然进行对话时,就能够忘记不愉快的事情,把烦恼抛到脑后,使精神得到暂时的解脱。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唐朝“开元盛世”的一个秋天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榜上无名。但是,这一挫折并没有使这位才华横溢青年诗人消沉,它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对美好自然风物的探寻上,以此重塑信心。于是他登上了向往已久的东岳泰山,并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
(3)寄托。人的精神是需要有寄托的,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失意的人往往会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其他事物上。比如江南私家园林的主人,大多是一些具有一定素养的文人,他们由于在仕途、官场上遇到挫折,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于是便归隐田园,寄情于山水,精心设计、建造了一座座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园林。这些园林是他们追求淡泊隐逸境界的体现,可以说,正是他们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了其行为。
2.生长性动机
生长性动机,又可称为超越性动机或丰富性动机,是指审美主体人格系统内的各种潜能要求全面地自我实现的欲求和冲动。生长性审美动机表现为一种不断增强的审美心理张力,推动审美主体去积极主动地自我实现,使主体获得一种无止境的审美愉悦。审美主体产生生长性动机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都有希望能够得到别人认可和尊重的需要。人们渴望自我表现,特别是在自己的同伴面前。休闲是一种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作为一种媒介,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表现自我的需求。就休闲活动本身来看,它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人们往往会把一个经常参加休闲活动的人和生活有品位、心态健康、热爱生活等联系在一起。而在休闲过程中,人们在食、住、行、游、购、娱诸多环节的消费行为,还能够很好地体现他们的经济实力和人格特征。
(2)认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休闲偏好,人们在对休闲目的地选择以及活动中的表现直接反映了他们的休闲审美情趣和审美态度。美学理论告诉我们,审美主体并不是凌驾于审美对象之上,它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甚至是一种亲密的朋友式关系。近些年来,生态休闲之所以备受人们的推崇就是因为它把休闲者和休闲对象很好地联系起来。传统的山水风光游,休闲者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双方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即休闲者花钱享受自然;而生态休闲则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尊重、敬畏和热爱,双方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关系。
(3)实现。休闲审美主体的人格倾向是隐藏在主体内部的巨大心理潜能,而这种潜能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够得到实现。人们参与休闲活动就能够很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比如,奖励休闲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就备受商业人士的欢迎。为了表达对员工工作成绩的认可和奖励,一些公司会给员工甚至其家属提供免费休闲的机会,这被很多人力资源的主管们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因为这种奖励方式不同于物质奖励,它能使员工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并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还能够对其他员工产生一种示范作用,提高他们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二)定向功能
审美态度的心理功能还体现在定向功能方面。审美动机与具体的审美对象相接洽的过程是一个审美定向的过程,它决定了主体为什么与某类或某个对象接洽,而不是与另类或别的对象接洽。定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选择
选择就是根据审美主体的需要,对休闲对象进行甄别和筛选。比如有的休闲者钟情于自然风光,选择休闲目的地多为自然环境好、山水秀丽的地方,像桂林、云南、江南水乡等等;有的人喜欢探险休闲,渴望到一些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草原等地方去探险,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实现自我;还有的人喜欢去一些宗教圣地进行朝拜,以求得精神上的寄托和解放。在休闲活动中,人们喜欢用照相机、摄像机等记录下优美的景色,这正是休闲审美态度的定向功能使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记录下美好、难忘的瞬间。
2.维持
定向功能的第2个方面是维持,也就是将休闲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集中在客体的审美表象上,或者说使客体的审美表象在意识中得到保持,直到完成审美活动为止。比如,一个登山休闲爱好者在登山过程中,为了到达山顶常常需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我们常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由于休闲者对大自然的崇拜,这种虔诚的审美态度使他们在行动上表现出坚持性,忍耐性。
3.调节
定向功能的第3个方面是调节,以纠正偏离审美方向的心理活动,保证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能够按照既定的轨道发展。休闲者在休闲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定向功能就会发挥作用,及时调节主体行为,使休闲活动顺利完成。比如,在探险休闲活动中,休闲者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意外,如迷失方向、恶劣天气、突发疾病等,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审美态度的定向功能就会发挥作用,帮助休闲者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信心,克服困难,从而像既定的休闲目标继续前进。
(三)整合功能
当休闲审美主体有了一定的动机去从事休闲审美活动并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审美对象后,审美态度的第3个功能就是整合对象的感性材料,并使之与主体的人格意向结合起来,创造出主客体融合的审美意象。具体来讲,整合功能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
1.生发
所谓生发,就是审美心理时空有补充对象上的“空白”结构作用。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他对“安史之乱”后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具体生动的描绘,可谓触景生情。当人们在参与休闲活动时,面对眼前的审美对象,往往也会发出不同的感想来。比如,在游览北京故宫时,看到保存完好的帝王宫殿那恢弘的气势就会让人生发出对古代宫廷生活的想象。在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看到眼前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秦俑,人们仿佛看到了秦始皇威风凛凛的形象,从而生发出无限感慨。
2.幻化
所谓幻化,指的是由于审美心理时空中整合了主体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心理功能,后者在审美心理时空中高度活跃,使得外在对象的某种微小的刺激也在审美态度心理结构中幻化成不同于刺激物的生动幻想。在休闲审美过程中,当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着迷时,就会幻化出各种奇妙的景象来。比如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诗人将梦境与真实的景色交汇在一起,幻化出了各种奇异的景象。
3.融合
所谓融合是指审美心理时空将主客体两者的完形结构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的功能。比如,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著名北宋词人秦观善于用凝练的语句描写淡雅、凄迷的景物,表达哀怨的情绪。他在《浣溪沙》中写道:“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在整个词中,作者通过环境与心灵的结合,使情与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图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通过对这一组景物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感同眼前的景物融合在一起,抒发了自己客居他乡、日暮途穷,忧伤、凄凉的心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